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结核合并肺炎的效果研究
2021-11-11田越李辉李红
田越 李辉 李红
肺结核是病程偏长的传染病,患者患病后的免疫力会下降,但是不伴有典型症状,加之X 线等影像学技术较难检出病灶,所以难以确诊[1]。临床多通过抗结核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该病,可取得较佳疗效,但可能导致病原体感染,诱发肺炎。肺结核患者一旦合并肺炎便会大幅增加治疗难度,死亡率升高。所以,临床认为应该积极采取抗感染治疗,控制该合并症病情,加快病情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78 例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以抽签法分为A 组与B 组,各39 例。A 组男21 例,女18 例;年龄24~75 岁,平均年龄(44.85±10.05)岁。B 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5~71 岁,平均年龄(45.35±10.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合并胸痛、发热与咳嗽等症状;经痰液培养后可见病菌;具备沟通能力;对研究知情而且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存意识或精神类障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对研究药物过敏。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抗结核治疗:口服异烟肼[(山西亨瑞达制药,国药准字H14020123)0.3 g/次,1 次/d]+吡嗪酰胺[(大同市云华药业,国药准字H14021877)0.5 g/次,3 次/d]+利福平[(北京赛科药业,国药准字H11020094)0.45 g/次,1 次/d]+乙胺丁醇[(安徽国正药业,国药准字H20067842)0.75 g/次,1 次/d]。
B 组加用吸氧和祛痰等疗法,并口服阿奇霉素(武汉生物化学制药,国药准字H20103400),0.5 g/次,1 次/d,连续用药15 d。A 组加用莫西沙星(BayerPharma AG,国药准字H20140722)治疗,口服量为0.4 g/次,1 次/d,连续用药15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炎性指标水平。①观察皮肤瘙痒、头痛、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②记录治疗前后的CRP、NE、WBC 和ESR 等炎性指标。③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显著疗效:X 线显示病情好转,体温与WBC 水平下降,病菌基本清除;初见疗效:X 线显示病情开始好转,体温与WBC 水平有所下降,病菌开始清除;未见疗效:X 线显示病情无变化,体温与WBC 水平未下降。总有效率=显著疗效率+初见疗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B 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B 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炎性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CRP、NE、WBC、ES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NE、WBC、ESR 均低于治疗前,且A 组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指标对比()
表3 两组炎性指标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B 组治疗后对比,bP<0.05
3 讨论
莫西沙星是应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其口服后吸收率较高,生物利用度约为90%,于肺组织的药物浓度极高,可显著抵抗革兰阳性菌与厌氧菌[3]。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多有耐药性,难以控制结核病[4]。而莫西沙星属于广谱类抗菌药,是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更高,对于革兰阳性菌或是支原体的抗菌活性理想[5]。其抗菌机制为对Ⅱ型与Ⅳ型拓扑异构酶产生干扰作用,进而控制DNA 与DNA 拓扑异构酶复制,对关键酶的转录与修复有促进作用[6]。药代动力学显示,该药的吸收率高,达峰时间约为1~4 h,且药物效果不受食物影响,药物半衰期可达12 h,药物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 酶进行代谢,可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7]。用药后,肾脏代谢率约为45%,而肝脏代谢率约为52%,若患者合并肝功不全后事肾功能轻度损伤也无需进行剂量调节。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因体质因素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是头晕症状,此时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但反应严重者应停药并确定诱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防止因药物因素导致严重反应,从而保证用药安全性。
本研究显示,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B 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B 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NE、WBC、ESR 均低于治疗前,且A 组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莫西沙星对于结核合并肺炎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作为改变的理想化药物,具有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