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于“生” 以“学”导“教”
2021-11-09王红妹
王红妹
【摘 要】统编四年级教材围绕“提问”精心编写了两个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四年級下册第二单元是这一单元的延伸。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能力实现螺旋提升。基于教材,开展教学研究与学导课堂实践,让“问”于“生”,以“学”导“教”,可有效增强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使其养成边读边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助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提问策略;学导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等要求。基于此,笔者尝试围绕统编四年级教材中两个与“提问策略”相关的单元,立足整体,开展“学为中心”的学导实践,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发展思维,提高核心素养。
一、立足整体,全面厘清助学系统的迭代要求
(一)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助学系统:编排有序,扶放得法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紧紧围绕“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语文要素展开。细细研究、分析对比本单元的助学系统,会发现以下两个特点。
教材编排有梯度。整个单元的编排梯度非常明显,即“感受提问策略—学习多角度提问—筛选最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综合运用提问策略”,层层深入,目标明确。课文作为学习阅读策略的媒介,根据在教材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提问策略”为主线,承载着不同层次或各有侧重的目标任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提问,逐步达成单元目标。
扶放结合贵得法。《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不提任何要求,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问,放胆问,自在写,既尊重学情,又激发兴趣——此为“放”;《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两篇文章通过文旁和文后的批注与小组问题清单,让学生形象化地感知如何提问,内容包括提问的角度、提问批注的位置与提问的语言表述等,并在文章版面设计上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位置,方便学生模仿批注,学习提问,整理筛选——此为“扶”;《蝴蝶的家》这篇略读课文则不再提供批注示范等,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方法,独立实践。
(二)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助学系统:设计分层,破解重法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出了“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一语文要素,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延伸。梳理本单元的助学系统,可以发现以下两个特点。
“提问策略”有承接。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对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推进。从尝试站在不同角度提问到提出不懂的问题试着解决,从兴趣、态度到角度、方法等,都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分层设计,“旨在增强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养成阅读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解决问题”重方法。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课后题中都有“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的学习要求。《琥珀》借助课后第1题,示范举例什么是真问题,引导学生自然回顾之前学到的提问方法,将其运用到课文学习当中;《飞向蓝天的恐龙》引导学生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记录、梳理,尝试解决;《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课后“和同学交流”这一要求及《语文作业本》中的“泡泡”提示“查找相关资料”,巧妙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略读课文通过《语文作业本》中的“泡泡”渗透“联系上下文”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平台”中的方法提炼与“快乐读书吧”中链接课外阅读的方法实践都有序推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二、学为中心,有序落实助学系统的语文要素
在四年级上册的提问策略单元,编者非常有心地安排了不同文体的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到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则集中安排了自然、科技类文章,强化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使其尝试解决问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教师教学时普遍存在的困惑。那么,在“学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该如何基于学情与学习需求,以学施教,有序推进教学呢?
(一)学到什么程度——解读要素,精准定位学习目标
在这两个单元,教师要引领学生将“提问策略”学到什么程度?研究语文要素,仔细解读关键词,就能比较精准地定位学习目标。当然,之后还要结合学情迁移运用、巩固提升,这也体现了目标的发展性。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尝试”,二是“不同角度”。“尝试”表明在学习“提问策略”的起步阶段,教师不能拔高要求,要关注学情,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实践;“不同角度”则提出了“提问策略”学习中关键的思路,尊重学生实际学情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阅读与思考,指导学生学习实用的提问策略。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不懂的”,二是“试着解决”。“不懂的”指向学生提问的真实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提出真问题,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利于深入阅读的或值得思考的有质量的问题,不提假问题,不为提问而提问;“试着解决”则指既要回顾并运用提问策略,又要尝试将提出的问题带回阅读实践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促进深入理解,在经历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中,激发成就感,培养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
(二)太费时怎么办——一课一阶,全程统筹,螺旋推进
有的教师总想将相关学程都在课堂内展开,有时还会有意无意加码,导致课堂费时,教学低效,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很低。笔者尝试围绕目标,根据实际,灵活安排关于提问策略的学习任务,以实现全程统筹,让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充分开展(如表1)。
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线,单元课文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目标定位。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要围绕主线,课前、课中、课后统筹安排,课堂留足时间,开展突出重点、难点的学习活动,如此就能一步一步达成阶段目标,有序推进教学,以实现单元总目标。
(三)提问积极性如何保护——细节观照,尊重学习过程和成果
在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心中有生,眼中有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初次学习提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乐趣与成就感显得很重要。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轮流交流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的过程中,遇到重复或相似的问题怎么处理?先看学生提出的问题,内容如下。
[学生A(小组中最先交流):
(1)为什么说最后那一粒豆“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2)为什么女孩见到豌豆,病就一天天好起来了,还能坐上一整个钟头?
(3)落到了脏水沟里的豌豆凭什么认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
学生B:
(1)为什么对小女孩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2)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落到了脏水沟里,为什么它还认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
学生C:
(1)為什么母亲对小女孩说“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2)这最后一粒豆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让小女孩慢慢好起来了? ]
做法1:在个人问题清单中划去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即只保留学生A提出的三个问题,以及学生B和学生C的第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简便、干脆,利于整理;缺点是忽视学生的个人参与感,有可能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做法2:对有多人提到的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进行合并,问题后署上提问者的姓名。如:“落到了脏水沟里的豌豆凭什么认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学生A、学生B)”这样做,关注了学生在提问过程中的兴趣,保护其积极性,合并问题的过程中对其学习思考成果予以肯定与重视,署上名字表示一种尊重,会带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但稍微费时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针对全文或部分内容提出的不同问题。
在提问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细节设计处理得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处理得不妥,就会打击某些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逐渐消磨学生对提问的兴趣,更不用谈提问意识的培养了。
(四)如何从写法角度提问——一课一策,基于学情,分解突破
在“提问策略”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情钻研教学难点,结合文本实际,紧扣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分解,从而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
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课上学生从“内容”“启示”角度提问得比较多,从“写法”角度提问得比较少。于是,笔者调整了学习活动,将这一难点融入学习过程,予以分解突破。
1.聚焦发现:聚焦课后第2题中的问题“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这是针对课文的“写法”提出的问题,圈出问题中的“写”字。
2.认识写法: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关于课文的写法有哪些?从写法角度提出不懂的问题,对我们的阅读有什么帮助”。(联系课后问题清单第2问,勾连课文,体会感受)
3.小结点拨:阅读时要学会留意文章中语言表达的特别之处。如果遇到写法方面不懂的地方,一般可以用“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用这个词(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里用了什么写法”等来提问。
4.尝试运用: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思,模仿旁注,尝试针对“写法”在对应文段旁写下不懂的问题。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5.合作汇总:组内交流,从内容、启示、情感等方面对问题分类汇总,形成问题清单。
6.迁移强化:根据课后第3题展开片段练习,进一步强化从不同角度提问,重点指导从写法角度提问。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后面为什么用分号?”“为什么开篇要写飞行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上,学生从写法角度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可见,将教学难点进行分解,以学施教,灵活调控,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提问或浅或假怎么办——回扣勾连,晓之以理,思辨导学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提出一些假问题或者非常肤浅的问题。究其原因,有的学生静不下心来阅读静思,有的学生不认真对待提问。为此,笔者在课堂上针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匿名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辨,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沉下心来阅读思考。同时,笔者回扣单元篇章页上陆九渊的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整合勾连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引导学生明白养成敢于提问这一习惯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勤动脑,善思考,敢提真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只在四年级相关单元强调,而是要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可有意识地将提问训练安排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学导阅读、课外阅读实践之中。这样就能着眼学生发展,为活学活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四年级“提问策略”的学导实践应立足小学阶段,整体实施,学为中心,让“问”于“生”,以“学”导“教”,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41.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0-47.
[3]何捷.统编教材四上“提问策略”单元教学设想与指要[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9(8):1-4.
[4]余琴.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衔接时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5):16-19.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毛小学 3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