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我的根
2021-11-12郑伟珍
郑伟珍
十一年前,我逃离了已经生活了11年的一线城市,回到了三线的湛江市坡头区定居。旁人总说我的归来是因为爱情,而我知道,是那都市的繁华敌不过这浓浓的乡愁。我一直都知道,我的根就在坡头。
这次参加作协组织的坡头采风,让我加深了我对根的认识。现在回看我的“逃回”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釆风当日,气温已来到黄色高温预警的界限,但挡不住我和文友们采风的脚步。我们以比气温更高的热情出门了。
釆风首站,是海湾大桥东面海边的南海明珠游艇俱乐部的游艇码头。这里隔海与主城区的霞山相望,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艘现代化的豪华游艇有序地停泊在码头边。据说,停在这里的游艇,有私人的或公司的,也有一部分是供租给游人进行短途观光或其他用途的。知情人说,逢节假日还很抢手呢。我站在码头边,只见海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像金子任意地洒落在海面上,指引着我们将目光不断漂移,将远的近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游艇、军舰、轮船、渔舟不断在海面上穿梭而过,忙而有序,却又互不干扰。海面上不时飞掠而过的海鸥和叫不出名字的水鸟,为这里又平添了一种灵动之美。润湿的海风吹拂着脸庞,使我们忘记了恼人的酷热。特别是看着海面上不时驶过的游艇,我在遐想:现在如果坐在游艇上,看蓝天白云,看鸥飞舟行,看十里军港,看两岸高楼耸峙,那该是多么惬意啊!
第二站——奥体中心。这里,近年来已成坡头区新地标,同行有位市作协的作家用羡慕而又认真的语气说,这里完全就是为你们坡头区人民而建的嘛。我赶紧说,那也是为人民而建,并不违初心呀。银灰色为主色的奥体中心主场馆和两个副馆在蓝天、碧海、绿地的衬托下,美得那么清新,美得那么自然,美得那么和谐!
进入坡头海东新区规划展示厅听工作人员解说,对坡头未来发展更是让人激动和期待。海东新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交汇处,粤西地区湛茂都市区核心位置,地处湛江海湾内湾区域,海陆交汇的区位优势明显,短短几年间周边已建好投入使用的花园式小区有十余个楼盘,在建的也有不少,拟建的就更多。科技产业园面积已超17500亩。各种写字楼和酒店、学校、三甲医院有的已在使用,有的已经正式启动建设。海东新区构筑中的“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对外高快速交通通道,为湛江市城市扩容提质和拥湾发展提供了最基本、最有力的支撑。
离奥体中心不远,就是示范性新农村 ——力竹兜新村。这个新村一共有42幢整齐划一的三层半高的联排别墅,每户面积400平方米,都带有小花园。村道笔直,绿化带上种满花草树林,矗立在村道两边的路灯古色古香,夜晚华灯齐放,映照着每一位夜归人所走过的足迹,温暖着一村子的人。
我这个坡头人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别墅群,不远处高耸入云的三柏西农民公寓和周边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原来都是荒凉的田野和滩涂,天稍黑就无人敢来往,蛇鼠横行,野猫出没。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温暖了海湾之东,海东后发崛起的建设,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小渔村,成了新兴的城市,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和村民的交谈中,我感受到村民对生活的满足,对党的政策的感激。我抬头看看天空,天空一片湛蓝。文友骄傲地说,这是我们湛江独有的“湛江蓝”。我看着这一排排古雅别致的别墅,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
午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古镇坡头镇。如果说,上午的访问,看到了坡头区的新貌,而午后坡头镇之行,却让我们看到了“世界都是坡头圩大”的旧迹。坐落于坡头镇政府大院内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就是最好的代表性建筑。这幢高两层的建筑物,俗称“鬼佬楼”, 坐东向西,建于1902年,为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512.66平方米。从这栋楼门口立着的一个邮筒上面的字母所显示的信息可知:当年外国人寄信到坡头圩,直接写“中国·坡头”就可以了,连省,市都可略去不写,由此可见坡头的影响力。这幢建筑物,2018年被定为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4月19日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内,作家们认真聆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墙体上布满一个个隐蔽的射击孔和墙壁上一幅幅珍贵的史实图片,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法国殖民者在坡头的残酷统治,更感到我们今天当家作主的可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站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绝不能忘记脚下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流血和牺牲。
最后一站,我们参访了坡头圩老街。史载: 坡头圩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位于粤琼通衢必经要道,与鉴江、沿海和陆路皆通,和梅菉、黄坡等墟市连成一片,构成商品流通的网络,商贸发达繁忙。坡头墟市场是粤西地区著名的集市,后来就有了“世界都是坡头圩大”的民间俗语。胜利路、红旗路、解放路、东风路、解放路等构成了老街。但是,这些名字并不是最初的老街名字,而是1966年后才改的名字。
这几条小街原本都是用红砖铺就,自北向南蜿蜒延伸,窄窄的小巷,有着岭南古镇之韵。徜徉在老街中,往昔记忆清晰重现:记得当年,爸爸在坡头工商所当市场管理人员,每逢圩日,他总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我闹着要跟着去趁圩(赶集),但人实在太多,我很难自由穿过人群,爸爸怕我给人挤伤了,就买了一只当时在坡头颇有名气的小吃“糯米鸡”给我,让我坐在卖草席的商贩铺位那里等他下班。上学后,在坡头老街,夏日最快乐的事就是手上拿着一根冰棍在阳光下一边吸吮着,一边和小伙伴追逐着嬉戏着躲猫猫。印象中老街那弯弯窄窄的巷道,就是我们左邻右里小孩齐聚一起玩过家家的好地方。现在,老街的繁华已不再,两旁还保存着不少有百年历史的骑楼建筑,有的已人去楼空剩下残壁断垣。岁月的车轮滚滚而过,多少人、多少事被淹没在红尘往事中。这些建筑物,见证了当年老街的繁华,也记录着历史的沧桑。脚下的老街,一头连着记忆中的繁华,一头连着现代文明的喧嚣。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晖的彩霞中,我们缓缓离开了坡头圩的老街。此次釆风之行,让我比以前更了解家乡过去发展的足迹,看到它现在的日新月异,对家乡的未来发展更充满期待!
我的根在坡头。坡头,它就是我的根。我一直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