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2021-11-10李青彦
摘要:马卡连柯是苏联现代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艺术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背景下,他的劳动思想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得益于自身长时间的教学实践。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教育的起点始于儿童阶段,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他将自己的一身全部献给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教育事业,他创立的教育体系推动了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教育,其集体主义理念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
关键词: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
一、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1)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丰富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世界社会主义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先锋者,急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其社会主义建设和道路选择也极大地丰富着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诸多构想,尤其马克思主义作为始终关注人的解放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直是其理论焦点。苏联的国民教育实践也成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土壤和试验田。马卡连柯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家,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教育理论。
(2)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需要
由于国内外战争的缘故,苏联许多儿童失去了父母而流浪街头,很多甚至成了违反犯罪分子。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流浪和犯罪儿童己达两百多万,当局非常关切这一问题,成立了儿童生活改善委员会,全国各地也创立了工学团接纳和改造这些儿童,使他们成为新人。1920年,马卡连柯被任命为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学团的主任,同年末更名为“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工作了八年,这是他探索并实验共产主义的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实践中,马卡连柯深刻意识到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资本主义教育体系之间的巨大差别,他表示要按照新方法培养新人、培养苏维埃国家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在过渡到无阶级社会的时期速所必须的那种类型的行为、性格、个性的总和。
(3)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经历
马卡连柯之所以能够成为苏维埃教育学的重要贡献者,离不开他丰富的教学经历。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总共16年的教育实践中,马卡连柯把3000多名流浪儿和违法青少年改造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在他三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其中二十万小时都是用于教育工作,教育出了三千以上的儿童,而他作为一名教师,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践,用实际应用一步步确定共产主义教育体系。
二、马卡连柯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1)劳动教育的起点:儿童阶段
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仁斯基公社》的16年的教育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期望的效果。马卡连柯指出,儿童将来在社会上的作用和价值,完全取决于儿童参加社会劳动的能力,取决于他对这种劳动所作的准备。他主张儿童要早一点参加家庭劳动,为劳动教育做准备。马卡连柯认为,使儿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对个人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反对对儿童娇生惯养、不让其从事劳动生产的教育方式,并指出这种宠爱溺爱的教育方式表面上是一种爱护,实则是一种荼毒,使得孩子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难以成功地做成任何事情,更遑论实现自身地全面发展。因此,他认为劳动教育,即人类劳动品质的培养,不仅是未来好的公民或不好的公民的教育,而且是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其幸福的教育。[1]他的这一观点,实质上把劳动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劳动教育的功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勞动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保证。马卡连柯承袭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教育观,并指出“正确的苏维埃教育,如果是不劳动的教育,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2]、“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知识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3],在他看来,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社会生产建设者。基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新品质的教育目的,马卡连柯认为,劳动不仅能发展体力,而且能发展智能;不仅能给人以生产技能,而且能培养人的组织才干,还能陶冶人的情感。但在他看来,劳动教育的这些功能,只有在其与教学、与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才能得以发挥。就是说,劳动教育是整个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种认识,马卡连柯十分注重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再使“兴趣”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责任感,养成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同时,又通过体力劳动与技术性(智力)劳动的巧妙结合和过渡,使学生掌握知识和生产技能、发展智力,使他们体验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幸福,成长为有高尚情操的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4]
(3)劳动教育的形式: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他格外强调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教育出来的人,应该懂得生产,懂得生产组织,也懂得生产过程”。[5]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长16年的教育实践中,马卡连柯始终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并取得了相当成功的教育效果。通过在学校里开展缝纫木工、牲畜饲养、铸工制图、电焊雕刻等体力劳动、手工劳动,马卡连柯成功地将数千名流浪儿、违法少年改造成为了合格的苏维埃工人。在这里,这种注重生产性质的劳动教育,目的就在于发挥劳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并从实际的、能衡量的社会财富创造中来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负责精神。
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劳动本身并不自发地具有教育性,只有当其与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时,它才具有教育性。为了充分发挥劳动的教育性,马卡连柯不仅注意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而且始终努力把“劳动的利益和必要性”——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义务感、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化为学生参加劳动的动机。为了正确发挥劳动教育的教育意义,马卡连柯提出集体劳动的必要性。他认为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人们的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只有共同的劳动努力,只有在集体中的工作,只有帮助别人劳动和人们的经常的相互劳动依存,才能建立人们彼此间的正确关系。
三、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1)推动了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一定的教育客观规律性。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不仅富有理论高度,同时还具有实践意义。他的劳动教育理论基于社会主义建设,扎根于社会主义实际,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劳动教育观的同时切实结合苏联社会生产的现实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对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作了高度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他的教育理论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它能反映运动的必然性,从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2)深远的国际影响
马卡连柯的著作已被译成各国文字出版,例如,《教育诗篇》就曾被译为中、法、英、德、波兰、捷克、西班牙等国文字出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在东欧各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这些国家中,有许多教育家、教师研究着马卡连柯的教育著作,也有许多的学校采用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集体主义理念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
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实践。建国初期,为人民服务的伦理思想奠定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强化了集体主义行为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在政治上受到孤立、经济上受到封锁、文化上也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势必要提倡重视集体而忽视个人的集体主义,实现由国家统一安排和分配资源,以保证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集体主义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模式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袁玲.浅析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西部学刊,2019,(14):90-92.
[2]《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第369頁.
[3]《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第530页.
[4]胡君进,檀传宝.劳动、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重思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 40-45.
[5]《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第462页.
作者简介
李青彦(1997-),女,湖南张家界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