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之人文景观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1-11-12杨广荣黄华青

安徽建筑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美丽乡村古村落

杨广荣,黄华青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400;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上农业农村部正式对外发布了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十大模式”,其中“文化传承型”模式提出了乡村文化以及美丽乡村人文景观应用的重要性。“文化传承型”主要适用于具有特殊人文景观或者富有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其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美丽乡村”中的乡村景观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耕读文化景观,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气息,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景观综合体,也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根据区域位置,乡村文化各具特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传承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财富,而今天的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体现出更深层次的乡村经济内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1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文景观现状

1.1 传统乡味逐步消失,古村落文化保护不力

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生活品质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乡村现代化程度更是显著提高,然而城市化建设的“通病”已经渗透到新农村建设中。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名片效应逐步消失,各大城市建筑大同小异,地方元素展示不明显,可识别性不强,类似的“套路”已经影响到新农村建设,造成乡村景观元素应用、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相互模仿,甚至照搬照套的同质化现象,对乡村传统人文景观造成极大的破坏。首先遭到破坏的是传统乡村规划布局,传统村落规划受传统农业以及风水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家族观念,建筑及建筑集群相对集中、封闭,建筑之间的交互以及居民的活动场所比较“亲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建筑形制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的影响,传统村落的规划打破了传统的布局,单门独户、私自圈地成为普遍现象,整个传统乡村布局从有机的整体变成了相对分散的个体。民居建筑文化是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古村落,多数古村落曾经繁荣、昌盛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造型、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构件均有着历史的积淀,但因其饱经岁月风霜,这些古村落的建筑年久失修,在美丽乡村“大兴土木”过程中,往往出现拆旧建新的现象,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新型的装饰材料和工业化的装饰构件,使得农家民居的风格和造型大同小异、趋于一致,传统村落被“千村一面”所代替,这样的“修旧如新”反而是对传统民居的一种致命损坏,乡土建筑的个性化特征逐步散失。“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有些史上出过文人状元,甚至有些村落历史上较为富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均有着古代建筑特色,尤其是一些景观建筑小品,传统浮雕、圆雕图案生动清晰,然而由于村民对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传统建筑小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上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民居的翻新改造,直接导致传统建筑被破坏,传统的青砖拼花地面铺砖,转眼变成了水泥路,传统牌坊的构件石料,变成了铺路石或者房屋建造用的基石。传统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传统村落文化印记也随之消失殆尽。

1.2 乡村自然景观脱离于人文景观,“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乡村的风光体系,但乡村建设过程中,开发商按照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来建设乡村,尤其乡村道路景观、水体景观等,本土化植物应用缺失,却使用着和城市道路景观、水体景观一样的行道树、水生植物等,传统的“杏花村”“五月槐花香”已然不再。更可怕的是对乡村自然水系的改造,原有的自然、生态小溪变成采用石块、混凝土硬化过的驳岸,植物绿化景观设计千篇一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古村落的生存现状堪忧,大规模拆迁和集体农庄,使得传统村落逐步消失殆尽,又因地方老百姓的保护意识不强,古旧民居构件老化、外观风化受损,农业污染、水系破坏以及传统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转移以及老年化趋势使得农村出现无人治理状态,村镇的行政合并以及土地配置的改变,使得村落景观不断遭到破坏。著名城市规划学者冯骥才认为,中国10年消失90万个自然村,村落价值堪比长城。自然村的消失主要体现在土地合并、用途改变、农村人口转移、安置小区、安置房代替了传统村落,这种改变不但是乡村形制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步被城市现代化代替,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乡土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业种植、春收秋藏、二十四节气等都是构建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让“乡亲们”住进了现代化的高楼、小区,用自来水代替井水、小溪水,用栽花种草代替粮食、蔬菜种植,让农耕生活变成了一种回忆,更有甚者,商家很儿戏地把农耕生活当作一种旅游体验,让“城里人”游戏般地体验农业种植,长此以往,农耕文化及乡土乡音必将会消失。

1.3 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文化创意缺失

文化创意能实现对乡村地方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创新,推动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丰富农民精神生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都在打造特色小镇和民俗文化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些民俗文化村中的“文化”更是彻头彻尾的装扮文化、伪文化,通过移花接木博人眼球,失去了固有的乡土本色和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来自并流传于农村,农村“既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打着特色小镇、民俗文化村旗号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大量出现,文化创意缺失,商业气息过浓,仿佛特色小镇和民俗文化村打造的就是餐饮行业、购物中心。同时,经营这些项目的往往多数还不是当地村民,根本不能与当地民俗相融,前往旅游的游客会觉得只是换个地方吃饭、购物,不但没有展示地方文化,更无法谈及创意。随着农村人口老年化,民间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技艺缺乏继承人,农村与现代化社会的不对称,导致一些传统技艺不能结合现代化物质、技术手段来传承和发扬,这些都是乡村文化创意缺失的症结所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和人们生活品位的不断提升,长期居住于城市的人们更希望去接触自然,更希望去呼吸郊外的空气,农村已成为原生态、无公害、有机食品的代名词,农家乐、自助采摘、农业观光游成为城市居民旅游的新宠,商家也瞄准了这样的商机。尤其是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打造休闲农业、新建农庄、开发民宿等项目早已热火朝天,这种粗放式的开发,眼前虽然带来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实际上过度商业化开发,必然会形成乡村旅游商业化泡沫。这种过度开发必然会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迫不及待”的供应机制必然会造成现代农村旅游的浮夸式发展,而农村文化尤其是传统人文的发展会淹没于乡村过度商业化开发的浪潮之中。

2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文景观传承与保护措施

“美丽乡村”中的“美”不仅体现为农村的环境美、生态美,更多的是体现为传统文化的美,“环境美、生态美”是可以由人为短期地去打造,而传统文化的美是一种历史积淀,是一种内在美,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无论是打造特色小镇还是打造民俗文化村,核心的要义还是要体现出农村的文化内涵。脱离乡土文化内涵建设乡村,只能得到乡村一时的表面繁荣,造成“城乡一样化”的局面,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文景观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

2.1 注重古村落的传承与保护

古村落是乡村人文景观的重要载体,是一定地域环境下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呈现,集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等于一体,展示着传统村落布局、建筑形制、空间构成等多个方面。古村落的建筑、景观小品等都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古村落旅游也是民俗文化游的重要内容。古村落一般包括地方民俗特有的传统民间建筑艺术,包括民居、园林、祠堂牌坊等我国特有的民俗建筑形式以及传统宗教建筑,这些古村落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代表性,是不可复制的人文景观。古村落不同于常规的名胜古迹,古村落的产权在老百姓自己手中,政府的干预性保护和修复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对于古村落的传承与保护,首先需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通常传统民居不太适合现代人的居住方式,尤其是基础设施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居家生活方式,必然会造成人为的拆除和修建。因此,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避免古村落破坏现象延续,如排水系统、管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让老百姓在传统民居中,体验现代的生活方式,而不去“破旧建新”。要对古旧民居采取保护性修缮,且不破坏建筑格局、空间形态,还原周边布局以及地貌遗迹、乡土旧址以及古文化遗址,必须遵循修旧如旧,提升整体文化形象,合理保护、利用与开发。其次,需要做到创新性改造与新建。部分古村落受自然灾害以及地质变化的影响,已经不适合原地修建和改造,这就需要另辟蹊径,就近创新性改造与新建。要收集史料,对传统乡土元素予以创新性提炼,使新建村落建筑既有传统文化的“古”,又有现代化元素的“新”。新村落选址务必考虑产业导向、交通等因素,在宏观上把控各古村落之间的关系,依托原有的乡村景观风貌优势,在进行乡村休闲旅游景观布局规划时,要将功能作为切入点,从功能出发把握布局规划,统筹乡村现有旅游资源布局,展示各自特色,避免重复性、同质化构建。同时,需要将乡土文化融入整体村落布局、风貌中,尤其是在建筑形制、装饰构件、空间布局上要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上相融合,展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

2.2 加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自然景观泛指植物、水体、山石等实体景观,是天然与人为手段的结晶,更侧重于天然。人文景观所包含的面更广,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物质的人文景观通常包括建筑、道路、小品等,而非物质的人文景观更多地展示的是人们生活、休闲、娱乐方式以及民俗习惯和文化结晶。在进行自然景观设计与改造的同时必须考虑人文景观,把二者相结合,使村民和游客能够住在有“槐花香”的农家小院里,而不是住在千篇一律的“城市绿化带”般的小村庄。

2.3 促进文化创意与新农村建设的深度融合

转变传统农业运营模式,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努力探索文化创意和新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尤其是乡村游产品的开发、包装与宣传,提升新农村文化旅游的品质和知名度。首先,有效实现文化创意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将乡村文化旅游结合地方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村,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将乡村民俗、民宿、休闲、观光系统相连接,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开发、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品加工体系,组织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和文化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系统展示地方传统农耕、宗教、民俗文化的特色,展现乡土风情。其次,以文化创意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协调城乡文化发展,使得农村乡土文化能融入城市发展,乡土文化能作为城市的“名片”,吸引游客,因地制宜,根据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不同,进行错位建设,体现差异化、多元化。着力打造乡村游品牌,使得乡村游有着乡村的芬芳,吸引阅尽繁华的都市的人来这一片宁静的原生态环境中品味这份安宁。再者,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个性化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特有文化以及创意品牌,使得美丽乡村建设更具有代表性、特色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同质化、复制性建设。乡村建设应该广泛接受外来文化,开拓多元化思维,但这不代表美丽乡村建设要走批量化、同质化道路。挖掘村落人文故事,构建“一村一品”的建设思路,就是要使地方文化增值、更接地气,“越在地,越国际”指的就是美丽乡村建设要在传统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自己的特色,打造一个能说自己故事、营造怀旧氛围、老幼共同学习、美食大乡宴、传统工艺再现的社区平台,这样才能避免村村一样、城乡一样的尴尬局面。

2.4 “以人为本”打造新型农村生态机制

美丽乡村人文景观中最美的是“人”。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美丽乡村的核心,人的因素直接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这里的人的因素不在于学历、社会地位,而在于人对历史、文化、民俗的传承与表达。随着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乡村,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传统习俗逐步消失。虽然有很多的团体和机构乃至政府极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失去了得以传承的“人”,再多的措施都难以使之得到保护,更谈不上传承,解决这样的困境,唯独从“人”的角度出发,改变乡村发展战略,让农村不再“留守”,让乡民能够自发地展现自己美丽的家乡,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大力发展“乡愁”经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业,让乡村文化、乡土艺术、民间故事传得更远,更有生命力。同时,美丽乡村人文景观的传承与应用离不开新农村的生态机制建设。要用科技、创新理念引导农业发展,打造新型农村生态机制,美丽乡村人文景观的传承与应用离不开新农村的生态机制建设,以科技注入动力,以创新注入活力,打造新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保持新农村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美丽乡村人文景观得以传承的生态基础。

3 结语

打造“人+文+景+产+地”一体化的乡村建设系统,也就是将村民、文创、乡村景观、农产和地方元素有机融合,才能经营好、发展好乡村经济,并使乡村文化得以传承。树立文化自信,是美丽乡村人文景观的传承与应用过程中的重要保证。促使自身居住文化的平稳发展,让村落居住者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恪守自己的乡村文化自信,在城乡发展不同步的情况下,不会丧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信念。构建乡村人文景观文化体系,打造环境优美、宜居、特色鲜明、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村落环境,是美丽乡村内涵建设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美丽乡村古村落
广东省古村落:梅江区西阳镇仙花村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