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机械课程中的应用
2021-11-10周小淞
摘要: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国家开始逐渐把信息技术与机械课程相融合,确保有序对教学质量进行提升,确保国内机械技术的有序发展。机械专业实际适用性较强,能够确保机械课程的实际建设质量,保障国内机械技术水平。但是具体开展教学期间,国内教学形式、手段和内容相对单一,则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使用信息技术则能有效应对此类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校;机械课程;应用
1信息技术在高校机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机械类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械课程的教学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类型,而是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学生掌握机械类课程的质量逐渐增强。但仍有部分专业知识略显枯燥、难以理解,这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也给学生带来了难以掌握的困难。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作为教师可以在进行授课期间对机械的运动形态进行展示,便于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使用信息技术不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体悟到课程内无法感受到的新知识和新力量。对此,信息技术能够使得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变的多样化,提升了學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国内教学方式也能得到优化升级。促进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达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功能和作用。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网络技术的应用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国内计算机技术也已经在多个行业中投入进行使用。课程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在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在网络的大平台上,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且多样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国内出现了很多教学平台,学生能够在此类平台上查阅到自己年龄区间内的授课讯息,结合地域和学习目标观看对应的课程。此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授课场地的限制,能够确保学生能够在想学习的时候即可学习。其次,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材料、案例、课程等等。针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实操是较为重要的。在课堂之中,学生获取的案例有限,要想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此类课程,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大量的案例进行操作练习。而互联网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学习,网络视频观看不受时间的限制,当学生遇到不懂的东西时,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以完全消化课程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借助渠道多样的社交媒体开展答疑活动。如学生在课上掌握的知识,在课下不能有效进行掌握的时候,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软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便于及时解惑、教师还可以借助录制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教学展示,便于学生查漏补缺。
2.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涉及到一些知识点,如装配的配置、剖视图的准确表达等,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大多数情况下凭借教师讲解来完成授课工作。对于想象力不足的学生来说,知识点掌握是较为困难的,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融合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新型技术。实际教学期间,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三维效果给学生,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学生学习更具真实感,力求从各种角度出发对模型进行观察,强化知识的同时,教学过程不再单一、无趣。
2.3微课的应用
微课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对某一特定的知识的进行讲解,其特点是内容简洁集中,时间短,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机械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抽象、难理解等特点。微格课非常适合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想要提升机械课程的兴趣需要结合图文、视频音效来完成。这是因为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水平、接受能力不一样。仅仅在课堂上讲授,部分学生不能掌握知识,丧失学习兴趣,则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把课程难度、重点在微课中进行记录,便于学生日后进行观看。这样的录像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保障。
3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机械课程中应用的现状
3.1资源分配不平衡
虽然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地域、文化等差异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机械设备课程中没有预期匹配的授课效果,主要是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信息技术投入使用需要借助各类信息设备来完成,由于不同院校,尤其作为高职院校经济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院校的信息设备配置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
高校处在发达地带,学生接受高科技产品越高,而处于偏远地区的学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教师教学方式、手段相对落后,尽管学生对设备存在兴趣,教师也不能熟练进行授课和讲授工作。3.2单一教学法
就一些经济实力较好的高校而言,尽管教学设备条件已经准备完好,有了人力、资金支持,但没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培养流程会造成教师不了解教学设备,无法操作。教学过程中不会应用,只会用多媒体来显示视频和图片,信息设备不能发挥其作用,失去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机械课程失去兴趣,对操作丧失体验感,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提高。
3.3教学方法和内容不统一
在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信息技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它不仅可以依靠信息技术教学,也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准备教案和备课工作。从目前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理论教学,使用PPT等方式进行授课工作。若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设计课件工作,效果明显。但是部分教师忽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理论到位,就能达到教学效果。然而,如果教学内容与课件脱节,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严重影响。
3.4信息化教育水平尚处于初步阶段
国内信息化建设稳步开展,高校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还需要教师能够有序掌握教学设备和相对应的仪器设备。将掌握的技术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融合,确保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受到多重因素施加因素,国内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更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反之。这种差异会造成国内高校信息化教育也存在区别。
4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机械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4.1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要想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高校领导需要更加重视信息化教育。需要认清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开展信息化教育。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各大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获得胜利,需要对教学效果、质量进行关注。现阶段教学借助信息媒体手段较多。针对此情况,高校要想提升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响应时代的号召,有目的进行开展教学工作,确保信息化教学的有序开展。应不断优化教学条件,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对软件类教师来讲,要强化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不定期的教师培训活动,强化沟通能力,扩大教师队伍,逐步完善信息化教学。
4.2积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更加倾向新的教学模式。对此,机械类课程的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类机械设备。在可控范围内把教学内容向网络平台进行输送,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如,把课堂预习、复习内容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部分知识点。教师在课前预习期间,添加种类多样的模拟环境,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分析,强化学生印象。同时便于学生对内容的总结和安排。课程结束后,在网络平台进行作业分配,方便学生及时提问。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梳理学生困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
4.3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
现在,国内高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若始终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时代的新发展。会降低师生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体验感。高校需要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和学生互动,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文件和图片,也可以利用物理投影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对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的关键点,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借助网络题库组合成试卷,课堂进行随机检验和评分。教师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的同时,强化记忆学生不熟练的知识点。再比如,微格课的作用还体现在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的知识难点上。再比如,利用微格课对深挖此类专业知识,对学生教学质量进行巩固。微课便于保存,能够适应学生时刻学习的需要。借助此类教学方式和手段,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更赢得了学生的热情。
4.4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模式。一是提升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水平。除了学习如何制作课程外,作为教师需要掌握收集和选取信息资料的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把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和过去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相融合,确保有序学习新知识,同时熟练运用旧知识,新旧结合熟练在课堂实操中进行展示,从源头对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意味着老师要学会计算机系统,运用计算机进行授课,而是教师要适应新发展,利用多渠道的方式拓宽学生思辨问题的能力与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动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取符合要求的方式开展教学计划,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兴趣,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便于后期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和操作。
结论
总而言之,机械类课程和别的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专业课难以理解,专业化程度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度很大,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性、接受率不强。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多样化,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理论化的知识,以便强化知识记忆。现在,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式。高校应继续加强信息化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学习相关技能,为社会培养质量高、专业性强的机械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牧军,高伟.工業4.0环境下高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6):120-121.
[2]周纬远,何永玲,黄贤毅.关于地方高校机械专业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北部湾大学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1):75,77.
[3]马燕峰,景魏.机械制造工艺教学改革与优化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226-227.
【作者简介】:周小淞(1988年6月生),男,汉族,江苏江阴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零件快速成型制造、人机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