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空位主语与宾语的原则和参数分析
2021-11-10董金婷
【摘要】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空位主语和宾语现象。基于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理论,对汉语的空位主语和宾语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汉语有类似英语等语言的空语类现象,但就其相似的语言现象中也有不同的語言特性。另外,汉语没有pro空位,因为汉语是一种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语言,不能通过动词来复原空主语。当汉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语义表达依赖语境时,这样的空位现象是省略。
【关键词】空语类;原则和参数;汉语空位
【作者简介】董金婷,湛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空语类理论是乔姆斯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管约论体系中举足轻重。随着研究的深入,空语类理论得到各国学者的密切关注。国内很多学者纷纷研究汉语空语类,但目前对于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尚无定论。本文基于空语类的原则与参数分析汉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现象,探究汉语空主语与空宾语的归属问题,从而揭示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共性和特性。
二、空语类及其分类
空语类是指语言结构中没有语符表现形式,却具有语义解释作用的句法成分。乔姆斯基依据空语类是否具有照应词性特征和代名词性特征,把空语类分成NP-语迹、变项、PRO和pro四类。
1. NP-语迹。NP-语迹是名词短语经过转换后形成的空语类,为非独立题元且受主目约束、受管辖,具有照应词性。根据约束第一原则,照应词在其管辖语域内受约束。所以在管辖语域内NP-语迹与先于它的名词短语同标。英语中主要体现在主动句变被动句后名词短语留下的语迹和主语提升句中名词短语从小句主语位置提升到主句主语位置后留下的语迹。
Crstal was scolded t.
John appears t to have scolded Crstal.
2. 变项。变项也是转换后形成的空语类,为非独立题元且受非主目约束、受管辖,既不具有照应词性,也不具有代名词性。根据约束第三原则,变项总是自由的。英语主要体现在特殊疑问句中疑问词留下的语迹、关系小句中被关系词所替代的名词短语留下的语迹和宾语主题句留下的语迹。
[Whch one] do you prefer t?
She fnally bought the book whch t was wrtten by Leo.
[That book], have already read t.
3. PRO。PRO是由基础部分生成,为独立题元。出现在非定式句的主语位置上,不受管辖。具有照应词性和代名词性,既可以指本句中的词语,也可以指句外词语。泛指PRO只能是作主语的非定式句的主语;在其他位置出现的PRO受其控制语控制。
[PRO] Learnng a foregn language s enjoyable.
Crstal persuaded John [PRO] to take part n the contest.
4. pro。pro是由基础部分生成,为独立题元,受句中动词的曲折系统一致关系管辖,可复原代词空主语。在具有丰富的主谓一致系统的语言中,如意大利语或西班牙语,代词空主语可通过动词的曲折系统复原,而不造成语义混淆。pro具有代名词性,根据约束第二原则,代名词在其管辖语域内自由。
e Vmos a lnda.
但英语动词曲折系统不够发达,不能仅从动词的曲折系统来复原代词空主语。所以英语空语类没有pro。
You went to the store.
* e went to the store.
三、 汉语中与空语类相关的语言现象
汉语中也有类似空语类的空主语和空宾语,那么这些空主语和空宾语都是乔姆斯基所说的空语类吗?如果是,汉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该如何划分?如果不是,汉语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属于什么语言现象呢?
汉语中有类似英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现象,但不是所有的空主语和空宾语都是空语类。那些空位的语义通过句子就能确定的叫空语类。而那些空位的语义不能通过句子,还需看话语的语境才能确定的则不是空语类。
首先来看汉语中的空语类的分类。汉语空语类可以分成三类,即NP-语迹、变项和PRO。
1. NP-语迹。
汉语中也有类似英语的NP-语迹,如(11)和(12)。
我被他的故事感动了e。
他似乎e不是很乐意。
上例中,空语类e由转换后生成,不能充当独立题元。空语类分别受主目“我”和“他”约束。因此,汉语被动句与主语提升句也有类似英语的NP-语迹。须指出的是英语的主语提升句在转换之前作为小句的主语位于定式动词前,转换之后空语类位于非定式动词前。而汉语动词的曲折系统没有显性的形态标志,无所谓的定式与非定式之分。
汉语还有一种NP-语迹,类似英语关系小句的表达式,例(13)和(14)。假如用变量符号“X”表示所有可能出现在“的”前的成分,那么汉语的这种结构可以叫作“X的”结构。类似例(13)的“X的”作定语时与英语中的关系小句语法功能相同,且其在句法结构上都有成分空缺。例(13)中出现空位的“X的”结构是由转换生成的,且不能充当独立题元,在句中受主目约束,因此具有NP-语迹特征。
她最终买了里奥写e的书。
She fnally bought the book whch e was wrten by Leo.
基于语言事实我们知道汉语出现空位的“X的”还可独立使用,如例(15),这类空语类不是由转换生成的,其空位内容由上下文语境确定。但英语的关系小句是不能独立使用的,能独立使用的是类似汉语没有出现空位的“X的”结构,如例(16)和(17)。
里奥写e的很有趣。
爸爸织毛衣的速度很快。
That she loves books s ncredble.
2.变项。那么汉语有类似英语的变项吗?
汉语中特殊疑问句中的疑问词的位置不同于英语,通常是不需要提到句首,而是同句子的语义表达语序一致。但汉语中有类似英语宾语主题句的表达,如例(18)和(19)。基于汉语语言事实,我们发现这两句话除了可以看成类似英语的宾语主题句,当看成宾语主题句时, 例(18)和(19)中的空语类是由转换生成,不能充当独立题元,受动词“喜欢”和“认识”管辖,且受非主目“赵六”和“小明”约束。根据约束第三原则,指称词总是自由的。由此看见,汉语中的宾语主题句的空宾语都是变项。
赵六,我喜欢e。
小明,小周说小丁认识e。
但例(18)和(19)也可以看成非宾语主题句。因为汉语是言谈指向型语言,重意合轻形合,语法化程度较低。所以,在语用过程中,在不影响语义理解的前提下,汉语的主语和宾语可任意空缺。当例(18)和(19)被看成非宾语主题句时,出现的空宾语的语义所指由语境确定。例(18)空宾语可以指“我”,也可以指“赵六”,还可指其他任何人。例(19)空宾语可以指“小丁”,也可以指“小周”和“小明”,还可指其他任何人。那么,作为非宾语主题句中的空宾语应如何看待?此问题暂且搁置,稍后一并讨论。
3. PRO 和 pro。乔姆斯基的主语空位PRO和pro分别出现在非定式和定式动词之前。关于汉语动词有无定式与非定式之分,国内相关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黄正德、徐烈炯和黄德忠。黄正德的主要观点是汉语虽没有显性的语言形态标记来区别定式与非定式,但从抽象层面来看,还是有定式与非定式之分。徐烈炯批判了黄正德的理论,指出黄正德的理论不足以证明汉语有定式与非定式的语法范畴。王德忠指出徐烈炯等人对于黄正德的定式与非定式之分的判断标准的批判是正确的,但是这不足以证明汉语没有定式与非定式的语法范畴,并提出定式与非定式的判断标准。
根据原则参数理论,在承认语言共性的前提下应允许不同语言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判定汉语有无PRO和pro无须着眼于定式与非定式作为判断依据,而应看到汉语的语言现实中有没有类似PRO和pro的语言现象,并判断这些语言现象出现的条件即可。笔者认为PRO和pro在英语或西班牙语等形态语言中,可通过动词的定式与非定式来区别。但是,汉语是典型的非形态语言,对于是否有PRO和pro之分的判定标准就不能简单地沿用形态语言的标准。汉语动词形态没有曲折变化形式,无所谓定式与非定式之分。
那么汉语有没有PRO和pro之分呢?它们出现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汉语中有与英语相似的PRO,如例(20)和(21)。例(20)和(21)都是由基础部分生成且作为独立题元。在例(20)中,作主语的动词前的PRO泛指,而(21)中PRO的语义所指其控制语“他”控制。这种语言现象跟英语相似。依据原则与参数理念,空语类允许不同语言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
PRO 吸烟有害。
我们请他(PRO)作报告。
那么,汉语PRO允许出现的位置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例(22)和(23)。例(22)中e可以指张三、李四、王五等任何人。例(23)中e既可指小明,也可指小丁,还可以其他任何人。例(22)和(23)的语义所指的确定是由说话时的语境决定的,而不是依据句法结构确定的。
e 去四川。
小明说 e 不认识小丁。
例(20)和(22)以及(21)和(23)中空语类所处的位置似乎相同,但其语义所指不一样。(20)和(21)的空语类语义由句法结构确定,而(22)和(23)空语类语义由语境确定。那么这两类例子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发现(20)和(21)语义所指受句法限制,是一种纯句法现象,且在不改变原句语义的前提下空主语无法补出相应的有形词语。而(22)和(23)语义由语境确定,在不改变原句语义的前提下其空主语可以补出相应的有形词语[5]。因此,汉语中PRO出现的位置是空主语,且其位置是在不改变语义的情况下无法用有形词语补出。
那么,汉语中不是PRO的空主语是pro吗?这类空位如(22)和(23)虽然无法通过动词曲折变化来复原这类空主语,但可通过语境来复原。史宝辉认为汉语是pro语言。然而,我们知道乔姆斯基的空语类理论是一种纯句法现象,必须在同一句子范围内找到先行项,与语用因素无关。因此,例(22)和(23)不属于空语类范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ro。徐烈炯认为汉语中像例(18)和(19)以及例(22)和(23)这类空主语和空宾语可自由地与句内其他成分共指或不共指,称之为自由空语类。陆俭明和沈阳提出汉语中这类空语类常常可省略,称之为省略型空语类。但是正如上文所言,空语类是一种纯句法现象。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属于空语类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汉语空语类跟英语一样只能分成三类:NP-语迹、变项和PRO。
那么上述语义可任指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的归属应是什么呢?根据原则参数理论,笔者认为这类空位是与空语类相似却不相同的概念。空语类的语义所指由句法确定,如上文所提到的汉语的NP-语迹、变项和PRO。而这类语义所指却是由语境确定的空主语和空宾语只能看作是语篇层面的省略。
四、结语
本文以乔姆斯基的空语类理论为参照,指出汉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可分为其语义由句法结构确定的空语类和其语义由语境确定的省略。汉语空位由句法结构确定的为空语类,可以分成三类:NP-语迹,变项和PRO。但汉语空语类除了具有与英语等其他语言所具有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如汉语“X”的结构可能是NP-语迹,也可能是省略,而关系小句中被关系词所替代的名词短语留下的语迹是变项,英汉特殊疑问词的在句内的位置不同等。汉语没有pro空位,是因为汉语是一种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语言,不能通过动词来复原空主语。但汉语的语义表达可以依赖语境,在语义表达清晰的條件下某些句法成分可以被省略,所以汉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语义所指由语篇确定的为汉语的省略现象。
参考文献:
[1]韩景泉.空语类与汉语空位宾语[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 (5):1-7.
[2]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Huang C. -T. J. Remarks on Empty Categores n Chnese[J]. Lngustc nqury, 1987(18):321-337.
[4]徐烈炯.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汉语语法现象[J].中国语文,1994 (5):321-329.
[5]王德忠.汉语空主语的分类和所指[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4):29-32.
[6]史宝辉.pro-省略参数浅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S1): 85-90.
[7]郑超.扩充投射原则与中国人的主语潜意识[J].解放军外语学报,2001(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