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文献综述

2021-11-10王钰涵徐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王钰涵 徐砺

摘要:国务院在《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及增设试点的通知》中提到:到2021年底,要在试点地区建立并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其融入到健康中国的建设当中。本文从研究评述的角度,关注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是如何回應城市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需求。回顾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设施配置、人才队伍、服务运作、观念认同、网络平台、效果评估等方面。但是大多数研究忽视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及体系构建的地区差异,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提升,加强多个主体的关注,构建多方参与、个性化的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

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构建并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时满足人们心理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人们的期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更好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需要,是之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是基于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试图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分类梳理,理清迄今为止的研究状况,分析发现未来研究趋势。

一、关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在梳理了国内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在路径构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的加强、设施配置的规范、人才队伍的建设、服务形式的完善、思想认同的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

(一)加强组织管理

在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过程中,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需要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责以及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概括为从属关系、共生关系、延伸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四个方面。就从属关系来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在当地卫生局和地方财政局的指导和保障下开展心理服务。就共生关系来说,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人力、物力等方面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较为困难独立运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就延伸关系来说,社区卫生技术服务框架应当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纳入其中,从而更好满足基层大众的心理发展需求。就合作关系来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构建需多与例如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等相关社会资源进行链接合作,更好服务于社区居民。(何华敏,2015)。总体来讲,各相关部门需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在政府总体领导的前提下,将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以及现有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朱正婧,2014)。

(二)规范设施配置

目前在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服务咨询师的社区中,就基础设施配置方面,仍然存在设施配备不规范、运转情况不理想等情况,其服务场所有待升级与完善(谢亚彪,2019)。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就经费保障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政府应当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统筹规划,将其纳入公共卫生经济的建设当中,同时对该体系的构建进行财政预算拨付的分析。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补充政府角色的不足,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资金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保障作用。(侯宇辰,2014)。

针对公共安全心理相关服务产品的完善,有学者提出:其一,利用现有的社区公共设施,将其灵活、合理转变成服务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活动空间,可以是心理工作坊等形式。其二,视情况增加心理健康服务所需的硬件设施配备。比如团体放松室以及相应的放松设备等等。其三,增加心理服务软件产品的供应,可以是心理矫正等产品。总的来说,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情况,在完善基础心理服务设施的前提下,适量补充增加居民所需的心理服务所要配备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和产品,以此来应对新兴和趋势的社会心理问题(王曼,2020)。

(三)建设人才队伍

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中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大多以引进和培训为主要切入点。

首先是人才引进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在经费投入、激励制度等方面应给予关注。例如改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制定出针对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的相关制度,配以相对应的经费投入,对在工作中的优秀人才和先进人物在专业培训、物质和精神奖励方面建立起合理积极制度等方面,、提升人才专业程度,最终达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升的良好成效。(余祖伟,2019)。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人才队伍构建建议。有学者建议,利用高校资源,形成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储备力量。(朱正婧,2014)。也有学者建议积极引导社区周围学校、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多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李树军,2020)。

其次是队伍的培训,当前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集中于专业队伍的专业培训和监督管理方面。针对专业培训,有学者研究认为要在工作前给与专业知识理论的培养,在工作后注重服务开展方法技巧的具体培训。(李树军,2020)。同时因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前的职业道德、伦理守则、服务中的规范技能、服务后的反馈或是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暴力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都会涉及到如何合理合法规范的服务问题,因此,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监管需要及时给予完善(谢亚彪,2019)。

(四)完善服务形式

不局限于心理常识宣传及心理咨询的常见服务形式,为提升服务成效,有学者建议建立社区居民的心理档案,开展最大程度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专业心理服务。(何华敏,2015)。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关注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例如: 农民工在城市中可能普遍存在融入问题,那么针对性的就可以为他们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学习能力的培训,让他们具备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 社区中的退休老人在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很大可能会存在一定适应问题,可以为他们提供缅怀往事疗法和人生回顾疗法,重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积极面对当前生活等。 (何华敏,2015)。

(五)增强思想认同

第一,消除偏见、误区,增强心理服务思想认同。一些学者发现,由于当前社会大众心中对心理健康的意识较低,而且对于心理疾病存在着负面标签化或是偏见,所以,目前社区中很多精神疾病的患者或者是心理发展存在一些问题的居民,因碍于旁人的眼光和看法,不愿意主动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求助或者咨询,当然,他们的问题也就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疾病,更甚者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朱正婧,2014)。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又广泛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改变大众对心理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对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彭丽丽,2019)。

第二,完善社区公共安全的积极宣传和社会心理引导机制。首先,基层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在宣传引导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增加心理服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引导基层群众的正确心理走向。其次,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各类相关组织可以通过开发利用短视频平台来宣传心理学知识和相关教育视频,提升年轻一代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最后,发挥社区组织的自治优势。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网格平台、智慧社区网络等,发放心理疏导宣传册、组织专家讲座等,对社区居民普及正确的社会心理知识、進行心理疏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王曼,2020)。

(六)建设信息平台

经历了这次疫情,线上的有效性、方便性以及实用性得到有效验证,已经慢慢成为为公众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在讨论未来心理健康工作的时候,有学者提出可以采用“心理服务+互联网”的模式。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在政治、经济等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它们在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相关信息的快速共享、实时监测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优势作用。通过这些信息、数据和指标的综合分析,不仅可以掌握社区居民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更是可以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极大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王博涛,2021)。另外,在拓展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有学者提出建设优质的心理健康数字化学习资源。各地要通过自建、引进、共享等方式建设针对社区各类人群(如居民、企业职工、大中学生等)的心理健康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综合性资源体系,覆盖社区各阶层,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余祖伟,2019)。

(七)构建评估体系

良好有效的评估可以总结出开展服务的有效性、问题不足的反思改进、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更好发展。其目的不是为了追责,而是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将计划落实好、执行好,从而保障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及工作有效开展(李树军,2020)。

目前我国国内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体系的构架和评估形式的完善。关于评估体系的构建,有学者认为需从起点、过程、结果三层面进行。社区开展的心理服务的目标是否是转变为理想的服务模式?实施过程能否实现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否最终保障并促进了居民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通过把握起点,监控过程,考察结果三方面,形成一套可推行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王凤姿,2019)。那么具体的评价形式主要包括:通过专业人员提供的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开展活动的满意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服务开展的现场或者是社区居民接受了心理服务之后进行现场效果的评估;通过相关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来评价和改善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何华敏,2015)。

二、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评述

自新冠疫情突然爆发以来,给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我们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相关研究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并为未来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必须提出的是,近十年中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学术界但是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关注构建过程中政府、心理咨询师的参与和角色,事实上多方参与、针对服务对象也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增加体系构建的活力;另一方面,需求是服务提供的基础,通过分析把握其需求才能提高服务成效,并且不同地区、人群的需求是不同的,立足差异化的需求才能建立完善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其次,从研究视角上看,缺少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构建研究,多集中于国内社区体系的整体构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不同地区居民需求的满足程度。

(二)研究展望

为更好构建和完善目前我国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发展需要,笔者认为,未来学术界对于研究在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加强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多个相关主体的关注,建立起多方参与的服务体系,例如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在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同时,服务对象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也是今后研究的关注方向。

其次,结合国内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等因素,构建地区差异化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例如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结合当地文化习俗深入分析居民的心理发展需求,除了国内社区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组织、设施、人员等配置之外,配备、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和设施。

参考文献:

[1]王博韬,魏萍,丁兰艳.公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思考[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1):1-6+14.

[2]于红.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6):1-3+8.

[3]王曼. 着力补短板,构建社区公共安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N]. 中国社会报,2020-08-07(003).

[4]李树军,王薇.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品位经典,2020(06):93-94.

[5]王凤姿.新型社会治理格局下我国城市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构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2):75-77.

[6]余祖伟,陆爱桃.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策略探讨——以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的视角[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4):36-42.

[7]彭丽丽.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9,21(03):46-49.

[8]张晓娟.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市M区的实证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181-183.

[9]徐砺,李禄俊.社会治理视野下社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3):39-43.

[10]谢亚彪.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11]牛晶.浅议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新西部,2018(26):18-19.

[12]张凡迪,李岳瞳.构建沈阳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7):134-135.

[13]何华敏,胡春梅,胡媛艳.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07):1114-1118.

[14]朱正婧.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6):28-31.

[15]吴汉.从需求角度看山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J].北方经贸,2014(06):32-33.

[16]侯宇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析[J].学理论,2014(09):67-68.

[17]方芳,杨沛樱.基于居民需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179-184.

[18]张喜专.健康城市建设中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与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0(08):30-32.

[19]王小凤.可能心理学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264-6266.

[20]白红敏. 如何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A].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17:1.

[21]吴卫东.论和谐社会建设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42-144.

[22]胡秦.构建大庆市科学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探讨与研究[J].人人健康,2020(14):38.

[23]张丹,贾林祥. 基于循证实践理论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A].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9:2.

[24]梁光霞.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04):18-21.

[25]封周奇.贵阳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其体系构建初探[J].魅力中国,2009(19):84+79.

[26]孙金诚. 构建“家-校-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N]. 人民政协报,2021-03-17(006).

[27]张绍波,付伟,郭志博,肖遥.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21(02):103-105.

[28]王金玲,马锦飞.社区感干预与网格化管理结合,构建社区重点人口心理服务与干预体系[J].公关世界,2021(02):88-89.

[29]陈哲. 城市社区心理服务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30]倪海珍.健康中国教育背景下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服务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20(07):5-7.

作者简介:

王钰涵(1996-),女,河南郑州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徐砺(1965-),女,四川宜宾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