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阅读空间建设的实践解析
——以柳州市图书馆“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为例
2021-11-11叶伟伶
叶伟伶
(柳州市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1)
1 背 景
公共图书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民阅读开展的主体。2017年,原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其社会化发展;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2020年,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设施建设、提供全民阅读服务。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模式、规范化服务方式、创新化服务理念都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这是公共图书馆向纵深发展、弥补自身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政府的支持下,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独立建馆、捐资助馆、合作办馆等。随着互联网数字化发展、读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单一活动形式及阅读空间难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从2014年内蒙古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的“彩云服务”开始,一路探索至“图书馆+”模式,如咖啡屋、文创书店等跨界元素与图书馆相融合,馆中店、店中馆等新型阅读模式不断涌现。在公共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建设馆内阅读空间,能有效融合馆中店读者便捷购书、店中馆文艺气息浓厚的优势,拓展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将总结分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应对全民阅读推广服务遇到的新挑战与新问题提供思路。
2 公共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阅读空间建设的研究
2.1 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的建设
2018年3月,柳州市图书馆引进社会力量,对馆内负一楼中庭闲置空间进行全面改造,创办广西首家馆店融合的复合式人文空间——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致力于将馆中店打造为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标、美学文化的孵化地。
在空间划分与主营业务方面,设置4大主题板块:1)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建设馆内茶书店;2)公共美术馆;3)馆藏文创研发;4)非遗时光研习所。从4大板块入手打造融阅读、馆藏、茶习、工艺、互动为一体的美学生活体验集合空间,创建人文、工艺、设计的创意生活实验基地。柳州市图书馆追寻的不只是一家馆内书店的人文生活,更是让传统回归生活,让美学回归日常,让馆藏文献走近市民。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运营后在社交媒体上成为文化集萃地、人文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2.2 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的特色
柳州市图书馆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场景营造、服务功能的升级改造,融合多元业态以适应本地人文需求。特色主要体现在馆店融合的空间设计理念、双向融合模式、惠民品牌社群3个方面。
2.2.1 创新“馆+店”空间设计理念。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占地 1 200 平方米,根据柳州市图书馆馆舍“天井”的建筑样式及中庭绿植、水池的环境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是国内不多见的庭院式山水人文风格的馆内书店。店外部的庭院山水墙,用竹林蛙池之轮廓、水之波纹,表达岭南人文生活样本的气质,于虚实转换之间诉说着旧式馆与新文化的空间故事。以庭院式的阅读、静谧舒心的休闲空间聚集读者,通过设计来引导、激发公众参与各种主题的全民阅读、人文活动,与其所处的场所及文脉尽可能契合。
2.2.2 拓展“馆+店”双向融合模式。柳州市图书馆依托阅甫书屋优质资源,将图书、文创研发、研学课程与馆藏特色深度融合。1)馆店内陈列有20多种国内外版生活类、创意设计类杂志,收录600多种与艺术相关的图书,满足读者的购书需求。结合本地文化旅游特色,增设柳州、桂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音乐、建筑等乡土文化及文献展示图书专区,展现柳州的文化魅力。2)开展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通过梳理文献文库研究,研发出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16款系列文创品牌。3)开设馆藏文物书画修复技艺手作、柳砚科普等30多种非遗研学科目,使传统与现代结合,让尘封的历史文化与年轻人碰撞,有利于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馆藏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和时代价值,对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的体制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
2.2.3 打造“馆+店”惠民品牌社群。通过持续性的文艺活动、文化沙龙,聚集人气、分享新知,积极拓展文献资源的社会力量,实现读者服务常规化和阅读推广特色化。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开设9大惠民主题文化特色服务品牌:馆藏导赏、美术馆导赏、名人名家讲坛、阅甫茶书间、馆藏传习手作、古典音乐电影沙龙、共享读书会、地方文化故事会、流动美术馆,年活动量100余场,年服务读者量30万人次,全国各地知名学者到访100多人次,研发馆藏原创文创品类30多件,非遗研学30个科目,收藏社会人士捐赠高质量图书50册,有效缓解柳州市图书馆阅读活动空间少、创新项目拓展难的问题。
2.3 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的运营模式
2.3.1 合作共赢,拓展图书馆阵地服务。坚持统筹协调,引进与自我创造并举。升级后的建筑空间解决了原有旧馆建设的老问题,利用新旧建筑的结合,充分打开空间需求。从最初的“馆内店+文创+茶艺”1.0模式到包括设计产品、文化沙龙、文化导赏等功能的2.0模式,不断升级文化休闲生活方式体验,建立多元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学习交流空间。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与图书馆开放时间同步,每周二至周五成人常驻学习时间为10小时/天,周六、周日青少年常驻学习时间为8小时/天。通过阅读空间的媒体宣传、业务培训、活动参与、政策解读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源与馆藏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完善服务效能,为公众提供高品质、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实现特色人文的自我定位不断创新,促进文化惠民合作共赢发展意识。
2.3.2 跨界融合,共建青少年实践基地。社会资源为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有力保障,跨界融合社会力量共同发展是社会前进的趋势。柳州市图书馆以阅读空间为平台,以建设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小学研学基地、中华家风家训实训基地为推手,积极联动机关、高校、协会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开展阅读活动,为读者带来跨学科、专业化的文化体验。例如,与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深度合作,打造馆校共建的青少年实践基地,率先在馆内建设落成非遗时光传习所,配备古籍线装书籍、碑拓等工具套件,满足全区中小学生一年校外综合实践的培训要求,启动至今已完成城区内72所中小学实践项目;联合广西书画院、柳州市文联、桂林市文联、象州县政府举办“毓秀古郡”名人名家联展;邀请国内演讲名家余崇正、牛文等到柳州开展线下讲座;邀请本土文史专家孙代文、中国著名科普漫画家王培堃到空间开展“亲子共读给孩子读什么”“小人书童年情”等讲座及画展,以行动响应不同时期下人文空间的时代号召。
3 “公共图书馆+社会力量”可持续发展分析
3.1 加强理念宣传和引导
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普遍停留在图书借阅、图书整理等工作,对如何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及阅读推广不甚清楚,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重视社会力量参与的理念宣传与普及,将之纳入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及宣传工作之中,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进行宣传延伸。为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在内部统一培训学习思想政策形成共识,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时有意识与社会力量合作,并通过活动宣传及口碑传播,使社会力量的参与方式、途径被更多读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认识和认可,引导多领域、优质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在馆内、馆外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3.2 创建特色阅读空间品牌
在信息时代,要吸引读者持续走进图书馆,打造“特色品牌”至关重要。引进民间资本打造的阅读空间,本身便是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在保持阅读空间审美稳定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应配合活动开展进行局面软装设计,充分发挥自身及社会力量的优势,重点聚焦百姓民生及文化事业,推动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地方文献等馆藏资源再利用,持续开展有文化底蕴的接地气的活动,以特色环境及阅读推广品牌作为有力支撑,保持整体运行的创新力及内动力。柳州市图书馆也能以此为蓝本,将未来柳州市柳东馆(新馆)打造为城市特色阅读空间,加强城市文化新地标的辨识度,同时助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3 加强不同行业间的互通性
以图书馆为平台,吸引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将特色阅读空间作为多方交流合作的主阵地,建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协会、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发展等社会重要议题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在共同职能及理念的推动下,打造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健全公共图书馆内的社会力量生态链接机制。
3.4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机制
在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明确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运行关系。为实现与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社会力量高质量合作,公共图书馆应从宏观层面统筹设计管理机制,从制度建设、策划宣传、设计理念、评估标准、用户满意度、服务效能、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方式、运行模式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有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监督、竞争和激励机制,使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的合作运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结 语
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与传统的图书馆空间相比,不仅拥有一流的环境营造、优质服务和阅读体验,还依托馆藏元素,自主设计经营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开发配套各类文化服务和时尚轻餐,成为新的“城市会客厅”,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提供舒适的阅读生活方式。这也是在公共图书馆引领下的全民阅读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景象。
2020年,柳州市图书馆柳东新馆开始筹建。针对如何进行空间建设布局,柳州市图书馆开展多次实地调研。其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柳州市图书馆的新馆空间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一,融合当地文化与未来元素,打造以情境体验为主的阅读空间,一种开放自然的生活方式。新馆造型设计取“城市书匣”之意,是集阅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活空间;外景绿化设计以柳江自然形态作为贯穿整场空间的语言,提取“一江一水一花”的元素营造场所景观,连接读者、空间、文化;融入体现柳州“工业城”的科技感与未来感,让人置身其中感受柳州地域文化特色,融合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美。其二,内部空间分为读者服务、阅读推广、休闲区域,打造“一处一景”的阅读体验空间,以人为本着眼于微小设计,让广大读者充分感受图书馆的科学人性、温暖舒适。其三,引入社会力量重点打造特色文化空间,随时代趋势变化灵活调整。大空间里内嵌小空间,如“城市会客厅+展厅+阅读分享+文创产品+研学+茶艺”,使其成为柳州市民读者学习交流中心与文旅融合的文化艺术空间。
社会力量作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资本,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倡导的发展结果。公共图书馆是空间建设与本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无论是“图书馆+书店”还是未来的“图书馆+城市展厅”,图书馆都将成为社会大众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依据法律规定寻找各方力量参与,挖掘自身优势,延伸服务领域,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应更好地宣传、引导、规范,才能使社会力量正向、有序、可持续的发展,让社会大众尽享文化繁荣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