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市电网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021-11-09核工业二九研究所黎金标贾香田晓照

区域治理 2021年40期
关键词:敏感区环境影响变电站

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 黎金标,贾香,田晓照

关键字: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报告的主要内容

电网规划环评是一种比较复杂、大型的环境评价工作,报告书从整体上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册、附表分册和附图分册共三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章节主要有:前言、总则、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评价结论共11个章节。

二、主要章节内容及重点

(一)总则一章主要内容及重点

总则一章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由来、编制依据、评价目的及原则、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区域各类功能区划、评价标准、环境敏感区。

在这一章中,根据省、市两级的环境规划,把区域内各类功能区划描述清楚(含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查清自然保护区、森森公园等各类生态敏感区,这些境敏感区要分别用列表及附图展示,为后面的分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二)规划分析重点内容

规划分析一章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编制背景、规划期限、电网规划概述、规划协调性分析、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等。

电网规划概述中主要针对电压等级为110kV以上的输变电项目,110 kV以下的交流输变电设施属豁免范围,不列入规划环评评价范围。对规划的输变电项目,重点交待:变电站种类、变压器数量及型号(含电压等级)、进出线回数(含所用导线规格、主要代表线塔规格参数)及长度,并用附表说明各不同电压等级的规划项目详细参数,各线路及变电站用附图分时段图示。

在规划协调性分析中,重点分析与产业政策协调性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行业发展规划协调性分析(与电力、能源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各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协调性分析、各级环境保护规划协调性分析(含与省和地市环境规划、生态红线的协调性分析)、与环境功能区划协调性分析(包括与水、气、声和生态环境功能协调性分析)和与各类生态敏感区协调性分析,要赋予规划项目与规划图的位置关系图。与特定环境敏感区协调性分析中,要列表说明涉及特定环境敏感区项目,并附上位置关系图。

(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包括:生态(含景观)、地表水、大气、声、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和对特定环境敏感区影响分析评价,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总体上,输变电项目对地表水、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等的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也较小,可进行定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包括:声、电磁、生态环境和对特定环境敏感区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电网项目对于植被、动物、土地利用、景观和生态敏感区可能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其主要影响为建设期的土建施工、材料转运、设备安装;运行期影响途径主要来自工程永久占地、杆塔和线路,其影响相对较小。

结合遥感资料,对某市电网专项规划项目建设将造成的林地植物资源生物量损失量进行估算。评价分析认为本电网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使项目所在地生物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通过合理的预防控制以及补偿手段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故电网规划项目的实施对生物量的影响不大。

2.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对变电站的声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在规划项目中,选取有表性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作为预测对象,按导则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预测计算。

就各类比输电线路竣工环保验收声环境监测结果来看,某市目前在运行的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工程线路沿线环境敏感点的昼间声环境质量一般满足所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相应标准。其规划实施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采用类比分析方法,对规划中的变电站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地市电网规划中的项目电压等级为 500kV、220kV和110 kV。根据规划项目的特点,选取与有代表性各类电压级变电站具有可比性的运行电站的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类比分析的数据可以来自运行电站的环保竣工验收的监测数据。

通过各类比变电站竣工环保验收电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在运行的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工程中,变电站厂界四周及环境敏感点(评价范围内居民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所执行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中限值要求。

(2)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附录C、D推荐的等效电荷法和安培定律,预测本次规划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运行后线路周围空间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预测过程中要对不同代表线高、居民区与非居民区等不同情形下展预测。预测结果要以表和图展示。

电磁辐射从本质上也属于静电,根据武占成等人[1]的研究成果,对于28~59岁的人群,人体对静电最低的感知电压为283V。人若能感知到电压,这说明静电对人已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压是相等的,即人体对电场强度的感知值为283V/m。因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成年人群,考虑到儿童及病弱人群,这些人群人体的感知电压可能会更低一些。目前家用电压等级为220V,这个电压等级一般无明显感知,且大家对这电压已广泛接受。为此,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建议通过控制输电线路与居民的距离,把居民区电场控制在220V/m以下。

4.对特定环境敏感区影响的分析评价

对特定环境敏感区影响预测评价包括对各类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影响分析,同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并分析优化调整建议的有效性。

在开展生态影响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关键,本次研究建立的对特定生态环境敏感区(不含饮用水保护区)影响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生态环境敏感区影响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1)对特定环境敏感区影响分析

一般而言,变电站项目的选址会避让这些特定环境敏感区,少部分线路工程会涉及这些特定环境敏感区。经优化后,基本上避让这些特定环境敏感区。因位置的特殊性,个别线路工程会无法避让这些特定环境敏感区。

按表总体上,规划项目需要进行穿越特定环境敏感区,因线路是挂空的,只有塔基会占地,破坏植被,但占地很小,对整体生态系统影响很有限。经采取尽可能地避让措施后,在办理合法的用地及建设手续后,规划的实施对该特定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2)优化调整建议

在制定优化调整建议过程中,应与规划单位和规划设计部门充分沟通,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这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进行)。对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特定环境敏感区的规划项目原则上均采取避让的调整思路;仅当因受自然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时,将采取其他优化调整策略,优化建议要分不同电压等级列表和图示。有若干种优化调整策略的,根据对环境生态的影响程度,明确各优化调整策略的优先级别:

优先级1:完全避让各级特定环境敏感区(包实验区)。

优先级2:因受自然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时,若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已建成输电线路(必须已纳入正常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在技术上可供利用,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划项目利用该已建线路的线路走廊,避免新建线路占用敏感区。

优先级3:因受自然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且无已建成线路可利用时,调整线路减少穿越距离,采取一档跨越方式跨越自然保护区,不在特定环境敏感区内立塔。

优先级4:因受自然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且无已建成线路可利用时,同时无法采取一档跨越方式跨越自然保护区时,必须在特定环境敏感区内立塔,根据保护要求的高低,优先在最低一级保护要求区穿越。以自然保护区为例,立塔选择在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优先级确定选址、选线。在项目实施前还要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准入手续。

(四)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1.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从环境合理性、规划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可达性、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分析论证。其中对环境合理性的分析要从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环境合理性、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土地利用、生物资源、环境质量、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体上,某市电网专项规划的实施符合国家、地方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可提升区域的电网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确保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目标,经优化后的规划合理可行。

2.优化调整建议

在对特定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分析过程,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在这一章中,列出所有优化调整建议,并按敏感区进行汇总。总体上,规划环评为避开各类环境敏感区而提出了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路径的优化调整建议,根据评价分析的规划范围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某市电网专项规划需要调整优化的问题为与各类别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冲突,充分考虑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不同环境敏感区的空间准入原则及对应的空间准入条件,并给出了不同优先等级的调整策略。在制定优化调整建议期间,规划环评编制小组与规划单位和规划设计部门充分沟通,各项调整建议经规划部门确认在技术上均是可操作实施的。因此,本次规划环评提出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充分考虑了法规法律要求,并且其技术是可操作实施的,具有可行性。

(五)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输变电项目存在的影响主要有声、电磁、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他影响较小。在规划环评阶段,对声和电磁环境的影响减缓措施,主要从选址选线和合理的设计上进行减缓其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减缓措施主要是考虑避让措施和优化选址选线措施。

三、结论

本文主要从电网专项规划环境的影响评价实际出发,从电网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准备、章节安排、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重点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电网规划环评的主要成果为分析规划项目与相关规划协调性、查清与特定生态保护区的位置关系,提出合理避让等优化调整建议,供建设单位决策参考;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了各类生态敏感区,实现电网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针对重要生态影响,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减小对人群影响的控制距离,为电网项目设计和开展电网规划环评提供参考,在实际环评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敏感区环境影响变电站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研究
淮河流域新时期突出水生态问题探讨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在某个敏感区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究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ILS临界区与敏感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