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传统文化“金课”建构研究

2021-11-11周玉英

关键词:金课中华传统

周玉英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坚定文化自信对我们党和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先进中华文化的积极引领,中华民族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逐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知,增强文化认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进而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重视,先后颁发了两份重要文件:一是教育部于2014年4月1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明确了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以及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进校园、进教材、深挖掘、走出去”。

二、传统文化“金课”建设的时代需求

“金课”这一概念是2018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教育部2018年8月发文(教高函〔2018〕8号)首次正式使用“水课”“金课”等词,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其后,教育部连续颁布多个重要文件对“金课”的建设方向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陈宝生提出“金课”应该是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课程。吴岩提出金课的“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标准和“五大金课”(即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的建设目标。

随后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李芒提出了大学“金课”的“七度”(即教学的难度、教学的深度、教学的广度、教学的高度、教学的强度、教学的精度以及教学的温度)。崔佳等认为,学习内容聚焦是建设“金课”的基础性原则,全脑教学是建设“金课”的科学性原则。刘斯文等指出,建构大学“金课”,高校应将协调多元主体不同需求与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紧密结合,建立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协同机制;实现课程、课堂、课业等横向维度的有效连接,打造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课业学习的效用提升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董立平认为,“金课”具有“八性”(即智能性、多阶性、挑战性、研究性、创新性、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其根本要求是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其核心特征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等。

近年来,很多高校就“金课”建设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概念的提出、专家学者理论的深入探讨,到各高校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高校传统文化“金课”的建设也不可或缺。

2019年11月,笔者所在课题组以腾讯文档形式进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线问卷调查,设置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每年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数量、最感兴趣的节日、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必要与否、所在的学校传统文化课程课时数、所在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最喜欢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方式、最喜欢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成为“金课”有待改进之处、对“金课”打造意见和建议等问题,共收集到998份有效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有省内外近90所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在校生。

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受访者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45%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授课效果差强人意,约24%的受访者认为正在开设的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授课效果较差或非常差。约15%的受访者指出其所在高校将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为必修课,约50%的受访者所在的高校将传统文化课开设为选修课,必修课占比很小;另有24% 的受访者不清楚自己学校是否有传统文化类课程。已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的高校课时安排明显偏低,有23%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高校有16课时,11%的反馈有24课时;59%的受访者建议选择混合式课堂进行教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体系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及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金课”建设不可回避的内容。

三、高校传统文化“金课”建构的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国家工程,作为国家战略,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高度,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做好顶层设计。

站位高是建设“金课”的首要前提。 传统文化“金课”课程体系目标应定位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政治方向。高校应从课程种类及属性、课时量、教材的选定、课程体系的建构、课堂讲授与课下实践的权重比例、课程师资的配备及教师职称评聘考核等方面全盘统筹设计,确保传统文化课程安排科学有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定位要准,要重点把握三个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一定是基于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文化课不是文学课,不能以古典文学课简单替代传统文化课。要能够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课程授课、讲座传播、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等等,都要结合时代要求,做到古为今用,将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秉持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兼备的理念,理念要实。高校应将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整合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本着政治引领、立德树人、科学系统、突出特色、注重实践的原则,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程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入脑入心,成为相伴学生的精神指南针。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永恒话题之一,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对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应该向“金”的标准看齐,做“四有”好老师。

“三观”端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必须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准入门槛。他们必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他们身上要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能讲好中国故事,能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能“为人师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蔚然成风。因此在教师队伍组建时,必须引进有匹配学历背景的人才。也可以考虑将那些有“故事”的且有志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作为课程实践导师,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

成为主动学习者,学识渊博、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是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接受汹涌知识时代的挑战,传统文化教师还必须有自流水。不仅要把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提取出来,而且要完成自我吸收消化,再传授给学生。虽然教师有前期教育经历为依托,但汲取——吸收——外化的过程,需要后期持续跟进学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不断变化,这些都要求教师做到好学、乐学、善学。教师有“投入”,教育才有希望,学校相关政策必须向一线教师倾斜,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相关制度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加强培训是提升传统文化教师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发展和一些原始资料的发掘,传统文化资料不断有新的发现与补充,学生活跃的思想动态,教学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开发等,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因此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前沿培训及学术会议,更新知识储备。教师还应积极参加教学创新大赛、讲课比赛、精品课程及项目申报交流等,通过信息互通、思想碰撞,为教学注入新鲜灵动活力。

(三)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将精神谱系历史生成与职业素养结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要使传统文化的课堂内容丰厚,成为含金量高的“金课”,教师必须踏踏实实抓好课程内容提炼与讲授。从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制定,教材篇目遴选,到实践课堂的实施,都要分类分层,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课堂主体内容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比如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养成应是教学主体内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等爱国主义诗词激发学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等名篇名言加强社会关爱教育,让学生心存善念、关心社会、乐于奉献。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引导学生“正心笃志、崇德弘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借助于课堂讨论、演讲、写一封信等灵活多变方式实现上述内容的深化。

课下实践活动可以将新时代精神谱系的历史文化生成与职业素养结合。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进社区进基层实践等方式化深奥理论为清晰的标准。我校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将古代诗词与当下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关联,将古诗词精华与现代文化精神融合,学生反响好,参与度高。大学语文课程则将古文《千字文》与地方文化特色调研结合,指导大学生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活学活用的良好范例。

(四)创新教学模式,整合、盘活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载体及渠道传播呈现多样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在现代有效得以传承,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文化教学应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模式。如果拘泥于三尺讲台照本宣科一味灌输,最终会沦为“水课”,教学难以为继。比如利用当下学生喜爱的方式,运用超星泛雅、雨课堂、钉钉等新技术新手段,B站、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传统文化课程“论语今读”依托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展混合式“金课”建设,确立君子养成、孝道、好学、仁等相关专题,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专题探讨互动、学生录像教学演示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兴趣,使这一课程成为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形成性课程考核方式的开展,强调了过程性教学的改革,平时成绩占比40%~60%,不再是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这些教学方式的改变,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整合盘活现有教学资源。比如运用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中华经典资源库、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数据资源充盈教学资料。同一地区高校资源也可整合优化,实现资源共享,比如跨校传统文化选课及开设讲座。利用好地方特色景观名胜等文化资源,将课程内容和地方文化资源关联开发,也可以将课题项目的申报与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将高校内部学科优势发挥出来服务于地方传统文化开发。还要充分挖掘、利用校史、校友、校园景观等学校自身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五)以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做到无论是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即“教有所思,学有所得”。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充分考虑到“教”与“学”的双向性。可以通过专家同行听课、教案检查、学生评教、课后感言提交、教学网络平台数据上传等实现效果直接反馈,也可以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及案例进行有效总结。

四、结语

“水课”止步,“金课”畅行,传统文化“金课”建构非一蹴而就。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校情校史,群策群力,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调动教师积极性,完善政策制度,改革传统文化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金课中华传统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