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
——南宁园博园徐州展园

2021-11-09平原

现代园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徐州园林

平原

(徐州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0)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文化发源地,近年来,徐州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修复政策,对当地采煤塌陷地、采石宕口等生态破坏地区展开生态修复,按照生态公园建造理念,模仿汉代公园建造特色,高水平实施生态修复,建造集美观与生态于一体的园林景观特色,充分发扬自然山水的悠然风貌,保留汉代景观建造的大气之风,让“自然、大气、沉稳、精美”等风格特征于一体。

1 工程概况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坐落于广西省南宁市的邕宁区,以“生态宜居、园林圆梦”为办会主题,徐州展园位于中华城市展园南片区,总占地面积为2200m2。经现场勘查,现状无绿植,地势较平坦,周边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肥沃。

徐州展园景观分区设计,依据每个主体不同的立意进行建设,分为海绵城市景观区、主题建筑景观区、中央景观区、入口景观区四部分,分别根据两块土地各自的景观特点进行建设,追求自然和传计,两块土地分别以不同的主题立意开展建设。其中海绵城市景观区依托当地降水集中的特点,设计考虑将天然的水资源进行再利用,整个设计通过海绵技术措施,解决了园内排水问题,同时实现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充分体现因地制宜,植物选用多为当地“两栖类”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减轻后期养护成本,实现可持续生态景观的目的。主题建筑景观区采用汉代元素设计,临水而建仿汉建筑——水榭,一方面是展示汉代建筑之美,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一处避暑纳凉、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让参观者忘却疲劳,静静欣赏徐州园的美景。中央景观区园内交通组织主要为一条环路,环绕中心水面,道路两侧点缀汉代石灯,为夜间赏景增添韵味,园区内景观设计依旧沿用汉代文化元素,在中央景观区左侧广场上的雕塑是一座铜鼎,铜鼎的背景设计了一座汉印墙,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入口景观区更多地彰显了汉文化元素,展园大门——汉风门楼,将屋顶设计为镂空形式,采用现代手法表现汉代建筑,着重凸显建筑的梁架与斗拱之美。

徐州展园以“苏而新,中而新”作为造园标准,围绕“自然”的主体,源于自然,加以汉代文化元素的雕琢而高于自然。

2 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及汉代文化元素

2.1 传统设计理念

中国的园林建设始于西周,后随着朝代变迁,跟随不同朝代所推崇的不同文化元素,在园林建设风格上也有所差异,到了汉代,园林的建设更讲究,从植被选择、植物搭配、墙体设计等方面均有较多造诣。园林建设初衷不在于逼真重现,而是通过自然色彩加上传统文化元素雕琢形成的传统色彩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浑然天成的一种景观特色。我国古代园林建设大多以山水园林景观为主,让人畅游在园林中,真切感受山水自然之美,这都源自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园林的整体建筑到植被等景观的设计,如同山水画的勾勒,经过事先规划、层层设计,追求完美的设计比例,给人营造一种“虽由人造,宛若天开”的壮美之景。

2.2 汉代文化元素

徐州展园的设计主题为“楚韵汉风”,通过建筑、雕塑、文化景墙等形式展示徐州汉文化,展示徐州的古往今来。徐州园采用自然式规划布局,秉承中国园林叠石理水理念,灵活运用园林障景、框景、对景等造景手法,巧妙融入徐州汉文化内涵,彰显了大气、厚重、精致的徐派园林特色。其中体现汉代文化元素的设计有汉代玉豹、汉画像石等。

2.2.1 汉代玉豹。在汉风门楼两旁摆放一对石兽,它们取材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文物——汉代玉豹,古人视豹为除邪恶、吉祥纳福的动物。这两只石豹是按照出土的玉豹放大6 倍制作而成。豹蟠伏于台座之上,双目圆睁,双耳直竖,口微张,齿外露,脸部周围有一圈鬣毛,颈部有华丽的嵌贝项圈,项圈上有用于系绳的钮。豹体肥硕,长尾从两后腿间反卷曲于背上,四足巧妙地分布在同一侧,少了野性,但显得雄健而又温驯,备受参观人的喜爱,成为打卡景点之一。

图1 石豹

2.2.2 汉画像石。徐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入口地面上镶嵌的八幅铜雕,刻画的是徐州诸多名景中最具代表性的8 个景点:五省通衢、黄楼赏月、湖光山色、云龙山色、彭祖福寿、户部山景、秋风戏马、燕子楼空,做工精细惟妙惟肖。位于全园最后方设计了一组汉画像石主题景墙,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雕刻在墓室、祠堂上富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利用现代雕刻技艺,将汉画像石的内容以及线形轮廓呈现出来。选取内容有车马出行图、西王母画像图、东汉乐舞六博车马图、宴饮图、六博图、凤鸟图、盘鱼图、异兽图、人物图、建鼓图。这几幅图有的反映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神话故事,还有寓意祥瑞吉祥的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增添了与参观者的互动,引导参观者探寻图案中数千年前的故事。

图2 汉画像石景墙

徐州展园设计借用了传统装饰元素中的影壁墙样式,将部分元素提取变形,制作成隔断样式作为继承。

3 园林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徐州展园可划分为园林建筑环境与园林空间环境两部分,园林建筑环境与园林空间环境相对应,园林空间环境除了提供空间过渡作用外,还起营造园林整体氛围的作用,徐州展园空间环境不仅具有幽静、私密性强的实用功能,还具有含蓄、包容的精神实质。

3.1 徐州展园空间环境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3.1.1 “疏密互衬”设计手法。徐州展园景观设计讲求“疏密互衬”,追求内敛的景观呈现形式,更加强调景观的绵延性,通过园林建筑、园林花草树木疏与密的衬托,让园林呈现疏处更开阔,密处更幽深的美感。在具体造园过程中,充分结合园林现有的自然景观特色,加以现代技法的修饰,将园林景观在空间的转换和过度中加强疏密联系,营造延绵不断的景观特征。在园林“疏密互衬”设计手法运用上,徐州展园内设计了多种观赏线路,每一种路线都能到达某一处景观区,再借助假山石与植被的映衬遮掩园林景观边界,形成园林内的闭合式景观线路,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给人一种绵延不绝的视觉感受。

徐州展园景观设计实际土地面积为2200m2,相比于我国其他园林面积较小,为了从视觉上营造宽阔的园林景观,采用“疏密结合”的设计手法,在展园入口处采用小而封闭的空间处理,将清晰密实的边界收缩在院墙内,入园后,借景手法将园林深处的景观融合到园林原有景观中,从视觉上呈现了绵延不尽的景观形态。

3.1.2 “以小显大”设计手法。汉代画家居多,画家在作画时通常不推崇浓墨重彩,而是采用单色或纯色相间的色彩,加以适当留白展现画中物的生动美,在园林设计中也是如此,不提倡采用复杂的设计元素,而是尽量借助简单的设计手法,进行概括式设计。现代很多园林建设中为了突出园林,将众多景观堆叠设计,忽略了园林设计的独特性。徐州展园为彰显园林的功能性特征,做了概括性设计,采用以小显大的设计手法,利用建筑、墙体划分空间,在有限的空间中巧妙地塑造四季美景,小小的庭院确能展现山水之美,可谓一步一景、诗情画意。在园林休闲区域设计中,为突出该区域为休息区,设计师并未在园林周围设计较多的花草树木,而是简单交融草地与树木,打造大片休闲草地,仅通过简单的植被设计,创造空间开阔的休息区域,为人们提供游玩休憩场地,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保证园林建设的经济效益。

3.1.3 “一池三山”设计手法。水景是整个徐州展园的中心景观,采用“一池三山”的造园理念,设计灵感源于《列子·汤问》,将其中的“高山流水”典故,命名于展园东南角的石景点,《列子·汤问》写道,伯牙擅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想,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所以人们常以“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设计此处景点,也是想借此表达徐州与南宁两座城市之间的友谊。

图3 一池三山景观

3.1.4 框景和漏景的的设计手法。框景与漏景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徐州展园的建筑围墙、树木花草等都采用了丰富的层次变化增加景观深度,从汉代园林建设元素中演进而来的框景与漏景也应用于徐州展园的围墙设计中,框景与漏景手法是指在园林围墙上设计一个框型的镂空结构,对框景与漏景形状没有强制性要求。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可以通过框景与漏景观赏到园林对面的景观色彩,透过框景与漏景形式,对面景观若隐若现地呈现在游客眼前,给人一种朦胧之感。

墙体图案多出自汉画像石,如“车马出行图”,主要凸显汉代文化元素的运用。汉代“车马出行图”屏风,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相信对汉代历史有了解的人,对上面的图案并不陌生,图案出自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车马出行图”是记录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将它与镂空回纹相结合,更能凸显汉文化元素的运用,同时,在入口设置这座屏风,也是遵循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障景手法,使整个园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漏景和框景是相辅相成的,其在框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此次园林建造中,设计师利用框景或者人为的改造,利用漏景的设计原理,不向人们展现景观的全貌,使在一定的区域,人们只能看到完整景观的一部分,园林设计师通过人为的遮挡或者创造人为的视线错觉给人创造一种未见景观全貌的意境,使景观有所缺漏,使观赏者在观看时想象漏掉的景色,同时赋予园林景色一种空灵之美。徐州展园的建设中利用墙体遮挡树木,或者越过墙头的花枝,都是采用了漏景的设计手法。

图4 车马出行镂空景墙

3.2 徐州展园建筑环境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3.2.1 门头设计。门头作为徐州展园出入口,是人员进出的关键部位,门头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门头的装饰应更加上心,徐州展园的门头使用了对称性质布局,凸显汉风门楼风采,将屋顶设计为镂空形式,采用现代手法表现汉代建筑,着重凸显建筑的梁架与斗拱之美,在光影变幻中呈现不同的韵味,横梁上的长方牌匾,用汉隶字体题书“徐州园”。在汉风门楼两旁摆放一对石兽,它们取材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文物——汉代玉豹,古人视豹为除邪恶、吉祥纳福的动物(见图5)。

图5 徐州展园门头设计

3.2.2 “水榭”设计。山水景观是自然界常见的景观,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景观元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层面的“无道”掀起隐逸之风,使当时的山水文学与山水艺术达到高潮。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也不乏对山水景观的设计,徐州展园中山水景观设计沿用了汉代风格,沿水域建设带有汉式风格特征的水榭,展园内水体多为封闭水,为了突出水源的流动性特征,沿水域建设水榭,水榭是置于水面之上的汉式建筑,是指供人休息、观赏风景的邻水园林建筑,汉代以前,水榭是建立在“台”上的木构建筑物,汉代以后,水榭逐渐摆脱了木质建筑,开始建造于园林中,为人们呈现了娱乐休憩之地。汉代水榭风格粗犷、大气,屋脊短而平直,用材以木材为主,建设水榭,一方面是展示汉代建筑之美,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一处避暑纳凉、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让参观者忘却疲劳,静静欣赏徐州园的美景。

水榭的建造突破封闭水源的死寂之感,给人一种水源流入水榭,通过水榭的遮挡又能隐约可见的神秘感,体现水的流动性,也让来此观赏的人们更能敞开心扉,随着“支流”释放自己,也为园林增添了几分生动感。

图6 水榭景观

通过以上设计,在继承汉代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汉代文化元素运用的恰到好处,没有突兀、多余的装饰元素,体现汉文化元素的运用不是生搬硬套,应根据具体建筑形态及其所展示的文化特色进行创新与取舍,从而更好地迎合汉文化精神。

4 结语

徐州展园沿用了汉代园林设计手法,如汉代玉豹、汉画像石等元素均在园林设计中有所呈现,丰富了园林设计思想和形式,更符合现代园林设计要求。透过徐州展园设计可以看出,只有在现代空间中充分将传统元素综合运用于现代设计,综合考量、适度把握,最终有所创新和取舍,才能在最后的园林建设中得到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装饰效果。

徐州园布局大气、文化厚重、工法精细的特点,在展会期间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受到一致好评,成功为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博会助力。也因此包揽室外展园综合竞赛“最佳展园”“最佳设计展园”“最佳植物配置展园”“最佳建筑小品展园”和“最佳园博会创新项目”等诸多奖项。徐州园作为徐州城市名片,充分反映本土文化、特色景致、标志性建筑等。进一步宣传推广徐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向全世界友人发出邀请。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徐州园林
疫散待春回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