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经济产业“走出去”路径探索及分析

2021-11-10梁嘉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国企业双循环走出去

梁嘉伟

摘要:新经济产业是以创新、创意为特点和引领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当下我国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宏观政策的引领下,部分领域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数字经济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在“十四五”期间为我国产业升级与提升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产业如何“走出去”,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走出去”进行了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

关键词:新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双循环、中国企业“走出去”

0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一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产业,象征着未来经济与新兴科技的发展方向,对我国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力发展新经济产业并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在已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提供物质与政策支持,从而提高我国新经济产业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向着新经济产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在新经济背景下,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国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进一步实现扩大市场规模与相关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加快优质产能输出、降低成本提高福利等目标。

深化新经济领域国际间交流合作、促进人类科技发展,是破解当下人类所面临多数重大挑战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使我国新经济产业“走出去”,获得科技话语权,对于在“十四五”期间产业链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

1我国新经济产业现状

新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数字经济为依托的经济形式,是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9.2万亿元,占GDP总数的38.6%,分别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和2.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即使在当前疫情常态化,全球经济增长表现乏力乃至衰退的情况下,我国数字经济仍能保持较高增长,展现出了较强活力。具体来看,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9.1%,占GDP总比重为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体重80.9%,占GDP总比重31.2%,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为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由表1的数据看来,2015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扩大,成为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进一步凸显,尤其在2020年更反映了对于缓解疫情影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增长极之一。同时,产业数字化规模要高于数字产业化规模,在数字经济内部产业数字化的主导地位更加鞏固,然而二者的规模都呈现了稳步增长、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是我国数字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产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备、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跃进的重要标志。

2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路径分析

2.1“走出去”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期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5年相关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截止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92万辆,占我国汽车保有总量的1.75%,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达到历史新高。从“双循环”的角度来看,国内大循环是支撑产销量新高的关键影响因素,国际循环方面较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44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额为41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出口额为224.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7%,尽管出口有着显著的增加,但是我国该产业进出口仍然存在高达195.76亿元人民币的逆差。

从数量上看,2020年全年进口13.06万辆,同比下降17.6%;出口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受疫情和相关政策影响,进出口量都有所减少,而出口额反而提升,侧面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向高端化、高价值化迈进,随着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及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给予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球碳排放等环保政策不断严格,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从未有的重大机遇。

2.2 解决方案与展望

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是第三次汽车革命的代表,当下已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面临着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够强大、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略微滞后、产业生态尚未打造健全、全球化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等问题。对于如何高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快步走入汽车强国行列,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优化政策落实,突出市场主导。《规划》中提出了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构建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层次发展规划,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共同努力,全面落实。应当注重市场驱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促进产业间协同,支持创新能力突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合理利用行业竞争,建立淘汰机制等。同时,根据相关车企的发展需求来引入和优化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政策,提供更高质量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服务。

提高创新激励,加强人才吸引。应充分认清新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与创新激励等要素的重要性。因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优化创新激励手段,提高激励门槛与加大激励力度;加快对人才的高质培养,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培养和引进纵贯产业上下游的创新型人才,是解决我国众多领域难题的有效办法,唯有上述手段才是突破研发瓶颈、掌握关键技术和兼具可推广性的一剂良方。

扩大开放程度,深化国际合作。面对疫情常态化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可以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和提升国内竞争,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在新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实现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多层次统筹兼顾,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新经济汹涌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推动中国新能源乃至中国新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增长。

参考文献

[1]许宪春,张钟文,关会娟.中国新经济:作用、特征与挑战[J].财贸经济,2020,41(01):5-20.

[2]王雅萍.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路径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3]孙娟.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院2021年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中国新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编号:XSKY2114ZD)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企业双循环走出去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迈过海外风险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