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实践分析

2021-11-09李雅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课程内容科室

李雅红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湖南长沙 410006

急诊所接诊患者多为危重症疾病患者,且患者患病情况及个体差异性较大,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及实施具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及操作难度[1]。 为使急诊科收治患者生命安全及疾病康复概率能得到有效保障,于急诊护理带教中,针对性加强实习护生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技巧的培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急诊科室护理质量及教学实施效果,增强实习护生专业能力和患者急诊抢救成功概率,具有极高的实施意义[2-3]。以问题为基础的带教方式,是将问题设定为教学出发点,在课程讲解中逐步带入课程内容。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带教方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科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拟定教学计划, 选定临床案例,设定教学问题,分析临床实践中问题所在等方式,能有效激发实习护生对带教课程学习积极性, 促进其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实习护生课程教学主体地位,对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运用、护理操作专业性养成均具有良好促进作用,有效维护急诊护理科室带教质量,提高教学实施效果,具有较高实施意义及开展作用[4-5]。 该次对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急诊护理科室实习护生86 名开展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急诊护理科室实习护生86 名为研究对象,组别设立参照组和研究组,以数表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分配,43 名实习生分配于参照组,包含男实习护生6 名,女实习护生37 名,年龄20~25 岁,平均年龄(22.03±0.47)岁;受教育程度:中专学历10 名,大专学历27 名,本科及以上学历6 名。 43 名实习生分于研究组,包含男实习护生7 名,女实习护生36 名;年龄21~24 岁,平均年龄(22.12±0.38)岁;受教育程度:中专学历12 名,大专学历24 名,本科及以上学历7 名;两组实习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带教:带教教师遵循教案拟定教学计划,引用临床病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分设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理论知识采用课堂教学,护理操作采用临床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实习护生临床操作,告知护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规范科室护理实习护生操作专业性,对实习护生所提问题进行解答,以此提高实习护生护理操作能力。

研究组实习护生采用问题为基础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带教,详细方法如下。

①教学计划拟定:教学开始前,对科室实习护生进行测试,分别考核实习护生理论、护理操作等内容,充分掌握实习护生基础情况,以此明确教学实施方法。 在教学计划拟定中,带教教师可对当前临床急诊科室护理工作开展相关注意事项及护理操作内容进行汇总,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带教教学中所存不足及弊端,依据课程进展拟定课程问题,逐一带入课程重点知识,以此引导实习护生思考能力,激发实习护生自主学习意识。

②科室工作认知:实习护生入科室后,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护生对科室规章制度、医疗器械、工作交接等方面进行了解,以课堂教学方式向实习护生普及急诊科室护理工作内容,说明接诊病患类型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实习护生科室认知水平,增加其护理风险意识,以此使实习护生对急诊科室护理工作职能作用及所接触患者类型做到有效了解,增强实习护生明确自身定位,从而使实习护生建立良好职能观念及护理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进入自身角色,提高其主观学习积极性

③提出教学问题:带教教学以临床案例为切入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分化课程学习难度,提高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课程开始前,教师需详细介绍案例基础信息、病程史、就诊时间、生命体征等资料内容,以此使实习护生对案例产生全面性了解,介绍完毕后,向实习护生提出护理问题,引导实习护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引入课程内容。 讲解相关课程知识后,设定护理操作场景及护理要求,可由3~5 人组成护理方案研讨小组,初步制定护理方案,由带教教师为实习护生构建护理场景进行模拟操作,针对性验证各个小组中护理方案可行性及实施有效性,教师详细记录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项,操作后由其他组实习护生指出小组护理操作所存在的不足及弊端,及由带教教师对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

④问题讨论:针对护理问题产生,带教教师组织实习护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寻求解决方案,查阅相关资料,也可咨询临床上有着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解答,充分论证后,实习护生共同完善小组所制定方案细节,纠正方案中错误处,增进方案合理性及可执行性,于方案调整后说明护理实施要点及操作意义,并组织实习护生再次开展模拟操作,让实习护生自行观察护理方案调整前后,护理效果所存在的不同,促进实习护生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护理开展中所遇问题,引导实习护生对方案可行性进行讨论,并对不同发表意见给予佐证,充分激发实习护生思考能力及理论知识运用能力。

⑤临床实践问题整理:理论课程教学完成后,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开展实践,分配实习护生至科室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带教教师或护理人员指导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操作,增加与患者接触,累计实习护生临床护理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实习护生摸索临床护理开展技巧,分析理论知识在不同患者中所应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同时整理护理中所遇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或求教带教老师寻求正确护理方式,以此提高护理方案合理性,增强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方案拟定方式正确认知。

⑥问题求证解决:实践后以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实习护生共同研讨护理实践中问题成因,也可对问题解决方法开展辩论,综合小组中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掌握优势,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规划,以理论知识为依据解决护理中所遇问题,促进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应变能力,促进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及使用效果的综合分析能力,以此提高实习护生问题解决积极性和带教教学课程参与积极性,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在研讨后,由带教教师进行总结,从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实习护生所提出护理对策在临床实际护理工作开展中的应用价值,促进其充分理解理论知识重点内容,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业性,培养实习护生职业认知水平。

⑦考核:定期对实习护生开展考核,以此了解带教教学效果,考核后汇总实习护生近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及弊端,适当调整带教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细节,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施效果,促进实习护生能够对课程内容做到充分掌握和应用。 此外,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临床病例,适当增加实习护生护理工作开展难度,以此提高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认知水平,开阔其眼界,培养其护理专业性,确保实习护生能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保障临床带教教学质量,实现带教教学目的。

1.3 观察指标

自拟调查问卷,对两组经带教后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实践参与、理论知识应用、应变能力、自主学习等开展测试评估,分值0~60 分,各项得分越高,实习护生学习情况越好。

带教实施后,对组间实习护生分别开展理论知识考核及临床操作考核,总分100 分,以组间实习护生考核成绩越高,带教教学质量越好。

统计组间教学合格率,统计项分别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 项,优秀为实习护生理论、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90 分;合格为理论、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60 分;理论、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60 分为不合格,汇总各项实习护生例数,计算组间占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带教后两组实习护生学习情况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于带教后,学习情况各项评估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护理带教实习护生学习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急诊护理带教实习护生学习情况比较[(±s),分]

组别参照组(n=43)研究组(n=43)t 值P 值学习积极性43.46±3.05 51.87±2.06 14.983<0.001实践参与理论知识应用39.74±2.50 47.12±4.41 9.546<0.001 33.92±3.63 42.11±4.52 9.264<0.001应变能力 自主学习34.23±4.19 45.28±3.56 13.178<0.001 32.68±2.25 44.72±2.11 25.595<0.001

2.2 两组实习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实习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诊护理带教实习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急诊护理带教实习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参照组(n=43)研究组(n=43)t 值P 值72.19±5.85 89.06±4.27 15.274<0.001 70.44±3.98 91.25±4.32 23.221<0.001

2.3 两组实习护士教学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经以问题为基础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后,实习护生教学合格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诊护理带教实习护生教学合格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公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及服务质量越发成为公众医疗救治中重要关注点,在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全新要求的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开展难度[6-7]。 急诊在临床各科室中工作强度大,接诊患者疾病类型多样、个体差异性较大,工作压力及危害性事件发生概率均较高,因所接触患者普遍患有危重症疾病或并发合并症,因此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有充足的临床护理经验及较强综合应变能力,对科室所接诊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以此才能有效保障疾病救治有效性,增强诊疗实施效果,从而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及救治开展质量[8-9]。

临床护理带教是培养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方式,是院校毕业生进入临床科室工作的必要阶段,同时也是实习护生掌握更多临床护理技巧,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临床护理工作实施及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带教的实施,可以有效增进专业院校毕业人员临床护理操作技巧及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专业性,从而为临床科室提供具有较高护理技能的专业性人才[10-11]。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护理要求及实习带教教学实施意义,常规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实习护生被动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带教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带领实习护生开展临床实践,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方式无法对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堂上主观能动性做到有效引导和培养,由此导致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专注度、护理技巧掌握及理解等方面能力得不到提高,对实习护生护理专业思维及临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均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带教教学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12-13]。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临床带教教学方法中极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实习护生主观学习意愿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将其应用于临床带教教学当中,可以对实习护生护理专业思维、护理工作开展专业性、课程内容理解及掌握等多方面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以此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业性,扩充其知识储备量,从而在临床实践中能更好且准确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保障临床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及教学有效性。采用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对急诊科室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教学,通过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有效开展,带教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案制定中拟定相关问题,组织实习护生就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究,能使临床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促进实习护生思考能力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借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入课程知识点,可以使实习护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在临床实践中,实习护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及创造力,对教学中所学知识及教师所传授护理技巧进行充分融合,促进实习护生问题辨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养成,以此使实习护生对病患护理工作开展有效性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从而提高带教教学质量,可见良好教学效果[14-15]。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科室带教教学当中,在带教实施前,考核实习护生基础情况,拟定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实习护生课程内容接受程度,深化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其主观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护生课程参与度[16-17]。在教学中以临床案例为带教课程切入点,拟定课程问题,能提高实习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能力、问题应变能力得到有效促进,促进实习护生对护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增强自身护理技巧。 开展问题研讨、整理实践问题、问题求证,可以进一步加强科室实习护生自主学习意识及思考能力,使实习护生能够对问题的思考,从专业角度出发选择更佳的护理干预方式,使实习护生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18];在讨论研究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此使实习护生对自身专业水平、知识掌握程度产生正确认知,在讨论中对他人的学习方法、专业性思维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性,有效维护急诊科护理带教教学质量,促进实习护生养成专业性思维,全面提高其自身专业能力,具有较高教学实施效果及临床教学应用价值[19-20]。

该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带教后,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实践参与、理论知识应用、应变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评估得分均较参照组实施常规带教实习护生得分较高,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教学合格率比较, 以研究组实习护生教学合格率更为良好(P<0.05)。 由此可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带教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优势性较高,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价值及实施意义均显著。

综上所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改善急诊科室实习护生学习状态,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对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业技能养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带教教学中使用推广。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课程内容科室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爱紧张的猫大夫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