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民间艺术样式特点及其保护与传承
2021-11-12李路展鹏
文 ||李路 展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民间艺术逐渐没落,亟须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保护和传承,让民间艺术重新释放活力。保护民间艺术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课题,在保护旧有之物的基础上,还应走进田野,促进民间艺术的新生。本文结合东北民间艺术的样式特点,探究其保护与传承。
提到东北民间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二人转,但是东北并不只有二人转,还有其他种类的民间艺术形式。例如,东北民间艺术在舞蹈方面有高跷、龙灯、秧歌、打花棍等;在音乐方面有舞曲、山歌以及伽倻琴弹唱和萨满调等;在绘画方面包括东丰农民画、通榆年画、朝阳民间绘画等;还有服饰、剪纸长白山石雕、树皮木雕和凌源皮影戏等。
一、东北民间艺术形式
皮影、秧歌、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形式并非东北地区独有,但是东北秧歌扭的是东北的特有节奏,东丰农民画描绘的是东北的风情趣味,凌源皮影戏早年的成绩也非其他地区的皮影可以比拟。当前已经有许多文章对东北民间艺术加以介绍、研究和分析。
二、以二人转为例看东北民间艺术发展
二人转的诞生距今已有二三百年时间。早年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山深野阔,原始蛮荒,而二人转的表演形式简单,不需要特定的场地,种种情况使得二人转只能存在于东北。如今,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娱乐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二人转无法适应变化。影视时代背景下,传统曲艺必然成为过去。20世纪80年代,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在董玮和韩子平的带动下一度向雅,而到20世纪90年代,其很快还俗,二人转看似重归兴旺,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经济参考报》曾经发表文章,表示包括赵本山在内的艺术家所弘扬的绿色二人转逐渐发展成集模仿秀、说笑、忽悠、杂技等形式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传统二人转表演的曲调、曲目、曲牌等逐渐被打破,这种情况进一步凸显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发展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东北二人转的发展日渐式微。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辽宁黑山县有20多个二人转表演班子,有近百名知名艺人;而如今,黑山县县剧团已经停止演出。二人转的二次发酵,因其逐渐脱离了“地气”而开始变味,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二人转艺术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要求二人转保持原味,忽略了其本身就是时代和社会环境发展的产物,脱离了以前的社会环境,二人转难免脱离地气。如何让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与地气相接,值得思考。无论是真正兴旺还是虚假繁荣,都要感谢电视台和赵本山,让二人转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下去。反观其他东北民间艺术,就不如二人转这么幸运,包括凌源皮影、关东山剪纸等,发展不成规模。人们逐渐意识到,民间艺术与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紧密联系,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一旦发生改变,依附于此的民间艺术也将走向没落。正如萨满祭祀如今已经不存在,也无人会敲萨满鼓;家庭厨房逐渐现代化后,灶神版画无处可贴。社会是民间艺术诞生并发展的平台,受众即人民,一旦平台发生变化,受众也会发生变化,一些民间艺术形式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至消亡。
三、以东北秧歌为例看东北民间艺术发展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与东北民风一样,东北秧歌热情、泼辣又幽默,其舞蹈动作有鲜明的特色,有稳有浪,有哏有俏,俏中带哏,稳中有浪。东北秧歌舞蹈动作既柔和婉转又刚劲有力,表现出较为独特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音乐风格以及表演内容等发生变化。新时期的东北秧歌在延续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二人转相关元素,使其从民间逐渐走向艺术舞台。东北人民在劳动中将秧歌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创造出来,表现了东北人民的勤劳朴实,呈现出鲜明的东北生活气息。因此,如今的秧歌不能脱离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要将新的元素加以融合,使东北秧歌经过不断的改造后能与当今的社会环境和艺术氛围相适应,从而满足人们的艺术需要,提高东北秧歌的文化品位。东北地区的秧歌表演形式渗透着当地人民开朗热情的性格,随着长期发展,民间艺人将不成型的自娱自乐形式逐渐升华,使其成为系统的东北秧歌表演形式。要促进东北秧歌不断创新,要对生活中的相关元素进行彻底挖掘,使传统的秧歌风格和韵律能与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这才是秧歌创新的突破点所在。无数的表演实践证明,东北秧歌的发展、继承和创新都离不开东北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要东北促进民间艺术不断发展,就要使其艺术表现内容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四、保护与传承东北民间艺术的必要性
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极尽所能挽救和保护民间艺术,但是民间艺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在颁布专项法律法规重点保护民间艺术方面做得尚不到位。当前,学界对东北民间艺术正加以研究和整理,但是东北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东北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显得较为迷茫。实际上,“保护”和“传承”这两个词语是并重的,即保护其不至彻底消亡,另外加以传承,使其可以重新充满活力。但是,当前阶段东北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只具有保护性质,即只能保证其不至消亡,并且受保护的多是以实物存在的文献等作品。而在传承方面,东北民间艺术创作随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日趋枯萎。就像凌源皮影戏,由于受众稀少等原因,迫于生计演员只能转行。
五、东北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对策
如何振兴民间艺术,鲁迅先生曾经对相关问题提出过独到的看法,其观点与“艺术起源劳动说”基本相通,认为人的劳动与艺术息息相关。很多艺术种类和形式是否有存续的可能,关键之处在于其是否与人有关,与民间的实际生活有关,民间艺术针对这一方面应该有所强化。20世纪70年代初,十几个农民在农闲时组成一个绘画小组,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其心情和生活,一个全新的画种得以诞生,这就是吉林省的东丰农民画。这一画种的诞生在当时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农民参与其中,画作曾在马来西亚、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展出。东丰农民画生于民间,汲取民间的营养,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如此可见,农民画画种诞生时就与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心情息息相关,这种联系受到保护使得该画种流传到现在,并不断再创喜人成绩。根据农民画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探究如何对东北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和传承。东北民间艺术的保护方法并非仅仅是技术性的,而是回归生活。有些东北民间艺术受到新生事物的冲击,再无发展之机,如民间皮影戏的没落。不过,虽然一些民间艺术的发展不容乐观,但将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有机融合,民间艺术的发展仍有一线生机。鲁迅先生的远见证明了民间艺术可以滋润新生艺术形式,新生艺术同样可以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为新生艺术注入新内容,如皮影戏、剪纸、折纸等与动画片形式的结合等。艺术真正的活水源头就在民间,一些艺术形式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新的艺术形式逐渐诞生。要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当今地气相接,不断融合现实,使传统的艺术形式青春焕发,促进新的艺术形式的快速成长。
六、结语
东北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人们更趋向于通过新媒体满足文化需求,民间艺术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要使东北民间艺术保持活力,就要对其进行活用,扩大东北民间艺术的创作领域,促进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因此,要挽救民间艺术不应该只是研究相关文献,还要落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切实改变东北民间艺术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