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1-11-10周庆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形式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

摘要: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各个行业都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化为背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更是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究的内容。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管理质量较低,管理人员的信息综合素养偏弱,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明确规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相关工作内容。对此,本文就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形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创新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创新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突飞猛进的互联网科技为我们创造了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是丰富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其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不管是在教育学生还是管理学生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更是影响了校园生活以及师生你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科技的出现不仅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高质量管理。

一、学生管理信息化内容

(一)校园网络信息化

高职院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了校园网,学生管理信息化不能沿用以往的桌面级别的应用,传统桌面级别的应用一般都是通过少数学生的辅助来完成管理工作,这样的管理形式不能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同时也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在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不断引起信息化技术,院校管理人员可以借助WEB来应用和处理各种信息,教师与学生以及管理人员都能各尽其责,贯彻自身职能[1]。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网站公布相关信息,教师与学生都能随意浏览,并且通过网站学生还可以自行查询成绩。对此,高职院校管理形式要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实现学生信息化管理。

(二)学生思想信息化

高职院校在落实信息化管理时,还要将与学生的教育与信息化管理进行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从而面对生活与学习时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信息化为高校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形式以及相关思维也逐渐产生了变化。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教育管理更是一个主要环节。借助人力来整理和获得一系列信息,不仅会浪费人力还会浪费一些时间,并且这样的管理形式还存在管理单一的现象。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质量,高职院校就要全面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当前受到网络技术的辅助,高职在管控学生时取得了一定突破,从而带动了高校的长期发展[2]。

(二)信息化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

首先,管理工作观念落后。很多教师在管理学生时都以来自己的管理经验,这样的管理形式过于表面化,没有科学依据,整体管理形式不够严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削弱了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其次,管理工作淡化为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网络为学生创建了更多自主发展空间,但也影响了高职学生日常社交。另外,再加上校园中一些网络文化传播实效较弱,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因此要正视网络为学生造成的影响。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形式

(一)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设备

为了顺应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最主要的环节就是丰富教学资源,若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那么在开展教学时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倾向表面化,毫无价值[3]。因为高职院校有较多的专业,每个专业又包含了较多的学科,只有对高职院校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促使错综复杂的学科更具有系统性。比如,将课程体系分为主体和辅助等不同形式的板块,并在各个板块之间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并为其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比重要的就是图书馆以及自习室,对此高职院校一定不能对这一块教学资源加以补充,并聘请专门的人员对图书馆加以管理和维护,以便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当下,互联网已经与高校结合,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前提,创造高效的教学管理形式,比如利用网上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学生视野。

(二)结合现代技术,加强管理时效性

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社会逐渐转向信息化社会,并对人类生活造成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当下媒体与信息技术实现了结合[4]。对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优化当下学生管理形式,进而实现高效管理。当信息化技术进入高职院校,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多便利,在突出学生地位的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科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或是电脑,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创建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更多知识,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能顺利落实。贯彻信息化管理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更好的服务之外,还能促使高校育人真正实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在构建网络管理平台,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一定要规划好统筹指挥工作,以便将不同信息和活动能够有效传递到学生端,让学生即使在宿舍也能掌握与学校相关的信息,真正实现便捷。

(三)持续强化管理水平,主动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正在持续加强,因此为了匹配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学校的管理水平也要相对提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使其全面建设,长期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亦如此。高职院校在以往的管理基础之上需要不断创新,以此优化管理水平,通过创新化的管理形式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质量[5]。为了实现这一愿景,高职院校应该突破传统管理形式的束缚,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对管理形式加以创新。要想顺利进行管理工作,就要有正確的管理理念进行引导,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全面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并在相关理念的引导下,完成实践。

(四)强化教资团队,全方位管理

对于学生而言,影响力最大的依旧是教师团队,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相对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此时的教师对于学生更具有引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管理形式的过程中还要主动建设教师团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以此推动高职院校的事业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外,还要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行动,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健康心理[6]。另外,高职院校属于我国教育重地,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要先具备坚定的党政思想,保持对学生、事业、学校以及国家的热爱,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

结束语:

总之,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本着教育至上的观念,为学生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此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积极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 朱楠. 信息化背景下以人为本观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探讨[J]. 数码设计(上),2021,10(4):286.

[2] 辛会翠. 高职院校信息化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河北农机,2021(2):56-57.

[3] 许瑞容. 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 林区教学,2021(1):40-42.

[4] 龚李静. 基于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 兰台内外,2021(5):46-48.

[5] 张东升,周秀琴. 信息化背景下以人为本观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 数码世界,2021(2):154-155.

[6] 阮洪妮. 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刍议[J]. 西部皮革,2020,42(15):103-104.

姓名:周庆玲、出生年份:1964.09.3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西广丰、学历(学位):本科、职称:高级实验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邮编:344000、收件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赣东大道1300号名仕公馆5栋405室、电话:13979499065、现就职单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形式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
小学生探究海洋生物的实践研究
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巧用方法,培养农村学生语文复述能力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关于当代电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关于高速公路路政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