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大学生的手机异化现象
2021-11-10马晓琳和丽娟
马晓琳 和丽娟
摘要: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剖析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生存,说明异化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丧失,并明确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手机异化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种当代表现。手机的异化使用在众多的群体中产生,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可以离开手机的时代。白领族需要打卡被手机控制,媒体工作人员需要准备应急报道被手机支配,本文试从手机引起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交往行为的异化展开论述谈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异化现象。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异化、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异化、劳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异化。劳动者与他的劳动产品异化,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产生了问题。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交换物统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产品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独立力量,他们生产的越多,他们占有的产品反而越来越少,从而反对他们自己的异己力量就越大,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困,劳动者创造出来这些东西,享受不到,反而受制于这些东西。劳动者与劳动异化,马克思关于真正劳动的表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劳动作为人类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活动,变成了被动的,劳动被物化了。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也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生活中。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而且表现在劳动活动中,劳动活动本身异化了,劳动表现为外在性、强制性、异己性。劳动不是自愿劳动而是强制劳动。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不是他的本质。不是内在的需要,而是需要的手段。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質异化,劳动者在劳动中无法获得快乐,但是异化劳动把人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也就是说,人的类本质异化了。劳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异化,人和人的关系由物取代,资本家和劳动者矛盾激化变成对立关系。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造成不劳动者占有劳动者的产品,造成人与人的对立,人类丧失了自己的社会性本质。劳动者通过异化劳动产生出了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这个人就是资本家。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人的即时通讯工具。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同时,而手机的广泛使用产生了一系列异化现象。手机的使用目的在于方便人类的沟通交流,但是随着手机的日益使用以及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进步,手机的负面作用不断显现,手机异化现象随之。立足这一现象,分析如何消解这一现象,有利于把大学生从手机异化的圈子中解放出来,手机异化和劳动异化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人类本质的异化
人的本质是具有独立意识,可以独立行动的个体。但是手机异化带来的后果是,人变成了手机的附属品,人无法再独立,手机总是和人相伴行动,与人的生活如影随形。人丧失了作为人的独立个体性。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他认为人的最高本质是人本身,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手机异化现象的发生使大学生脱离于自己的本质,无法做到追求自身的需要,相反被手机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捆绑,不是人去追求需要的东西,而是被手机提供的需要而需要,丧失了人的最高本质。与此同时,人被束缚在手机的世界里,被手机世界所影响。随着大学生的手机异化现象,人本身处在手机给予的一部分自由里。
人的本质是需要劳动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而生产劳动的特点又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它是人的自由活动、自主活动、自我实现、是人的自觉自愿的从事的活动。只有是在自由的尺度上的人类劳动,才能使人保持自己的本质。劳动使人自由,劳动使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创造使用工具,手机本身是人的劳动产物,人的劳动创造使人的能力具有延展性,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日常使用工具等都方便了人的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异化现象的产生使大学生不再自由,束缚于人自己的劳动成果里,而劳动这一本质也被搁浅,大学生利用较多的时间沉迷于手机世界。少年强则国强。手机异化使大学生行动和心理懒于进行劳动,所以对这一异化现象的解决也有利于劳动教育的进行以及对于人的本质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另外手机作为工具在某些方面也为人提供了劳动的场所,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信息化的劳动使大学生深陷网络诈骗以及网约车事故的伤害中,此时信息化的劳动不再积极,信息化的劳动存在着欺骗和伤害,我们在对于手机的使用中必须保持清醒。
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构成了社会交往,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当代大学生的交往行为中,手机占据了一片江山,同学的交往被手机取代,虚拟软件引起了人际之间的信任危机,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被消耗,产生一系列问题,大学生裸贷危机,不法分子利用社交软件趁虚而入。手机打车软件的兴起,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手机软件的良莠不齐以及使用者的人品不一,都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与人的信任感被手机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来应该是自由,尊重的,但是随着手机这个媒介工具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丧失了本来的样子。人与人的交往不再透明,人人居于网络之地,键盘侠数不胜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仍然需要谨言慎行,但是手机的异化使用令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充满危机。
三.客体的主体化
异化指人与其产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人的产物对其创造者发生异化。而自我异化指的是人的情感、态度、经验的变化。对于人的主观世界产生了影响。马克思认为在历史的、实践的方面来说,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统一关系的科学表述,人的一切活动,尤其是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一种能动而现实的转化,即双向的对象化过程。手机作为人创造的客体,具备了许多对于人具有吸引力的功能。是非常具有智能化的使用工具,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解放了人力,解放了人的双手双脚,在时空上拉近了距离,使人更加自由方便的进行生产活动,但是被人赋予了主体性,人作为使用手机的主体,本应该处于支配的地位,支配手机的使用,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广泛,人不自觉地被手机支配,主体性丧失,手机占据了大学生较多的娱乐和学习时间,大学生被手机支配着。手机反客为主,占据了大学生的物质时间,控制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化创造了大学生的一部分精神价值。手机不离手成为常态。手机控导致大学生陷入了一种怪圈,手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本身应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享受,但是手机带来的异化使大学生越来越被动,在手机世界挥霍时间和金钱,所以说大学生在对手机的使用中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被手机编织精神世界。只有对其进行足够的独立思考才能做到反手机的异化,只有对其进行独立的思考才能使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反客为主,成为手机的主人,追求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四、如何消解大学生的手机异化问题
首先是大学生自身对于手机树立正确的认识,分清楚自己和手机的主客体问题,清楚自己是手机的主人,人作为主体,自觉能动的创造了手机,充分发挥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具的创造本来是服务为人,但是手机作为客体的一方一但思想和行动上控制了人,大学生就变成了手机的奴隶。手机对于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控制表现为随着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强其涵盖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游戏的方便使许多大学生把时间荒度于游戏对于其学业的不认真,手机贷款的便捷使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为之走险,手机交友使大学生在校园期间容易接触到社会闲杂人员,手机上某些软件带来的碎片化知识会冲击大学生的三观。大学生尚处在一个身心不完全发展,三观需要各界用心建设的阶段,手机的一系列功能会对于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产生严重危害。手机对于大学生的行动控制表现在,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利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大学课堂随处可见低头一族。大学生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使用手机,手机作为客体不自觉地占据了大学生的众多时间,手机综合症也产生了,大学生无法在额外的时间戒掉手机。其次是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大学生作为学生一族即将迈上工作岗位的主要劳动力,学校对其进行三观引导教育有助于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大学生被手机异化这一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学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活动中做出一系列举措。迎合学生的兴趣,对于课堂进行管理,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丰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学校的努力下大学生手机异化现象势必会得到改善。其次是家庭教育,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家长以身作则,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娱乐活动有一个了解。最后是社会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保护,政府部门加强对于网络世界的立法,保护网络世界的干净与宁静。检查手机软件的应用健康程度,对于运营者提出来合理的建议。另外手机运营商家增强自己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对自己的线上商品进行品控,提高线上服务的质量与水准。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人对世界的力量无法做到积极的把握,世界同人相背离,高踞人的力量之上,根植于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异化不仅是物对人的劳动产物的剥夺,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异化的表现。从马克思哲学角度研究当代大学生手机异化问题,不仅体现了对大学生网络生存状态的关心,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异化的普遍性中,手机是相对来说尚未产生严重异化问题的一种特殊性,而大学生也是众多群体的一部分,立足于大学生被手机异化的视角分析手机的异化,对于我们面对今后时代发展产生的科技异化、社会关系的异化具有前瞻性的意义。手机作为最方便的即时通讯工具,它的本身是沒有问题的,但是手机和人的行为在一起以后就变成了异己的力量,重要的是其作为一把双刃剑我们也无需持悲观的态度。手机在今后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如何消除手机异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手机使用价值观念至关重要,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手机异化现象在大学生中势必会得到改善。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异化作为一种现象覆盖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对于异化现象保持警惕,对于异化现象的出现保持清醒,对于异化问题乐观克服,我们的生活也势必会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共中央编译局编2012年人民出版社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2000年人民出版社
[3]《重新评价马克思的自我异化理论》韩立新2020年清华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
马晓琳(1995年7月)女,河北省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领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丽娟(1999年1月)女,河北省邢台人,在读研究生,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