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苏北地区的光复
2021-11-11刘小宁
刘小宁
1911年武昌起义后,苏南地区纷纷响应,迅速光复,革命军兵锋直至苏北地区。
张氏兄弟策动?通州和平光复
江苏的通州,于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宣布光复。1912年,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废府州厅,省以下设县,通州改称南通。
清末,通州是一个偏处江北海隅的中等城市,相当于府一级的直隶州,下辖如皋、泰兴两县。其时,实业家张謇已在通州创办了新型工厂,同时又兴办了学校。
通州扼长江门户,唐、宋以来一向是军事重地,清初此地设置狼山镇总兵,总统绿营水陆兵勇,与隔江南岸设置的福山镇总兵分别扼守江南江北要地。鸦片战争以后,这支军队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已是名存实亡。到了辛亥革命前,军队编制的名册上还记载着三五百人的名额,实际留驻城防的陆军士兵只剩下提着马提尼或林明敦旧枪,改练所谓新式兵操的百把老兵弱卒。加上军政废弛已久,武官们总在上行下效地靠吃空额、索陋规过日子。
通州的文官以知州为首。到了宣统年间,知州在统治集团中的分量已大大降低,他们经常面对的不再是供驱使的督董、厢董、保甲董事,而是乡绅张謇在试办自治名义下产生的地方自治公所。早先凭仗科名衔职或门第而作为大小绅董的一类,除进士出身、做过户部主事的孙宝书还拥有部分势力外,这时差不多已被代替。张謇、张詧两兄弟为首的新兴实业家、知识分子以及部分城乡地主结合成的混合集团,形成了“绅重官轻”的特殊局面。
武昌起义消息很快从上海传到了通州。其时张謇赶回通州,与其兄张詧商量对策,二人都认为通州当务之急是防备大局未乱地方先乱。几天后,通州商会在张謇的主持下,决定成立协防团,全部使用快枪一类的新式武器,淘汰了旧式枪支。后来,又成立了中央队,属于驻在州城的协防团核心组织。
10月30日,张謇到了上海。这时,湘、晋、陕等地先后独立,各处兵变消息日紧。他在上海滞留的两三天,正是各派革命党人在上海酝酿上海、苏州光复之时。同盟会、光复会都把张謇作为重点的争取对象,陈其美、李燮和两方均把他作为东南最有声望的社会名流来看待,并已经通过种种渠道与张謇取得了联系。
11月2日,张謇回到通州。接着便是上海、苏州先后独立,连他的挚友、浙江著名的立宪党人汤寿潜也回到了杭州,成为独立后的浙江都督。这一来,通州独立的问题马上就显现出来。
通州地方一直沒有新军驻扎过,只有狼山镇绿营兵,总兵叫张士翰,已六七十岁了,老态龙钟,根本不可能发动或响应革命。此人手下有一二百来人,多数是些营混子,加上几百支破枪,完全不顶事。而通州地方的士绅不是“旧”的就是“半新不旧”的。旧的大多从八股眼儿里钻出来,生怕革命剪掉了辫子;“半新不旧”的就是读过些《新民丛报》之类的书刊,思想属于立宪派或准立宪派。文官如州官之类,既不掌兵,又无群众,更想不到革命。听到武昌起义而有所触动的,只是少数青年知识分子。通州虽然有过光复会的外围组织,但成员大多是青年学生,人少、活动范围狭窄,只做了一些宣传工作,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通州地方对时局趋向的决定权,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张氏兄弟身上。正在此时,上海出版的《时报》制造出一条新闻,竟登载了狼山镇已经悬挂白旗反正的报道。这其实是舆论在督促通州尽快行动。在吴淞接受招降的清军水师旧官又派来秘密使者,对狼山镇官兵进行活动。这时,张氏兄弟再三权衡得失,决定响应光复。
原福山镇驻吴淞水师参将许宏恩,数年前做过狼山镇右营游击,并与狼山镇的一些官兵有关系,如今受上海光复会派遣到通州,秘密向总兵张士翰及其部下游说。许宏恩一至通州,便通过旧谊与张謇兄弟取得了联系,并和孙宝书一起商量,进行部署。许宏恩前往大生纱厂向张謇汇报经过,张謇表示全部同意,但表达了对南京何时攻克极为关注。
1911年11月8日,许宏恩率“擎电”号兵舰到达通州。全城机关、学校于前一天已得到通知,连夜作了欢迎的准备,对外仍保守秘密。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在当天下午课毕后,就提前开晚饭,鸣钟集合,列队出发,前往芦泾港轮埠,而市民则被告知革命军将于次日5时后登陆。欢迎队伍由孙宝书率领,整个队伍大约四五百人,包括地方官学代表,商业、工业两体操会成员,师范、中学学生。在左臂上皆戴有白布臂章一道,这是通行的革命标志。两体操会成员和学生队伍大多是肩荷步枪,身穿制服。自动参加的民众也不少。
“擎电”号兵舰属于江防水师的浅水小舰,到达芦泾港码头时已是黄昏时分,舰上共40余人。
这一晚,家家悬挂起红灯笼。街边商店有的挂起当天赶制的旗帜,有的临时以方幅白布系在竿头代替,也有的在白旗上写了“光复大汉”等振奋人心的语句。晚8时左右,在沿途百姓的簇拥下,革命军开进城中。
队伍最后到达东大街的旧总兵衙门,在西花厅小休片刻,便集合到大堂举行通州光复的仪式。革命党人作了阐明光复大义的演说,说到决心推翻清朝统治时,激动地举起指挥刀用力砍掉公案的一角,接着推翻了公案。
狼山镇总兵张士翰早已从衙门迁出,印信关防托由部下代管,军械库也封了。因此光复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光复仪式后,安民布告发布,宣布通州已经光复,军政分府已经成立,安定民心。大家觉得新鲜的,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的第一次出现。
同一天,位于柳家巷的总商会召开各界人士参加的推举大会,推定张詧为总司令长,孙宝书为民政长,许宏恩为军政长。
扬州二次光复?乘势光复盐城
清末的扬州府辖二州六县,即高邮州、泰州、甘泉县、江都县、仪征县(宣统二年改称扬子县)、兴化县、宝应县、东台县。其中江都县署、甘泉县署与扬州府署同设于扬州城内。
1911年11月7日镇江宣告光复,成立军政府。就在当天,一江之隔的扬州发生了孙天生光复扬州的起义。孙天生是扬州的失业游民,曾亡命湖北、上海等地。武昌起义后,孙天生回到扬州,秘密策动了定字营清军起义。11月7日晚,他在扬州城南静慧寺的定字营驻地积极鼓动士兵起义,并扬起了“光复大汉”“还我河山”的旗帜,之后就冲进了扬州城。
扬州的清廷官员和绅商顿时惊慌失措。知府闻风躲入天宁寺,把官印扔进了瘦西湖,后逃往高邮。盐运使慌忙越墙而走。江都和甘泉知县未逃走,只得跟随孙天生鞍前马后地伺候。
孙天生光复扬州后,立即做了两件事:第一,下令打开江都、甘泉二县监狱,放出所有犯人;第二,打开盐运司署的银库,将银两分给起义士兵和贫苦百姓。第二天,孙天生还以扬州军政府都督的名义正式宣布扬州光复,并通令百姓安居乐业,三年不完粮,捐粮全免。同时,严禁奸商哄抬物价,限定大米每石不得超过3元,猪肉每斤不得超过200文。为稳定秩序,孙天生还传见绅商代表,要他们听从吩咐。但部分绅商阳奉阴违,当面点头称是,背后却通宵密议。他们一方面应付孙天生,避其锋芒;另一方面派人到江南,邀请徐宝山等人迅速来扬,镇压孙天生。
徐宝山,字怀礼,唤虎儿,江苏丹徒南门人,早年入了帮会,浑名“徐老虎”。后接受了清政府招安,当上了缉私营管带。辛亥革命前夕,两江总督张人骏曾拨款10万元扩编巡防营,以徐宝山为统领。这支队伍成为镇扬一带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林述庆、李竟成在镇江酝酿光复。李竟成利用和徐宝山的亲戚关系,争取徐宝山响应革命。徐宝山看到形势急转直下,遂一方面通过在求实书院的亲友在上海与光复会接洽,商讨起义事;另一方面,又与李竟成周旋与联络。他最终答应了李竟成参加起义,但提出一个条件,即在局势稳定后不去做官,而仍然从事鹾务,保证盐税收入。李竟成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在双方订立的契约中言明“将来革命成功,许以特别扬鹾利益。”
镇江光复后,扬州部分绅商接连派人请求派军队去扬州。李竟成、徐宝山很快就率部过江,直奔扬州。徐宝山的部队在扬州南门钞关登岸,11月9日进入扬州城。扬州绅商人士在教场口摆筵接风。正在这时,孙天生率一小队起义军突然出现在教场口,当即向徐宝山据理力争,但徐宝山不为所动,并立即下令向孙天生开枪,因寡不敌众,孙天生趁乱逃脱,徐宝山下令关闭城门四处搜查。第二天,孙天生在多宝巷一家妓院里被捕。徐寶山将孙天生带到泰州,欲利用孙天生收缴泰州一带定字营散兵的武器,孙天生不从而被杀。
11月10日,徐宝山宣布光复扬州,并立即成立扬州军政分府,自己担任了军政长,由李石泉任民政长。
徐宝山二次光复扬州后,继续前往苏北里下河地区。徐宝山率部至泰州,11月16日宣布泰州光复,同时招降了部分哗变清军。接着又抵达兴化,11月19日宣布兴化光复。11月20日,徐宝山率部乘船到达盐城,宣布盐城、东台、阜宁等地光复,并帮助维持地方治安。
淮安光复与周实、阮式之死
淮安(旧称山阳)位于苏北平原腹地。清代淮安府辖二州九县。津浦铁路通车前,淮安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号称“七省之咽喉,京师之门户”。经济上物产丰富,古镇河下是淮盐集散地,清政府在城中心设有“漕运总督署”。清后期,海道开通,铁路铺成,淮安地位下降,但地理位置仍然十分重要。
淮安原有旧城、夹城、新城三道城池,城内房屋鳞次栉比,街道纵横,店铺林立,商业十分发达。由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诸多外籍告老退休的大官僚也来淮定居,致使淮安保守势力颇为强大。20世纪初,清王朝残酷的压迫剥削激起了淮安人民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乡间破产的农民组织“大刀会”“小刀会”,以反清为宗旨进行半公开的活动。
辛亥年间,距淮安仅30里的清江浦驻有新军第十三混成协,而淮安城内却兵力空虚。武昌起义后,兵备道尹奭良畏罪逃走。受革命影响的第十三协官兵曾举行起义,攻占清河县城,但由于组织领导无方,军纪松弛,起义后散兵游勇四处流窜,抢劫商号富户,市民备受其害。
淮安局势极度混乱下,周实受同盟会、南社派遣回到淮安。周实,字实丹,生于淮安车桥镇一个穷书生家庭,18岁入县学为秀才,后来就读于南京宁属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1909年,反清革命文化团体南社成立,周实欣然参加,是南社最早的成员之一,与柳亚子等人有密切的交往,被称为“社中眉目”。
阮式,字梦桃,出身于淮安城内世代书香的大家族,16岁入泮,后读于江北高等学堂,又与周实共读于宁属师范学堂。先后任宣城模范小学、山阳高等小学教习,上海《女报》编辑,《克复学报》撰述,曾应周实之约共创“淮南社”。
周实、阮式少年时代读书勤奋,又较早接触了西方文化,产生了反清反帝思想,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武昌起义消息传来,周实、阮式欣喜若狂,跃跃欲试。上海、苏州等地相继光复后,只有南京仍为清军所盘踞,清军妄图凭借高大的城垣、林立的炮台负隅顽抗。在南京两江师范读书的周实会同城中各校学生700余人,约定于11月7日举事。后听取柳亚子的建议,决意归淮,相机行事。
周实回淮安后,立即与阮式商讨光复之策。于是召集旅宁旅沪回淮学生及本城中学生八九十人开会议事,成立“学生队”,周、阮分任正副队长。当时晚清县政权已瘫痪,城内无兵可用,大户豪门惶惶不可终日。民团不足以防御散兵游勇和土匪的掳掠,乡绅亦希望有人出头来负守城之责,乃说服民团供给学生枪支、子弹。
学生队员获得武器后,到署前放了一排枪,又将清朝黄龙旗扯毁,插上了白旗。周、阮率领队员日夜奔走于城上城下,分兵在城门口巡查奸宄。一时间,城内秩序井然。周、阮又下令商店照常营业,并派人积极准备组织淮安军政分府。绅董见学生们奋发保卫乡里,纪律胜于团勇,就将学生队改为“巡逻部”,周、阮分任正、副部长,守城之责也由巡逻部担当。学生武装荷枪持械,来回巡逻,日夜不辍。周、阮还指派南京陆军中、小学学生二人分别教操和训练。巡逻部完全控制了全城局势,清河县的第十三协乱兵近在咫尺,淮安却安然无恙。
1911年11月12日,清河光复,陆军参议蒋雁行被推为江北都督。同日,蒋传檄淮安(即山阳)反正,并邀淮安官绅赴都督署议事,清朝山阳县令拒不前往,当地士绅当即推举周实等五人赴会。
周实赴清河回淮安后,于11月14日在舊漕署召开大会,宣布淮安光复。阮式也即席发言。
淮安光复后,反动势力很快麇集在一起,拟定了谋杀周实、阮式的计划。11月17日,周实应邀赴学宫议事。此时学宫内早已布满伏兵,周实不知有诈,刚入学宫,就身中两弹倒地,又被补了五枪,当即殒命。随后团勇又包围阮宅,以请阮式议事为名,将阮诱至府学后捆绑。阮式痛骂:“要杀就杀,快刀立断,勿延!”地痞无赖遂将阮式刳腹剖胸,残忍杀害。被害时,周实年二十七,阮式年仅二十三。
这是辛亥革命中又一起继徐锡麟、秋瑾之后,震动全国的惨案。南社社员不仅用笔墨宣扬革命,而且前赴后继为革命献出了头颅和热血,周实是社中第一人。柳亚子惊悉噩耗,悲愤欲绝地写下《哭实丹烈士》,诗中有“淮南秋老桂先焚”“一语无端死伯仁”句,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悼。
1912年2月11日,《克复学报》社、南社、淮安学团在上海西门外江苏教育总会联合召开了“山阳殉义周实丹、阮梦桃两烈士追悼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亲送挽联:喋血于孔子庙中,吾道将衰,周公不梦;阴灵绕淮安城上,穷途痛哭,阮籍奚归。
宿迁光复的一波三折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淮阴(今淮安,曾称清江浦)、海州(今连云港)三大重镇的中心地区。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有京杭大运河纵贯其中,津浦铁路通车后仍为东南地区运输的通衢,也是历来兵家运兵的必经之地。
清政府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对于反清的会党和革命党人残酷镇压。当时宿迁有重兵把守:城区驻守备营;清军悍将张勋部署的江防营驻窑湾、皂河;马队五营、步队一营驻农村集市,洋河、新安镇各由一名游击镇守。这些清军的首领大部顽固保守,但士兵和下级军官大多数倾向革命。
1911年11月6日,新军第十三协在清江浦起义,宿迁西乡的会党积极响应,揭竿而起,聚众数百人,设指挥机关于褚庙。会党没有具体的纲领、组织,也无新式武器装备,聚众起义后只是忙着开仓放粮,接济百姓,对抗击强大的敌人却无足够准备。宿迁县知事仰仗清军势力,蓄意与革命为敌,在接某乡董密报后,遂下令“格杀勿论”,调集大批清军、乡勇,将起义骨干四五十人围困于褚庙。起义人员寡不敌众,有的突围逃离,有的被捕遇害,其他人纷纷逃散,起义遂告失败。
起义失败后,县北乡的兴中会会员等革命党人收容十三协起义失败后的溃散士兵和武器,并招募青壮年百余人,组成义军,按同盟会宗旨宣传革命,然后树起白旗,宣布光复。
与此同时,睢宁县兴中会会员也将收容的十三协人马及宿睢边界青年三四百人组成义军,并通知宿迁义军来宿会师,共同开赴清江。11月13日,睢宁义军来宿,宿迁地区清军严密布防,起义军与清军在县城西南古城交战。清军马队五营统领战败回城,随后令哨官携犒劳费500元与起义军议和,起义军予以坚决拒绝,并当场将哨官击毙。起义军经洋河前往清江,沿途受到商绅军学各界的热情迎送,声威大振。同时,兴中会会员积极在清军守备营中进行策反,宣传民军即将北伐。守备营军心顿时大乱,开始溃散。
宿迁县知事为了保存实力,待机而动,对起义军不采取敌对行动,而是提出召开应变会议,邀请起义军领导人及新学人士参加会议。起义军提出只要换掉清朝龙旗,悬挂汉旗,起义军可以不攻城,也不请民军北伐。新学人士以时机紧迫,也要求知事拥护共和,并以公推民政长等为条件。知事才同意在马陵山顶竖起一丈见方的大白旗,张贴布告,宣布光复。新学人士在皂河也树起白旗响应。这样,宿迁县宣告光复了。
正在此时,传来袁世凯的北洋军进攻汉阳,炮击武昌的消息。由山东南下的清军前锋也已抵达皂河。知事等人又迫不及待地以民政长名义对兴中会会员等起义首领以“匪”名进行捕杀。新学人士处境危险,纷纷远逃外地。宿迁光复就此夭折。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民军朱占元部进军宿迁,首战皂河,再战高作,击溃清军张勋的江防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日,宿迁各商店、学校张灯结彩,欢欣鼓舞,各界人士召开大会,庆祝共和。
民众群起反抗?海州光复
清朝末年,海州(今连云港)辖有54镇,北起赣榆,南临涟水,西至马陵山,东濒大海。海州一带发生严重水灾,饥民遍地,官府和地主豪绅照旧催交租税,以致民众不断地进行反抗。海州饥民万余人包围了海丰面粉公司,拆毁了院墙,烧坏公司前后门和麻袋船,夺了万全酒坊豆饼船只。
1908年10月16日,两江总督端方、江苏巡抚陈夔龙、陆军部右侍郎兼江北提督荫昌,在致军机处电报中称:“海州匪徒滋扰,当经会派参谋鄢玉春、缉私营王曜等率带营队并水师兵轮分赴剿办。”海州士绅也纷纷筹办民团,准备配合清军镇压民众反抗。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海州所属新安镇农民聚集3000多人,出面维持地方治安,向地主富户借款借粮;海州所属灌云县大伊山镇民众聚集起义;甚至连秀才等也举起了义旗,以陈胜、吴广自居,宣布跟清王朝决裂。
民众的反抗斗争,使清朝统治者胆战心惊,清廷资政院议员在致袁世凯的禀报中惊呼:“时海州土匪蜂起,千百为群,警报频来,乞援急足。”
海州州官迫于形势,在海州城内关帝庙召集地方士绅和教育界人士开会,当场宣读了两份来电:一份是江北都督蒋雁行的电报,通知江北已经独立,他已就任都督;一份是清朝山东巡抚孙宝琦的电报,表示清王朝大势已去。州官宣读了这两份电报后说:“海州南面是江北都督蒋雁行的驻地,现在他已宣布独立了;北面是和海州接壤的山东,情况也有了变化。海州究竟何去何从?应该早做决断,否则就要陷入孤立。”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到会的海州士绅激于“兄弟也是汉人”的民族自尊,宣布海州独立,脱离清政府,成立海州自治会,推拥州官出面维持地方治安。会后,州官即跟地方绿营子弟兵联络,同时招募新兵加强城防和自卫。
1911年11月22日下午4时,驻扎在海州城南白虎山下碧霞宫内的海州盐防营的士兵接受了革命的宣传,毅然举起了向清王朝宣战的大旗,举行了起义。十多名士兵武装入城,鸣枪冲进海州衙门,砸开牢房,戴着镣铐的囚犯们也加入起义。州官的护兵也纷纷响应,放火焚烧了州官住宅,州官吓得携带家属仓皇出逃。一时间街市秩序大乱,市民纷传“革命军来了”。
11月23日,已经与海州起义军取得联系的江北新军第十三协派何锋钰率领一营人马开进海州,海州各界人士纷纷到东门外列队欢迎。入城后,新军就驻扎在海州的石室书院。11月24日,海州光复,军政府成立,何锋钰担任了海州民政长。
海州光復后,老人和青年们纷纷剪去了长辫子,戴起了招檐帽,社会风气为之一变。拥护新政的地方士绅组织了“筹防局”,目的在于维持地方治安,兴办福利事业,保障士绅的利益。这是新政权的参谋咨询机构。筹防局总办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兴办了龙尾河、善后河、车轴河等水利工程以及拓宽板浦的外围河道。
北伐军压境?徐州光复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四省通衢的核心位置,南北战争必以徐州的得失为胜负关键。南方称之为“北门锁钥”,北方号之为“南国重镇”,实为兵家必争之地。武昌起义四个月后,北伐军于1912年2月11日光复徐州,控制了南北东西的咽喉重地。清政府鉴于大势已去,被迫宣告清帝退位。
北洋陆军第十三协(驻防在徐州以南的清江浦)有两个步兵标,辅以炮、骑、工、辎各个兵种。该协新军受到新的教育,具有民族观念。辛亥武昌起义后,受革命的影响,官兵们都跃跃欲试,以推翻清朝为目的。但因无人领导起义,在清江浦光复后,全协发生了哗变。
徐州人徐占凤起先担任该协协统(旅长),后被清廷撤职,回家闲居。十三协官兵多为徐州人,对此极为不满。在部队哗变后,大部官兵全副武装来到徐州,投奔前协统徐占凤。徐州军事当局得知变兵整队北上后,顿时惊慌失措,为了维持局面,立即怂恿各地各界共推徐占凤为该军司令,出面收容改编,以平息风波。十三协部队到徐后,即被改编为“徐防新军”。
徐州地方官绅以形势紧张为由,经过多次会议,宣布成立军政府,公推徐占凤为军政长。但在张勋抗拒北伐,兵败退入徐州后,该军政府便无形中消失了。
张勋所部清军以革命军日渐迫近,知大势已去,在进驻徐州后便大肆劫掠,徐州四关和近郊、坝子街等处被抢劫一空。尤其南关的上街(即彭城路)、马市街、笆子巷(道平路)、下街(三民街)等商业精华地区,于洗劫之后又付之一炬,商民损失不可计数。而其官长也习以为常,从不加以制止处罚。徐州人民经过几次浩劫,对张勋恨之入骨。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在上海久拖不决,于是孙中山决定北伐。中路为粤军,沿津浦线北上;右路为沪军、镇军,经扬州北进;左路为淮泗讨虏军,自寿州经正阳关、濉溪、萧县向北推进。三路均以徐州为目标,计划在徐州会师北上。
1912年2月11日,北伐军前锋进抵三堡车站(距徐州15千米),地方各界前往欢迎。张勋闻之即北窜山东兖州。徐州即宣告光复,各界共推韩志正为民政长。
北伐军入城后,立即北上跟踪追歼张勋军。次日至韩庄(在苏鲁交界,距徐州50千米)车站,清帝退位的消息传来,南北统一,临时政府的北伐也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