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学农业推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21-11-11王华君王华斌许成林欧阳晓宇王秀梅
王华君,李 淼,王华斌,许成林,高 婷,欧阳晓宇,王秀梅
(1.安徽农业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农业推广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推广起源于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1867年的“推广教育”及20世纪初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是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新技术和新模式传授给农民,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广义的农业推广,已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农村面貌改变、职业农民培育以及教育指导农民如何可持续地使用自然资源并进行管理等方面的一切农业农村社会活动。
农业推广体系类型多样,具体主要可分为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非政府性质的推广体系(包括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商品生产组织或开发机构所附属的推广体系、私人农业推广体系以及其他形式的农业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工作及农民收入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面对新阶段“三农”工作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表现出组织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活、技术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老化、推广技术单一、推广理念陈旧、推广与科研教育脱节等问题,并且越来越突出。2012年3月,教育部、科技部出台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2012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批准了10所高校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开展“大学推广体系”试点工作,之后又发展到39所高校。本文所阐述的大学农业推广,侧重广义,不限于农业技术推广,还涉及新型人才培养、政策研究与咨询、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等。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高等农业院校“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也是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服务“五大振兴”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服务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与生态振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借鉴国外农业推广模式成功经验基础上,应践行“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将农业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与地方“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校地产学研深度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国内外大学农业推广概述
(一)国外大学农业推广成功经验
在国外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中,以美国、印度为代表的模式较为典型,参考借鉴价值较大。美国通过三个法案建立了“农学院—试验站—推广站”式的较为完整的农业推广体系。美国大学农业推广是法律规定的,并规定州立大学农学院必须承担州范围内农业推广的组织管理工作,必须在区域农业中心区建立试验站,在县成立推广站。美国法律规定大学推广经费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给予保障,推广人员是一个教育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参与推广的还有大量的志愿者。美国大学推广立足农场与社区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家政服务,特别是青年“4H”服务(健脑、健手、健心、健身),影响大、效果好,大量使用监测网、推广网、“3S”技术、土地利用与防灾减灾技术,以及电视专栏、社区交流等多种方法。美国州立大学农学院是州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与业务部门,农学院院长兼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区域试验站(中心)主任及县推广站推广人员。印度主要采用乡村工作人员系统和乡村推广员系统两套推广系统,具体做法是,每个分区设推广干事若干名,每位干事指导 、培训和管理 6~8名乡村推广员。乡村推广员按计划每人负责700~800个农户,但由于印度农民众多,实际每人要负责800~1 000户。
(二)我国大学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1.“科技小院”模式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全国成立第一个“科技小院”,十年来,在河北曲周、云南镇康、吉林梨树、陕西洛川、山西吕梁、山东莱西、安徽庐江等地建立“科技小院”,采用“科技长廊”“科技小车”“科技胡同”“田间观摩”等方式普及农业技术,破解农民与科技人员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难题,打造“科教专家—政府推广—校企合作”多元化参与扶贫模式,牵头成立全国涉农高校“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共建研发团队,将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农业专家大院”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专家+龙头企业+农户”技术服务形式,以大学专家为带头人、以当地技术人员为骨干建立乡土专家小院和示范点,形成“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由在本产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教人员担任首席专家,注重发挥地方推广机构人才的积极作用,围绕产业组建了多学科、多层次结合的强大专家团队,将大学的科学研究、政府科技推广经费与大学推广专家等资源捆绑使用,有效提高了各类科技推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果。
3.“农业科技大篷车”模式
“农业科技大篷车”是南京农业大学经过十几年探索形成的模式。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优势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科技大篷车”在传播农业科技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等。在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科技大篷车”能深入田间地头。这种模式简便、快捷,特别在农业科学普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有独到的成效,深受农民的欢迎。
4.“农业信息咨询”模式
“农业专家在线”是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网站,由东北农业大学国际农业信息与产业研究所创建。“农业专家在线”充分发挥大学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优势,采取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具有传播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技术服务团队以东北农业大学咨询专家为主体,并吸收省内外同行专家、基层农技推广专家,是一支复合型的咨询专家队伍,实现了优势互补、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
5.“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由河北农业大学探索形成,通过对太行山区贫穷落后地区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培养致富带头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该模式是以河北农业大学教师技术力量为主体,结合地方技术骨干,种养大户参与的技术服务体系,其主要工作方法是通过建立农民技术协会,对技术骨干与种养大户进行培训,再由这些骨干对其他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农民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6.“一站一盟一中心”模式
安徽农业大学将研发主体、行政主体、推广主体、经营主体“四体融合”,建立了八个永久性区域综合试验站,探索形成了 “一站(区域性农业综合试验站)一盟(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一中心(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该模式围绕产业链、技术链、服务链、资金链、价值链,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协同、专家团队与推广团队无缝对接,推广人员深入农场农户,实现创新、示范、推广一体化等长效机制,形成了扎根江淮大地、产学研紧密结合、教学科研推广多位一体的大学农业推广模式。
二、一站一盟一中心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
安徽农业大学自2012年以来积极探索大学农业推广新模式、新路径,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大别山、皖中、皖东、皖西南、皖西北、皖南、皖北、江淮分水岭八个综合试验站,每个站建有平均面积6 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楼,内设教室、会议室、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并配有500亩左右的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共组建了70多个产业联盟,平均每年有300多个校地联盟专家服务于500多个经营主体,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创业孵化等方面为地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为学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推广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一)搭建乡村人才培养永久基地
农业高校应立足“三农”工作的重大需求和对乡村人才振兴的迫切需要,紧扣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深化产教研融合,实行开门办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育人环节,为乡村振兴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建设综合试验站,构建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平台。该模式有利于实习学生在试验示范基地“常驻”,在实践中强化知识运用,实现学用结合、研用结合;能够充分利用综合试验站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实践模式,积极开展本科生“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研究生“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创新班以及成人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着力培养“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育学生知农、爱农、学农、事农的高尚情怀。大力开展基层农业农村管理干部、农业技术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家庭农场主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科技素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近三年来,本科生进站实习人数达到3万人次以上,研究生进站实践人数达到1万人次以上,开展职业农民有关培训1万5千人次以上。依托皖南试验站,山泉水养鱼产业联盟专家丁淑荃带领实习本科生开展观赏鱼研究,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获得了特等奖。
(二)创建乡村产业振兴服务平台
依托综合试验站打通科技推广“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创新源头与生产田间地头的有效衔接。每个试验站组建5~10个产业联盟,选派的学校专家与地方专家深度融合,服务多个经营主体,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与经营主体所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进行服务,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近三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以综合试验站、合作推广中心名义申报的科技项目或者以综合试验站作为主要实施地点的科技项目经费有7 000多万元,每年引进新品种500多个,示范新技术、新模式150多个,申请专利20多项,制定标准10多项。安徽农业大学以综合试验站为载体,成功申报了农业部“中原山地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以皖中试验站为依托,获农业农村部1 350万元资助)、“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库”(以江淮分水岭试验站为依托,获农业农村部2 700万元资助)等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为学校申报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金寨县、埇桥区、庐江县、临泉县、定远县等地方申报国家级农业园区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铸就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科技前哨”
科技是打开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要“振心”,千方百计增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意愿和信心。安徽农业大学紧抓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依托综合试验站、“四体融合”县域农业产业联盟为贫困地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特别是八个综合试验站所在县、市、区有四个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其中金寨县是安徽农业大学重点帮扶的贫困县。通过多方合作、协同攻关,破解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共建推广应用“示范田”,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近三年来, 300多名专家常年奔波在科技扶贫第一线,先后打造了100多个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20余万人次,带动1万多户贫困户脱贫。对口帮扶的大畈村贫困发生率由33.3%实现了全部清零。2020年2月24日,《人民日报》整版报道“张子军教授:科技扶贫实打实”;201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整版报道“希望田野上的科技使者”;2020年7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安徽农业大学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脉找路”;2019年7月6日,《中国教育报》以“安徽农大为茶产业插上科技与文化的翅膀——小叶子托起大产业”为题,专题报道“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安徽农业大学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联企业,企业带大户,大户带贫户”的帮扶模式。2018年和2020年安徽农业大学脱贫攻坚及帮扶工作两次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021年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四)推动大学农业推广的国内外合作
2014年,安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推广与经济发展联合研究院”合作平台,先后在安徽农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举办了四届“大学农业推广与技术转移”国际会议。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倡议,联合中国首批10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普渡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5所高校,成立了“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通过交流互访、合作研究、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了中美双方农业推广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已成为中美两国高校农业推广领域常态化、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此外,安徽农业大学还联合省内外175家龙头企业成立了“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2020年,安徽农业大学加入国家“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打造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升级版”。
(五)提升学校办学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走育人兴校、强农兴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搭建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农业推广平台,成立了安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安徽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形成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安农样板”。2012年以来,全国先后有20多所涉农高校来安徽农业大学实地考察综合试验站建设、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构建的做法和成效。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领导以及安徽省领导对安徽农业大学充分发挥试验站示范基地优势,打造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和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认可。2018年,安徽农业大学产业专家联盟获评为安徽“2018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获科技部表扬。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安徽农业大学探索形成的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及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效,多次被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报道。安徽农业大学构建的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能与职责不匹配。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服务“三农”是农业高校的应有责任。虽然各级政府出台有关文件政策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是公益性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不足,在实际绩效考核之中依然作为“小权重”计量,尤其缺少对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绩效评价、经费投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处于“有职能无职责”的状况,难以形成稳定团队与长效机制。
第二,体系结构有待完善。目前,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在促进先进农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职责清晰、要素组合协调配套的完整体系,组织还不健全、制度尚不完善,服务还主要集中在农业的某些方面或某个环节,在服务全产业链和“五大振兴”方面还需要加强与创新。
第三,共建机制尚未形成。合作共建是构建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的主线,需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经营主体等相互协同,共同推动。在现行体制下,如何理顺共建对象关系,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行动,形成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机构紧密结合的共建机制,以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实现最大效能,关系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第四,资金支持渠道不稳。目前,农业高校从事公益性推广工作没有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不少高校也没有列出推广专项经费,主要依靠项目经费等来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这导致农业高校难以做出战略性、长期性决策,难以形成以大学为依托高效运行的公益性综合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第五,建设模式亟须推广。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农业发展形势、任务变化要求的主动探索,现有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相关部门和高校还需进一步总结改进并加以推广。
(二)对策建议
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不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涉农高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了要求,这为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与涉农高校应该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三农”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涉农高校广大师生应进一步坚定正确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完善体系、创新推广途径、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完善机制,研究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培育出更多“一懂两爱”“三农”人才,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提供有效政策支持,实现大学农业推广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首先,应赋予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公益性推广的主体地位。在借鉴美国大学推广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家科技、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充分发挥现有农业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将大学推广体系纳入全国公益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规划,有关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大学农业推广体系的功能定位,把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作为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基地与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其次,应切实解决高等学校开展公益性服务的人员编制。要以工作量与工作贡献度为考核依据,增加农业高校推广职称系列指标。同时,各有关高校要多方协调,统筹安排,以市场化手段为主,行政化措施为辅,大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兼职推广队伍,确保大学农业推广体系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再次,要建立财政支持大学推广体系的长效机制。将大学农业推广体系纳入中央和省级政府预算,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重点支持农业大学在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的农技推广综合试验示范站、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分布式的推广站,尽快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职责清晰、要素组合协调配套、覆盖全国的以大学为依托、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公益性综合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3.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模式,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效
首先,创新大学推广体系的协作协调机制。大学推广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行动,形成共同合力,发挥联合机制优势。因此,必须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合作企业协作协调的工作机制,加大校地、校企、校农协同推动力度,以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顺畅、成效明显的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新机制。
其次,探索多个服务平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多个试点高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式,各有特色与优势。试验站模式更能聚集多方资源,发挥长效功能。安徽农业大学正在积极探索“综合试验站+科技小院”“综合试验站+产业研究院”“综合试验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多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综合试验站科技前哨的作用,不断增强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影响力和支撑度,以适应新形势、新业态的需要。
4.拓展大学推广功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各大学开展农业推广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五大振兴”,因此,大学推广要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由服务农业延伸到服务农村、农民,由服务技术延伸到服务文化等。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服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开展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决策咨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与咨询服务。二要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与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技术推广与服务。三要围绕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与乡村组织、文化建设,开展乡村 “四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效实现机制、村民议事协商制度、乡村治理人才培养与“县乡村(社)”一体化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