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适老性设计思考
2021-11-11方曙华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方曙华(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养老问题是国家和每个家庭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由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其家庭结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心理需求也不一致,现行机构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难以解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而现行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阶段,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多以年轻人的喜好和年轻人的标准来设计,忽视了老年居住群体对户外环境和居室空间的适老性需求,给老年人居家养老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要不断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环境需求、空间需求进行研究,融入适老性设计,为居家养老提供可行性和保障性。
1 居住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
1.1 总体布局
在进行居住小区总体布局时,要兼顾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对环境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需求,特别要考虑到老年居住群体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特点,加强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起居、身心健康的日照、采光、通风、防噪等设计。日照采光方面除满足不同气候区日照标准日的最低日照时数外,尽量使老年人居室的日照标准不低于冬至日2小时。总体布局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可采用建筑物高低结合、长短结合、错落结合等形式,改善通风效果,避免“兵营式”布局,相互遮挡,密不透风。噪声防控方面要重点考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尽量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临近城市道路布置,小区内部建筑物采用高低配、点板配等形式,有效减少交通噪声对居住的干扰。
1.2 交通组织
居住小区的交通系统除满足所有居民日常生活出行、装修货运、消防救援、紧急救护、垃圾转运外,还应考虑适合老年人日常生活出行和户外活动的健康步行系统,原则上居住小区的交通系统尽量采取人车分流的形式,减少车辆行驶对老年人出行造成安全伤害,人行道路系统应保持连续性且进行无障碍设计,能通达各居住单元公共出入口、室外老年人活动场地、公共绿地以及居区老年设施公共出入口等部位。在竖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行动慢,反应迟缓的特征,人行道路或其他步道均应尽量平整,减少凹凸,路面材料应防滑,必要时加强标识标牌设计,便于老年人识别。
1.3 户外环境
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环境规划时,要考虑老年居住群体的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营造,生理环境是保证居民能享受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采光、安静的居住氛围等基本的心理要求,心理环境是通过对居区文化、邻里关系、生活氛围、人文关怀的打造,建立认同感、归属感和家园感的居住环境。具体来说,老年人户外环境的营造要设置足够的老年人活动场地和老年人交往空间,老年人活动场地应设置在日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设在建筑阴影区和通风障碍区,避免随意拼凑、见缝插针。老年人静态活动场所可结合架空层设置,供老年人进行棋牌、健身、休闲聊天等活动。老年人动态活动场所宜布置在居住区中心和居住区出入口附近,便于老年人集中汇聚进行健身、舞蹈等活动。老年人活动场地应与步行交通系统连接,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1.4 配套设施
居住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适老性服务设施,如老年康复室可短期接纳一些卧病在床的老人,替代家人照顾老人一段时间;托老所可以为日间和短期需要护理的半自理老人提供服务;老年活动室可以为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健康老人提供文体、休闲、交往、兴趣爱好等提供活动空间和服务;老年求助中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购物、个人卫生、餐饮、家政、紧急救援等服务;老年医疗保健中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使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的同时,能享受到居住区养老设施提供的为老服务,为子女减轻负担。
2 居住小区适老性单体设计
2.1 单元出入口及单元门
单元出入口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宜采用平坡出入口。当出入口设置台阶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台阶三级及以上时应在台阶两侧设置扶手,为行动不便或视力障碍的老年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单元入户门的无障碍设计往往是薄弱环节,设计不当就会将老人拒之门外,单元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扇门、有双扇平开门、有子母门等,设计往往只强调其保温性、隔声性、防盗性,而忽视了门扇通行净宽度、门槛高度、门扇开启侧预留的空间对轮椅老人顺利通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采用双扇平开门或子母门时,预留门洞宽度不足,如门洞宽度1.5m时,采用双扇平开门,其单扇有效净宽度小于0.8m;门框安装完毕后,门槛高度大于0.015m,且门槛内外地面高差处未进行缓坡过渡;门扇开启侧未留出0.4m的墙垛等,上述设计均不利于轮椅者顺利完成开关门动作和顺利通行。
2.2 公共电梯
安徽省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B34/T3467-2019)有关条文规定:四层及以上层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地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0m的住宅应设电梯;每个设置电梯的居住单元应至少设有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设置电梯的住宅,每居住单元应至少设置一部直达户门层的无障碍电梯。地方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住宅公共电梯、无障碍电梯、担架电梯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此标准设计,既可考虑了普通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和老年人使用的方便性,同时也是老年人紧急发病时提供救援安全的有力保证,是适老性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电梯设计时,电梯厅的净宽度应满足轮椅通行、担架通行消防救援的最小净宽度要求,电梯门宜有自动感应装置,并适当减缓关门速度;无障碍电梯轿厢内应设置扶手、安全镜、低位操作板和防撞板等。
2.3 公共走廊及入户门
现行市场上住宅的每个居住单元多由二户、三户、四户组成,除二户外为了解决中间户的采光通风问题,北向多设置敞开式天井,并通过敞开式外廊连接户门与公共交通部位,但普遍对外廊的无障碍设计和适老性设计考虑不足。常见的问题是外廊地面与入户门、电梯厅地面高差大于0.015m,甚至达到0.05m~0.08m;外廊设计未采取防滑、防雨雪措施;入户门与外廊交接处未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留有宽度不小于0.4m的空间,不利于轮椅者靠近门把手和顺利出入;外廊防护栏杆仅考虑净高要求而未设无障碍扶手等。因此设计时应削减外廊的高度差并采用缓坡过渡;外廊外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6m的防雨雪挑檐;外廊应采用防滑地面并增设地漏及时排除积水;尤其是外廊的防护栏杆上应增设高度离地面0.85m~0.9m的扶手,协助老人通行避免摔倒。
2.4 套内空间
大多数普通住宅的套内空间设计并非为老年人量身打造,要求普通住宅均接老年人住宅设计也是不现实的。但在普通住宅套型设计时加强适老性设计或适当性潜伏设计是可行的,关键点是做好入户门厅,老年人卧室、厨房、卫生间部位的设计。
2.4.1 入户门厅(玄关)
入户门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应对家庭人口老年化对门厅空间的需求。在设计时,可将门厅净宽在规范要求的不低于1.2m的基础上适当增加0.5m~0.6m,总净宽达到1.7m~1.8m,按过道长度1.2m计算,门厅增加0.6㎡~0.72㎡,平时作为玄关储物柜、鞋柜、更衣柜、摆放坐凳等,方便平时使用。当家里有轮椅老人时,可加以适当改造扩大门厅空间适应轮椅通行、回转,门厅增加的面积不到1.0㎡,一般中小户型都能实现。
2.4.2 老年人卧室
在户型设计时,无论户型面积大小,都应设计一间能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卧室,其开间尺寸宜≥3.3m,进深尺寸宜≥4.0m,按此空间尺寸设计基本满足单人床或双人床摆放,满足轮椅通行、回转、护理所需空间。老年人卧室应南向布置,不宜设在北向,更不能紧邻电梯布置,老年人卧室与卫生间应保持近便的联系,对于四房及以上大房型,老年人卧室内宜单独设置卫生间。
2.4.3 厨房、卫生间
对于中小户型,每户大多只有一厨一卫,而且空间比较紧凑,难以满足轮椅老人、高龄老人的需求。设计时应将厨房与餐厅相邻布置,并向餐厅方向预留净宽不小于1.6m的门洞,设门时应采用双向推拉门,充分利用厨房门打开后借用餐厅部分的空间满足轮椅回旋。中小户型卫生间的适老性空间设计宜一步到位,尽量避免后期拆墙,挪腾空间,常规户型卫生间的开间轴线尺寸在1.8m左右,隔墙厚度200mm,除去半墙厚,开间净尺寸在1.6m左右,难以满足轮椅老人,高龄老人如厕、洗浴等所需的操作空间,若采用100mm厚轻质隔墙,卫生间开间净尺寸可达到1.8m,基本能满足老年人对空间的使用要求,因此中小户型的卫生间宜采用轻质隔墙,增加卫生间的有效空间。对于四房及以上大户型来说,完全可以通过精细化设计,一次性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厨房、卫生间,这在装配式全装修交付的住宅中尤为重要。
2.4.4 其他要求
普通住宅套内空间的适老性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上述基本居住空间要满足老年人对空间使用的要求外,还应综合考虑空间的灵活布局、合理设置回游动线,同时还应考虑朝向、通风、采光、声音、视线、灯光、开关、插座等对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系统也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人脸识别系统、红外线感应系统、紧急呼叫系统、智能家居设备及控制系统等的综合运用,也为老年人居家生活提供了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3 结语
上述适老性规划设计、适老性单体设计,是基于普通居住小区设计的基础上融入适老性设计或潜伏设计的有关内容,目的是通过设计手段和设计措施使普通居住小区既适合年轻人居住,又适合老年人居住,努力打造普适性居住小区,使全年龄段的居民都能产生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