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1-11-11廖启云
王 成,廖启云,聂 戈
(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高校积极施策,各种做法不断亮相,一些高校的积极措施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推广。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需要持续进行。现代社会中新型病毒的突袭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离散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新型传染性病毒不会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再次降临。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化理路亟待凝练深化。需要在分析高校应对重大疫情职责内涵、系统结构特征和当前短板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理论对这一系统工程进行优化完善。
一、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的职责内涵
在应对重大疫情实践中,各单位和部门都具有自身职责,医疗部门的职责是前线冲锋、治病救人,交通部门的职责是保证出行有序,产业部门的职责是为疫情期间的重要物资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而高校在应对重大疫情实践中,也具有明确的职责要求。重大疫情中高校的守土之责,既包括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控,也包括一以贯之的立德树人。高校要做到守土负责和守土尽责,需将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统一。
(一)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要将疫情防控置于首位
按照风险社会理论,风险是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必然产物,具有规模大、系统性和全球化的特点[1]。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其与自然的关系时产生的。如果说风险是必然的,高校的教育活动就是在一个充满风险因子的现代生态中开展。风险社会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着诸多风险[2],在重大疫情中大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重大风险。在日常,风险是潜在的、零碎的、相对较小的,高校中的风险防控虽然重要,但风险防控政策窗口相对较小;一旦重大风险发生,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当前整个中国社会产生较大影响,风险呈现出规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高校风险防控的政策窗口就会充分开放。
习近平强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具体在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中,就是要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置于首位。疫情期间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非只与医疗部门有关,高校对大学生的有序组织同样对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果高校在重大疫情中没有充分实现对学生的良性组织,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会遭受威胁。而高校是社会安全稳定的晴雨表,此时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也会遭到较大威胁。“疫情就是命令”,在重大疫情中,高校必须将疫情防控的政策窗口全部打开,将疫情防控放至首位。
(二)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要不忘立德树人使命
立德树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无论处于何种情形中,高校都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重大疫情中,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得益于网络时代的技术优势(如云技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会受阻。重大疫情期间的立德树人工作集中体现于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师生互动之中。在疫情期间坚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要求高校要在这一时期持续做好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疫情期间的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要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共同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利用“云端”技术,搭建空中直播课堂和MOOC平台,在平台中也可实现多地多校的联合教学,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互动。教辅部门也需积极作为,共同融入疫情期间“三全育人”路径。例如,某高校图书团在疫情期间提供无接触云服务,有效服务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3]。要充分运用好课程思政,疫情防控期间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保持学业体系的一致性,也要充分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各种教育[4]。例如,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普及教育、体育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坚定信念、崇尚科学、增强体质以及实现心理和谐,使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行为实践与国家抗击疫情的主流力量同向同行。更重要的是,需要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疫情抗击的时代精神成为了新时期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带来的是中国精神的新淬炼。
(三)高校疫情防控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
1.高校疫情防控与立德树人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疫情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人民服务首先应保证人民的生命权和安全权。在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中,高校首先要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进行疫情防控,以保证师生的安全与健康。而立德树人也鲜明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5]。立德树人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调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根本目的在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取得新成果,进而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观照中,高校疫情防控与立德树人是充分契合的。
2.从疫情防控与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看,疫情防控蕴含着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又以疫情防控为前提保障,二者无法割裂。疫情防控保障了教育主客体的生命安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所展现的责任感对教育客体产生良好的感染,是立德树人最为生动的现实课堂。正是由于疫情防控极大地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立德树人工作方能持续有效开展。如果缺乏对疫情防控的科学举措,立德树人工作在重大疫情期间则会遭遇现实难题。
二、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质
从应然层面讲,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避免对这一系统边界界定时的无限扩大或模糊摇摆,本文所指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是指应对重大疫情时高校内部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
(一)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内在结构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包括两大子系统:一是教师子系统,二是学生子系统。教师子系统与学生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双向的信息和能量交流(见图1)。
图1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结构
1.教师子系统包括中枢部分,关键部分和周围部分。中枢部分指高校党委领导的疫情防控小组,关键部分包括学校党委部门、行政部门以及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周围部分包括除关键部分以外的所有教师。中枢部分负责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的统筹协调、对关键部分的授权赋能以及督查督办,并且积极接收外在环境和其他系统的信息输入。关键部分发挥重要联结作用,一方面接收并传递中枢部分的信息和指令,另一方面接收和传递周围部分的信息和回馈;周围部分类似于神经末梢,接触广大学生,一方面要配合学校要求做好自身身心防疫,另一方面则要联系好广大学生,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和立德树人工作。
2.学生子系统包括关键部分和周围部分。关键部分是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要抓好学生中的关键少数,促使这一部分学生发挥良好的模范作用;周围部分则是除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以外的全体学生。
(二)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基本特质
这一系统所关涉的主体、资源、环节、信息、能量众多,系统内各部分各要素只有相互协调、有序发展,才能实现系统结构的稳定,保证系统能效的正常发挥。从应然状态讲,高校应对重大疫情的实践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特征。
1.目的性保证稳定发展。系统的目的性与系统的动态演化密切相关。系统内外能量、信息和物质不断进行交流互动,这一过程促成了系统的动态演化。系统的动态演化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目的性,而目的性保证了系统波动是在既定方向下的局部波动,不会影响系统的基本前进方向。系统目的性实现了两个趋向:一是对稳定状态的保持。系统内外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流互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系统的稳态是相对的;当系统要素在目的性的统摄下保持互动均衡时,系统结
构和功能就可以保持相对稳态。二是对失序状态的纠偏。当系统内外能量、信息和物质互动无序,系统结构遭受威胁动摇,系统功能倾向丧失,或发生系统演化方向的偏离或退化时,系统目的性可以对系统失序状态进行纠偏和规范,促使系统内外互动交流重归于序,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逐渐回归良好态势。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目的性生发于其职责要求,这一系统的目的性就是要将疫情防控置于首位,同时不忘立德树人使命,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各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制定了联防联控的应急方案,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教育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当发生与系统整体运行方向和目的不一致的情况时,系统会进行控制和纠偏。例如,某高校两名学生不按学校要求,对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置若罔闻、提前回校,对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功能发挥产生扰动,因而受到了学校的相关处分,这对其他同学进行了间接教育,从效率上讲是立竿见影的。
2.整体性决定协同发力。系统是内部子系统与诸要素密切配合和良性耦合的有机整体,超越了诸要素简单相加的聚合作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和复杂性,某要素的微小变动可能通过复杂机制实现对系统整体的强烈影响。当此种影响呈现为正向时,系统就会稳定运行并逐渐升级进化;当此种影响呈现为负向时,系统运行就会受到干扰,出现系统动摇或退化。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呈现为协同与竞争的运动,但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是同系统的整体性发展相适应的。如果将各部分间和诸要素间的内在关联割裂,不考虑彼此之间的复杂联系,对系统的不同要素分而治之,就会造成系统内部的能量消耗,从而制约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从宏观上讲包括教师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两大系统。高校疫情防控的整体性要求各部分和各要素保持协同合作与有序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能效。但各部分间、各要素间既存在协同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例如,教师子系统整体表现为理性运行状态,通过调动组织资源、宣传资源、学生工作资源和心理疏导资源等对学生子系统进行正面干预,这可以理解为协同关系。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高校依托企业微信媒体平台,持续推送“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我们在一起”专题达72期,分学习篇、知识篇、人物篇等,全校师生实时共享抗疫“朋友圈”,充分凝聚了抗疫共识。但与此同时,学生子系统受到网络负面舆情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对教师子系统进行抵制。因此,教师子系统要充分考量此种情形,对系统内耗进行充分研判预期,灵活调动多种资源、信息和能量,对学生子系统进行有效引导,实现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整体良好运行。
3.开放性实现健康运行。系统在生成和运行的过程中,虽然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对外部环境进行有选择地识别、过滤,并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但系统无法隔断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因为与外部环境中的信息、物质、能量交换正是系统生成、运行和优化的动力所在。如果使系统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虽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但这种稳定是低级的,最终系统会由于缺乏能量交换而进入无序状态。正是由于开放性对系统生命和系统活力的重要作用,系统哲学原理认为,在规划、设计系统时要有开放眼光,使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保持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促使系统的有序增加。当系统保持充分的开放性时,系统将会从低级稳定走向高级稳定,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此外,系统开放性特质还可以促成系统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契合外部环境的需求与走向。“开放系统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活动就处于一定涨落范围,从而带动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耗散结构。”[6]这有利于系统冲破封闭、僵化状态,实现系统从静态固化到动态均衡发展。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是基于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需求而生成、运行和发展的,但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非这一实践系统能独立实现。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全国上下一盘棋,国家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是一个大系统,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是这一大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仅与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有关,也与医疗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国家宣传部门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有关。因此,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只有与其他系统协同合作、密切配合,才能真正保障师生安全。而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合作,是以系统的开放性为前提的。例如,高校开学方案相关工作的研判、决策与实施正是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充分保持开放性才得以实现,教育部在2020年3月底相关发布会上表示“开学时间由各地研判确定 ”,这说明各高校的开学方案需要与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高校外部环境)保持一致,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划定全国统一的开学时间。
三、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现实困境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虽然呈现出较为清晰的内在结构,其系统特征也基本符合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应然特征,但在具体部分、机制、环节和节点中仍存在一些扰动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因素(见图2)。
图2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基本特性遭遇扰动因素
(一)系统目的性遭受不确定因素扰动
系统在既定目的引导下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系统主体的理性决策,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目的一旦确定,此时就需要主体在对内外系统信息的参考中进行理性决策,以期引导和干预系统的各部分、各环节。但“有限理性”理论认为,人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完全信息,在决策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会遮蔽决策最优解[7]。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时,高校基于官方信息、政策引导、区域研判和自身校情而制定应对之策,但这些信息、政策和研判主要是基于既定事实而产生的,未来的决策空间依然充斥各种不确定因素。随着国内重点疫区的变化、转化或消失,高校在制定学生返校规定和返校后封闭管理方案时也在不断变化,其间夹杂着信息时滞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正在返校途中却被临时告知家乡成为重点疫区,是否继续返校、如何返校、返校后如何管理则需要及时研判。此外,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返校后也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由不确定心理因素所引发的身心危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次生危机,对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这一系统目的产生了直接侵害。学生返校前后一些高校出现了心理危机事件,其中暴露出相关的短板漏洞。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不确定因素依然潜伏,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在常态化防疫阶段依然面临难题。
(二)系统整体性遭受有限性资源羁绊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需要有效调动多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将资源存量转化为战绩增量。但高校内部资源有限、资源分配困难:一是制度资源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高校缺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内部制度集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统一调配不够、法治明显不足。二是人力资源有限且难以分配。例如,一些高校要求辅导员在学生返校后进行封闭隔离,但由于辅导员人数较少且同时兼有多个岗位,辅导员隔离势必会对所需完成的其他工作造成影响。三是物质资源也较为有限,高校多面临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难以开辟有效的医学隔离观察独立区域,许多高校的内部医疗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四是在经费资源方面,学工、团委、教务等各部门都需要投入经费进行突发疫情应对,客观上形成部门对资源经费的竞争分割,经费不足导致一些工作难以落实为具体举措,各部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职责践行实效受到影响。例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具有重要作用,但一项调研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5.6%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人数在全校范围内只有5人以内。这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巨大的就业指导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背后反映出的是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经费资源十分紧缺[8]。
(三)系统开放性遭受主动性不足弱化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开放呈现主动性不足的特点,接受外界信息较为被动,而且主动应对和输出也不足。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洪流,缺乏对学生的主动创新性引导,一些宣传工作内容缺乏新意、讲述缺乏温度、形式千篇一律,没有充分展现高校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从台前走到幕后,由于法治观念缺失或经济利益驱使,谣言容易产生,并能在高度密集的网络社会中快速蔓延。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借疫情谣言抹黑中国、损害中国形象。在谣言中,人们的情感、认知出现偏差,造成非理性的群体极化现象,削弱了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体共识,对现实中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大学生由于处于思维活跃但认知有限的成长阶段,极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诱导,其身心健康受到信息毒害的同时,行为举止也可能导向负面,如果高校宣传工作主动性创造不多,就难以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感染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在与当地政府行政部门互动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接收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高校对内部发生的变化没有充分传递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在制定防控政策时缺乏必要的信息参考,政策指导有所偏差、资源对接出现错位、防控效能受到弱化;同时,高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管理学生时缺乏与家长的互动沟通,在与家长对接交流方面存在主动性不足的短板,一些时候由于没有及时沟通而引发了家长的负面情绪,如有的家长对学生返校后初期的封闭管理表示不理解。
四、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优化路径
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短板漏洞并不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轻重缓急变化而自然消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和后疫情时代,高校需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进行过程反思和流程检视,避免侥幸心理,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实践系统,做到以前为鉴、以变应变,实现立德树人与疫情防控的统一。
(一)增强反馈调节,强化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目的性
面对不确性信息,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尽可能进行充分研判,增强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危机应对预案。当然,不确定信息是难以完全料想的,要在认识到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增强应对风险的定力和活力,增强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获知内外条件的变化,从而产生自适应性的调节机制。
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需要将重大疫情发生的诸多变量纳入参考框架。例如,疫情发生时间、疫情发展态势、重点疫区变化,避免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对待疫情。疫情本身就是最显著的变量,疫情的发生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广泛冲击,必须以教学模式之“变”应对疫情之“来”。例如,湾区高校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依托现有基础,果断整合资源,形成了“湾区教学平台—湾区课程资源—湾区教学形式—湾区保障机制”的“湾区模式”,外力冲击反而成为模式集成创新的重要推力[9]。在高校管理方面,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态势的持续好转,一些非重点疫区的高校开始实行半封闭或开放式管理,但一些非重点疫区的高校依旧较长时间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如果不顾形势变化,片面考虑一端,就难以形成管理共识,从而招致舆情危机。如前述实行严格封闭管理的高校,学生在互联网平台看到实行开放式管理高校的信息后,可能会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讨论和渲染,经过几轮舆情发酵和聚合后,就会给相关高校带来次生危机。此外,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与国际政治变化相互影响,高校思政课程要结合疫情常态化阶段和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问题变化,讲好中国的制度、文化和治理优势,不能只是固守老新闻,落后于学生的视野、焦点和发问。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是经济社会心理的整体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学生心理特征与以往也有所不同,以往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也容易受到疫情危机的扰动,日常问题、社会问题与疫情压力交织叠加的时空情景下,日常问题可能演变为心理危机。例如,以往高年级大学生面对升学、就业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可能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一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大一新生焦虑得分和敌对得分显著低于高年级学生[10]。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生命健康,也会产生负导向的舆情压力和传导效应。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和后疫情时代,高校应升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及时调整心理资源布局和调度,积极干预大学生疫情期间的心理危机,防范日常问题演变为心理问题和舆情难题。高校应将疫情心理危机作为一次变革契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新时期高校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开展,进一步将心理健康工作做实。
(二)坚持党的领导,增强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发展尚未达到整体进化的临界点前,系统内诸要素的独立性、竞争性和无序性是不可避免的;而当系统发展靠近或到达进化的临界点时,诸要素之间就会从均势转变到关联起主导作用[11]。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中各部分和诸要素整体性协同配合的实现,有赖于在疫情期间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在长期向度上,高校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统筹下进行顶层设计,完善突发疫情应对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校内制度。不断充实资源输入和储备,将相关机制建设纳入未来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构建之中,实现机制联动、资源联动、部门联动、全员联动。既要在制度中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又要注重责任共担、协同行动。在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制度供给过程中要充分遵循法治,要以国家、地方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疫情防控法律法规为参考依据,强调依法防控疫情,及时填补当前疫情防控的法治漏洞。例如,疫情发生初期部分高校对提前返校的大学生给予了纪律处分,相关做法虽然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是其合法性和正当性受到了质疑[12],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需要全面衡量。要注重吸取学校内部各部门和群众意见,完善师生信息反馈和群众有序发声制度,形成信息汇聚和智慧聚合,实现高校应对重大疫情群防群治长效机制。
2.在短期向度上,当重大疫情发生时,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中党的领导需要组织结构的保障,可及时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立不应只是挂在网上、写在纸上,要充分实现资源的集约化、部门的跨界化、主体的协同化、责任的聚焦化、行动的快速化以及反馈的及时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高校普遍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但其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厘定、巩固和完善,切实保障领导小组处于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中枢部分。领导小组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有效运用网络智能沟通平台,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督办会议和现场办公会议,通过与其他部门及时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等互动,实现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领导。另外,要实现疫情期间党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领导,在关键环节、对重点人群开展思想教育,许多高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了毕业生返校第一课教育[13],第一课的主讲人一般是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化,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任何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例如,保密工作人员、扶贫干部、学生党员、留学委培人员等。
(三)加强主动作为,优化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开放性
1.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强度超越对外界输入的承载力和包容度,面对非主流渠道、特别是网络社会输入的负面干扰信息,高校要主动发力、创新作为,组织专门人员和群众力量对干扰信息及时规避、发现和剔除,以保证这一系统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不至于产生组织结构的变形和基本功能的丧失。高校在践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强调内容创新,着眼于疫情期间网络话语权提升这一主要目的,不断优化宣传内容生产过程,充分运用好校内媒体矩阵载体,持续挖掘校园抗疫鲜活素材、讲好身边抗议英雄故事,积极配合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形成具备自身校园特色的舆论发声,增强校园内部意识形态安全的免疫力。例如,某高校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参与封闭管理的辅导员事迹为鲜活素材,拍摄人物特写合辑,讲述了这些校园英雄与毕业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的点点滴滴,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转发和点赞。
2.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要积极向外界输出信息和能量。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要加强与地方行政部门的信息沟通、主动沟通,将信息及时准确反馈给地方行政系统,保证地方行政系统可以获取到高校系统的疫情动态,从而更利于制定地方整体疫情防控战略。此外,高校应对重大疫情实践系统要积极与众多家庭小系统保持联系,及时获取学生在重大疫情中的居家行为特点,使高校对学生的疫情防控能够进行及时研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学校返校后也要与各家庭小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形成人文关怀的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