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理先行
——茹峰

2021-11-09

中国画画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吴门国画笔墨

茹峰画序

文/陈绶祥

茹峰者,吴门后学名家,国画理法之博士也。六三年生于苏州,初学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了吴门艺法,后学于浙江美院,攻读国画,悟浙派理趣。现任浙江画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

反观国画史,元蒙古铁蹄践中华,南人受侮而以文求平,故弃世求心,文脉稽古,画路格文。故倪黄格逸,疏密双雅,笔墨并重,诗文双清。明复继之,聚于吴门,沈唐文仇,法理共承,文风行世,画坛新兴。浙派随出,上下交辉。故西来士子讶称:“中国画异于西方,当立于世。”于是国画之声名遗世独立。

秋山亭隐 33cm×33cm 2019年 茹峰

层岩积雪图 33cm×33cm 2019年 茹峰

二十世纪,环球征战,西方殖民,欲蚀东亚,吾国败类,先否中华:国画国戏,斥为朽木;倡称改造,实为消灭。如同二流子,地主资本家,古文汉字也难免,馀毒至今未消。终不知武功能和,文治求平之国道。近世国画教学,大错有三:一不知国画乃画画,以画东西取代画画,美名曰现实主义,实则状物。根本图名利,眼低品俗;二不知画法乃心出,以为法本于物。以用笔当用线,事皴法在石树,寄心情于物化,以物欲当生活。不知文房四宝,不会诗书耕读,不事仕工农商,只盼高官厚禄;三不知画作乃入心,以为可换物。西画乃依西方理趣意法,构成所谓“典型”,其物形体质态,其人音容姿式莫不如此。众典型垒集而成佳作。究其根本乃空空如也:物象乌有,人亦虚张。反观吾国,皆造其形象,俱从观察中无数存在、无穷变化之沧桑百态中按“信而好古”、“克已复礼”与“慎终追远”之社会文化观念共识而挑捡,生生不息而乃以诸艺文托出。古人以心取象,旁及情理名迹,非图死物而写生机,为悦己身心立品格,求抚慰世情人心而激荡奋进。既违此道,举国品俗,纲常不振,仁义就荒。故余倡新时代,吾文化,国人性,画理法,简称曰:“新文人画”,欲振兴吾国文脉以文治大同,至今已三十年矣,已多被世人知之。

吴门后学群督予更进,茹峰尤其以画知音。观其人其画,诗辞印画既承吴门家学,亦受西学点悟而理入欧美,更师皖闽南北能增醇厚而取其长。在学院中不以所谓“素描、写生、创作”等摹物造型为长,而以读书、看画为常。故能应目会心,取象不惑,他深知品德,诗书对人和画的重要,更可贵的是他从高古的追求入手,而不受“解构”“波普”等创新入手,深知“传统”就是被历史首肯的创新,故而他的作品一看古雅,三看入味,再看入心。好在他刚过“知天命”之年,于国画一辈子正是不惑的入门。我想他在今后知行并重的生活中必有大成。■

丙申四月于桂林无禅堂

烟江踏歌图 33cm×33cm 2019年 茹峰

画家茹峰

文/单子旸 娄晓雯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在苏州,风是古风,水是遗韵。出生于吴门的茹峰,也将这份江南灵秀深深地烙在了骨子里。

了解了茹峰的成长经历后发现,他也有过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性,用艺术宣告叛逆的年华。但随着岁月的逝去,内心却愈加丰盈。正如他的作品,从早期的重彩江南水乡,到师法宋元的大山大水,到取法明清文人画的笔法意境,一直在寻求着突破和转变。

他沉潜到传统山水画中上下求索,贪婪地汲取古人的笔墨精髓。他的“胃口”似乎很好,两宋伟岸峻厚的丘壑经营,元四家的简净萧散的笔墨精神,以及明清诸家的苍莽迷离的审美志趣,在他的妙手之下都能一一消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

茹峰笔下的山水往往给观者“可居可游”之感。正如他自己一直强调说“山水画家强调‘游’,心游万仞。”云中锡,溪头坐,涧边琴,山幽烟静,清气澄明……时而敞开心扉与高山对话,时而在山林中与风吟唱、对诗。如果说重彩江南是他童年和少年时代最明媚的日子,那么追随传统就是他知天命以后的虚静平和。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从心境与笔墨情绪上进行探索,非常纯粹空灵,具有清新隽永、温润毓秀的气质。他的山水意境既非枯索萧瑟不近人意,又非车马暄阗俗氛扰心,而是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文化心理距离。这不是刻意追求得来的,是他的真实处境和心理的自然流露,不远不近,不离不入。

虽然茹峰创作的东西都是传统的中国式山水,但他本人是非常喜欢欣赏西方的东西。一有机会去欧美国家,看的都是西方的现代艺术。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一种特殊艺术完整性的条件下,能够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加丰富完满,光辉灿烂。

正如他最喜欢的两个画家是黄宾虹和林风眠。黄宾虹完全是传统的中国画画家,靠笔墨创作,林风眠完全是一个用西方观念来创造的画家,但他画在宣纸上,强调东方情绪用西方手法切入来创作。如此对立,但各有各的千秋。曾经有人采访过茹峰,问他现在算是定型了吗?他说他一直在过程中,一直在路上求索,对艺术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

生活中的茹峰是温润敦厚,和蔼可亲的。他认为真正好的艺术是“百姓拍手,专家说好”,而且“艺术就是生活”。就如“生活中处处都有禅”一样,生活中也处处有艺术,艺术应该让人喜闻乐见,艺术属于大众的。

以茹峰的谨勤以求,对生活与艺术的探索,必会开出更绚烂的艺术之花。正如他自己所说:“说不定到我七十岁后,还会再‘致青春’一次呢!”■

溪山行旅图 33cm×33cm 2019年 茹峰

秋水无声 33cm×33cm 2019年 茹峰

雁荡写生之二 30cm×50cm 2017年 茹峰

雁荡写生之三 30cm×50cm 2017年 茹峰

猜你喜欢

吴门国画笔墨
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冬小麦县级产量预测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笔墨童年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国画欣赏
学诗3
明中期狭长画幅绘画构图探究
国画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