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格局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2021-11-09杨绍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外贸企业双循环国际贸易

杨绍华

摘 要:在全球经济趋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打击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然而仍然面临着外部形势严峻、行业竞争激烈、创新动力不足等局面。2020年4月,中央政府充分结合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挑战。首次提出构建“双循环”的针对性方针,给外贸企业提供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在内外贸并进持续发力的同时,也暗含着财务风险隐患,尤其是信用风险、汇率风险、资金风险,还需进一步实施管控措施,构建客户信用管理机制、构建汇率预警管理模式以及完善资金结算管理体系。

关键词:双循环;财务风险;国际贸易;外贸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0-0069-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以国际循环为主的贸易模式。但是,我国近年来持续的贸易顺差地位已经逐渐成为各国贸易摩擦的导火索。目前,我国贸易大部分还集聚在低附加值、低劳动成本的加工贸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急速上升,使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削弱。内忧外患的局面迫使国际循环难以为继,双循环格局应运而生。基于双循环的格局,对于促进外贸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升企业价值,财务风险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控势在必行。

一、外贸行业现状分析

(一)总体平稳发展,消费拉动增长

我国作为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国,2020年全国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46 470.62亿美元,其中,出口25 903.87亿美元,进口20 566.75亿元,贸易顺差5 337.12亿美元。2011—202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呈上升趋势,2014—2016年进出口贸易出现双降局面,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减少,造成国际能源资源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2016年以后我国贸易情况逐步好转,2019年出口额呈现约0.52%的回落。然而,即便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实现外贸稳定增长的瞩目成绩。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2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对GDP贡献度为31.65%。2011—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对境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呈显著下降态势,消费持续刺激经济增长。我国十分重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018年中央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2020年,政府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务,精准施策、引导融资、提高保障、平台支持、服务到位等多套组合拳,为外贸企业持续优化政策环境。

(二)外部形势严峻,行业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面临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首先,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大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了4.4%,国外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其次,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全国带来巨大灾难,对全球物流供应链系统也产生强烈冲击。然后,各国以本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形成的贸易壁垒,出台越来越苛刻的限制条件和保护措施,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的单边主义、反倾销制裁形成的中美贸易摩擦,这些都加剧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压力[1]。

同时,外贸行业“内卷”严重,2020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高达53.1万家,增长率为6.2%,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额为14.98万元,占我国外贸总额46.6%,外商投资企业占比38.7%,面对全球消费增长停滞的情况,外贸企业的生产压力不断加剧。外贸企业拓宽内贸市场,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不同,需要面临重新定位客户群体,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打造品牌知名度等问题。

(三)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逐步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这对外贸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出口产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低档、低附加值的商品。此类产品处于竞争的“红海领域”,由于商品的可替代性高、成长空间小,科技含量低等因素,所以外贸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创新力才是硬实力的表现,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掌握话语权。

此外,我国外贸行业的专业人才还是稀缺,近年来,跨境电商不断兴起,人才的培养却没有与时俱进,对于国际环境市场的探索的营销人才,互联网平台运营的技术人才,以及對金融工具运用的财务人才等,人才储备还是相对匮乏。

二、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信用风险

外贸企业主要的经营模式是以销定产,客户则是出口业务的起点。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下行、贸易摩擦冲击不断、竞争激烈等因素,外贸企业为开拓市场会提供给客户商业信用。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无法获得客户的实际经营状况,可能由于其资金链断裂、履约程度差导致货款的逾期,从而形成一种违约风险。甚至存在另一种信用风险,即商业欺诈,上下游企业实质是关联方关系,外贸企业按照下游企业要求向上游企业采购巨额原材料后,下游企业取消订单,形成无法出售的存货,使得外贸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例如,2021年7月汇鸿集团卷入的案件,航天神禾科技公司运用此方法诈骗13家公司,涉及金额超过900亿。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主要实施放账形式。但是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环节很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控机制[2]。一方面,有的外贸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警惕意识不强,缺少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无法起到预警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为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赊销,业务人员仅注重合同成功签订,不追踪后续环节,造成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脱节”,造成大量的坏账。

(二)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引起的价值上涨或下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美元汇率为例,由图3可以看出2011—2020年十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为明显,2011—2014年主要呈下降趋势,2015—2017年又逐步上升,随后又有回落迹象。汇率的波动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我国外贸企业在市场改革的红利下迅速积累了外汇资金,与此同时,滞后的汇率制度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汇率产生较大波动时,外贸企业主要通过风险转嫁的方式规避风险。鉴于我国外贸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利润空间有限,所以议价能力不强,而通过转嫁风险会增加不稳定性,导致海外客户流失。

猜你喜欢

外贸企业双循环国际贸易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贸企业收支的影响分析
“营改增”全面推开对中小外贸企业影响的探析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