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说“而”“胡”
——补充说明“老而不死;小胡先生”一联
2021-11-12姚苏丹
文 |姚苏丹
本刊3期文伟先生《那些“唇枪舌剑”的对联事儿》中有一个故事,全文不长,引在下面。
清代泗州有个人叫作杨文敬,生平不详,但其人“风概豪爽,倜傥不羁,尤喜诙谐”。这人在当山东巡抚之时,幕府中有两个姓胡的幕僚,年纪轻的那一位,仆人衙役们皆称他为“小胡先生”。有次杨文敬跟幕友们在一起谈事情,仆人找这位小胡有事,就在门外喊了他一声,杨文敬一听,当即便送了一对给他:
老而不死;
小胡先生。
众人一愣之下,皆齐声称妙。
联中“老、小,生、死”之对自不必多言,“而”对“胡”,乃是杨文敬巧用“借对”手法,借“胡”字作为虚字所含之意与“而”构成对仗。“胡”作为虚字时,表示疑问或反诘,乃“为什么、何以”之意,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便是“为什么还不回去”之意。
后面这段说明,讲出了这副巧联的部分妙处,但不够完整,需要再补充一下。本联是巧用了“借对”手法,使“而”“胡”二字构成了对仗,但关键不是“借‘胡’字作为虚字所含之意与‘而’构成对仗。”而是“借‘而’字作为实字所含之意与‘胡’构成对仗。”
先查“胡”字。《说文》:“胡,牛颔垂也。”(《康熙字典》引用)《辞源》:“胡,兽颔下垂肉。”再查“而”字。古代字典可得到:《说文》:“而,颊毛也。”(《康熙字典》引用)《辞源》:“而,颊毛,象毛之形。”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胡”和“而”的本义都是身体某一部位的名称,是同一小类的实词,它们相对是典型的工对。从而也使“老而不死”和“小胡先生”形成了妙趣横生的巧对。
在网上可以查到,巡抚幕府中的幕僚大多是应过科举考试,懂得文字学的,对以上文字常识都不陌生,所以“一愣之下,皆齐声称妙”。这个故事的记叙,是很准确的。相比之下,对我们一般不专门学习古代汉语的现代人,就不容易领会到。因为《现代汉语词典》里就没有“而”“胡”二字的这些解释。在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一部现代字典——2013年最新修订版《新华大字典》这本字典里保留了许多古代文字知识。大部分字后面都有【文字源流】一项,对本文涉及的两个字是这样写的:【文字源流】胡是形声字,月(肉)为形,古为声。胡的本义指鸟兽自颔(下巴)下至颈下的垂肉,又引申为胡须的意思。【文字源流】而是象形字,像下巴下面胡须飘拂的样子。本义指下巴上的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