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称境载道融情

2021-11-12康永恒

对联 2021年5期

文 |康永恒

我学写对联已有30多年,30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联家,须在技、艺、道三个层面提升修为。“技”,即技术层面的知识。其中包括平仄的交替与对品、句脚的安排、领字的讲究,以及对偶、对仗、自对(又有词语自对和句子自对之分)、借对、交股对,以及嵌字、隐字、析字、同声、顶针等特殊的联格;“艺”,则包括炼字、炼句、用典以及拉人作衬、夸张、含蓄、代入、比喻、拟人等等艺术表现手法。甚至包括联语风格;而所谓“道”,即道理,即思想。古人论文,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其中的“道”,不同信仰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人生态度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信佛人的“道”,就是佛法,就是禅思。道教的“道”,即无为,即虚无。而儒家所谓的道,就是伦理纲常,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而作为平常人的“道”,就是生活的感悟,就是自己的心志。

以下是我在楹联的“艺”和“道”两方面的几点粗浅认识,谨此就正于方家。

一、写联须“称境”

“称境”这个词是我自造的一个词。这个“称”字,读chèn,是相称的意思。之所以提出“称境”的概念,是有感于大家都在说“切题”。在我看来,“切题”更像是一般诗文的说法,但与楹联的实际并不完全契合。因为多数情况下,对联是要“用”的。或用于贺婚,或用于吊丧,或用于佛寺,或用于庙堂。联用在哪儿,就要与哪儿的格调相称,与哪儿的环境、气氛相称。

在我看来,楹联创作应该是:“有斯境乃有斯感,有斯感乃有斯联,境联融洽,相得益彰,可云佳构。”同时我认为,“楹联之制,切题莫若称境。而所谓境者,有事境,有人境,有情境,不特山水胜境之一端耳。”

关于“称境”的理念,可具体地表述为三个方面。

1、联的内容(包括立意)应与题联之“境”相称

婚联要与结婚的氛围相称,寿联要与祝寿的氛围相称,佛寺联要与佛寺的环境氛围相称,胜迹联要与所题胜迹的环境氛围相称。关于这一点,我在《论联绝句十八首》中也曾有过表述:“佳联贵在能实用,因事因情制所宜。谁见人家楹柱上,迎春遍写败兴词?”“因事因情制所宜”,道理很简单,联是为“用”而写,所以需要“适用”。

2、联的主客关系要与所题之“境”相称

主客关系,是中国“易学”的思维,奇门遁甲的断卦,就特别注重主客关系。对联的“主客”,是指联作者以第几人称与所题之“境”相对待。

我们学写叙述文时,老师讲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问题。写诗题联,也有个以第几人称来表述的问题。诗词因为多是抒发个人情怀的,基本都是用第一人称。但楹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某人、某事、某建筑所题,联作者有时会因境而设,以客代主。这种主客的置设,是作者按照需要,据“境”而设。如我题抱犊寨月老殿一联:

求我赤绳系足,其实也容易;

要他白首同心,恐怕不简单。

此联中的“主”,就是“我”,是我假借月老身份来说话。这个“我”,其实是月老。我在这里是借月老之口说话,这时的“主”(第一人称)就是月老。这种身份的假借,是建立在“月老殿”这一特定场合之上的。如果离开这一特定场合,而读者又不知是为何场合所题,读者对此联的欣赏便会受到影响。

再如湖北阮兆安先生有一副题抱犊寨韩信祠的联:

万古愁,与尔同销,我亦缧中挣去者;

千秋恨,凭谁可雪,君犹胯下过来人。

这联的“主”也是“我”,也就是作者阮兆安先生。这联是第一人称的写法,它所依托的“境”,也是韩信祠。联语是作者在韩信祠对韩信讲话。“韩信”在联中便是“客”。阮先生在这里是与韩信对话,是惺惺相惜的话。联中的“尔”“君”,都是指韩信。

这一联,所称的境,就是韩信祠这个环境。

3、楹联创作往往借“境”以省墨

古人题联,不似今人对着电脑屏幕创作,而多是身临其境,现场题写。即便在家中写,也须先对用联的场所有所了解,然后拈笔创作。因为是现场创作(即使不在现场,但也要装成在现场的架势),所以自然会把现场情境略而不述,而是直奔主题。之所以会如此,总是因为联是因“境”而成,设想读者也是临“境”而读,借“境”省墨也就成了必然。如我有一副题抱犊寨仙人洞的联,也是这样的:

这洞里神仙,谁曾见了?

那天边风景,我亦思之。

“这洞里”,便是“我”站在洞口和人说话的口气。因为是写在洞那儿,所以就直接指着洞来说话,不必多余描述洞的情状。这就有点近似几个人在某种场合闲聊,你一言,我一语。因为大家都在这个语境中,所以说出来的话不必重复前因,不必另行说明所指何人何事,大家都能准确领会意思,并不产生误会。而一旦离开这个语境,或不在此语境下的人掺和进来,便往往不得要领,如堕五里雾中。

二、写联要载道

“载道”一语,最早出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笔下:“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楹联,在古人看来是“小道”。但“小道”同样是“道”,联虽短也是文章。所以联也应当具有“载道”功能。

楹联的“载道”方式,当以题联之场合为依托,或阐道理,或发幽微,总以引人深省或予人启迪为要。如下面这副我为山西芮城九峰山纯阳宫所撰的联:

惟大担当人,方如此成仙作祖;

是真修炼客,好学他济世佑民。

此联是题纯阳宫纯阳殿的。纯阳祖师即人尽皆知的吕祖吕洞宾。吕祖出家前曾中进士并做过官,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成道后更是游化四方,抑恶扬善,救灾救难。

本联首先是赞扬吕祖,同时借吕祖故事告诉世人:只有这样有大担当之人,才能成仙作祖,受人敬仰。还告诉出家道士:真正的出家人,必是有济世佑民胸怀者。这种赞扬,这种告诉,即是传达一种思想,这便是载道。再如下面这副题四川叙永九鼎山联:

九鼎峙雄奇,喝散岚烟,顿开眼界;

三滩夸绝胜,飞来竹雨,好洗胸襟。

此联是叙永征联时我的一个获奖联。因为是征联,所以肯定以赞美九鼎山风景为主。但我在写的时候,还是想着要载点“道理”于其中,于是就有了“喝散岚烟,顿开眼界”和“飞来竹雨,好洗胸襟”的句子。这里的“岚烟”,首先是自然界的岚烟,但同时更是生活中障目的“岚烟”。这个“道理”并不深奥,但这同样是“载道”。

三、写联宜融情

众所周知,抒情寄慨,吊古兴悲,吟山咏水,嘲风弄月,是传统诗词的功能。所谓“诗言志、歌咏言”便是最精辟的总结。楹联虽然多数情况下是为“用”而写,但其中也不乏吟风弄月、抒情寄慨的作品。特别是一些风景名胜的题联和悼挽联,往往融真情于其中。而随着楹联创作领域不断的拓展,特别是网络楹联的兴起,楹联的咏物、寄情、抒怀功能显著增强。在某种程度上,诗化楹联已取代了传统实用楹联的主导地位。

我是比较注重楹联的实用性的,但对楹联的诗化也持赞成态度并身体力行之。如下面一联:

卅五载睽隔人天,梦里几回哭到醒?

数千年修来母子,生涯何处许重偎?

此联是2010年母亲节时,“中国楹联论坛”举行母亲节征文,我写的一联。因为我十岁就失去了母亲,到2010年整整三十五年,“梦里几回哭到醒”,完全是真实的叙述。所以此联,也完全是真情的流露。再如:

七五载深仇未报、余恨未销,泉下魂犹哭,问我同胞,寝食何能安若素?

十万剑以犁其庭、更扫其穴,胸中愤乃纾,酹兹先烈,歌吹应许奋如狂。

此联是2012年6月16日我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后所作。参观的过程,即是情感被激发的过程。惨痛的历史图片,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参观完往回走的路上,依然难捺心中的愤恨,于是便创作了这副长联。此联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

除上述三点之外,还有两点认识也是我认为应当重视的,其一即“删繁就简,领异标新”,其二是注意形象思维。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