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工”“病假”与“海碰子”的精神世界( 评论)
——回溯邓刚的位置

2021-11-11

鸭绿江 2021年13期
关键词:童工工厂文学

李 阳

在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名噪一时却又不见史传的东北作家——邓刚。他的《阵痛》和《迷人的海》相继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和中篇小说奖,引发了丁玲、周扬、冯牧、刘白羽等诸多取向各异的文坛老宿的一致赞赏,并且让1983年一度被标记为“中国文坛邓刚年”,但是今天的人们却很难在林林总总的文学潮流中找到邓刚的名字,甚至无法在当代文学史的年表中发现他的作品。如果不是东北研究重新成为热点,人们恐怕很难记起“新东北作家群”还有这样一位父辈。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值得反思的现象。

著名海派批评家程德培曾经指出,邓刚笔下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海的世界”,一个是“工厂世界”。在邓刚的接受史中,“海的世界”受到的关注显然更多。人们断定邓刚受到了海明威的影响,习惯性地将《迷人的海》与《老人与海》放在一起讨论,但又特别强调邓刚之海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邓刚《迷人的海》没有那种孤寂忧郁的气氛,没有那种悲观绝望的情怀,他笔下的海是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心目中的海,是充满瑰丽色彩和雄浑生命力的海。”时人如此评说自然是为了将“海碰子”精神注入改革进程,但同样热切呼唤体制改革的程德培却拒绝这样生搬硬套。他着眼邓刚的“工厂世界”:“企业管理的改革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又必然会在各种人身上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遗憾的是,生活的这种复杂性却未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当然,在郭大柱(《阵痛》主人公——引者注)面前,他的工友们也曾浮起一丝内疚,当他们为了经济效益而不得不抛弃他时。可是,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稍纵即逝,很快就被一种迫不及待的‘和谐’所淹没。”因此,邓刚的“工厂世界”尽管“表现出一种纯朴、粗犷和强悍的性格力量,但是这种性格和海碰子们一相比,在力度上就稍逊一筹了。究其原因,恐怕主要还在于缺乏一种对抗体。”

世俗的“工厂世界”中也应当存在“对抗体”,而且唯有将它描写出来,作品才能“在艺术境界上”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这不仅是程德培个人的看法,也代表了海派文学界普遍的现实态度。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海派文学界大体围绕《上海文学》律动。该刊发表过《迷人的海》《棋王》《冈底斯的诱惑》等创新之作,也挑起过典型论、现代派和文化寻根等诸多议题。仅就工厂小说而言,复刊初期的《上海文学》就连续推出了《酒葫芦》《晨雾》《没有钥匙的锁》等一系列作品,又在推动“85新潮”之后复归现实主义,推出了池莉的《烦恼人生》。要而言之,这份刊物一贯以批判现实的精神推动文学创作的演变,以达到助推改革的介入效应。内在于这一文学思想脉络中的程德培,关心的自然是社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而非对“和谐”的营造。在沪辽两地的现代化出现极大反差的今天,重温海派的邓刚批评不会是没有裨益的。

让程德培不满的“和谐”究竟是什么?小说《阵痛》描写了“以工代干”的郭大柱在绩效改革中被工友边缘化的故事。在政治挂帅的时代,郭大柱因其绘画才能受厂党委指派搞宣传,长期脱离生产。绩效改革启动后,“他们这些‘以工代干’的人突然成了废物”。和他一起当“废物”还有“宣传标兵”刘钢炮、“节约标兵”老阮头,都是些红而不专的“工人”。没有包工队愿意接收这些人,嘴上说影响生产效益,心里想的是你们终于倒霉了。“废物”们只好一边抱怨“这年头,认钱不认人”,一边等待“重新发配”。很显然,他们的处境是尴尬的,负责安顿他们的领导也是尴尬的。那么小说是如何处理这个时代难题的呢?它让郭大柱自省:和生产劳动的工友相比,自己“这十几年都干了什么呢?写了成百上千份批判稿;画了无数幅仙人洞、领袖像、葵花向太阳;描了一处又一处摆形式用的批判栏、学习栏、决心栏和标语口号……扪心自问,这一切对祖国建设和人民生活有什么作用?”同时,小说也写了班长的态度:“够大柱受的!”写了工厂书记的态度:“不行,你们一定得留大柱!”还写工友们的态度转变:“过来吧,现场学东西快,我们都帮你!”小说的视点基本内在于郭大柱的感受世界,聚焦于他的自省与被接纳,这显然是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当代文化传统衍生出来的叙述框架。嵌套于这一框架中的新问题,即改革造成的利益分化,也是通过传统的工友情化解的。

不过,程德培有关“迫不及待的和谐”的批评并非针对小说启动了当代文化资源,而是“把焦点凝聚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为什么显得紧要呢?理解这一点需要回溯《上海文学》工业题材小说的文脉。《晨雾》是这个文脉中的关键文本,发表于1980年,描写了基层工人余萍“提干”的荒诞经历。作为万米布无瑕疵的先进生产者,余萍被厂党委调入了“一个‘文革’前就名闻全市的先进小组”,又被安排上了新闻。随后,余萍的纺织工作出现失误,党委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私下将失误计给其他职工,又在余萍得知真相后拒绝了她的调职请求。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向来从这个组调出去的人都是作为骨干输送出去的”。余萍就这样被“骨干”的身份“绑架”了。小说通过余萍的遭遇,暴露了基层单位的主体生产机制,即由先进评选制度和媒体宣传报道结合而成的主体的生产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也曾内在于这一机制。但《晨雾》不愿附和,它反身而出,让“落后”的工友对“先进”的余萍进行“反启蒙”,一下子暴露了这一机制,以便激活形式公正本应具备的实质公正。《晨雾》旗帜鲜明地高扬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性,体现了‘文革’结束后海派工厂小说的基本特征。当时绩效改革还没有展开,骨干的身份密切关联着工资福利,所以利益和荣誉在这篇小说中是关联在一起的,工友情则被确立为二者的对立面。随着绩效改革的展开,经济利益突然被设置为工厂生产的组织方式,基层工人群体难免要面临某种对立和分解。这时,海派工厂小说对荣誉、利益和工友情的处理也随之改变了。发表于1983年的《没有找到钥匙的锁》,将一个技术高超但不服从领导的年轻工人吴自为作为主人公。他利用自己与新兴乡镇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工友们争得了远超绩效工资的福利。如此一来,工人群体便有可能继续作为一个整体与铁腕厂长所代表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对抗,争取参与“四化”的政治尊严。在这里,利益分配不再是工友情的对立面了,它被当作一种必须平衡的关系对待,以便推进《晨雾》那种基层政治参与性。

海派工厂小说希望创造一个具有共同的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基层政治群体,但这从来不是邓刚“工厂世界”的主题。所以,程德培不无失望地指出:“邓刚习惯地把焦点凝聚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他(或他们)同周围的人物却缺乏一种相互感应。”与此相关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在上海知识界引发了巨大反应,但在东北文坛却悄然无声。现在反思程德培的批评,它确实提示出工业东北可能存在的一个巨大的文化政治的空洞,巨大到上一代工人的悲情故事要等到子一代长大后才开始被讲述。但我还是有些不甘心,希望在邓刚的世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填充这个空洞。

第一,关于邓刚的身世。《阵痛》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一直被人们忽略:“刚进厂时,郭大柱和刘钢炮都是不到十岁的小伙子”,亦即童工。这个对于左翼话语来说匪夷所思的细节,恰恰是邓刚童年的真实写照。解放前,邓刚的父亲给资本家当过会计,因而在大跃进期间被打为“历史反革命”,判处十二年徒刑。“父亲坐牢的第二天,我就进工厂干童工,养活病弱的母亲以及兄妹一家七口人。我干过钳工、焊工、质检员;我挖野菜拾煤渣捡破烂。但这不足以养活全家。”那一年邓刚十三岁,工作单位是大连机电安装公司。一个“无父”的孩子在工厂长大,会用什么样的感情看待工厂和工友,是不言而喻的。当时民间流行的一句话曾被邓刚多次提及:“辽河儿女三千万,牛鬼蛇神占一半!意思是当时辽宁几乎有一半的人口都被打成反革命和坏分子。”这意味着邓刚式的童工绝非个别现象。所以,小说写了两个童工,而不是一个,并且只是一提而过,没有拿这个身份做文章。《阵痛》中还有一个不应被忽略的人物,就是处在哺乳期的焊工李月英,“上下工只惦记着一件事,回家给孩子吃奶”。包工队不要她,她毫不在乎,因为“上级有规定,不能坚持正常生产的孩子妈妈放长假,百分之七十开支。一个月少挣十来块钱算什么,雇保姆看孩子,一个月连工钱加情礼,三十多块。细算一下,里外里自己还多赚十来块,合算!李月英还巴望着赶快撵回家呢!”

不难想象,当时的工厂收容着各种各样需要救助的人群,因此不完全是一个生产劳动的空间,还是学校,是妇联,是社保,是残联,是养老院……从这个角度看,厂书记让两个不到十岁的小伙子“以工代干”,从事绘画和广播的宣传工作,是不是显出了几分人情味?绩效改革了,郭大壮没学过生产技术,工友们主动提出教他,又何碍人伦?跟上海的工厂不同,东北的工厂主要是由三两代移民建设的。他们来历不同,但都相对脱离传统亲缘社会。一般由乡土社会消化的现代问题,在东北就需要由工厂消化。特别是在李月英生育前的那个鼓励多生多育的年代,日常生活负担繁重的东北妇女往往等到40多岁才正式进厂工作。而工厂为了解放职工的劳动时间,不仅办食堂、办医院,还普遍兴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现代社会,它的自我革命必然会造成更加深远的社会后果,这些后果最后也要由工厂来承担。像邓刚这样的“小伙子”,在体制中失去了家,最后只能在体制中重新获得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工厂的关系在东北地区与依托原住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南方地区存在极大不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分社会史还没有被好好研究过。

第二,关于政治参与。我们很难在邓刚的小说中读出文化政治的味道,这或许和他的出身有关。人们叫他“狗崽子”,他自己也叫自己“狗崽子”。这种身份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显现在许多常人难以体会的生活细节中,譬如相亲:“那时的女孩子全都鬼一样精明……几乎没有寒暄就直奔主题——你的工作是国营的还是大集体的?你工资是多少?你的家庭状况住房条件,你家庭人口数量,当然也就问到你的父亲——我立即就原形毕露,像狐狸露出了尾巴。这时,我即使是剖心挖肝给她看,说我绝对与我‘有问题’的父亲不一样,说我绝对地革命、勤劳、能干而且相当会过日子,也丝毫感动不了她们。”因为出身问题,说话和说实话在邓刚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意味着悲剧的结局。换句话说,说什么话和如何安全地说话,对他而言早已经过多年严格的“日常训练”。要求这样一个人去描写基层政治参与是不大可能的,也是不合情理的,但这并不代表邓刚没有政治参与的愿望和行动。“文革”期间,年轻气盛的邓刚曾在蒙辽交界的喀嗽山区干过“一件勇敢的蠢事”。一群荷枪实弹的造反派在周边县市夺了权,正准备暗杀一名上过朝鲜战场的“走资派”。邓刚作为参与备战工作的大连焊工,毅然组织同事展开营救。整个过程凶险非常,特别是他“狗崽子”的身份,让这场营救行动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信任与背叛、铁与火、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经过这种革命淬炼的人,说他缺乏政治参与性显然是无稽之谈。邓刚若是将这些经历化入小说,最后会成为另一个金河,写出另一部《重逢》,但他成了“海碰子作家”邓刚。这里面包含了邓刚的独特性,它要求我们回答文学、政治与个人命运三者的关系对于邓刚而言意味着什么,邓刚小说那种独特的诗意的力量是如何形成的。

第三,关于鲁迅文学院的建立。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由丁玲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建立,后因丁玲批判而停办。该机构最初名为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来自各地作协的推荐,因此既独立于作协,又凌驾于作协。两班人马的历史纠葛一直为当代文学研究者所关注,但很少有人知道邓刚在文学讲习所重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1980年,文学讲习所恢复招生,体制地位暧昧不明。据孙少山回忆:“我们那个班的人绝大部分没上过大学,为了过一过大学瘾,决心要把这个文学讲习所变成一个正规大学,开始了一往无前的奔走呼号。给中宣部,给教育部,给国务院,给中国作家协会写信,打报告,甚至闹过罢课,只差没上街游行了。作为班长,邓刚就是领头人。折腾了大约一年多,终于争取到了一笔建校经费和一块地皮,就是今年的八里庄。楼很快就盖起来了,现在想想多么不容易。这个学校就改文学讲习所为鲁迅文学院……”为了解决文凭备案问题,学员培训最后采取了北大作家班的形式,学习结束后由北大发文凭。然而,在一切水到渠成的开学季,学员们却发现邓刚早已悄然返连。鲁迅文学院成立于1984年,孙少山回忆的这段往事(陈世旭的相关回忆可为旁证)大约发生在邓刚初露锋芒的1983年,可谓年少有为,成人之美。如果对文学实践划分等级的话,文本之外的制度建设当然先于文本内部的文学实践,《上海文学》不就是在组建民间自治性文学组织受挫后,才专注于文学理论和创作潮流的变革吗?可见,邓刚没有展开海派式的文学实践并非欠缺政治参与性,而恰恰因为他保持着极强的现实行动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现实行动力,让邓刚多了一份在小说中创造诗意的余裕。

第四,“海碰子”的文学经历。关于邓刚的悄然而去,孙少山和陈世旭在回忆中都表示很费解,但在我看来,这件事的敲定本身就足以使邓刚感到满足了,因为对他来说一份带着公章的批示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父亲被打为“历史反革命”后,进入工厂的邓刚变得渴望写作,“写我手中的焊枪怎样喷射五彩缤纷的焊花”。这种寻求身份确认的欲念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很快被无数封退稿信形式化为一场似乎永无休止的人间审判:当编辑亲口告诉他“狗崽子没有写作的权利”,当他的作品署上别人的名字得到立竿见影的发表,当他被迫改写焊接技术书籍并且要绕过本省才能出版,邓刚始终没有放弃“申诉”。1979年,父亲平反,邓刚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发表文章”了。这让他兴奋,也让他“从此对一切都失去了严肃感”。对他父亲来说,法院“突然仁慈地感到有点失误”的平反政策或许构成某种安慰,但邓刚的正名仪式还没有真正到来。他已不再是十三岁的小孩子了,他是一个有了差不多二十年工龄的工人,一个靠捡破烂和玩命碰海养活家人的男子汉,他需要一场属于他的正名仪式。

为了贴补家用,邓刚除了做工,还入了“山狼海贼”的伙儿。“‘海碰子’是辽东半岛特有的行当,头戴亮晶晶的水镜,手持锋利的渔枪,脚穿橡皮鸭蹼,凭着一口气量,赤身裸体地潜进冰冷的海底捕捉海珍品。在汹涌的浪涛下面憋气,在犬牙交错的暗礁丛里拼命,时刻有生命危险。所以人们都称呼干这一行的是山狼海贼。70年代的大连这个城市,像我这样敢于拼命的海碰子有成百上千。他们全是工厂里年轻力壮的工人,利用革命造成的混乱,开动工厂的机器,自制水镜和鱼枪(商店绝对没有这样的商品),甚至在工作时间也敢跑到海里扎猛子。”许多人将“海碰子”精神与“四化”建设直接关联,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海碰子”和“海的世界”恰恰是一个疏离于生产劳动的人群和空间。为了赶上潮汐,他们想尽办法旷工,譬如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药丸,“去看医生前一个小时吃下去,就立即见效”。邓刚因为常用这种药,“至今走在大街上看到过去的老师傅,他们见面第一句还在问我,你的高血压怎么样了?”所以,“海碰子”真不是标配的“四有”新人,倒很像打野鸭子赚钱的丁少纯。不同的是,丁少纯的擅离职守被与资产阶级思想和生产事故组织在一起,而“海碰子”的泡病假则与乱世、自由和文学——“在海边看什么书都没有危险”——紧密相连。这种青春记忆不可能被“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观念回收,也无法像《伤痕》那样通过控诉化解,更不可能因为父辈的翻案而不了了之。

改革初期的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曾有一种著名的描述:三分之一生产,三分之一消极怠工,三分之一缺勤。那缺勤的三分之一,就包括邓刚式的“海碰子”。巨大的历史变迁将他们从人群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内心丰富的个人,一种游离在秩序之外的流浪者。他们可以在大连的海岸成为“海碰子”,也可以在广东的农村沦为偷渡客,或者在政策松动的瞬间像韩少功那样成为“十万青年下海南”的一员,或如曹征路一般涌入深圳的商海浮沉拼突。所以,邓刚后来去写《澳门雨》,写《狂吻俄罗斯》,而不只是写《山狼海贼》,是一点也不足为怪的。这种人一直在为远行做着准备,并终将成为改革时代的新的历史主体。但是在1983年那个历史时刻,在“大锅饭”缺乏生产积极性的话语地表之下,他们还只是一群徘徊在海岸的披沥风霜的年轻人,困在自我焦虑和脱域想象中不知何去何从。

很难用某种话语标签便捷地标志这些精神紧张的游离者,与其说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毋宁说他们携带着一种(破碎前的)总体性的情感结构。这种总体性后来在寻根文学的浪潮中得到了形式化。的确有人触碰过这个话题,他们在寻根文学的框架下比较《迷人的海》和《北方的河》。不过,拿它与《棋王》对比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据编辑朱伟回忆,《棋王》原稿的结局是王一生被破格调入省象棋队,每天吃肉,厌倦下棋。作品发表前,编辑部要求他改掉这个境界不高的结尾。相比之下,《迷人的海》的发表要顺利得多,口碑也好得多,因而没有人把两部作品联系在一起。但王一生与“海碰子”,一个旷工下棋,一个旷工下海,一个沉迷棋的世界,一个沉迷海的世界,难道不属于同一种人吗?《棋王》的叙述人出身右派家庭,下乡只是为了糊口,心心念念的是杰克·伦敦充满野性的故事,这和邓刚本人又有多大分别?更巧的是,王一生始终收藏着母亲为他制作的无字棋,现实中的邓刚也曾将一封无字情书塞给了赶海常乘的公交的售票姑娘。无词的言语、不洁的身份、充盈的精神,这是游离者们共同的处境。《棋王》被认为境界不高,说到底不过是取了过于现实主义的笔法,而且在“江湖”和“朝廷”之间画了线。寻根文学发生后,这种差异将变得不再重要。只要作品具备某种地域文化特质,就可以在寻根文学的框架下获得言说的合法性。由此来看,寻根文学之于中国改革的历史意义,或许就在于撇开时间维度的历史难题,凭借已然建构成形的国家地理,将那些游离者重新整编到一个整一的文化想象之中。

不过,阿城和邓刚都是在这次整编发生前写作的,因而还都循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进入文学——前者遁入了一个不可见的“江湖”和虚妄的道家传统,后者构想了两代“海碰子”的精神传承。如果确如邓刚所说,“‘海碰子’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兴起的行当”,那么这个群体应该还没形成代际,更不可能存在一代又一代“海碰子”为了追寻六垅刺的海参葬身大海的传统。小说在象征层面加入这样的理想主义传统,加入两代“海碰子”宛若师徒的现世伦理,以及碰海技术的现代化转型,显然是对现代中国精神传统的致敬。再看小说关于碰海技术的描写:对暗礁分布的掌握,对暗流稳流的了解,对气量使用的掌控,对体温体感的觉察,对下海频次的把握,乃至对烤火过程的控制……这一切细节所表现出的意志力和掌控力,不恰恰体现了技术工人的生产技能和理想主义者的奋斗精神吗?在这个意义上,刘白羽将《迷人的海》评为“社会主义的现代派”可谓一语中的。相比于父亲的平凡和发表作品的权利,这种制度性的评价,包括作为文学新人争取到制度性的扶持,才是邓刚真正渴望的吧。邓刚因此区别于阿城,也因此无缘文学史,因为文学史的尺度是1985的产物。好在今天的我们已经有条件拨开文学史里的种种概念的迷雾,将邓刚和阿城、韩少功、曹征路这样一批作家归并起来,去重新审视他们出发前的状态和后来的行程。他们代表了改革后第一批从中国的内部空间涌向海岸和海外世界的作家。

猜你喜欢

童工工厂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禁止使用童工的立场不能后退
世界无童工日: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加强社会保障是消除童工现象的关键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我与文学三十年
植物工厂
世界各地的童工
文学
“童工”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