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2021-11-11张钧
张 钧
(马钢集团公司武装部 安徽马鞍山 24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创新突破、变革发展,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和上时代的节拍,改变工作方式、创新具体思路,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助力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壮大。
1 增进职工自信心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1.1 基层职工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不够深入
由于企业职工受教育程度不同、素质有高有低,尤其是基层职工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不深不透。有些职工过分夸大、推崇甚至迷信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民主以及高科技制造业等,看不起、瞧不上国产的一切。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固然不可取,但自怨自艾,妄自菲薄也会使人意志消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当然很重要,可以取长补短,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1.2 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现实性
在 “一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多元文明激荡之时,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内容庞杂、传播速度迅捷、传播范围广泛,这一切让传统意义上思政工作教育方式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远不如前。因此,及时掌握职工思想的动态,调整工作思路,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改进传统教育方式,着力解决职工思想问题,增强职工对国家、对企业、对未来的信心,这个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1.3 加强“四史”教育,不断坚定职工自信
因此,企业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经常性的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增进职工的普遍自信心,着力提升职工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的自信,丰富和发展本企业的共同愿景和企业文化,用改革发展的成果教育引导职工信心满满的面对挑战、迎接未来,如此方能搭建好凝心聚力的基础层面,使得职工充满了对国家的自信、对国企的自信、对未来的自信。职工自信了,愿意增强了,企业必然能获得最优成长基因,不断发展壮大。
2 用中国话说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思政课效果的有效手段
我们党历来对思政课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个关键课程如何讲得好,讲得有效,需要不断地思考和积极探索。”结合自身多年接受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熏陶的切身感受,笔者有一个清晰地认识:用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非常易于被职工群众所接受,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的有效手段。
众所周知,我们向周围人分享收获、分享成果过程中,采取说故事的方式会更容易取得受众的关注和引发共鸣。剩下的问题就是去思考如何提高说故事的水平,和说什么样的故事了。
2.1 说“中国话”的实质就是“讲政治”
所谓“中国话”,是指透过中国汉字构成的内在文化底蕴、政治格局,以中国人的目光看待自身、比较世界的政治发声。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要的、核心的就是讲政治,授课者必须要具备深厚的政治素养,这样才有可能说出标准“中国话”。中国话说的标准,是基础,说好中国话,则要看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了。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手机网络传媒的飞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能说且会说中国话的网红:如善于通过军事讲解时政的张召忠“张局座”、解析经济现象剖析西方民主实质的北大陈平教授,还有满腹经纶的中国政治学者,上海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等等。这些高明的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演讲中,不但注重理论解读还注意价值引领,并结合本身专业从学理上结合当前的社会、国际热点,把实事和理论上的联系一一讲透,似是春风化雨,娓娓道来,吸引者众、传播日广。正是缘于有像他们这样一批会说中国话,会说中国故事的专家学者,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窗口去了解自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当然,我们也知道,对于其他思政课授课者,要求不可能这么高,但必须要做到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能说标准“中国话”。
2.2 说“中国故事”的实质就是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故事”的范围可以很广,可远涉三皇五帝,可近连当下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但是讲中国故事的核心必须是围绕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这个根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必备和需要强调的,否则那就不是思政课而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事会”了。习总书记指出的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培育的是什么样的人?当然是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因此,要与庄周借寓言明晰道理一样,通过说中国故事来阐明其背后所联系的文化、制度、理论、道路的内容实质,也就是说,用“中国故事”这个桶,来装“四个自信”这汪洋之水。
3 思想政治工作要和解决职工实际需求相结合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仅仅解决思想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和解决职工实际需求相融合,要扎扎实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如此才能取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有人片面的认为,解决职工实际需求就是多发点奖金,多给职工一些福利,多来点实惠就行。其实这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的一种模糊认识。要解决职工实际需求必须要深入职工群众中进行调研,再根据实际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解决职工合理的需求,这样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凝心聚力。
3.1 深入开展调研是解决职工实际需求的前提
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曾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并生动地作出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职工的需求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很显著的时代特点。因此,必须要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之中,从不同的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只有真正了解职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坦诚的听取职工的心声和诉求,尔后因势利导,缓解困境、化解矛盾,才能为下一步研究解决职工的需求的方法提供切实有效是依据。
3.2 结合实际解决职工需求,激发职工积极性
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真心诚意地为职工多办实事,办好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解决好职工合理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把爱岗敬业落实到勤奋工作中、体现在奋勇拼搏中,与企业一起分忧解难、荣辱与共,为企业的变革突破、创新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唯有紧贴职工实际,解决合理需求,才能让思想教育深入人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职工的需求主要包含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需求虽然各不相同,但相对也容易解决,职工的精神需求,却往往更容易被忽略。我们知道,与物质需要相比,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企业对职工的认同,职工求知的愿望、培训的需求、职业规划以及文化娱乐等需要更加凸显出来。因此要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把解决职工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4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环境
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职工的思想价值观愈趋多元化,表现出来的是职工们思想活跃、观念碰撞、行为上有时不可避免的与企业导向有悖。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和教育职工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想、道德观念,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企业文化环境中进行,毫无疑问更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
4.1 用环境影响人,用企业文化破解思想工作难题
现代企业文化本身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但是价值观无疑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企业应该让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在企业员工中形成正确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增进职工对企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基层班组入手,营造目标一致、凝心聚力、共度难关的企业文化环境氛围,让职工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思想工作中的许多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4.2 做好双重激励,促进职工担当尽责意识提升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职工的需求一样,企业对职工进行激励的方式也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是企业目前广泛采取的一种激励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类评优活动给予优秀职工荣誉及物质奖励(例如年度先进、季度岗位之星和月度的绩效考评等),满足职工对于名、利的正常追求,满足职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励职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同时,通过对于优秀职工的奖励,鞭策其他职工,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压力。精神激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激励方式,是用赞美、表彰和精神鼓舞的手段满足职工荣誉感,根据他们的个人意向和追求,结合他们的特长、特点,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然后在工作中为他们提供在职培训、外出学习进修等各种机会,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职工不断增强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意识。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企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手段,不断增进职工自信,着力解决职工需求,有效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持续激励职工为企业聚力攻坚、筹谋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