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诠释与反思
2021-11-10赵庆风
赵庆风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一门课程,其工具性表現为语文的听、说、读、写,人文性表现为对学生价值观、思维情感、审美、个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我们虽然在设计层面上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但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二者的失调,具体表现为人文性的缺失。如何解决语文人文性缺失的问题?我们从此现象的历史背景、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三个方面可以得出答案。
一、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小学入学率、非文盲率只有20%。为此我国政府长期致力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扫盲工作的开展。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数量上保证大多数人能达到语文教育要求的基本水平,即语文的听、说、读、写、用。虽然对于文化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人文性缺失的历史积弊。到2008年底,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总数的99.1%,“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9.3%,“两基”目标基本实现,而义务教育这才从基本普及转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育也开始由最初重工具性转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统一,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但是传统积弊造成的历史余音仍在,如何让人文性重回语文课堂,依旧是素质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语文教材的编写
近年来,通过对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下语文教材的选编有如下特点:
(一)从内容上看,选择的文章有诗歌、散文、小说、随笔、应用文等,横贯古今中外,范围广,内容丰富。既注重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又能结合当今时代要求,让学生感知泱泱华夏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传承、积淀与创新的过程,从而滋养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自信心。
(二)从数量上看,古代诗歌占的比重逐渐上升。这说明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这也是提升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表现之一。
通过分析人教版语文教材,我们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在编排、内容、设计上都能较好地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三、语文教学的展开
基于时代背景和语文教材现状的反思,我们一边欢喜一边愁。欢喜的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改革正在呼唤人文性的回归;愁的是,为什么在这样形势向好的情况下,还是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失衡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程目标没有落实。
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是横纵两个维度。横向上,语文三维课程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与纵向上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人文性”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大的语文学习网络。这个网络可以转化为“知”,“情”,“意”,“行”四个字,而语文教学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一)“知”,即知识的学习,对应“知识与能力”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对教材的知识掌握。想要在教学中提高语文的人文性,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必须深入其中,探究隐藏于文字表层之下的,情感,并将其传达给学生。以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为例,通过百度检索发现大部分的教案设计中对本文的情感解读为对逝去亲人的深挚情感。这固然是对文章的一种解读,但这种解读未免太过浅薄。《祭十二郎文》是叔叔写给侄子的祭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人是如何艰难生存下来,他反映了小市民家庭的生活。但这只是表面,其终极目的是借由十二郎文的死,把他们的成长、生活用文字宣告出来。这样的文章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生僻的典故,通过简单的事实带个人的感动,令人体认到他人真实地生存状态和尊严。这样的解读,才会令《祭十二郎文》的真正意义凸显出来,也才能在实现学生掌握文意和文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体会其中情感,体现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人文性熏陶。
对于语文的学习,我们也不是一味强调人文性却忽视工具性,从而导致语文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时期,我们要重视语文知识教授过程中的求新求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不再枯燥,让学生在识字通达的过程中,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保证语文工具性落到实处。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教师不只要会用新媒体来教学,还要懂得怎么用好,更重要的是融入生活,与时俱进,与学生的思维俱进,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情”即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意”即对学生意志、信仰和“三观”的塑造,对应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是人心的一种牵动与感染。无论是诗词中的情景交融,还是文章中的思想情感,都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需要“有情”。首先,教师要有情怀,带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引爆学生心中的火种,由此,兴趣才可萌生。其次,学会审美。审美应发现美,感受美,这就要求我们走出教室走向外界。因为语文本就来自生活,语文课堂远不止教室,陶行知提倡“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要我们走出禁锢,走进自然,看到更多更美的事物,感受美的价值。只有“走出去,引进来”,看到过,触动过,感染了,内化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能力的培养。
至于“意”的培养,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知足常乐”的道家智慧,“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箴言,都是对学生“意”的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生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而这些宝贵精神的传承,正是需要我们通过语文课堂来实现,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如选取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等诗句,都是很好的例子。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于此,耳濡目染,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坚忍不拔、意志坚定、品行兼优、内外兼修的优秀人才。
(三)“行”即实践行动,这是一个把语言转化为语用的过程。学生在掌握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后,要通过“用”来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而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说,唯有学生语言运用的好,才能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统一,才能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能落到实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从知到行”的变化,就要注意“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上的反思和改变。语文课堂不能以考试为纲,应该摒弃过分功利思维,让学生变成只会“做卷子”却不会表达自我的机器。我们应该在语文教材学习之外,增设丰富多彩的辅助课程,如演讲课,书法课,课外阅读鉴赏课等,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多给学生发声的机会,鼓励学生小组学习探讨,合作解决问题,自己的观点能够畅所欲言,切忌“死答案”“标准答案”,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由此,借助“知、情、意、行”四字诠释语文课程的目标和性质,也就真正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让语文学习,成为横纵经纬双向联合的完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