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蜀报》郭沫若研究资料综述*
2021-11-11曹译丹蔡祥辉
曹译丹 蔡祥辉
(乐山师范学院 文新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新蜀报》1921 年2 月1 日创刊于重庆,《重庆近代新闻传播史稿1897-1949》在两章中对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发展与进步:重庆新闻事业的巩固发展阶段》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分别介绍了周钦岳、萧楚女与《新蜀报》的关系,第三章《繁荣与全盛:重庆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阶段(上)》第四节《战时重庆的地方报纸》介绍了“《新蜀报》的言论与副刊”,由此可见《新蜀报》在重庆新闻史上的重要地位。重庆市1929 年起属于四川省辖市,1940 年9 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明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作为四川人的郭沫若1938 年12 月29 日飞抵重庆后,直至1946 年5 月8 日才前往上海。在重庆期间,郭沫若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这种种原因都使郭沫若成为《新蜀报》的关注重点:据统计,该报共发表有关郭沫若的文章133 篇。为了方便人们了解《新蜀报》对郭沫若的关注情况,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有关郭沫若归国抗战前后的报道
1927 年3 月,被蒋介石秘密任命为总司令部行营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发现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对他的行径大失所望,“蒋介石已经不是我们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了”。愤怒的郭沫若用一整天时间撰写出《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4月5 日以单行本附于《中央日报》发表,呼吁人们起来反蒋。蒋介石看到此文后勃然大怒,下令通缉郭沫若。同年,郭沫若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 年2 月24 日,郭沫若登上轮船,东渡日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海外流亡生涯。流亡时期关于郭沫若的报道并不多,从郭沫若逃亡日本到回国来渝,重庆《新蜀报》发表了近20 篇相关文章。
《新蜀报》发表有关郭沫若的第一篇文章的时间是1929 年9 月20 日,该篇文章实际上是重庆市商业场西四街平民书店为郭沫若的《反正前后》刊登的一则广告:该广告强调郭沫若为“川省人”,并强调“留心川省革命史实者更不可不读”。流亡日本期间,郭沫若从未放弃文学创作。1932 年1 月12 日报道郭沫若充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顾问,表明国际对郭沫若的高度认可。1934 年9 月23 日发表《东游归来 周作人畅谈》,该文写出了周作人从日本归来后的观感:“日人兼有游乐苦干精神 收复失地仍待国人努力 郭沫若在日生活感觉窘迫”。1935 年2 月13 日刊登了《郭沫若的记事》,该文原作者为片田江全雄,译者为小戴,主要介绍了郭沫若的《沫若诗集》和《落叶》。据编者按,该文“言及郭氏思想转变和左联联盟事”皆被删去。同年10 月26 日报道了郭沫若在东京讲演的情况:在总干事马伯援的“一再敦促”下,郭沫若前往青年会演讲《中日文化之交流》,听众多达一千余人,在演讲即将结束时,发生了特务捣乱的情况。
1937 年7 月31 日发表《通缉令已取消 郭沫若返国 将入中央研究院供职》,告诉人们郭沫若长达十年的流日时期终于结束。同年8 月3 日报道中国文艺协会上海本会、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两团体公宴郭沫若,8 月13 日发表了沪文化界开会欢迎郭沫若的报道。两篇报道都展示出了国人对郭沫若归国的热情与重视,纷纷表示欢迎归国。8 月22 日发表的署名文章以郭沫若归国、沈钧儒等领袖释放为例,向当局建言:“总危难之来,务使全国不有一个人空闲着,贤明的当局以为如何!”9月25 日刊登了“郭沫若被邀到京,二十四日晚已晋谒蒋委员长”的“加急专电”。1937 年末至1938年初,重庆《新蜀报》对郭沫若过港、抵粤、居广州、由粤转汉、抵汉将任要职等回国初期的行动轨迹做了详细报道,体现出了对郭沫若的密切关注。
二、关于郭沫若在渝期间的讲演文章
1938 年4 月1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成立,郭沫若出任厅长,负责文化宣传工作。1938 年12 月11 日发表郭沫若即将由湘来渝的报道,同月30 日发表《离川已廿五年 郭沫若飞渝》的报道,标志着郭沫若开启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重庆时期。据统计,抗日期间郭沫若在重庆演讲多达60 余次,重庆《新蜀报》关于郭沫若在抗战期间的讲演报道有近20 篇,根据郭沫若的任职经历,可以将这些讲演分为郭沫若任职第三厅时期的讲演以及成立文工会后的讲演。
(一)关于郭沫若任职第三厅期间的讲演
1939 年1 月1 日,中国制片厂主持举办的露天音乐大会在中央公园网球场举行,郭沫若发表了他回川后的第一次演讲。在演讲中,郭沫若勉励国人完成两大任务:“第一,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是建设和平幸福的新中国”,次日出版的《新蜀报》以《庆祝胜利的新年 万人空巷看花灯——睡狮怒吼惊醒全国酣梦 明年今天打回南京过年郭沫若勉国人完成两大任务》为题进行了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新蜀报》分别于1939 年1 月8日、1 月9 日、1 月18 日、2 月18 日、3 月23 日、4月23 日,1940 年1 月13 日、3 月29 日、5 月13 日报道了郭沫若在青年记者会、《新民报》职工读者会、文化界座谈会、重庆市各儿童团体春节歌咏大会、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补习学校、国际剧团、重庆市各界欢迎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西南支部巡回工作团大会的演讲。在青年记者会、《新民报》职工读者会演讲时,郭沫若分析了日本近卫内阁改组前后的情况,其结论为:“我已获得胜利之钥,纵有困难必能克服,并望文化界努力供给前方将士精神食粮”。在文化界座谈会上,郭沫若对比了抗战爆发以来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我国文化摆脱了抗战前的“翻译”状态并与“实际要求”结合了起来,并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往乡下移”、“往敌后移”。在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演讲时,郭沫若首先对剧协在抗战中所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贺,认为中国的戏剧并未因抗战“破产”,反而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期望大家未来更加努力,促进以往成功的同时创造更新的文化。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演讲时,郭沫若对汪精卫的投降论调进行了批判,列举了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胜利,认为对汪精卫的叛党叛国行为“应予以严重打击”。在反侵略剧团更名为国际剧团的成立大会上,郭沫若希望国际剧团将戏剧的效力扩大到战区去。
根据以上报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在担任第三厅厅长期间,郭沫若的演讲多与抗战有关;二、刚到重庆时,郭沫若的演讲相当频繁,到后来越来越少,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郭沫若处境的变化。
(二)关于郭沫若任职文工会期间的讲演
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当局对三厅的工作从支持转变成阻挠。1940 年8 月在郭沫若的带领下,三厅全体人员集体辞职,国民党下令改组三厅。1940 年11 月文工会正式成立,郭沫若任主任委员,阳翰笙任副主任委员,杜国庠、尹伯休、洪深等10 人为专任委员;田汉、舒舍予、马宗融等10人为兼任委员。文工会成立后,郭沫若领头积极举办各种讲演,主讲历史、文艺、国际形势、战争前途等问题,同时潜心研究,积极从事创作,极大地推动了革命戏剧运动,成为抗战大后方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
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先后举办了文艺讲座和文化讲座,《新蜀报》对此进行了报道。1940 年12 月27 日,预告了“文化工作委员会开文艺讲演会 由各部门专家分别担任讲演”。第二天讲座如期举行后,次日重点报道了郭沫若的演讲:在老舍、马彦祥、史东山、赵沨分别就1940 年度文艺运动的概况、话剧、电影、音乐等进行检讨并展望1941 年的工作后,主席郭沫若认为“所有的报告,都有极严正的批评”,并希望“社会上都有这种精神,检讨自己,接受批评,以共策共励,争取抗战的胜利”。1941 年4 月28 日发表了郭沫若出席第二次文艺讲座的情况,在老舍讲演了小说创作方法后,郭沫若讲演了诗歌的创作方法。在第四次文艺座谈会召开近一个月后,《新蜀报》于10 月7 日发表了此次的“侧记”:《新诗的语言问题》。在此次座谈会上,郭沫若分别发表了对诗经、楚辞的看法,其主要论点为:“诗经的时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严格地说应该先就每一首诗检讨他的时代”;“楚词是民间诗体的扩大”。1941 年10 月6 日,预告了“第一次文化讲座郭沫若主讲 明日起举行”。10 月8、9、13 日连载了郭沫若10 月7 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演讲词。
另外,《新蜀报》还报道了以下演讲:1941 年2月5 日发表了郭沫若出席川剧演员协会成立大会的演讲,郭沫若希望川剧同人知道戏剧对于国家民族关系的重要性,“使川剧成为中华戏剧复兴根据地”。同年12 月13 日发表了郭沫若讲演音乐史的报道,郭沫若认为:“中国音乐,无论乐器与乐理均甚简单,主要为吸收外来而予以融化”。1942 年5 月31 日报道了郭沫若、西门宗华在中苏文化协会分别就“中苏文化之交流”和“苏联抗战资源”发表的演讲,郭沫若认为:“世界上无其他国家接壤之长有如中苏两国者,两国在文化上,早定就有甚深之影响”。
三、有关郭沫若五十大寿和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的文章
郭沫若诞辰五十周年暨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在重庆、延安、桂林、香港、新加坡等多地举办,不少文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且发表了不少祝贺文章。此次纪念活动展现出了郭沫若在文化界的重要地位,文化界名人踊跃为活动撰写文章,以表对郭沫若的祝贺与赞扬。据统计,此次活动重庆《新蜀报》共发表相关文章20 余篇。
在郭沫若诞辰日到来之前,《新蜀报》便于10月24 日、11 月13 日、11 月14 日分别发表了《郭沫若五十寿辰纪念办法已商定》《文协晚会研究郭沫若著作》《文化界之光——郭沫若创作纪念五周年定期纪念将设奖学金及研究所》三篇报道。在11 月16 日举行庆祝茶会的当日,《新蜀报》除在第3 版发表了《郭沫若创作生活届念五周年 今在中苏文协举行纪念 苏大使潘友新致柬祝贺》《文艺协会昨晚纪念会研讨郭氏诗歌著作》两篇报道外,还在第4 版的《蜀道》第530 期设立“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廿五周年”专栏,发表了陈乃昌、冰心、姚篷子、马宗融、伍蠡甫、老舍、孔罗荪、梅林分别写作的文章及朱谦之、洪深、郑师许、陆侃如、穆木天、冯沅君、彭慧、钟敬文共同署名的四言诗《沫若先生五十大寿》。次日的《新蜀报》在第3 版报道了11 月16 日庆祝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廿五周年大会的盛况,该日的《蜀道》第531 期虽然没有写“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生活廿五周年”,发表的文章仍然全部与此有关,作者分别是田仲济、老向、高介植、赵铭彝。在接下来的11 月20 日、12 月9日,还分别发表了潘公展、纪乘之的署名文章。这些署名文章从不同方面高度评价了郭沫若,并对其表达了“钦敬”之情。
《新蜀报》除发表20 余篇纪念郭沫若诞辰五十周年的文章之外,还在郭沫若52、54 岁诞辰时,于1943 年11 月16 日发表了简短报道《郭沫若今五二大庆》、1945 年12 月9 日发表了白與写作的祝寿诗《郭沫若先生五十四寿》,由此可见该报对郭沫若的重视程度。
四、有关郭沫若历史剧的评论和报道
在渝的八年,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高潮时期,共创作了六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剧:1941 年12 月完成《棠棣之花》,1942 年完成《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 年完成《南冠草》(又名《金风剪玉衣》),《新蜀报》重点关注了《棠棣之花》《屈原》《南冠草》三部剧作。
《新蜀报》共发表有关《棠棣之花》的文章6篇。在《棠棣之花》于1941 年11 月20 日上演之前,《新蜀报》于同月17、19 日发表了两篇预告文章:在17 日发表的文章中告诉读者,留渝剧人上演该剧的目的是纪念郭沫若创作二十五周年,为了该目的,20 日起还要上演阳翰笙的《天国春秋》;19 日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剧的导演和演员。《棠棣之花》上演后,一共发表了三篇评论文章,并发表了一篇导演石凌鹤的“自白”文章。梵庄的《诗情的鼓动——〈棠棣之花〉观后感》从剧作和表演两个方面发表了作者的看法。对剧作的评价为:一、“它的主题的高峰:一是殉义;二是除害”;二、“聂嫈聂政姐弟间的爱情与酒家女与聂政的爱情问题,这类共死以殉,一见倾心的对这英雄的爱慕和怀念(酒家女幻想的片段)是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三、“《棠棣之花》的歌调和音乐掩盖了它的单纯和它道白过多过长的毛病”。在文章结尾,作者总结道:“总之,《棠棣之花》与其说是剧,勿宁说是诗,是美好的图画。”在《评〈棠棣之花〉》开篇,黄芝冈表达了对梵庄观点的看法:“我赞同了梵庄先生的意见说《棠棣之花》是诗剧”,然后抄录了自己观剧后在日记上写作的六点感想加以证明。黄芝冈针对《棠梨之花》是用诗写成还是用考古史实写成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认为考古与史实的“真”在诗剧中敌不过诗趣的“真”,同时肯定了对服装、道具等加一番考古对诗剧演出产生的功效。黄芝冈认为剧中第三幕是整部诗剧的缺陷,参杂在一、二、四幕之间显得将全剧庸俗化了。在《从〈棠棣之花〉说到悲剧精神》中,尹雪曼强调了《棠棣之花》表现出来的悲剧精神:“他不怕死,不吝惜他的生命;他敢面对现实,用他的生命,他的血和肉去粉碎现实的丑恶!”认为“我们的民族正需要着这样伟大的悲剧精神”。在《〈棠棣之花〉的导演自白》中,石凌鹤首先交代了由自己导演《棠棣之花》的原因,其次发表了对《棠棣之花》剧本的看法,其三交代了《棠棣之花》上演时的改动情况,其四交代了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情况及理由。作者对剧本的看法是:“作者是写实地用壮烈的诗篇来讴歌这古代的英雄美人,同时用美丽的情调来描写这可歌可泣的故事。”
《新蜀报》共发表有关《屈原》的文章9 篇。在《屈原》于1942 年4 月3 日演出当天,《新蜀报》的副刊《蜀道》第702 期发表了三篇相关文章。在《〈屈原〉读后——龙套外篇之三》中,潘孑农比较了《屈原》与《棠棣之花》的异同:两者都类似于半歌剧,前者比后者“更见圆熟”。在《片段的小言——读〈屈原〉后偶感》中,方殷通过选取剧本的几个重要片段,高度评价《屈原》是一部“充溢着无限的光彩与无限的热情的剧本”。屈原扮演者金山在文章中是这样介绍自己阅读《屈原》感受的:“剧分五幕,我以二小时一气读完,读完后,觉着一缕漫长不绝的情丝,缠绕于脑际不散;我复诵一遍,复诵后,更觉其气势澎湃,不可抑制,紧张处如带驹奔腾,闲逸处同行云流水,忽而悲愁,忽而激愤,韵逸之致,无以言状……”《屈原》演出后第三天,《新蜀报》副刊《抗战文艺》第56 期出版了“《屈原》演出特辑”,发表了三篇相关文章。王亚平在《诗剧初谈——祝〈屈原〉之上演》中开篇便强调自己“对于诗剧,特别偏爱”,在文章结尾,通过比较的方式介绍了自己阅读《屈原》的感受:“我读了之后,觉得紧张、幽美,一种感人的艺术力量在冲击着我。我觉得这五幕诗剧和古舍夫的《光荣》,莫里哀的诗剧,都不相同。这里,充满浓郁的中国色彩——也正是中国作风。”在柳倩看来,郭沫若的《屈原》告诉了人们“作‘人’的大道理”,并希望人们向屈原学习:“当《屈原》演出之日,我向往着屈原这类型的人;抗日战争中,我更景仰抗秦派这种类型的人。”孔罗荪在发表自己阅读《屈原》的感受时,比较了屈原、婵娟、宋玉的性格,认为《屈原》“是一首动人的诗,他歌颂善,赞美善,他咒诅恶,憎恨恶,他使那些没有灵魂,没有骨气的人成为丑类;他使那些代表正义的,有气节的人成为崇高无上的精神,他使丑恶与善美分明的表露出来,而予人以向上的崇高的精神。”《新蜀报》1942 年4 月12 日发表了《文艺界筹备公演〈屈原〉郭沫若将饰主角》,该文详细介绍了“文艺界筹备公演《屈原》”的情况。郭沫若逝世前后,1976 年4 月22 日的《北京日报》、6 月22 日的《人民日报》都有文章提到此事,为此,金山专门撰文澄清此事。
《新蜀报》共发表有关《南冠草》的文章6 篇。纪群在《〈金风剪玉衣〉前奏》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南冠草》的剧情。留痕在《谈夏完淳——〈金风剪玉衣〉的主人公》中,歌颂了少年天才夏完淳“慷慨就义,为国牺牲”的英雄气概,抨击了汪精卫之流的投降行径。欧阳飞雷在《忠孝家门,何须问此事!》介绍了夏完淳的主要经历和后人的关注情况,认为郭沫若剧作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以“忠奸不两立”的主题组织情节、刻画人物,二、“警句的特多”。在《〈金风剪玉衣〉中的几个女性》中,易琴认为夏完淳能够“成功为一代英烈”,与嫡母盛氏、生母陆氏、姐姐夏淑吉、夫人钱秦篆、表姐盛蕴贞等几位女性密不可分。野烟在《〈金风剪玉衣〉》中指出了剧作和演出方面的不足,认为剧作仅关注夏完淳慷慨赴义一段“是不够的”、第4 幕以“不忍牵累他人”为理由不逃走属于“妇人之仁”、第4 幕写杜九皋和夏完淳在酒肆中贸然相认“太危险”。
五、有关郭沫若赴苏访问的报道
郭沫若不仅是杰出的诗人、作家、政治家、考古学家,同时也是非常优秀的外交家。重庆《新蜀报》1944 年11 月8 日第3 版发表《郭沫若记得国父遗教 苏联革命是人类救星 世界各国均已与之为友》一文便已表现出了郭沫若对苏联革命的关注。1945 年6 月25 日至8 月15 日,郭沫若应邀访问苏联,重庆《新蜀报》发表相关文章13 篇。
1945 年5 月29 日报道郭沫若准备赴苏出席科学家庆祝会,次月5 日报道“郭沫若赴苏在即晋谒蒋主席”。同年7 月1 日报道了郭沫若已于6 月25 日抵达莫斯科,翌日即赴列宁格勒参加正在举行的苏联科学院庆祝大会。7 月6 日报道了郭沫若与丁燮林游览苏京,偕丁一起视察历史建筑,同时郭沫若还与宋院长一起在大舞台剧场观赏舞曲《星鸟》。7 月14 日发表了郭沫若在斯大林格勒凭吊现代战场的报道,7 月16 日报道郭沫若等在斯大林格勒备受欢迎,7 月22 日报道郭沫若访问塔什干,7 月24 日报道郭沫若返抵苏京,7 月30 日报道苏对外文协会招待郭沫若。几篇报道密切关注了郭沫若赴苏后的行动,并从报道中能感受到苏联对郭沫若访苏的热情欢迎。同年8 月30 日报道了郭沫若在中苏文协盛会上从10 个方面畅谈自己游苏的观感。同年9 月15 日第2 版报道了郭沫若应邀讲演,内容为从苏联工业回顾我国如何,同版报道了中苏文化协会祝苏联国庆,郭沫若当场朗诵“苏联友人歌”。
综上所述,重庆《新蜀报》共发表郭沫若研究资料133 篇,多方面地介绍了郭沫若在渝期间的各项活动。主要内容有以下五方面:一、有关郭沫若归国抗战前后的报道,二、关于郭沫若在渝期间的讲演文章,三、有关郭沫若五十大寿和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的文章,四、有关郭沫若历史剧的评论和报道,五、有关郭沫若赴苏访问的报道。这些资料尤其对我们了解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