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黄河非遗艺术述略

2021-11-12王婼瑶

对联 2021年4期

文 || 王婼瑶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黄河流域产生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黄河文化精神,就要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黄河文化精神的关系,旨在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黄河文化精神。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经过岁月的长久积淀,留存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风向标和里程碑,是人类历史的另一种书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河南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省份之一,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要传承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深刻挖掘其文化底蕴,了解其艺术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民族、各团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表演、实践活动、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等。

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族性为首要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一个部落世代相传的一种技艺,是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技艺、文化内涵、精神的传承和展示,是一种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点是根植于民族独有的生活习惯,是民族审美价值的体现、民族个性的“活”的象征。

二、黄河文化与非遗的关系探究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黄河文化精神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不断增添中华民族新的荣光,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基于黄河文化而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需要保护和发扬。

⒈黄河精神是非遗的核心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人心中,黄河是母亲河,一代代中国人在黄河水的孕育下长大。黄河文化对于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黄河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基于黄河文化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特点,究其本质,它们都具有黄河文化的特征。

豫剧是在传统的河南梆子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起来的。经过一代代豫剧表演者的传承和发展,豫剧已经从河南的地方小戏演变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豫剧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激情奔放的表演方式上,豫剧表演大气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戏剧氛围十分浓厚;其次表现在剧本上,豫剧的剧本具有浓烈的地域特色,质朴通俗,贴近百姓生活;最后体现在剧情上,豫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节奏强烈,矛盾尖锐,情节有头有尾、有张有弛,很多故事脍炙人口,传为佳话。豫剧奔放豪迈的特点,体现了黄河文化精神惩恶扬善、坚定勇敢的优秀特点,是对黄河文化精神最有力的呐喊。

⒉非遗是黄河文化精神的另类表达

黄河文化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永动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核心芯片,是凝结在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的DNA。黄河文化积累了中华民族大量的智慧结晶和民族记忆,深刻刻画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主心骨。黄河流域不仅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还在天文历法、水利农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体现了活的黄河文化精神,是对黄河精神的呐喊,是黄河精神的具体表达,也是黄河精神的另类表现。

⒊发扬非遗,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作为一个文化象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黄河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地位不断提升。发扬黄河文化精神,就是要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故事体现了太多优秀的文化和品质,非遗是黄河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传承好非遗,就要让非遗动起来,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加快非遗的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扬非遗,为黄河文化精神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生机。讲好黄河故事,就是要发扬好黄河文化精神,使黄河文化精神更加博大,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

三、黄河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路径探索

⒈加强非遗的宣传和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不应该只是把它们放进博物馆典藏,而应该切实去宣传和发扬它们,并为其注入新时代的新鲜血液,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对非遗进行宣传,制作非遗的视频和公益广告,让更多人注意到中华民族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不仅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优秀文化,还可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⒉将非遗纳入教育体系

新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将非遗纳入教育体系,可以从课程改革入手,在各课程中融入非遗元素,提高学生对非遗的重视程度,加深对非遗的了解,对非遗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从而更彻底地领悟非遗的深刻内涵与强大魅力。除此以外,将非遗纳入教育体系,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加快非遗的创新发展

对非遗进行创新,也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发展,可以增强其生命力。在“互联网+”战略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非遗与新媒体形态相融合,制作精彩短小的音视频,并通过分享、转发等功能对其进行宣传,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此外,还可以通过VR技术建立起自主性、交互性和多感知性的虚拟环境,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增强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⒋加快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非遗传承人掌握着非遗的核心技艺,肩负着保护、传承、发扬非遗的多重重任。目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人才断层的风险,这是非遗传承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所以,加快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势在必行。河南省应以非遗传承人才培育为目标,从招募选拔、资金扶持和教育培养方面下功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例如,河南省可以发掘传承人招募的新渠道,改变从前单一的传承模式。

结语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大省,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保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发扬,可以推动黄河文化精神的发展,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