清末那些讽刺贪腐昏庸官员的妙联(续)
2021-11-12曾昭安
文 |曾昭安
光绪朝江西巡抚德晓峰,酷好声剧,府署中除朝廷规定的忌日外,几乎无日不在演戏。以阿谀逢迎出名的新建县令汪以诚为巴结上司,以获得升迁,投其所好,派遣丁役,带着钱钞四处奔走,聘请名角,前来江西演出。汪本人则“日在抚署中”,管领调度各项演出事宜。至于自己在新建县中该管该做的事,则大小不论,全部托付同僚处理。有人写了一副对联讽刺道:
以酒为缘,以色为缘,十二时买笑追欢,永夕永朝酣大梦;
诚心看戏,诚心听戏,四九旦登场夺锦,双麟双凤共销魂。
横批是:汪洋欲海。联中的“四九旦”“双麟”“双凤”,都是当时名伶,能将这些人一一请来,可见汪以诚用力之勤和对巡抚大人的诚心诚意。不过,这两位沉溺于声色之乐,终日“买笑追欢”,置国事民生于不顾的官员,最后还是栽了跟头,光绪二十一年(1895),德晓峰有罪褫职,汪以诚也受牵连被纠,寻欢作乐的大梦由此告终。
清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杨士骧平日里自视清高,喜欢附庸风雅,爱好戏曲,尤喜唱二簧,实则是一个巧取豪夺、雁过拔毛、贪得无厌的主儿。他死后竟被朝廷赠予“文敬”谥号。有人根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为他撰了一副挽联:
何为文?曲文、戏文,声出若金石;
乌乎敬?冰敬、炭敬,用之如泥沙。
上联所述,出处如前;下联讥杨士骧广受贿赂又大肆挥霍。冰敬、炭敬指的是地方和下属官员在冬、夏两季给上司送的孝敬,“炭敬”指冬季孝敬,即取暖费;“冰敬”指夏季孝敬,即降温费。“两敬”是明清时期官场普遍流行的行贿方式。这副对联,以解释“文敬”之义为名,揭露讽刺杨士骧耽于玩乐、收受贿赂的劣迹,指出谥号的名实乖离,讥刺清廷赠这样的官员“文敬”谥号的可笑。联中三次出现“文敬”二字(上联嵌“文”,下联嵌“敬”),其意趣真可谓妙不可言。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湖南巡抚吴大澂奏请从军,获清廷允准,帮办东征军务。1895年1月,吴大澂率新老湘军20余营出关,开往前线。但吴“不谙军旅”,又有自负不凡的毛病,致使湘军力战而败,死伤过多。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随军僚属阻止。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清廷以吴大澂战败,革职留任,仍回湖南,不久恢复原职。湖南人写了一副对联来讽刺他:
一去本无奇,多少头颅抛冀北;
再来真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
“有何面目见江东”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是项羽兵败垓下后,在乌江边与乌江亭长说的话,“江东”这里指的是湖南的父老乡亲。联语讽刺吴大澂自命不凡,好大喜功,白白送掉湖湘子弟性命,现在还要厚颜无耻回来任职。
同历朝历代一样,清代官员交集私下里常常有各种规矩与忌讳,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除皇上之外,各级官员,常常需要扮演两种角色:在上司或者高官面前,他们是奴才;在下属或者臣民面前,他们则是主子。扮演两种角色,不仅称呼不同,连神态身姿也各各有别。有一副讽刺知府的对联这样描绘道:
见州县则吐气,见道台则低眉,见督府大人茶话须臾,只解道说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赠贿,不觉得笑一声呵呵呵。
寥寥数十字,就把知府那副庸俗、谄媚、野蛮和贪婪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