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开平贞节牌楼联语
2021-11-12寇宏广
□寇宏广
贞节牌楼是针对丈夫死后誓不改嫁,甚至自杀殉葬等事迹特异的女性而建的,因为她们的行为符合封建社会道德标准,故做纪念和弘扬。这些贞节牌楼往往刻有楹联。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孙家贞节牌楼是当地乡绅孙墨琴兄弟为其母李氏所立的,建于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牌楼现在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当时牌楼上的四副楹联却被后人记录了下来,在贞节牌楼联中很具有代表性。
南面主牌楼联
宣文采樵欧母画荻;
桓嫠行义巴妇怀清。
『宣文采樵』,《晋书·列女·韦逞母宋氏》:『韦逞母宋氏,不知何郡人也,家世以儒学称。』历经丧乱,宋氏『昼则采樵,夜则教逞,然纺绩无废』,终于将儿子抚育成才,官至太常。前秦国君苻坚视察太学时感叹礼乐遗缺,博士卢壶推荐精通《周义》音义的宋氏来教授,于是,八十岁的宋氏『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纱幔而授业』,宋氏也被称为『宣文君』。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送程建用》中『织屦随方进,采薪教韦逞。』一句,正是典出宋氏的教子有方。
『欧母画荻』,讲欧阳修母亲郑夫人(名失考,九八 —一 五二,出生于江南名门望族)在欧阳修小时候为节省开支,便经常把年幼的欧阳修带到河边的沙滩上,折来荻杆作笔,以沙滩为纸,席地而坐,手把手教年幼的欧阳修识字写字。联中引用这个典故来赞誉孙母。
下联中的『桓嫠行义』也是一则典故,《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记载,刘长卿妻早寡,后儿子又夭亡,为了表明守节不嫁之志,便将自己的耳朵割下,后为妇女守封建节操之典。『桓嫠』,姓桓的寡妇。
『巴妇怀清』,《汉书·货值传》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人不敢犯。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代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上卷有:『怀清巴妇,行义桓嫠。』
这副主楼联借用典故来赞扬孙母甘守清贫、崇尚节俭的品德,誓志守节不再嫁的美好情怀。这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守贞妇人的要求,都是以古时候妇人守节的故事为标准的,以古为据,以古为理。联语作者以古为据,以古为理,来衬托孙母的品德及守节情怀,从而也可以看出孙母当时在当地的良好名声了。
南面配楼联
画像甘泉千载事;
无波古井一生心。
上联中的『画像甘泉』,其实是借用了甘泉图形的典故,《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画图其形于甘泉宫。』甘泉是汉朝宫殿名,一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李夫人是深得汉武帝刘彻宠爱的妃子,她年纪很轻就因病去世了。汉武帝日夜思念李夫人,就请人为李夫人画像并挂在甘泉宫内,并令方士少翁招李夫人的灵魂来相见。少翁设立帷帐,点燃灯烛,陈设祭品,让武帝在远处恍惚中看到李夫人的朦胧身影,但可望而不可即,这使武帝更为伤感,赋诗抒发思忆之情。后为典,咏对去世妻妾的悼亡之情。
下联中的『无波古井』出自唐代诗人孟郊《列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唐代诗人白居易《赠元稹》诗中有:『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旧时因常用以称夫死而不改嫁的女子。比喻她们内心恬静,不受外界的影响的情操。
这副楹联是对孙母一生的评价,借汉武帝悼念李夫人之典,表达对亡夫的无限思念,借守贞女之节操来表达自己内心中对亡夫的忠贞之情。联语作者借孙母的口吻来写孙母对亡夫思念及忠贞之情,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女人从一而终的情感期望。
北面主楼联
华袞膺褒有光国牒;
柏舟烈节感仰女宗。
上联中的『华袞膺褒』指承受褒奖。下联中的『柏舟烈节』出自《诗经·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旧时谓夫死不嫁的节操。女宗是春秋时期宋国人鲍苏的妻子,其事迹被收录于《古烈女传》《列女传》等史书之中,世代称颂。女宗的名字也成为了『女子的楷模』的代名词。
这副楹联可以解读为孙母守贞的高尚情操典范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也是女子中的楷模。
北面配楼联
芝兰攫秀慈云暖;
松柏凌寒大节坚。
上联中的芝兰古时比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出自《荀子·王制》:『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慈云是佛教用语,比喻慈心如云般的广大,庇荫着一切众生。这副楹联旨在夸誉孙母在美好品德方面拥有如芝兰般的气韵,慈心如云般广大温暖,高尚节操如松柏一样坚贞。
从这四副贞节牌楼联中可以看出,当地乡绅孙墨琴兄弟为其母修建贞节牌楼不仅仅是为了表彰孙母的贞节观,还有作为儿女对母亲养育之恩的纪念,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