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的书

2021-11-10郑友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江永县江永女书

郑友

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湖南江永女书,历来处于一个“边缘”的状态,隔绝了男性话语,游离于权力外围,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江永女书,是属于她们的书,属于她们不屈服于男尊女卑的旧秩序的无声呐喊。这样的精神到如今仍在那一笔一画、一言一句中传承着。

向我们走来的“她”

女书那秀丽的线条如丝般在一纸一扇上舒展开来,成为许多物件的装饰符号。但这些符号在外人看来,却显得十分神秘。直到武汉大学宗教学教授宫哲兵的发现,人们才慢慢揭开这张神秘的面纱。

1982年,宫哲兵在湖南江永县对千家垌进行考察时,看到赶集的妇女们所穿的衣服上,刺着与汉字相似的符号。“这是我在考察千家垌路上似乎意外却又合乎情理的收获。”宫哲兵说道,“江永县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因河流交汇成为多种文化交汇之地,存在着融合多种地方文化的可能性。”

古时江永县因河流交汇,汉儒家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交流。“古时候女性是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的,女性只能在家遵从‘主内的职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静华说道,“在家的女性逐渐聚集起来,依靠一些‘偷学而来的知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字——女书。”

封建时代女性被限制了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却无法限制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宫哲兵在发现女书后随即发表了《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宫哲兵初步统计女书的文字有1000个单字。从那之后,他收集并解读了大约20多万字的女书作品。

女书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最为可信的是“胡玉秀造女书”一说。宋朝时,胡玉秀被选入皇宫为妃却遭冷落,为避人耳目根据女红造了女书。在茫茫的史籍中探寻蛛丝马迹,但也只能得到上述推断而非确切史实。然而人们塑造出来的胡玉秀形象,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女性地位是被“选择”的存在,皇宫象征着男性主导话语权与选择权。故事背后,兴许才是女书诞生的真正原因。

近日某地称,将为农村长期单身男性预推动一个“暖被窝”工程,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女性是什么?温柔、贤淑、母亲、女儿……诸多身份以及身份所对应的要求让她们承受着许多“非人”之苦。“从来如此,便对么?”她们的话谁来述说?女性在历史中就如同女书那弯弯曲曲的笔画艰难前行,但当我们仔细观察女书,那弯弯曲曲的笔画中,粗细始终如一,就如同女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历史中永远保持鲜活,并永远坚持下去。

“她”的故事

“堂屋中间有条藤,藤子开花十二层。”江永嫁姑娘,女性亲朋好友良宵唱歌相送,坐歌堂是姑娘离开娘家前的重要仪式,也是江永写女书、唱女书、送女书的婚俗。

女书不仅仅是一种在女性之间交流的文字,更是一种歌唱艺术,多以七言为主,因此叫做女书歌。女书歌是用当地方言来唱,歌声低低流出,早已消逝的上古音色、音调,如水般从溟蒙之境缓缓流出,流淌着女性数千年累积的文化基因。女书歌唱出的是生活的不易,是姊妹们的深情厚谊。

生于民国后期的女书自然传承人何艳新,早年丧父,和母亲过着艰难日子,十岁时与外公外婆生活。

何艳新的外婆贤惠大方,在妇女群体中也算是比较多才多艺,会唱歌、会打花带、会绣丝巾。何艳新的外公中过秀才,家里詩书风气浓厚。

何艳新在外婆家长大,外公外婆对她很疼爱,因为家里父亲死得早,所以外公外婆的疼爱来得弥足珍贵。在外婆家,外婆的姐妹经常聚在一起唱歌写女书,当时民俗文化并未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且正好流行女书“三朝书”,老一辈的女性们以此相互赠贺。何艳新聪慧,在外婆的耳濡目染下,习得民歌、女书、花带、绣花、剪纸、女红等女性的必修课。

何艳新19岁时,妈妈给何艳新许了一个人家,她不喜欢母亲的安排,母亲是想自己老了,没了依靠,就把自己的女儿嫁到本村养老,没人问过她本人愿不愿意。多次逃婚到姊妹家之后,才妥协在新郎家居住,但又坚守了3年不和新郎同居。直到后面在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劝说下正式结婚生子。

何艳新生的第一个是女孩,是大姐。第二个是男孩,是大哥,排行老大。在江永,女孩是不参与排行的。接下来是二哥、三哥。老四,养到3岁,没能养活。后面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何艳新共生了7个孩子,现在是6兄妹。

老的、少的,一家十多号人。生活的压力一年比一年重 ,全都压在她身上。累得没日没夜,太累了,她就一个人跑过家门前的大片稻田,跑到山上的3棵古树下,气喘吁吁地坐在树根上,旁边的杂草和树枝,完全遮挡了她,她像一只兔子,藏在茂密的树林里,没人看见,没人知道。

生活的重负让她放下了女书,但女书歌谣的旋律在树林里随着一片片树叶的飘落而慢慢地飘出她的身体,随树叶,在阳光里细微地摆动,一直陪伴着她。

五十多年,何艳新一直住在河渊村,群山之中,一个悄无声息的角落。直到后来女书被发现,因此她去过很多地方,中国台湾、北京、长沙,日本……何艳新参加过不少的女书活动。

“记性不好,过了什么日子,也不知道。”

面对许多采访,她总是不断强调,现在记性不好,脑筋也不好使了,甚至抗拒,说:“女书……我不写了……伤心……”但她总是很乐意地唱起她外婆最喜欢的女书歌《花山庙》。她唱着,眼泪哗哗地流。

“她”的声音还在

2021 年 4 月 5 日,XSO 西安交响乐团以“一鸣惊人” 拉开了2021开季音乐会的序幕。祖籍湖南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将女书与现代交响乐融合在一起,以 13 部微电影、竖琴独奏与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乐,诠释了一场书与画的影像相遇。

谭盾与女书的相遇是几年前他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时候, 他说:“半夜12点,我去了诚品书店,我随便抽出一本书来,真的是缘分,就是一本有关‘女书的书。”

历史与当下、游子与故土,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让他直奔江永。“我就想,我是一个音乐家,而女书是一种说唱的文字,我听到了声音和旋律,而这些旋律、节奏都是非常古老的,它不像后来的宫商角徵羽、金木水火土,它都是怪调。”历时5年的调研和音乐创作,谭盾深切地感到女书隽永的魅力,“它是从妈妈到女儿之间亲口传唱的说唱文字,我听音寻路,听着她们的声音,寻找着一条非常秘密的通道,这是女人的秘密通道,是她们如何传承生命、传承梦想的方法。”

诗仙李白在《赠临洺县令皓弟》中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谭盾取水乃无形之意,以竖琴这种如流水般的乐音,在《女书》中,讲述一位女性关于生活、关于思念、关于伟大的泪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当你的创作经历多了起来,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女人永远跟一种母性的东西连在一起,而母性是一切创作的源泉。”谭盾在《女书》中,再一次将女性的创造力、生命力展现出来。

在提到为什么中国的女性会创造出女书来,谭盾的回答是这样的:“是因为她们要维护传宗接代,维护下一代的成长,维护未来家庭和社会的一个兴旺,所以我觉得女书的这个音乐里面有一种非常深邃的母性、大地的光辉,它不光只是关于女人,其实它是关于整个人类。”

Tips

1.千家峒:

湖南江永县城北11公里的千家峒瑶族乡,不仅在1998年被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全世界瑶胞寻根访祖的圣地,被称为“瑶族古都”千家峒。

2.花山庙:

湖南江永县允山乡花山上的一座庙。因供奉的是两位唐朝坐化的姊妹,又称“姑婆庙”。两姊妹是女书歌《花山庙》的主角,《花山庙》意为赞颂姊妹情深。

3.微电影交响诗《女书》:

《女书》是谭盾历时5年,通过田野拍摄收集、构思酝酿而创作出来的。整部作品通过互相关联的13个乐章,来描绘中国女性的坚韧之美。作品的一大特点是首次以声像方式,展示了古老的、行将消失的女书文化。

猜你喜欢

江永县江永女书
例外之外
乐享清凉
远离烟草 倡导健康
小水滴,萌娃来守护
开心赴考
鬼面镜
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守得云开望月圆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江永女书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