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性分析及处理处置对策探究
2021-11-09姜娟
姜 娟
(萧县黄口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安徽 萧县 235211)
虽然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但目前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仍然在农村,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张,为农村建设及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但这也对农村环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2019年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生产量已超过2吨,是国家700个城市生活垃圾的整合,但碍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绝大多数农村环境垃圾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
1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原因及危害
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因较为复杂,通俗来讲就是农村环境中原本自带的净化能力,无法负荷过量的垃圾污染物质,导致自身环境污染超标,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垃圾的有机物无法得到科学降解,从而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尤其在临近水域的农村,当水中垃圾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水体耗氧速度远高于其氧气复原速度,而缺氧环境中有机物会在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气、硫酸等带有臭味的物质,且水中原本存在的藻类、真菌等自身新陈代谢也会排出多种致臭物质。虽然农村环境中的植物能够起到净化环境、降解垃圾的作用,但植物凋亡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植物遗体会重新释放污染物。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农村污染主要来源为人类生活垃圾,这些含污染物的垃圾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氧气,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水体黑臭[1]。
2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性分析
2.1 调查问卷设计
进行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性分析,就要从农村居民入手,针对其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废物进行调查认知,根据不同地方农村居民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生活垃圾产生调查问卷。现阶段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认识方面较为滞后,常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通过制定“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问卷”,进行农村居民认知度调查,选择5~7个选项进行登记记录,见表1。
表1 该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产生调查情况
2.2 调查范围选择
本次调查选择某南方村落,该村共有9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3 120户,总人口约为9 000人,其占地为86 km2,属于分散农村区域。调查内容上,随机选取当地50户农村居民进行垃圾产生情况及垃圾类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30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263份有效问卷,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回收到的问卷进行分析。
2.3 调查问卷分析
根据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此次调查对象来源广泛,男性占54.2%,女性占45.8%,人员结构分配合理,受教育程度以初中毕业生居多,符合当地普遍农村知识教育水平,对当地农村类型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农村垃圾中多为厨余垃圾,其次为纺织物,这与当地从事家庭手套加工业的农村居民较多有关,而金属、玻璃等垃圾产生量较少,可以分析出当地农村人员的消费能力较弱。
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对策探讨
3.1 控制垃圾源头
我国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垃圾处理意识,加剧农村垃圾处理负担的同时,又增大了环境污染浓度。许多农村缺乏较为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及垃圾降解方案,垃圾处理需要花费的成本过高,逼迫管理者将垃圾排入自然环境中,对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损害。控制垃圾污染源是进行农村垃圾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进行农村环境整治的有效方法,更是其他整治方法的实行基础。对于生活垃圾,要设立排污口,按照不同垃圾类别进行集中处理。对于部分老旧农村,要加快厨余垃圾排污管网建设,制定合理的垃圾清理工作验收制度,强化监测人员的工作技能,切实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及项目验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绿色材料,如可降解塑料等,在源头上降低农村垃圾产出,对地表水中的杂质进行初步净化。坚持改革农业农药配方,还原生态农业发展,强化粪尿与化肥结合的农林作业模式,促进养殖废水循环利用等措施,有效控制垃圾源头[2]。
3.2 农村环境整治
农村垃圾处理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农村健康生态系统,保证环境质量。就农村垃圾整治工作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无法支持大范围施工变化,农村住宅周围建设可用面积较小。所以,进行农村环境垃圾整治,对于已有规模的垃圾堆整治,要事先进行调查及成分分析,明确其垃圾成因后,选择相对应的治理方案进行环境修复,例如,多数农村垃圾堆的出现是因为周围缺少垃圾桶,居民无法短时间内进行垃圾处理,为求方便就随处乱扔。工作人员可以划定区域设立垃圾处理站,控制间距设立垃圾桶,提高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可以在农村内种植绿植、使用透水砖等方法,达到农村生态改造的目的,配合绿化节点设计,提高农村的自净功能。对于部分具有旅游价值的农村,还可以将垃圾处理与景观布置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供旅游环境,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系统。利用生态浮岛净化等自然调控手段,帮助构建土壤、微生物、环境之间的自然化生态系统,降低污染物密度的同时完成垃圾处理工作。
3.3 强化垃圾处理
现代农村居民的消费趋向于城市化的发展,各种现代产品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材料,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消化链断裂,如用化肥取代传统粪尿进行土地浇灌、用液化燃油气代替柴草灶等。这些情况造成农村生活垃圾急剧增多,土壤质量下降,散发不良气味,严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中,可以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模式进行统一收集,切实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垃圾污染治理主要是对于农村环境中的生活垃圾、排泄物、厨余等物质进行清理,应重视农村居民住宅周围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安排专业人员,或者公益组织定期进行垃圾清理,避免生活垃圾直接扔入自然环境中。可以针对其厨余垃圾为主的特点,不适合进行集中焚烧,对农村环境负担较大。可以选择就地消纳措施,降低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置负担,结合生物发酵技术,将以厨余垃圾为主的农村垃圾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结合秸秆、粪便等其他农村垃圾,进行能源转换处理,将沼气池转化出的沼气进行供热使用,真正实现农村垃圾的能源化、无害化处理。
此外,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也是农村垃圾污染中的重点处理项目。针对部分污染较为严重的水体,应使用生物处理方案,增加水体氧气含量的方式,对整个水体进行初步处理,可采用放流增殖的方法修复水生动物群落。充分利用引水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完成后对残留污染物的密度进行稀释,强化水体的流动能力及自净能力,辅助配合解决水体水质问题。将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水,或是储蓄净化后的雨水,作为补充水进行生态补水。尤其是部分水体置换周期长的水流区域,通过压力泵的作用带动水体流动改善水体动力,强化农村垃圾处理效果[3]。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处理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生活垃圾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认识。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和落实,通过完善治理措施和评价体系,有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科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