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创新 自有“风来”
2021-11-11姜吉吉胡声锐梁太宏
姜吉吉 胡声锐 梁太宏
创新出活力,创新也是动力。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崂山区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 “转型基因”。
“风起于青萍之末”,当创新的巨浪席卷了青岛的东部城区崂山,创新发展铸造了区域经济的全新引擎。在这里,创业创新已成风尚,政府部门冲破藩篱,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潜能;企业满怀激情与活力,推动科技创新迈向高地。一个个市场细胞以创新的热情,合奏出崂山区产业提档升级的强音。
“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成全企业家,成就创新者,坚定不移把‘鼓励创新在崂山进行到底,和大家一道,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共同谱写新时代崂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鼓励创新在崂山”成果报告会上,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如是说,要真正让崂山成为引领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不让任何一个创新团队孤立无援,不让任何一个创新点子苦等“风来”,不让任何一种新经济新业态受到冷落。
这一场创新成果的总结,更是崂山区在“战略北进”进程中,掷地有声的创新宣言。
体制创新 “崂山速度”领跑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当前,崂山区正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屹立在创新的浪潮之巅。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崂山区市场主体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目前已达85000余户。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打造云商智慧监管平台,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赋能崂山再次创业。
云商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最大限度整合全区监管资源,实现全区综合监管服务“一张网”,大幅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全力打造有“市场监管温度”的营商环境。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平台打通了国家、省、市、区13个系统,整合1400余万条动态数据。依托海量信息分析,对全区市场主体从营收、违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生成全生命周期“全景画像”。
企业开办便利度是衡量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满意度、城市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内容。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打破信息孤岛,开创“3012”企业开办新模式”。从部门、环节、材料、时限和费用“五大领域”进行全面压减,实现企业开办“0”材料、“0”成本、“0”跑腿,“1”个环节,“2”个小时办结。
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蔺海霞介绍:“自审批局成立以来,始终把企业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流程再造,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在全国首创微信端企业开办智慧‘一窗通平台,打造了3012企业开办新模式,提升了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持“一切围着企业转”的导向,营造了让企业家舒服舒心的一流环境。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从痛点堵点入手、用创新手段破题,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崂山速度”已经实现领跑。
企业创新 城区活力迸发
创新出活力,创新也是动力。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崂山区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 “转型基因”。
拨改投是市场化支持企业的创新方式,2008年,崂山区委区政府试水“拨改投”,设立崂山区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巨峰科创的前身),种下了 “拨改投”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经过近10年的探索,崂山区“拨改投”近两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巨峰科创作为崂山区“拨改投”的排头兵之一,到2021年7月底,直投项目34个,投资金额8.28亿元,参股及管理基金21只,基金规模233亿元,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1.04亿元。
巨峰科创及参股基金投资项目中已有9家企业上市,2020年全市IPO过会企业12家,巨峰科创投资企业占3家,占全市的25%。全市共9家独角兽企业,崂山区有6家,其中,特来电、歌尔微电子、海尔卡奥斯3家为巨峰科创投资企业。截至目前,巨峰科创直投及基金投资项目合计156个,投资金额53.4亿元。其中,早期投资项目86个(占比55%),投资金额12.2亿元(占比23%)。在资本的助力下,镭测创芯、小鸟看看、海华生物、罗博科技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镭测创芯即为崂山区“拨改投”的受益企業,通过崂山区的政策性资金支持模式创新,给了企业切切实实的支持,政府平台公司的投资,也为企业背书注入了品牌优势,为发展开辟了快车道。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松华介绍,当前企业聚焦激光雷达技术,在环境遥感领域、风电领域、航空领域均有所突破,其中,提升低空起降安全和机场容量这项技术正在青岛新机场开展测试。
吴松华回忆,2018年,在崂山区创业政策的鼓舞下,镭测创芯团队入驻国际创新园开始走产业化道路。创业过程中,得到崂山区各部门在办公场所、人才政策、绿色通道等多方面“呵护式”的支持。
“我记忆犹新的是,2020年春节后尚在疫情期间,孙海生书记出人意料的带队来到实验室,调研项目,询问疫情影响,现场协调企业研发中试场地问题。作为一个很小的创业企业,我们非常感动。正是这种重视人才和尊重人才的文化,造就了崂山涵养创业的土壤,科学家团队能够打消顾虑、放开手脚大胆创业。”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郑轶讲述了一个“金鸡孵蛋”的故事: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在崂山区鼓励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孵化”山东省经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非常偶然的一个机会,崂山区了解到了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创新的需求,支持研究所把成果在崂山落地转化,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经海仪器设备公司注册成立。“在公司注册的过程当中,由于我们核名的原因导致了拖延,崂山区注册的服务人员陪着我们的工作人员忙到了晚上12点,保证了注册在当天完成,让我们非常感动。” 郑轶介绍说,崂山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不仅在江北,在江南也可以说名列前茅。
2021年1~7月,经海仪器设备公司营业额已经超过7000万元,预计年内销售总额达到两个亿,比在研究所的时候翻了一番还要多,同时,经海仪器设备公司还牵头整个海仪生态的发展。郑轶介绍,下一步要对经海仪器设备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力争在3到5年的时间登陆资本市场。
类似镭测创芯和经海仪器设备公司的创新故事,持续在崂山区上演,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今年上半年,崂山区GDP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亿元、增长22.4%,区级税收收入增长47.5%。
鼓励创新 点燃发展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诉求。九个单位分享的精彩案例,是过去一年崂山区鼓励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崂山区鼓励创新生态悄然蜕变的一个生动缩影。我们要向广大创新者致敬、为每一位开拓者点赞。”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在会上以《成全企业家 成就创新者 坚定不移把“鼓励创新在崂山”进行到底》作出主旨演讲。
“鼓励创新在崂山”是崂山的一项首创性工作。一年来,崂山区坚持顶格推进、全区联动,掀起了一场深层次的思维变革,让鼓励创新的种子在崂山这片创新的沃土上迅速生长、发展壮大。
一年来,崂山区一手抓鼓励政府创新,一手抓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点燃了崂山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以来,全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45家;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总数达到6家、占全省一半;全市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强、12家在崂山;成功争创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全市101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1家在崂山。
孙海生强调,创新没有休止符,鼓励创新永远在路上。把尊重创新作为“第一原则”,真正让企业家在崂山受尊重,让创新者在崂山有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敬重创造、倚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把鼓励创新作为“第一导向”,让创新的思维在崂山多元碰撞;把守护创新作为“第一责任”,让创新的生态在崂山蓬勃兴起;把成就创新作为“第一追求”,让创新的成果在崂山竞相涌现。
创新崂山,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