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1-09杨俊英
摘要: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分析《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健康也成为一项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历来都比较重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状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目的是加强健康教育生态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实践表明,《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对学生的性格心理、行为习惯造成严重影响,各种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或伤人事件频繁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纵观当前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还是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缺乏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潜能开发,不利于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因此,本文提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究《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理论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通过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挖掘人的心理潜能,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研究的有益补充。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群体层、个体层和主观层三个方面,群体层主要是指社会、学校、单位、家庭、社区等对人积极心理的影响,要想使个人在群体生活中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就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活秩序和营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个体层主要是指个体积极心理素质培养和正确三观形成,包括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等;主观层主要是指个体的主观感受,包括对目前状况的满意度,主观希望达到的幸福感等。
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健康教育》教学还是以传授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为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来掌握克服心理疾病和调适不良心理的方法,实质还是属于消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新课标指出,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仅着眼于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问题,从消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而缺乏积极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以及正能量挖掘,那么学生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就不能被有效开发和利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教学模式滞后
随着新教改的深入推进,多数高校《健康教育》教学也一改传统填鸭式的知识讲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间、学生间互动交流,活跃了课堂氛围,但仍然未改变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现状。例如,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以案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切入,其次应用所学的健康教育知识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和通过课后作业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内化。教学过程虽然看似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但却忽视了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在能力的开发。
3.教学内容消极
传统《健康教育》教学选取的案例多数为消极的“心理问题案例”,容易使学生对号入座,甚至产生心理排斥,造成师生关系对立,影响教学顺利开展。同时,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会辅以心理障碍筛查量表,通过对案例评估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心理问题。此外,教材中的案例通常为经典案例,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关联度不高,学生自我体验较差,教学收效甚微,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1.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教学目标
一是培养自信心,通过布置难度适宜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发展,提高自我价值认同感,增强成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二是搭建希望,引导学生将制定的人生发展目标按时间段分解为各个子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享受各个子目标实现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幸福指数。三是培育乐观情绪,引导学生正视过去,不推卸、不逃责,满足当下、感恩当下,即使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要以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鼓励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满腔的热忱迎接挑战,抓住未来所有的发展机会。四是培养韧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人生应有理想但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性看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拓展思维,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难。
2.以积极心理体验开展教学
一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只有知晓教学目标的内容,才能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客观、真实、积极、正向的案例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与案例主体同频共振,激发自身心理潜在的积极因素。如让学生进行情景短剧表演,重现日常生活情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并在反思中正确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实现价值。三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来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生活中积极心理因素的挖掘,从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3.以积极题材充實教学内容
一是要加强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学情分析结果等,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优化重组后融入《健康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全面体验和感知这些积极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有目的地选取积极向上的案例题材,尽可能减少消极心理问题案例和错误行为纠正案例等题材的选取,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讨论分析案例,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去客观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三是加强积极心理内涵渗透以及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要求当代大学生应拥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脉相承,也是新时期社会对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主动关注自己的身心发展,在反思的过程中将积极元素渗透到内心深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人格品质。
四、结束语
国务院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指出:高校应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这是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传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选取的案例多为消极心理问题案例,不利于学生开发积极的心理品质、培育健全的人格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以其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锐.国内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7):24
[2]吴九君,廖清林,韩力光.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113-114
[3]赵引弟,杨霞,骆新楠等.新时期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与体系优化研究[J].高教学刊2020(35):66-70
[4]刘什芹.积极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 (02):42-43
(作者简介:杨俊英,吉林省永吉县,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