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11-11曹晓芳
曹晓芳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数学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塑造学生的思维和工作能力,目前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首先研究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体系的引入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小学教育体系有了明确的标准,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理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而数学思维是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学思维概论
所谓数学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方法和思维习惯来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各种数学问题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于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对数学理论的概括,也是对数学理论本质的理解。因此,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数学思想的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差异,获得新知识的因素较多。例如,一些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教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而另一些学生则是非常笨拙的数学家。教师应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地发展数学思维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能在数学教学中分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数学而言,它是一门更具逻辑和抽象意义的科学。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当前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主要是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数学思维技能,实现大胆创新。众所周知,在小学,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使他们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和发展技能。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并认真分析他们在理解知识和创新方面的等级。
3.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1教师在课前应当精心设计课程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强,需要一定的教学专业精神和教师的创新精神来引领。因此,在学生开始学习之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程,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必须确保教师设计的课程足够生动有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效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积极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2教师应当注重问题的引出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的特点是以个案为基础解决具体问题,在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经验和教训。可以说,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当然,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场控能力。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根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帮助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够控制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只有在问题层面上提供足够的资源,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动员他们进行实质性的智力活动。
3.3以好奇心来有效引导学生
好奇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从好奇心中学习。出于好奇,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此,所有的问题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教学。
3.4立足思维发展,做好思维转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的转变,让学生学习和思考数学吗,小学创造性思维文化要求教师对数学教学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思维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點和思维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小学数学课程,使学生系统、自觉地发展数学思维,为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具体教学相结合,充分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通过积累数量实现质的飞跃。
3.5发展求异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同一问题时,教师应特别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层面、多层面、多层次的问题分析,使学生不受既定秩序的限制,从而分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差异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旨在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对数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研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胆思考,充分发挥创造力。教师在理解思维差异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创新,深入学习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心理,创新数学教学和思维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视角的理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3.6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发展是智力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心理现象。它可以通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想象数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学习数学知识,多角度学习和思考数学的方法,来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培养数学基本技能。教师应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的想法和假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小学数学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加强学生思维的创新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3.7根据学生特点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基础,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课程中,为了给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机会,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课程。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教师不应局限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努力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引入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小学教育体系有了明确的标准,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应该把学生作为一门学科,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积极吸引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正确发展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苏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11):107-108.
[2]谢显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21,28(5):318.
[3]楚长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6):55-56.
[4]李修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2021(1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