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可视化阅读策略让思维可见

2021-11-09李绮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珍珠鸟冯骥才图式

李绮

【教材分析】

《珍珠鸟》的作者冯骥才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这同时也是文章叙事的线索。正如作者所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感受在笔尖自然流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点睛之笔,简洁明了,相互呼应又发人深省,尤其值得品味学习。而课文的插图让人与鸟的相亲相爱之情跃然纸上,帮助学生品读文本,体会信赖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

仔细阅读本单元的篇章页,可以发现,“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明确了在学习本课时需要关注课文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读写结合。《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回顾之前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围绕“阅读提示”分组开展学习活动。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这样做给了他们更大的自主权和合作学习的空间。根据本课的“阅读提示”,以图示法展开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支架,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

1.借助前置性学习单,自主认读“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聚焦学习单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2.默读课文,借助心情图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梳理珍珠鸟与“我”之间的情感变化线索;通过反复品读关键语句、转换人称对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懂得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3.拓展阅读,学习作者冯骥才的写作特色,转换视角进行创造性写话,进一步发展阅读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心情图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梳理珍珠鸟与“我”之间的情感变化线索;通过反复品读关键语句、转换人称对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懂得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预学交流:聚焦核心问题

1.交流前置性学习单,正音多音字“待”,并根据文中的关键人物和事物,梳理课文的主要事件。

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聚焦结尾句展开学习。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展开自主预习,将认读字词和初步梳理课文内容前置。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指导。同时,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提问”策略,把握统编教材略读课文的特质,联系单元篇章页中的学习要求和本课的“阅读提示”,分类整理并聚焦核心问题展开后续学习,体现审辩式思维中“梳理”和“判断”两大思维品质。这样的教学导入简洁有效。)

二、共学释疑:研究心情图式

(一)呈现心情图式,明确填写要求

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从中我们发现作者的心情有了变化。可以用哪个心情词来形容?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出示“‘我的心情图式”(如图1),填入心情词,表现心情变化过程。

3.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要求:①默读课文第5~14自然段,从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批注心情词。②将表示心情的词填写到图式相应的位置。③根据填写的心情词,尝试修改、补充图式。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合作要求,展开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要求:①交流图式,并和组内同学说明这樣填写的理由。②将相关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给组内同学听。③修改图式,组内选出一位代表准备上台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讨论。

5.全班交流学习: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组内填写的“心情图式”,适时展开组内与组间补充。

(二)聚焦重点语句,品读精彩描写

1.研读珍珠鸟的外形:通过图片比较,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1)观察课文插图,产生思维冲突,引发思考:从图片中我们发现珍珠鸟实际上和普通的小鸟差不多。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珍珠鸟就这样可爱了呢?

(2)读出“可爱”:在自主练习朗读的基础上,全班朗读相关语句。

2.研读珍珠鸟的动作:与描写“我”的语句进行比较,深入体会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加深的信任感。

(1)再读发现,比较思考:同学们,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这几段文字都是有关珍珠鸟的动作描写,为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的写“我”的语句却那么少呢?

(2)师生合作,转换人称对读课文第9、10自然段。

(设计意图:可视化阅读策略主要借助图式、表格等,将文本中的信息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把语言信息图像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本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心情图式”这一学习支架,继而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有效的学习状态。心情图式的填写促进了学生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对关键语句的品读,关注课文中的插图,进而思考“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珍珠鸟就这样可爱了呢”。这一批判性问题引导学生再次阅读相关语句。这样设计指向深层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入文本情境,感受文字中透出的情感,从而对“心情图式”给予很好的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在品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时,将描写珍珠鸟和“我”的两类句子进行比较,旨在品味作者以静衬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得益彰的精妙写法。比较阅读,看似简单,却考验学生辨别命题真伪的能力。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还应触及文本的内核,从而推动深度学习的展开。)

三、比较阅读:体悟首尾表达

(一)品读课文结尾,发现表达特点

1.再读结尾段落,寻找相关依据。

(1)师:你们刚才交流时将最后一个心情词填写为“激动”或“欣喜若狂”。咱们再来读读第12~14自然段。从哪些关键语句中你能感受到这种情感变化?

(2)学生圈画阅读。

(3)进行有理有据的汇报。

2.提出质疑,推进批判性思考:“轻轻抬一抬肩”“流泻”这些词读来很平静,为什么你们认为作者当时心情很激动?

(二)引入相关文本,展开比较阅读

1.默读《语文作业本》中的《可爱的小鸟》一文。

2.借助表格展开比较,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如表1)。

3.推进对主题的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解决课前学习单中的问题,品鉴课文首尾的表达手法。

(1)呈现问题,引发思考。

师:前置性學习单上也有同学提问“为什么文章开头要用‘真好”。比较刚才读过的《可爱的小鸟》一文,两篇文章虽然主题相同,但是结局不同,开篇与结尾的写法更是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2)呈现名家评论(如图2),加深理解。

(3)发现写法精妙,引导读写结合。

师:有时候好的开头和结尾无须长篇大论或华丽的辞藻,这样的写法读来更让人念念不忘。咱们也可以学习运用。

(设计意图:以拓展阅读的方式展开比较,旨在借助表格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层次。教师需要改变“单篇学习”的陈旧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篇阅读”扩大知识面,逐渐形成一种“海绵式”思维。如果把之前环节中的信息提取看作“淘金式”思维,那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将两者相结合。另外,在“品读课文结尾,发现表达特点”的过程中,学生展开深层次的阅读,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根据找出的关键语句说明填写心情图式的理由,具有“凭证据讲话”和“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观点”这两大属性,既完成了“阅读提示”中的学习任务,又推进审辩式思维的发展。)

四、写法迁移:转换人称写话

1.回顾珍珠鸟的心情图式:我们通过阅读研究,发现作者冯骥才有如此丰富的心情变化。那小小的珍珠鸟呢?它的心情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出示图3)

2.转换角色,想象习作:现在你就是珍珠鸟,试着选择一个角色,想象一个画面,抓住鸟儿的心情变化写一写。

(1)糟糕!我是怕人的珍珠鸟,被人送到了冯骥才家,怎么办?虽然他为我们准备了舒适温暖的巢,可我还是告诉我的宝贝不能接近他。然而有一天……

(2)糟糕!妈妈告诉我人类最可怕,没想到主人冯骥才为我准备了舒适温暖的巢,连我从笼子里出来四处活动也不管我。于是……

3.完成习作,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图式,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新的学习图式,完成写法迁移。在之前师生合作转换角色朗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时,学生已接触了习作主题,接受了写法指导。之后的拓展比较阅读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而品读首尾环节进一步为学生的片段创作提供了写作支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将思考的结果纳入自我认知图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审辩式思维。)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   310008)

猜你喜欢

珍珠鸟冯骥才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珍珠鸟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说谎的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