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流 传续 传播

2021-11-12陈伟明

对联 2021年4期

□ 陈伟明

使庙堂文化嬗变为一种民间习俗,纵观繁花似锦的传统文化百花园,或许只有两行文字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做到。且不谈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仅就其雅俗共赏、历久弥新的艺术特质而言,则足以佐证楹联在当下仍具有恁般强大的生命力。无论社会怎样变迁、时代如何发展,春联习俗至今依然是华夏民族迎春纳福最为耀眼的节日标签,即是不争的事实。

若干年前,笔者曾有幸向叶嘉莹先生当面请益。以叶先生在诗坛南山北斗之隆誉,聊起对韵来仍不免沉浸在儿时的美好回忆中。她老人家不无感慨地说道:“其实对对子,就是教人们怎么说话。”乍听起来,似乎直白了些,但这恰恰是老一辈传统文化工作者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一往情深,同时也表露出为人师者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种隐忧。令人欣慰的是,通过楹联人经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和有识之士的持续呼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终于尘埃落定了。尤其是明确写入了“开展对联欣赏、撰写等传统语言实线活动”的内容,从国家层面再次印证了楹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既是传统文化之幸,也是楹联人之幸,它让炎黄子孙继火传薪有所遵循的同时,更让我们的民族找回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2月1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红色春联里的中国气象》一文,不啻辛丑新春的一声惊雷,它为《指南》出台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的同时,也让千百万楹联大军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春天里的中国”最幸福的人。当我们为此欢呼雀跃之时,切不可忘却自己肩上的重任,随之而来的必将是现实的严峻挑战。诸如教材的编纂、课程的筛选、教师队伍的培养,以及楹联社团组织如何与体制内教育机构的有机结合等等,则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因之,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绷紧历史责任、民族使命这根弦,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抓铁有痕。要之!教育的理性回归,绝非一蹴而就那么简单,不仅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且更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诚如此,方可使楹联艺术,真正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