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华精粹,展地方风情
——巧谈中国剪纸在滨水景观带中的应用
2021-11-11杨潇然
杨潇然
(亳州学院美术系,亳州 236800)
“中国剪纸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古诗《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杜甫‘暖水灌我足,剪纸招我魂’都是佐证。”[1]在我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本文提出将剪纸艺术融入滨水景观带,渗入人们日常活动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将其传承和发展,进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剪纸文化现状
“2009年,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在非遗保护的热潮下,剪纸逐渐进入主流社会的视觉文化,不仅作为民俗使用,更开始成为艺术品展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乔晓光提出,民间剪纸艺术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原生态传承、教育传承和当代生活形态好艺术形态传承。”[3]一是剪纸技艺的传承,将剪纸文化展示给大众,回归传统工艺;二是教育的传承,可将剪纸和环境设计专业相结合,在课程中加入剪纸艺术相关知识,将剪纸作为装饰元素运用在设计中;三是载体创新,如乔晓光曾将中国剪纸用于舞美设计。
剪纸艺术逐渐发扬光大,形式逐渐多元化,载体更为丰富,多数载体依然主要作为“艺术品”观赏展览,没有将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总的来说,重装饰轻实用。仅仅作为观赏性的平面艺术品难以使剪纸文化在传播的范围上实现广泛性,会出现年龄断层的现象,因此,笔者研究将剪纸艺术融入滨水景观带的设计中,渗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在锻炼散步的过程受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使各地剪纸互取所长,交流融合。
二、滨水景观带的空间特点
(一)导向性
滨水景观带多呈现沿着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一面临水,一面临路或建筑,这类空间的围合形式形成一种动态的线性系统,给人带来指向性的行为模式,有着很强的导向性。一般将主要出入口设置在景观带两端,引导人们由一端走向另一端。滨水景观带所形成的空间形式不需要带有路线指示和文字说明的导视牌,可以通过建筑、园路、铺装、绿化、构筑物等形成的独特语言来传达信息。通过不同题材的剪纸对滨水景观带进行装饰,有助于提高行走的趣味性及观赏性。
(二)序列性
带状空间通常由于城市道路的规划形成一段段的空间形态,整体呈线型,呈现动态空间,空间秩序较强。景观设计师通过设计手段使滨水景观带形成序列性空间节点,其特征是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保证连续性,即行为连续、活动连续、空间连续,其中空间连续性是基础,因此,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应注重空间的组合关系,像叙述一个故事,有起点、过渡、高潮和结尾。当两个以上空间连接在一起,空间之间的组织关系有先后顺序,空间与空间之间要注意过渡空间的衔接,过渡空间是下一个空间的“前奏”,形成空间序列节点。同时,剪纸作为装饰元素运用在滨水景观带设计中,在地面铺装、植物造景、景观小品和构筑物等要素设计中体现同质性特征,增强整个滨水景观带的连续性和序列性,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
三、剪纸艺术景观化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传达着当地民众的生活缩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人们对剪纸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创新形式,才能使剪纸得到传承发展。剪纸艺术和景观带的结合,既使剪纸在滨水空间装饰艺术上得以发展,也丰富了滨水景观带的装饰元素,提高了文化内涵。在《交往与空间》中,扬·盖尔将在公共空间中“人”的户外活动划分为社会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必要性活动[4]。其中,必要性活动大多与交通有关,如上学、上班通行;自发性活动指人们自愿参与,如停留休憩、亲水、观赏游览;社会性活动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如集会、商演。滨水景观带属于自发性活动常使用的空间场所,当空间有足够的吸引时,人们会自发停留观赏游览休憩。滨水景观带是开放空间,其所承载的功能是人们的日常游憩活动,这类活动特别依赖外部条件和环境。将剪纸融入滨水景观带,既为景观带装饰加入了新鲜血液、增添吸引力,又使剪纸文化在游憩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传承,因此,剪纸艺术景观化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四、剪纸文化与滨水景观带的融合设计
滨水景观带是一个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同国民居住生活休闲息息相关,常作为城市绿道以美化环境,也是居民常去休闲游憩的好地方。将我国剪纸文化以滨水景观带为载体进行传承发展,巧妙的展示方式犹如将展览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瑰宝——剪纸。
(一)文化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民间传统典故、地方特色建筑、人物传记、经典名著、传统民俗节日等,而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一种传统文化。题材创新和剪纸艺术与滨水景观带的融合使环境设计中增添文化性,吸引民众视线,从而使剪纸文化得到新的传承方式。
在滨水景观带融入剪纸,并与各种题材民间传统典故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如四大名著、成语故事、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地方建筑等。可将四大名著或成语故事的故事情节贯穿于滨水景观带,整个流线以故事的发展为情节;二十四节气或传统节日可按照时间顺序贯穿整个滨水景观带。剪纸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创新,剪纸题材通常反映当时的民风民俗和地方风貌,将二维图案转化为三维立体融入滨水景观带设计中,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所有题材均以剪纸为元素展现,情景式设计和时间流线设计不仅增添景观带的吸引力,而且使景观带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民众根据故事情节、人物顺序和时间节令变换可判断行程。同时,将民间剪纸引入滨水景观带的设计起到很好的宣传普及作用,达到了育人于无形的目的。出入口设计的两端分别为故事情节第一幕和故事情节最后一幕,如孟母三迁(图1)。情景化设计和剪纸元素的同质性使滨水景观带连续性和导向性更强。
图1 孟母三迁情景
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题材的选择结合剪纸元素,使情景式设计贯穿整个滨水景观带空间,既吸引人们参与到滨水景观带空间中,又形成潜移默化的传播文化的效果。文化性特征在滨水景观带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趣味性
凯文·林奇(Kevin Lynch)曾说过,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滨水景观带设计融入剪纸文化,为城市环境增添一抹色彩,增加滨水景观带游览的趣味性,形成城市景观特色。
滨水景观带作为剪纸文化传承的载体,将剪纸作为装饰元素融入环境中的各个要素,应把握剪纸艺术的主要特征,如地面铺装、植物造景、景观小品等各个要素。地面铺装设计将传统装饰图案设计为镂空式样镶嵌在地面上,丰富地面空间层次,增加装饰性,传达剪纸艺术和传统文化;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将植物造景和景观墙融为一体,经过修剪形成镂空的植物景观墙,虚实结合,将剪纸意象造型融入自然中,弱化外形的形似,注重内在的神似;滨水景观带设计中景观小品包括景墙、座椅、雕塑、灯具等各种设施及装饰物。景观带通常是沿着水岸形成的细长的独特空间形态,整个空间若没有变化,则较为乏味,因此空间节点的设计为滨水景观带增添亮点,景墙、座椅、雕塑等都常为空间节点设计的载体。景墙作为传播剪纸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载体,既可沿着水岸走向设计实体墙面,直观展示汇聚各地的优秀剪纸作品,又可设计为镂空造型的面,用传统故事情景中典型场景或人物的轮廓剪影,将其抽象成轮廓线,以轮廓剪影转化为面的镂空造型。景观带中座椅和灯具设计融入剪纸元素,功能性和装饰性相结合,将剪纸元素分解重构,形成新的视觉元素运用于景观座椅和灯具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的视觉元素带给人新的视觉感受,线与面、虚与实体现剪纸的内在特征,同时镂空艺术融入景观小品设计中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呈现不同的装饰效果,既传承了剪纸艺术,又装饰了滨水景观带,增加滨水景观带的装饰性和趣味性。
(三)教育性
滨水景观带与国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景观带的绿道常作为日常上班上学的通行道路,闲暇时散步健身休闲的景观场所。剪纸文化融入景观带设计,使人们在使用空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传统文化的传播。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Gordon Cullen)认为,城市景观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一座建筑是建筑,两座建筑则是城市景观[5]。滨水景观带是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由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组合而成,无形中传达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景观。这种融合设计不管对于成人还是孩子都具有教育性意义,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6],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主张多看多思多想,离开室内、离开书本,走向室外,开阔眼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研学使学生“游有所乐、学有所得、知行合一”[7]。将学习和游玩相结合,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不仅有利于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情怀。
四、结语
滨水景观带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也侧面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剪纸文化是一种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将其作为装饰元素融入滨水景观带,渗入其各个要素设计中,形成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一种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方式,该方式挖掘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实用性能。设计创新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文化的传承要与时代发展同频。剪纸艺术与滨水景观带设计融合,是优秀题材、经典艺术、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的产物,能够吸引人们参与其中。耳濡目染之下,剪纸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承于国民思想意识中,无形中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树立了文化自信,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剪纸、了解剪纸,使剪纸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