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控调查
2021-11-10杜森有李艳琦李买平邱宁陈朋刚田永川
杜森有,李艳琦,李买平,邱宁,陈朋刚,田永川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3.陕西省延安市种畜场,陕西 延安 716000)
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集约化养猪场规模及数量逐年增加,因个别养猪场管理不善,寄生虫病不同程度的困扰着养猪场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为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的经济损失,为整个畜牧产业发展、环境控制造成很大困难。为了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开展了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探索出规模化猪场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促进养猪业良性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文献资料法,在延安市宝塔区9个乡镇中随机抽查了9个百头以上猪场2017—2020年生产及兽医临床记录。
1.2 调查内容
对每个猪场存栏总数、猪蛔虫病、猪球虫病和疥螨的发病数量逐年、逐场统计;对每个猪场的疥螨、猪球虫病和猪蛔虫病的发病率、3种病的平均发病率以及9个场总发病率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9个猪场4年累计饲养26 806头猪,其中猪疥螨发病1 568例,球虫病发病1 076例,蛔虫病发病819例,9个猪场4年内3种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2.9%。
所调查猪场均在2017年建成,2018年属新建场,因而这2年3种寄生虫病发病率相比2019、2020年低。9个猪场3种寄生虫病在2017—201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疥螨3.2%~12.5%;球虫病2.9%~8.5%;猪蛔虫病2.1%~4.7%(表1)。由表2可知,2017、2018年3种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2.4%、14.8%,建场初期寄生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环境卫生、饲料等管理不到位造成。
表1 2017—2020年宝塔区9个猪场寄生虫病发病情况统计
表2 9个猪场2017—2020各年度寄生虫病总发病情况统计
在调查中发现,2017—2020年猪疥螨、球虫病的发病有很明显的季节性,这2种病经常在秋季发生且仔猪发病率较高,而蛔虫病全年都有发生。调查发现2018年3种病在冬季也有发生,可能是因为养殖场采用日光大棚饲养,大部分养殖户只注重冬季保温而忽视了通风调湿,导致舍内湿度、温度适宜这3种寄生虫的繁衍而引起的发病。
从总体看,在9个养猪场中,规模小的猪场发病率比规模大猪场发病率高;设施条件好比条件差的的发病率低;此外,由于个别猪场为追求饲养规模,不注重场房条件及环境管理,饲养管理粗放,导致3种病发病率很高。
3 讨论
3.1 猪疥螨、球虫病、蛔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通过对9个猪场猪疥螨病、猪球虫病和猪蛔虫病的兽医预防治疗记录的掌握,并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猪疥螨、球虫病、蛔虫病3种病的主要侵害宿主、治疗及预防措施提出如下建议。
3.1.1 猪疥螨病的诊断及防治在诊断螨病时,应与秃毛癣、湿诊、虱病等区别。诊断方法:①烧碱法。取患部皮痂于玻璃器皿中,加入2%~3%的烧碱溶液浸泡,到皮痂溶解沉淀后,去掉上清液,采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镜检[1]。②汽油浸泡法。取患部皮痂于白纸上并滴入适量汽油,皮痂变成半透明状态后,可以直接通过肉眼来确诊。治疗方法:①使用“虫克星”皮下注射0.03 mL/(kg·bw),间隔5 d重复注射1次。第2次用药后,病猪痒感会消失,皮肤干裂及组织液渗出现象停止,由于被毛的生长,厚厚的痂皮开始剥脱,尤其以耳部、颈部最为明显。此外,治愈之后的病猪新生皮肤生长迅速,被毛光亮、皮肤红润,皮肤质量得到迅速改观,食欲也会增强。②使用敌百虫将凡士林溶化后加入敌百虫配成1%~2%的膏剂涂擦患部。③辛硫磷涂搽患部,每2 d使用1次。
3.1.2 猪蛔虫病的诊断及防治诊断方法:取发病仔猪粪便10 g,将其捣碎置于试管之中,并添加饱和盐水充分搅拌。将过滤搅拌之后的悬浊液静置约30 min后,用直径1 cm的金属圈取溶液表面悬浊液膜。之后将液膜制成玻片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进行镜检,若观察到蛔虫卵(呈椭圆或圆形及黄褐色)即可确诊[2]。治疗方法:①左旋咪唑。8~10 mg/(kg·bw),1次内服或肌注。②噻嘧啶。25~30 mg/(kg·bw),拌料1次内服。③磷酸哌嗪、硫酸哌嗪。200 mg/(kg·bw),拌料1次内服。④潮霉素B。12 mg/(kg·bw),拌料1次内服。⑤丙硫苯咪唑。10~20 mg/(kg·bw),口服。⑥越霉素A。按10 mg/(kg·bw)比例混入饲料,连续投饲2个月。⑦注射伊维菌素药剂。按8 mg/(kg·bw)剂量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⑧大黄苏打片。每头仔猪每天服用1次,每次12片,连续用药5 d。
3.1.3 猪球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结合调查的1 076例猪球虫病记录统计分析,该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7~14日龄的乳猪,断奶仔猪也会发生,成年猪为带虫者。感染猪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诊断方法:病猪体况较差,皮肤变暗变白,被毛粗糙,无光泽,眼窝下陷,皮肤无弹性,喜卧,体重减轻[3]。患病初期病猪粪便松软或呈糊状,粪便黏液带有气泡,随着病情的加重粪便成液状,并且发出腐败乳汁样酸臭味。新生仔猪患球虫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猪球虫病发生于哺乳期和断奶期前后,正是仔猪腹泻病的多发期。猪球虫病的诊断通常采用饱和盐水(1.20 g/mL)漂浮法。此外,从仔猪粪便中有无卵囊来诊断是最好最方便的办法。预防方法:有猪球虫病病流行的猪场,可在母猪产前和产后15 d内的饲料中拌加抗球虫药物,如癸喹酸酯(Decoquinate)、氨丙啉(Amprolium)等以预防仔猪感染。同时,应经常对猪舍进行清扫,将猪粪和垫草运往贮粪地点进行消毒处理,地面用热水冲洗,可用含氨和酚的消毒液喷洒,并保留数小时或过夜,之后用清水冲去消毒液,这样也可明显降低仔猪的球虫感染率。仔猪在3~6日龄(5日龄最佳)口腔灌服1次百球清,剂量为20 mg/(kg·bw),不仅可治疗球虫病,还可杀死体内球虫,一次服药可使仔猪获得抗球虫终生免疫力。磺胺六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防治效果最好,按20~25 mL/kg剂量,1次/d,连用3 d。莫能霉素:每1 000 kg饲料加60~100 g;拉沙霉素:每1 000 kg饲料加150 mg,连喂4周,也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3.2 集约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药物控制注意事项
在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将猪冲洗干净,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尽可能使猪全身均能淋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不可与体表消毒同时进行。
科学合理使用驱虫药物,许多驱虫药都具有毒性,使用或保存不当都会对人畜造成危害,使用时应慎重。注意各种驱虫药的休药期,做到及时停药,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危害人的健康。
驱虫后的粪便应及时清扫干净,利用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或利用生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此外,多种驱虫药也应交叉、合理使用,以免寄生虫对某种驱虫药产生耐药性[4]。
4 小结
由于各个集约化养猪场人员素质和经营策略不尽相同。随着猪场养殖时间不断增长,猪场寄生虫病发病几率也会增大。因此,药物控制寄生虫病的效果上也有差异。针对各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应遵循本调查报告的药物控制注意事项,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注意猪舍卫生、加强通风,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模较小的养猪户可每月定期驱虫1次,也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