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二届国际汉字书法研讨会综述

2021-11-09刘念

中国书画 2021年8期
关键词:汉字教授书法

◇ 刘念

美东时间2021年7月16日晨至7月17日晚,北京时间2021年7月16日晚至7月18日晨,美国书法教育学会通过网络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国际汉字书法教育研讨会。

大会以“书道无疆:汉字书法教育的国际化途径与愿景”为总议题,探讨了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环境下,以“书道无疆,携手共赢”为理念,进一步促进汉字书法教育和汉字书法艺术的跨文化创新、传播与合作。大会的召开适应当前形势,旨在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持续的努力,进一步促进汉字书法教育的全球传播,探索汉字书法教育的与时俱进,开拓汉字书法教育的跨国市场,并且提升汉字书法教育的国际地位。大会向全球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以及书法爱好者征集论文以及书法作品,征集议题包含了多个方面,包括“走向共赢:数码和网络化时代的书法教育与技术创新”;“碧海扬波:汉字书法教育在海外发展现状与愿景”;“兰亭墨韵:中国书法国际化教学与传播的实践途径与成效”;“书道无疆:中国书法融入国际社会和海外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求同存异:中国书法与西方艺术的审美比较及融通”;“诗书相彰:书法教育与国学教育及通才教育”;“问道于书:书法教育、审美教育与个人修养”;以及“虚实相映:虚拟空间的书法教育与实践”等。这些议题都体现了在书法与书法教育的学术性、时代性和国际性。

美国书法教育学会主席李惠文在开幕词中指出,汉字及书法相伴于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对东亚文化和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汉字书法是书法教育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这对当前的国际汉语、中华文化、书法教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封闭、隔离、碰撞、低谷永远只是暂时的,国际文化交流这个主题是永恒不变的。

来自中国、日本、斯洛伐克、法国、乌兹别克以及美国的共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学生济济一堂,畅谈书法艺术的源流发展以及书法教育的传播教育,报告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教学经验。同时,美国书法教育学会网站还对入选的120余幅书法作品进行展览,并在各分会场也会在等待报告期间进行片段播放。美国书法教育学会潘大安、刘念、李煜、李力和关春梅主持了会议。五位主题报告人邓宝剑教授、陈志声教授、Peter Kocak(中文名:石渝霖)教授、崔树强教授、屠新时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珀摩纳分校教授潘大安是这次国际研讨会的总策划,他作为即将离任的美国书法教育学会执行长,在大会闭幕特别致辞。他鼓励大家要探索汉字书法审美的普世价值,同时探索其趣味性和玩赏性,将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跨文化、跨系科、跨媒介的多元艺术和高雅艺术来教授,培养汉字书法的激情与痴情,做到以书警世、以书晓世、以书醒世。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宝剑教授以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授的视野,对高科技时代来临随处可得的高清复制碑帖的现状,提出其对书法学习经典的“利”与“弊”的分析与思考。要学习传承书法艺术的经典,还要鉴别和选择何为经典、什么样的现存碑帖有利于学习,什么经典碑帖还没有得到我们足够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邓教授特别提到,北宋的《淳化阁》帖是中国千年历史中留下的一部法书经典,我们书法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作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勤益大学兼职教授陈志声博士的演讲从介绍日本前卫书法自1945年以来的起因和发展开始,叙述了韩国等源于中国汉学文化的书法发展路径,以及韩文取代汉字后对于韩国书法自身的影响。他提出诘问:笔墨作品脱离文字,是否还是书法? 他也坚持自己的书学理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唯有坚持经典,才能作中华文化艺术传承。情执以善,方有真美。

斯洛伐克普列索夫大学Peter Kocak博士是一位非东方文化背景的艺术系大学教授,他向大会介绍了自己十年来对中国汉字和书法艺术的研习过程。他特别在现场展示了最近所临写的小楷作品和黄庭坚的行草书,水平之高、用力之勤、用心之深令人赞叹。Kocak教授给海内外汉字书法学习与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也让我们看到,汉字书法具有宽广的国际审美影响力和艺术辐射力。

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系教授崔树强《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等多部书著近年来在国内书法教育和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崔教授的报告回答了多个方面的问题:作为书法课程,学书的技法和书法汉字的审美关系如何,轻重如何设置,什么是气韵,气势如何产生,作品如何有生命活力的展现,等等。作者的演讲以深刻的思想和逻辑力量,让与会者得到丰硕的补给和思想风暴的激荡,给书法工作者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演讲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美国丹佛中华文化书法院院长屠新时曾担任美国书法教育学会两届主席,他从1997年起先后在科罗拉多州两所大学开设了中国书法课程的具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屠教授的报告专门探讨了书法如何作为课程立足大学,使其具有学术、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和特质,使书法传授学习过程成为中西艺术文化比较、对话和互鉴的过程,让学生在学汉字书法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二、书法的全球传播与教育

书法教学一直是国际汉字书法研讨会的重要议题。由于文化源流和文字地位的不同,在海外开展书法教育有一定难度,疫情之下更是如此。面对疫情下不能面对面授课的难点,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李鹏飞提出了挑战也能转化为机遇,创新出各种网上书法教学的应对之道。他向大家展示了如何用两个视频账号、使用双摄像头给学生做书法示范,这样学生既可以观看老师手部书写的过程,又可以同讲解的老师进行目光交流,达到与面对面上课相似的效果。另外,老师还可以使用iPad和手写笔在网络小房间里对学生作品进行一对一的点评。同时,老师还可以增加书法课趣味,让学生做课堂报告介绍一个中国的四字成语,并用毛笔书写这个成语,而后请其他同学点评学生的作品。这些环节可以克服网课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调动所有的学生的积极性。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周再新(和彭泽润)从语言政策方面讨论了对外书法教学的时代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对外汉语书法教学的法律规范背景、文化艺术背景和语言学背景的基础上,他指出书法发展总是追随语言文字的发展,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法引入对外汉语书法教学更有利于其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李公燕、林云英、林艳瑟和汤启明分享了他们在海外书法讲学数十年的心路历程和宝贵经验,用“不是书法家,但是可以是书法教育家”的话语激励各位书法教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

三、书法教学法探讨

近年来,海外高校已经开始有规模、有系统地开设书法课,中小学也以讲座、体验等多种形式介绍汉字书法,海外书法教师成长和教学研究也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台湾台中教育大学刘莹教授对于成人和初学者的书法教材及教法进行了探究,并且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背景资料,得到热烈的回应。她在报告的最后提出了热切的期望:“我们为学生布置了良好的情景、丰富的教材、富有变化的教学法,希望他们成为丰硕饱满的种子,在未来无论是贫瘠或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成为优良的书法种子教师!”

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 sonian Institution)王粹人教授已有四十年的书法教学经验,他在报告中总结了三个书法写不好的原因:写字态度不对,方法不对,以及没有恒心,不能做到坚持不懈。针对这些问题,他分享了对于各个年龄层的学生都很实用的书法口诀:身先正,笔握顺,不着急,逆入平出,中锋到位。这些经典的体会无疑对书法爱好者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日本的教授也给与会者带来了许多“干货”。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迟道加老师讨论了如何针对零基础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书法教学,他详细分享了书法课的设计和实践。日本爱之学院大学刘作胜老师报告了关于日本低学年小学生书写教育指导方法的考察,提出可以使用“水写笔书写”“以水代墨、以纤维笔代替传统毛笔、以水写纸代替宣纸”的方式来启发对于书法的学习。

2021年7月16日晚至7月18日晨,第十二届国际汉字书法研讨会通过网络成功举办

美国罗耀拉玛丽蒙特大学的李煜进行了英文报告,她指出大多数选修书法课的学生都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相应地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她指出,美国的书法教育应该与通识教育的目的相一致,围绕文化视角而不是书写技巧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陶冶情操。美国圣母学院的李力老师分享了她练习隶书,尤其是《曹全碑》的实践经验。此外,美国罗德岛大学杨清钰、中国中央民族大学李伟平和复旦大学的丁泉琨也根据各自的对外国学生的书法教学经验作了总结。

美国书法教育学会主席、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李惠文博士的报告总结了美国书法教学存在的四大误区和四个问题,指出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不了解中国书法的意义、地位,教授书法的目的、方法、途径。他在报告中特别指出,书法教师应克服缺乏文化自信或过于文化自大的问题。

四、书法跨界研究

来自中国台湾的著名书法家江尚儒老师展示了他将“书法线制”与“绘画形神”融合而创作的新实验。他的作品化字为画、以书为法,并将生活体悟与生命经验中的“诗词对赋、茶艺美学、禅机易理、干支纪年”作为主题,创作出有东方特色又兼有国际雅俗共赏的汉字新实验。

另外,这次研讨会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几位书法和书法教育界的新生力量参与到我们的研讨中来。杭州师范大学郭梦若分析了马克·托比(Mark Tobey)在艺术实践中对中国书法与美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融通,以及如何使用中国书法的形式反映美国社会的情景,将中国书法中蕴含的禅宗精神与20世纪美国反传统、反理性的社会思潮相结合,形成以“白色书写”“黑色墨绘”为代表的绘画风格,进而对抽象表现主义产生巨大的影响。

青岛大学郝丹丹着眼美国华裔儿童的书法教学,提出趣味教学法。她的教学摆脱了“永”字八法和反复不辍的枯燥严格教学模式,强调将“趣味性”作为国际书法传播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另外,她还分享了利用数字博物馆、相关视频等各种网络资源设计了“趣味书法”的教学模式。

杭州师范大学何雨菲研究了晚清民国沪上英文报刊中的书法报道,认为当时上海的英文报刊为书法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言说场所,为书法传播提供了一个切实的载体,也为我们把握晚清民国书法“生态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他者”视角。对于中国当代的书法国际传播而言,晚清民国英文报刊对书法的报道和传播是一个重要的前期环节和基础,具有突出的启示意义。

五、书法作品展

和过去历届国际会议的传统一样,在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书法作品展。本次展览也是第一次在网上举办。入选的120多幅作品中,有来自受邀的知名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的作品,其中有邓宝剑、崔树强、锺明善、张杰、周志高、王岳川、杜忠诰、倪文东、胡考、郑军健、汤其耕、汪良、朱天曙、陈文彬、陈志超、唐楷之、张信、何泳、叶欣、刘树德、彭秋梅、马仁武、陈志雄、沈新德、俞尔科、黄一知、王默之、高翔、陈强、孙瑞祥、徐国良等。另外,许多书法教师,如商乐维、张琪、启冰、江尚儒、柯耀程、林云英、林忆英、鞠云华、林艳瑟、刘作胜等都创作了优秀的参展作品。美国书法教育学会也是人才济济,会员屠新时、陈志声、Peter Kocak、王粹人、李韧、李力、李惠文、张宁、陈宏玲、迟道加等都有佳作入展。除此之外,这次也展示了许多书法班学生的优秀作品,无不让人感到书道无疆、人才辈出。■

猜你喜欢

汉字教授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书法欣赏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