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与共

2021-11-09江静龙

大理文化 2021年7期

●江静龙

1

在漾濞,好多人都知道李家庄,全是因为那些甜到心坎的糖心苹果。李家庄苹果出名,与一位老人的艰苦奋斗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他是李家庄苹果成功的最为关键人物。

对老党员任国富的采访,我前后有过十多次。每年李家庄苹果才开始上市,我就已经跑上去好多趟了。一开始是跟着上面的媒体记者去采访他,那时的主要任务还是陪同好、协调好采访工作,自己做专职记者后,多次采访过他,在县里各种表彰先进的大会小会上,都与他一再相遇。最近的一次见到他,也是因为媒体工作的缘故,有一档推介类的报道,要对漾濞进行一次集中性的推介,从策划开始,任国富都是一个高频名字,毕竟,在漾濞这样的小县份,最具有代表性的实属不多,任老作为佼佼者,定是不可避免的。

这次见到他穿着一身黑色西服,皮鞋鞋面上明显有着一些尘土,看得出来,这衣服也不是常穿,肯定是出门前又踏进了果园。只有胸前的一枚党徽格外醒目,白展展的衬衫更托出了他脸盘的黧黑。

任老终还是老了。这是此次见到他,脑海中蹦出的第一句话。寒暄之下,他说刚刚放下手里的捂肥事情,交代下请来帮忙的工人便急忙忙地往县城赶。这几天正是捂春肥的关键时刻,那一堆堆的农家肥必须要尽快供给苹果树,秋冬时节苹果才会糖分十足。他跟我们说着时,电话很忙,问这问那的,都是苹果园里的那些琐碎事宜,他一边说着,手里还比划着,教来电之人该怎么做怎么做,仿佛自己仍在果园之中。挂掉电话,又与我们交流,面对镜头,要怎么来最好地展现漾濞的形象。任老不是一个怯场的人,从中央级媒体到县级媒体,于他而言,都一样的,谁来问什么,回答都是诚诚实实的,没有夸张,也不必修饰,就连很多媒体要他说普通话,他也是尽力,那“彩色”的普通话在媒体上播出来,也毫无违和感。

——他所讲的这些,实际上是与发音无关的。

对任老的摄制进行得很顺利,还多录了一版备用。见着这位老人在推介漾濞、推介李家庄苹果时,那种真诚的态度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对他一次次的追问中,老人的经历和精气神再一次从我脑海里浮现出来,这一次,我决定要好好地讲一讲他了。

有人称他为“点苍铁汉”。我很赞同。他就是铁汉,他铁了心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把一身筋骨用苦痛锻打成铮铮铁骨,只为给他们一个“交代”,只为了“汉子人”口中许诺下的那个幸福梦,而这个交代,是他自己对于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的深刻理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苍山的山水不仅提供了独特的海拔、光照、土壤和水源,还育养了一个个舍得吃苦、懂得感恩的漾濞人民。

“有女莫嫁李家庄,顿顿吃喝南瓜汤。”民谣里这么唱,实际上,很多时候,任国富的童年,连南瓜汤都成一个梦,一家老小十几口人的吃饭问题让家中长子任国富早早辍学回家,帮忙父母养活弟弟妹妹们。他讲到了一个细节,对他触动很大,即便是现在讲起来,他依然满脸沉重。那时,家里好几次断粮,而十几口人等饭吃,爹妈只能出去要,最糟糕的一次,母亲出去一天没要到粮食,只能靠公社仓库里的糠充饥,妹妹吃着吃着吐出来,被母亲打了一顿。打完后,妹妹哭了,母亲也哭了,一家人把那糠和着泪水硬吞咽进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呀!艰苦的日子让他们这一代人的童年都早早充满了责任。到上世纪70年代,20岁出头的任国富已基本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因为会倒腾一些作物,被公社招录为农科员,也是这段难得的公职时光,给了他出门开阔眼界的机会。一次次的外出学习交流,他成了李家庄第一个走出大山闯世界的人,本以为这份“铁饭碗”端得稳了,却因一次回家探访而结束。

一天夜里,他徒步行走了三个多小时回家看望妻儿,原以为会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殊不知到家一看,他傻眼了,孩子正哭闹着,妻子无奈地哄着,锅中冒着热气,却无米下锅,原来是分的粮食在几公里外,没有男人在家,妻子实在背不回来。看着这样的场景,任国富一夜无眠,“李家庄不能这样子,我也不能这样子!”他告诉自己。

随后,他毅然舍下了一个月40多块的工资,谢绝了公社领导的挽留,辞职回到了那片生养他的大山。

凭着血气方刚的劲头,任国富一倔到底,开始了与生活、与命运的死磕。成功的路,历来不会是坦途,就如同那些美妙的景致,一般也不会在路旁。回村后,他作为唯一有在外吃公家饭经历的人,便被村民们信任地选为生产队副队长,并负责一个包产作业组的生产任务。年轻的任国富有胆识、有干劲,队友们对其十分信任,还源于一个不争的事实。那时,整个作业组有30多户人家,按照生产队的任务指派,一年必须要完成8.5吨的玉米生产,这几乎已经是这片土地和这些劳力生产的极限数据了。他与队友们商量来商量去,大家都觉得难度大,难以完成,任国富却凭借着当农科员学习来的技术,带领大家开辟梯田、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在精耕细作的抚育下,整个作业组硬是创造了奇迹——生产了40多吨的玉米,超5倍完成了任务。

这像是一个炸雷般的事实,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笃定了对他的信任。此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大山深处,1979年,27岁的任国富当选了李家庄的生产队队长,包产到户后,村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过日子不是简单地吃饱穿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是人之常情,任国富不服,李家庄这么好的资源条件不能就浪费在种玉米上,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得靠经济作物。

他先后引进了天麻、萝卜、洋芋等作物,均失败了。一次次的失败经历让他觉得,需要在经济果木上着力。可种什么又成了问题。1992年的一天,在县城赶集时,看到了外地客商运来的苹果,虽然卖相不好,价钱还贵,但买的人却很多。这个场景刺激了他脑海中那根一直绷着的神经。对呀,李家庄是向阳山,一天到晚都是太阳晒着,早晚温差大,土地也宽广,说不定就是苹果种植的风水宝地呢。说干就干,他迅速跑到以前工作的地方,找到了农科专家,专家的话语让他欣喜若狂,苹果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环境。

那晚,他躺在床上幻想着果园的未来,睡着都笑了。

他开始着手实现苹果梦,很快就发起成立了李家庄农业经济联合体,村民们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那时的李家庄水没有保障,路也不通,就有那么几双只会干苦活的手和一颗颗拼命想过好日子的心。要种苹果,必须把水先引进来,充足的水源保障苹果才会活、才能够甜。为了引水,他连着几天在大山深处,终于发现了一处可引的水源点,这里离村庄有4公里。但引水线路基本都是在悬崖峭壁旁,引水需要挖渠架管、凿壁穿崖,工程量很大,危险系数也极高,特别是水源点附近,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侧是高耸入云的峭壁,中间只容得下一个人半侧身才能勉强通过,一般人走上去都会腿打颤,更不要说还要挖渠架管。

第一关都过不去,还怎么带领村民致富?任国富告诉自己,不管怎样,都要把水引下来。他决定带着大家一起干,一家负责一段,几人负责一截,最后连起来一起铺设管道。这时候,村民中有了分歧,有些村民不愿干,不愿意改变现有状况,总觉得熬熬就过去了,有些村民则以家里忙为借口,任国富一家一家做工作,讲以后的规划发展和带来的效益实惠,总算把工作都做通了。

1993年1月,任国富以联合体名义贷款了10万元,买来了钻机、锄头、镐头等工具,带领村民们,像那移山的愚公一般,向大山深处进发。然而,才施工几天,自己的堂哥便摔下了山崖。堂哥去世后,村民们都怕了,大家都萌生了退意。任国富承受着失去堂哥的悲痛,还焦虑着工程的中断,更担心的还是李家庄的明天。思来想去,他又反反复复做起了工作。“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心感染了大家,同时,他还想了个办法,危险地方出钱请专业工程队开凿,相对安全的地方,还是由村民们来完成。这样一来,工程进度快了,风险也降低了。很快,近半年时间,工程完工了,这座“老鹰飞过流眼泪,猴子见了低下头”的大山,被他们一锄头一锄头地征服了下来,汩汩清泉淌进李家庄时,任国富唯有在内心深处为堂哥默默焚上了一炷心香。

啃下了第一块硬骨头,任国富没有歇气,接着修起了路。1994年,进村的路也通了。但这时的经济联合体已负债百万,大家仍沉浸在路通水通的喜悦里,任国富的生活已是焦头烂额、一地鸡毛了。

当时,县农业部门免费给他们发了苹果苗,村民们满怀期待地把村子后山的那片野地打理出来,开辟成100多亩的苹果园,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拓展到了1000余亩。然而,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果苗在见成效时,狠狠给了大家一巴掌。由于是新事物,大家都缺乏栽培技术和种植经验,7成以上的苹果又酸又涩,甚至连猪都不吃,有的村民便退出了联合体。

任国富理解大家的心情。村民们信任自己,跟着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没有得到任何实惠,一开始的承诺,全部成了空,他自觉对大家都没有“交代”好。他的妻子在说起被人催债的事情时,满含泪花,“人家指着鼻子要,唾沫星子溅一脸也只能厚着脸皮求人家再缓缓”。这样的情形,让她一再痛苦不堪,为大家谋幸福,压力全在自己一家人身上,这个老头子承受的压力,只有身处其境的一家人体会深刻了。投入进去,又亏损了,亏损了,还得继续投入,任国富一直在这个无底洞里硬钻,一直在坚持,那个“交代”一直是他的信念。

当然,吃了亏肯定要长记性了。他的后续投入有了明确的方向,他顶住了压力,在农科专家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断摸索下,金帅、嘎拉、红富士等优良品种在李家庄这些苹果苗上结出了累累硕果,一个个红灿灿、甜蜜蜜的苹果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给了任国富丰厚的回报。2007年,李家庄的苹果实现了华丽逆转,村民们10多年前入的股,第一次见到了回头钱,分红的那天,大家都在感慨:太不容易了!

这艰辛的十多年坚持,让任国富几乎变了形。他就像海明威笔下的那位老人一样,不放弃、不抛弃,即使大风大浪,始终坚持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信念,头发白了,身形更瘦了,皮肤已成了黧黑,一向高大的身躯都矮下了几分。熬出头了,任国富说。他把青春岁月、把一家人的幸福、把对乡亲们的承诺,熬成了苹果内部糖分最重的那一块。朋友们,如果你吃到了李家庄的苹果,一定要掰开来看一看,那些糖分,组合成的就是一颗心脏的模样。

在任国富胸口上面的位置,一直闪耀着党徽的光芒。

那晚,苍山的月亮格外的圆,窗外的蛐蛐也特别懂事,一声又一声地哼唱着那入眠的歌曲。他睡得很沉、很香、很稳,是从未有过的坦然。

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村民们对任国富的信任、尊敬、赞赏变成了更坚定的支持,曾经的质疑、忧虑、无情,甚至那些抹了又抹的唾沫星子,在任国富的世界里仿佛都从未有过,他力排众议,不计前嫌地继续带着村民们,在生态苹果产业的路子上,一路高歌猛进。

2008年,李家庄农业经济联合体更名为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任国富任合作社理事长。他们一直坚持绿色种植的理念,并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升,将果园划分为8个管护点,承包给入股户中的8户科技致富带头人生产经营管理,入股的其他剩余劳动力到果园务工。这样下来,苹果的产品质量和销售量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并轻松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这些年,李家庄的苹果乘着电商发展的东风,成功走向了国内外市场,那些压在心头的债务几年内就还完了,苹果产业步入快车道。

如今的李家庄,年产苹果量达上千吨,产值逾千万,带动各类行业发展好多个,合作社120多户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这样的苹果,吃起来确实有了一种特殊的味道。任国富和妻子商量,也承包下100多亩的苹果园,每年光工资都能付出去50多万元。“经历了那么多,对这片土地、对这些如自己孩子一般养育的苹果园十分不舍,这一生,就是它们了!”任国富说起这些,眼眶都湿润了。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云南省第二十届道德模范、大理州劳动模范、乡土人才、最美人物……一个个荣誉是对任国富这些年无悔坚持的最好肯定。当然,我相信,他在意的并不是这些。

几年前,记不得谁说过这样一句上联:任劳任怨任国富。

这是对这个铁汉的深刻画像。至今,我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下联。

2

美翕村,除了山美水美苹果味美外,还有这样一些人,默默地做着一些事情,只为美翕村的未来更美。

去年1月29日,疫情最为严峻紧迫的时候,各地严格落实防控责任,急需人员参与值守。美翕村党总支书记便在微信群里@所有党员,“谁自愿参加村里组织的疫情监测点值守?”不到5分钟,就有13名党员报名。其中,有一位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党员常全书,我们见到他的时候,已是他在监测点义务值守的第三天了。

当时,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医务工作者已全员就位,在路旁的监测点上,这样一支临时组建的工作队伍,站在鲜艳的党旗下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风在河谷里吹着,那党旗,伸展出夺目的红。

当时,在美翕村,有一名68岁的老党员做了一件不让宣传的好事情。2月1日,我们收到新闻线索,说一名党员给村党总支送来5000元人民币,落款为:一个普通的党员。这在举国抗疫的时刻是多么温暖的事情。写信的纸是村中用来写对联的红纸,裁切得也不是很整齐。我见到这封信,这封满怀赤诚之心的信,红灿灿的犹如老党员爱党爱家乡的心。信纸很明显地看得出来折叠过,老党员为了把信写好,把字写得更美观,他特意按信笺纸的行数折了纸,连抬头、落款共计十六行,内容也不多,但从简短的内容里,我读出了一个农村党员的党性之高。

“尊敬的美翕村党总支:举国上下欢度传统春节之时,你们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及驻村干部坚守在美翕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岗位上,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为了全村父老乡亲生命的安全负责,向你们道声辛苦了!在此,我个人向美翕村党总支捐献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微薄之力5000元人民币,用于美翕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经费……”

信中他说到:“我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今天强大的祖国。有‘大家’才有我们的‘小家’。所以自己应该有颗感恩的心,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美翕村的水土养育之恩,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美翕加油!”

这封信,是用红纸写的。这颗心,就是一颗红心。

其实,在我们到美翕村之前,老党员的这封信已经在微信群里引起热议了,大家纷纷为他点赞。我们与村上对接,希望能够见到这位不愿留名的老党员,无奈,村党总支登门做工作,他都不愿接受采访。我们也不能违了老人的心意,在电话里接受采访的老人还是那几句话,“我不是图名,也不用来宣传我,多关注那些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吧!”

老党员永远给我们留了一个谜,他是谁,是什么样的一位老党员?电话里,他说他年纪大了,不能到一线参加值守,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抗疫的支持,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他还反复跟我们说,你们要注意防护。那一刻,我更深刻理解了胸前那枚党徽的份量。

这里,我们应该向老党员致敬!

我们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为了谁。

我们不知道你有多高,但我们都在仰望你。

我们虽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你是一名共产党员。

常全书义务值守第3天了,他还继续值守。村里的其他党员都争着来,村党总支只好进行了排班,大家轮流值守。常全书一再说,自己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已经脱了贫,之前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请给我一次力所能及回报社会的机会!”

常全书的话很直接、很诚恳,也很明了。感恩帮扶,感恩美好,感恩所有!

党员们争抢着干工作,这该是一幅多么温暖的画面呀。此时,谁都没有注意,在这个监测点严格排查过往人员时,有一个人正带着几个人分组默默地在村中挨家逐户地摸排着回乡人员,她熟悉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

又一次走在了那些熟悉的小路上。美翕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春梅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这样一家一户走访了。2018年3月起,她成了美翕村的一员,“在美翕村的这几年,每一天都没有虚度过,都很有意义。”李春梅如是说。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跟随州县领导,我又一次踏进了美翕村委会。这次,州县领导带着党委、政府的温暖,专程来看望这个坚守在一线的扶贫干部,在领导的嘘寒问暖下,她语塞了,一再说自己做的还不够。那时,我就在想,其实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里,每位扶贫战士都是好样的,都应该被记住。

美翕村的脱贫功劳簿里,李队长应该被记上浓重的一笔,她把体育精神用在了工作之中,每一次,她都在奋力冲刺。

李队长10岁时,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臂,那时小小的她并不知道这将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内心的恐惧、悲伤给童年生活留下了阴影。后来,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她慢慢走出了悲伤,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做事、洗漱,一些很简单的事情都给了她诸多不便。14岁时,县残联到学校招募运动员,老师发现她擅长跑步,便鼓励她试试。报名后,她每天六点多便起床训练,从家里跑步到大合江,再跑回来,然后才背书包去学校。寒来暑往的坚持,使她受到了上苍的眷顾。在大理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她一次性包揽了跳远、400米跑、100米跑的三枚金牌。这三枚金牌,敲开了李春梅不一样的人生窗户,她沿着竞技体育的橄榄枝,先后入选省队、国家队,20多次参加州、省、全国和世界性的残疾人运动会,并8次打破世界纪录,捧回了34块金牌。

其实,众人知道她风光,又有多少人明白,李春梅背后的付出以及她承受的种种呢?就如同她在美翕村的这一次次走访,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完成的。听说县上要派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她主动向组织申请驻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想让更多困难群众相信,贫困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和我家人就是例子,我们不仅战胜了贫困,更战胜了‘厄运’。”2019年,漾濞县举办了一场先进事迹分享会,李春梅表明了心迹,这是她发自内心的话语。

带上必需品,李春梅向美翕村“跑去”,她深知,这一棒,必须要跑好。美翕村的16个村民小组都留满了她的脚印;美翕村的510户人家院落都刻下了她的身影;尤其是那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去的频次更高。去的多了,久而久之,美翕村的村民都知道,村里有一个手不方便的李队长,开不了车、骑不成摩托,全靠一双拿过冠军的脚到家里来,都非常心疼她。李春梅凭着从小历练的坚强、执着和对群众的感情,始终走在访贫问苦的第一线。一开始走访完回来,双脚都是血泡,只能用热水泡泡,第二天继续。慢慢地,脚上长满了老茧,人也瘦了一大圈,她也习惯了这样的入户生活。2018年隆冬的一天,她去一户人家走访时,手中的登山杖没有撑稳,从山路上摔倒了,手上、脸上好几处都破了皮,满身都是灰,资料扔得到处飞,等到农户家中时,看到她满身狼狈,女主人心疼地拉住李春梅的手,“李队长,你放心。我们一定跟着你好好干,以后有什么我们去找你。”听到这样的话,李春梅忘掉了身上的痛开心地笑了。

没有粘过乡村的泥土,怎知群众泥滑路烂的艰辛?没为群众摔过几跤,怎能体会到群众爬坡过坎的艰难?李春梅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着美翕村群众的需求,白天了解情况,晚上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商量对策,共同谋划发展大计。

这一次,她是与贫困在赛跑。

马鞍山——碧么6.3公里的道路改建工程完工、蚂蝗沟——中山9.4公里的道路扩宽、九箐尾——田家坟8公里的道路扩宽以及窄门、田家坟两个村民小组的整村推进项目……这些道路项目是她在为美翕村而努力修建的跑道,一条条与全面小康并步的快车道。此外,196户群众的C、D级危房改造、169户群众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分红以及村集体经济、基层党建、教育、医疗、婚育、残疾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个大管家一般的李队长,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筑牢了美翕村近2000名群众的幸福大堤。这一次,他们又跑出了幸福的好成绩,全村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如今,李队长仍在驻村,正在带领她的乡亲们向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扶贫工作队长、一名第一书记,身体的残疾从来不曾影响我对梦想的追逐,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扶贫路上我会一直坚守。”望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李春梅再一次走上了入户的路途,远处的苍山雪茫茫一片,她的初心,比那雪还洁白,她的坚持,如那雪中红梅,春暖大地。

美兮,美翕!

3

自从那次采访后,我一直没忘了字赵云。

这是一个让我在不同场合都在频繁讲述的农村党员。每每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字赵云,他的故事给了我精神上的鼓舞。这次,我也是在新闻采访的路途中遇到他的。远远地我就看出了是他,他背对着我。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岗位上,他戴着口罩,穿着迷彩服,与其他人员一起,指导着进乡人员做登记、搞排查。那时,正是疫情疯狂肆掠的时候,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也一直在一线。

他也认出了我,说我还是那么胖。我笑了。足可见他的耿直,对我不见外。等我们登记完,我便再次上车,奔赴另外的报道点。上车后,我反身看看这个工作点,正笼罩在清晨的光影里,他的迷彩服已经把他隐身了。

战士。我突然间想到了这个词。他是一名战士。像常山赵子龙一般的战士。“若有战,召必回!”从脱贫攻坚战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从部队服役到建设家园,这个退伍老兵,自我认识他的短短几年里,虽然接触不多,但时常惦挂着这一家人。说到底,他让我看到了铁骨男儿的执拗与坚持,值得我尊敬。

——而在某种意义上,他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

他说他不迷信,但信良心。“党和政府还有大家都在帮我们一家,我再不苦不努力就是对不起他们。”这是他铁定的信念,也是这样的坚持,他一次次咽下了泪水,硬撑起了这方不大的天。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专门把女儿考上一本大学的喜讯与我分享。我真替他高兴,这是对一个寒门学子十载寒窗苦读的最好回馈。

他电话里说,一家人都坚持了。是坚持。这些年的付出确实不轻松。寒门、寒窗……孩子学习的不易,让这样的喜讯都显得有点凄凉。以前,怕孩子学不好,又怕孩子学太好。高昂的支出确实让喜讯都有了阴影。从他颤抖的话音中我觉出,不管将面临怎样的困难,都没压住他人生的喜悦。他是真高兴。

我反复跟他讲帮扶政策。劝他不要太焦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另外,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每年都有名额,特别是像这么优秀的学子,一定会得到帮助。电话里,他听得很细,仿佛受到了某种神性的加持和鼓励。有一些我拿不准的,也给他支了招。他一个劲地说:“好,真好。”不知道是说我讲得好,还是在夸党的政策好。

挂掉电话,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第一次去他家采访的情形,像那回放的片子,把我拉回到记忆中了。此刻,我要把这段过往重述一下,既可以给大家看看这户光荣脱贫户的奋斗历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看看,字赵云是怎样坚持过来的。

2018年4月的一天,听一位刚入户回来的领导说,在太平有这么一户人家,正在重新修建房屋,两口子为了节省开支,好多事情都是自己做。本以为这只是一条常规的报道,深入之后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

字赵云一家,因交通不便、缺技术和残疾而致贫,两个孩子均在上学。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不多的核桃和其他农作物,养了一点猪鸡,夫妻俩零星外出务工,家中母亲年逾古稀且身带残疾,身体佝偻成一张弓,大女儿正在上高中,一家人的开支可谓是出水口大过进水口,更为具体的情况还是,一家五口仍住在透风漏雨的老房子里,这房子还是父辈建盖起来的,年久失修不算,还极为危险。这与脱贫政策不符,“两不愁、三保障”达不了标,成了帮扶干部和一家人的心头巨石。在综合分析他们的情况后,工作队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以拆除重建的项目予以支持修建屋舍。但字赵云一家仍在犹豫,修房一直是一家人的目标,再说女儿也大了,不能再与弟弟挤一屋,是早该修建了。但他们更明白,供女儿完成学业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虽然在学校享受到了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每个月1000多元的生活费是必不可少的。在了解到他们的主要顾虑后,帮扶干部当即表示,个人每年资助孩子生活费用开支8000元,看到帮扶干部如此热忱,字赵云下定决心,一定克服困难把房子建起来。

说干就干,字赵云仍然保持着在部队里锻造的干练作风和彝族汉子那种说到做到的血性。于是,跟亲戚朋友筹措了一部分,拿出所有的积蓄,加上项目款项,想尽了一切办法,尽管还有欠缺,但相信办法总会多过困难的。精打细算后,除去材料、设计、必要的机械设备外,建房的大量开支还在请工上。鉴于此,夫妻俩商量,能自己做的,尽量不请工,把钱省下来用于其他地方。

新房开工了。当时,因为村中居户居住得密,车路扩展不开,货车直接到不了家,卸货点离家门有300余米的小水泥路,每次运货回来,如何把建材搬到家成了夫妻俩最头疼的事情。为了省钱,他们不请工,凡事都是自己干。在寒冬的清晨,村人都还在梦乡中,两人便早早起床,踏着晨霜,在薄暮中用背篮、背架、挑桶,一趟又一趟地沿着小道,将建材运回家中堆好,过年了都没舍得休息一下。一算下来,他俩每天背50多趟,行走30多公里,且都不低于5吨,竟背了170多吨,把房建了起来。女人用特制的背篮背沙子、公分石、石灰,在篮子里密密地排上钢筋网,再蒙上蛇皮口袋,光篮子都有十多斤。男人多数用背架背石头、水泥,然后两人合作抬钢筋,一天下来,脚又肿又疼,还得拖着疲累的身体喂猪、做饭、操持家务。到晚上,只能烧一盆滚烫的水泡一下双脚,第二天,接着再干,每天都重复着不能再重复的日子。尽管篮子是特制的,但再怎么爱惜,依然背坏了4个篮子,2个背架,挑坏了5对桶。

其实,拆旧建新的所有材料搬运,几乎都是夫妻两人完成的。那天我们去采访时,正巧遇到夫妻俩搭档翻盖屋瓦场景。也许是为了烘托某种气氛,这雨在我们进门时明显大了起来。妻子的一切动作都没受影响,她披着一件迷彩雨衣,戴一顶粉色布帽,穿一条发白的牛仔裤和一双布鞋,弯曲着腰背站在主房的椽子空隙中,像个“7”字。她先将瓦一片一片取出,检视一番,用帚子扫两下,除掉蜘蛛丝和经年的泥尘,堆成小摞,然后再把好的板瓦铺在椽子上,一片压一片,层级铺叠好,反身把桶里的石灰和草筋混拌的灰贴在板瓦上。同样的动作,将筒瓦一片一片地扣在两路板瓦的中间,成为典型的瓦路和瓦沟,瓦路所处的位置就拱在椽子的上方。女人躬身专心做着她的事业,她没抬头,雨还在下。字赵云在院中拌灰,那灰是早拌好的,石灰和草筋搅拌之后,需要沤一段时间,灰上房之后才更具粘性,也更有筋道。他一桶一桶地将灰运上楼,再通过厦台递给妻子,顺手接回空桶。夫妻俩已做了半个月,还剩下最后的前厦台,不下雨的话,一天就能完工了。

精细活都是妻子做,字赵云眼睛有残疾,只能做一些粗活。因此,好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在他们家里都会不同程度地成为阻力。同样的奋斗,就形成了格外的加码。同样的脱贫,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这样的脱贫奋斗场景,无论是谁都足够称得上“光荣”二字了。采访回来后,字赵云的脱贫故事我先后通过通讯、评论、散文等形式,在各级媒体发了个遍,还被漾濞县的演讲选手搬到了大理州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的赛场上,这是值得我骄傲的宣传故事。字赵云反复说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成了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句名言。是呀,字赵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突破困境、突破自我、突破世俗的眼光,展示出脱贫的精神力量,确实让我佩服。

如今,字赵云一家已住进了新建的楼房,剩下的部分老房屋也得到了翻修和维护,在帮扶政策下,他还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公益性岗位工作,妻子也应聘到县城中学当上了食堂工作人员,两人都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家里的农作物收入,生活正向美好阔步前进。

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真是个让人开心的好消息!

4

最近几年来,我会不定期去的一户人家,他就是我的挂钩帮扶户。一开始是因为帮扶工作需要,慢慢地,便成了一家人。

在太平乡的罗士登村土钵村民小组,我与杨继荣打成了“干亲家”,这属于民间口头的约定,跟喝酒赌咒一般的民俗,打了是不容悔改的。当时,我们报社的9位同事都在罗士登村有了对应的帮扶对象,大家走访的时候都是集体行动,每家都去,每一户的情况都很熟悉,村民们也对我们这一群记者一点都不见外,一来二去,大家都处成了熟人,相互间都以“亲家”相称。其实,按照当地习俗,打亲家需要杀鸡、结拜,逢年过节还要拜年,与至亲交往交流交融一起,这样的亲家是真亲家,是有着与嫡系亲属一般关系的亲人。而我们却免了这些程序,因此,我们才叫干亲家。

这样的关系让我们在工作之余便都有了一份特别的情感缔结,这是一种既有工作连接关系,又有亲友之情的不一样的帮扶情形。

众所周知,媒体工作都没有规律,访贫问苦也是一样的,有时候也许都是带着任务来走访的。在罗士登村,我们先后在走访中顺便完成的主题类报道多达20余条,每一次入户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每一次到访都感觉罗士登又变了。这样的报道,呈现着的是一个村正在发生的一些改变,也是对这个时代发展的真实记录。罗士登是这样的,全国的其他村其实都是一样的,在这场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家把心聚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力使在一起,再难的硬骨头都会啃下来。

在走访中,我们把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习志龙宣传成了网红,他工作做得实在,政策把握精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灵活,给了我们很多新闻的素材,更多还是因为他的亲家李正松。一开始,李正松因交通不便、缺乏技术而致贫,年近40也还是单身一人。习志龙未驻村时经常下乡和他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为他担保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加上产业扶持资金以及亲友们的支持,大力发展起了养猪产业。李正松有这方面的专长,加上自己也好学肯干,苦心经营下,一年下来,存栏大猪150余头,净赚了8万多元,成功地收获了第一桶金。

李正松凭着稳固的产业顺利脱了贫,私下里,他跟习志龙开玩笑说,脱贫还想再进一步,那就是解决人生大事——脱单。“条件改善了,家里要是没有一个女人,始终感觉这个家不完整!”听得出来,李正松的心声更多的还是穷怕了。是呀,谁不希望过上好日子?李正松这样想,与他相过亲的女人也是这样想的。实际上,在农村,家境情况不好,物质条件差,在婚姻上确实要费劲得多。习志龙记住了亲家的嘱咐,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遇到熟人便问,身边有没有未婚女人。众人都觉得习志龙搞笑,在听他解释后,便都为他格外留了心。

缘分这事真说不清楚,有时左等右等都不到,有时来了挡都挡不住。一天,习志龙在一家饭店就餐时遇到了在饭店打工的一名单身女子,自己替亲家把关后,当天便把好消息带了回来。第三天,习志龙开上私家车,拉着李正松往饭店奔去,话说只因为那家的饭菜好吃,完成了他们第一次的见面。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李正松也是频频往饭店跑,二人关系迅速升温,谈婚论嫁便顺理成章地上了日程。李正松择了一吉日,打理好礼物,上门提亲了,不过,却低头丧脸地回来,习志龙一问原因,才知道原来是“招婿”“嫁女”的事情没谈妥当。县司法局干部出身的习志龙从婚姻法律、公序良俗再讲到生产生活、人生目标,给李正松普及了一遍,一个个例子、一条条明文、一次次解析点亮了李正松的婚恋世界,他也没有想到,结个婚牵扯到的竟然有那么多。最后,李正松采纳了习志龙的意见,“两边在!”——不招不嫁,双方父母都照顾。习志龙还从侧面做了女方家的工作,其实招婿与嫁女,对于现在的婚姻已经不是那么界限明显了,婚后的责任、义务都要尽,但农村有农村的讲究,好在都想通了。

第二次带上“锦囊”上门提亲的李正松,此行已把婚期定了下来。

李正松脱贫还脱单的消息传出来,引起了全村的广泛热议。大家都觉得,这个单身多年的老小伙桃花运来得让人猝不及防。那段时间,习志龙的标志性笑容一直挂在了脸上。随后,驻村工作的间隙,习志龙便常跑李正松家为他摆设家具、挂灯笼、贴喜字……跑前忙后帮忙购置婚礼用品和布置新房。为了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婚礼头天,习志龙带着妻子专程来到县城,特意为亲家挑选了一份纪念品。结婚当天,习志龙又一次当上了迎亲之人,在李正松家门口,在他娶回新娘的路旁,拧开了绚烂的彩筒,真诚地祝福亲家完成人生大事。

席间,李正松带上新娘,专门向他的媒人亲家表示谢意。一杯淡酒,他一饮而尽。

成家后,李正松勤恳务实,舍得吃苦,日子越过越美,养殖场年收益达到了80多万元,还如愿生了一个小女孩。

去年,养猪成了最吃香的产业,李正松正逢其时,能繁能育能产的养殖场迎来了机遇期,成了能富能强的宝贝疙瘩。这时,李正松与妻子商量后,又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习志龙都很佩服。

随着养猪行情的变化,村民们都看到了商机,但生猪、小猪的价格都一路飙升,几乎翻番于往年的价格,让大家都不敢轻易下手。李正松心里明白,他能有今天,除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外,还有乡邻们的支持,大家错过了这波价格高潮,肯定要多苦好多年。于是,他便把自家栏内的小猪进行让利,每头猪以低于市场价500元的价格提供给乡邻们。“我一人做大做强不叫富,全村一起富了才叫真富。”说起这些,李正松很淡定,他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以前有想法但没能力,现在有能力了,就一定要做好。几天时间,存起来的小猪就都没有了。他止不住的高兴溢于言表,像又完成了某个人生的心愿一般。平时,他还义务给乡邻们传授养殖技术、解决养殖难题,只要有问题,打电话给李正松,他都是随叫随到。如今的罗士登村,在像李正松这样的能人们带动下,95%以上的农户都养有猪,成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有十几个,周围的村庄也蔚然成风,养殖成了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产业。

过去这一年,大家都因为养猪赚了好大一笔。李正松心情十分舒畅。

习志龙还在村里做着工作,他亲家的家,他还是经常去,与亲家谈天说地,像回到自己家一般。

每次去罗士登,习队长只要一有空都会跟我们一起入户。去土钵时,镇雄老师我俩最怕的就是那一段山路,私家车经常被挂,让人十分心疼。有次我俩骑摩托上去,爬到一半,都不敢再骑了,只能步行前往。后来,全县大力实施了“943”工程,通组道路得以改善,加上平时也有大家的维护,入户之路已不再那么坎坷。因为土钵小组偏远一些,分组入户时,习队长有时便开着他的轿车,我俩可以直达亲家的院子。

这些年,我的亲家结合自己擅长,申办了养殖证,养了30多头黄牛,多数都是他父亲在放牧,他平时还在离家不远的工厂里务工,日子过得有条不紊。每次去他家,怕耽搁他们生产生活,一般我都不提前联系,进家门后,一个朴素的农村院落经常都是干干净净的,客厅、房屋、厨房、院子也是收拾得清清爽爽的,足可见平时的勤快干净。

逢年过节,我会带上一点东西给孩子、给老人,他们总是很惶恐,总觉得给我们添了很多麻烦。听说我妻子怀孕了,临走时,也总要把家中时鲜菜蔬、鸡蛋等带给我一些,说亲家母正需要,山里的菜蔬生态健康,对孩子好。不接就生气,跟亲兄弟姐妹一般看待。在城里上学的孩子有个大事小情也会先想到我,在我孩子出生后,第二天便专程来看望。已记不清在他家中吃过多少次饭了,读一年级的杨琦磊,每次在我进门时都会大叫一声:“妈妈,江静龙叔叔又来了。”然后,便把凳子搬出来给我们坐。有一次我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喝水边聊天,他给了我一个香蕉,并要求我马上吃,看着我吃才放心,吃完后我顺手把香蕉皮放在脚旁,他见状便“指责”我,说我不讲卫生,把香蕉皮捡起来,跑到客厅扔进了垃圾桶,让我脸红了半天。我知道他不是在指责我,而是家庭教育好,他的习惯使然,以至于我再次去到家中时,都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那时,他把手摔断了,请假在家调养的那段时间,我到家后,认真辅导了几次作业,发现这孩子很聪明,很活泼,说话像倒豆子一样,与父母截然不同的脾性,也许是我们经常来往,让他不惧生吧。

亲家的话不多,人也耿直,有一说一,待人真心实意。一次,县农业部门组织了一场养殖方面的培训,打听到消息后,他问我,能不能参加。在与主办方沟通后,我为他争取了一个名额,他培训结束回到家后专程打电话给我,说学到了很多东西,很管用,说人家还提供餐饮点心呢,真高大上。

挂掉电话,他的话语还萦绕在耳旁。一个人快乐与否,并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于你内心的充盈和满足。

亲家有事没事,说话都是很直,跟我很对口味,我也不喜欢弯弯拐拐地说话和做事,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的对话都很简短和直接。

“在家吃饭?”

“今天不吃了,还要去其他家看看。”

“好。”

“刚刚割了点蜂蜜,还说托人带来县城给你们尝尝。恰好你来,自己带回去一下。”

“不要不要。你们拿去卖。”

“又不拿多少。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

“那我买。你们养点蜜蜂不容易。”

“不要羞我们。家里吃点蜂蜜都要给钱!”那阵仗,几乎翻脸。

结束走访,一句“你们去,我要去干活了!”

送我出门后,反身带上农具自顾自地忙去了。

把车停于对山的大青树下,回望这个小村落,回望山脊上单家独户的亲家的小院子,总让我错觉回到了那生养我的村庄。地里面越挪越小的身影像极了我那在土里刨食的父辈祖辈。

回到单位,镇雄老师我们都很感慨,罗士登的群众把我们当亲人,像父母一样,有什么好的都牵挂着我们,有什么事情也与我们商量,请我们拿主意。对我们不见外,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其实,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全国300多万的驻村帮扶干部真情帮扶的情况比比皆是,超过180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付出了灿烂的青春才换来了今天的庄严宣告。但帮与扶都是外在的力量,解决的都是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要真脱贫、脱真贫还得要有那一股劲,那不服输、不怕苦的脱贫志气,靠的还是努力奋斗、争取幸福的阳光心灵。

我很幸运,与他们结对。幸福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5

一条盘山水泥路,沿着普映山从水井村民小组一直往上爬。自214国道开始,一条条水泥路构建起盘山网,直通往高发村的13个村民小组。这些年,曾经的深度贫困村高发正如其名,正处在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之中。

罗正举听上学的孙子反复说,村里建好了水泥路,建起了文化广场,修起了下水道,有了路灯,经常有人打歌跳舞……好想出院子看看村里的变化,可他没办法,13年前的突发颅内出血,尽管一家人想尽办法为他医治,身体左半部分瘫痪已成事实,从附属医院回来后,这个小院子成了他最大的世界。

小院不大,院中各色花开正艳,檐下嫩绿的柿子叶中间看得到柿子的雏形。三间土木房屋坐西向东,不久前翻修过,厨房在客房前面,其后面的几间厩舍组成后院,猪羊鸡各养有几个,一头骡子拴在树下正嚼着豆秆,刚买的几只鸽子还未脱去绒毛,仍关在笼子里,看来还未养家。山墙旁,一株粗大的野杨梅树零星冒出胭脂一般的红,杨梅都不大,小指头大小,在浓绿中恰似眉心的痣一点,几个岔枝上嫁接了几苗新品种杨梅,刚成活。杨梅树下是冒着清凉的山泉水,水池旁,一间9平米左右的新房漾出水泥的青灰,给人凉快的感觉。一扇大开的防盗门像是在向他敞开怀抱,床是罗正举常睡的,木床架高度适合,便于他躺或坐,正对着一扇推拉窗,一个冲水马桶安在床旁,烤瓷的光泽分外显眼。小屋门槛与院子齐平,没任何阻碍。

这是专门建设的小屋。这屋,它来得不容易。

建材是在村里施工的建筑队给的,砖、碎石、水泥都由建筑队直接送到家里;泥水匠活是村中的乡邻们出的,象征性地给了一点工钱;女儿、老伴和儿子也拿出最大的力量,给钱的给钱,出力的出力;村上争取一定的经费,工作队还到省民政部门优惠争取到电动轮椅;县残联把慰问金、轮椅、拐杖等专程送到了家中;村中医生也定期随访,送药送医……这小屋里一直洋溢出各方的关心。

见到罗正举时,他正瘫坐在院中的简易小棚里,小棚三面都用单砖围着,独留一方摆一火盆,炎夏之时,小棚中还燃烧着大树疙瘩,13年来,这火从未熄过,“必须要烤火,这腿脚才舒服,要不就僵硬得骨疼。”常年四季的烟熏火燎,小屋从砖到瓦以及棚内的沙发、小桌都落满了烟尘,显得很黑。他的鞋,左边两个窟窿,右边的鞋更破旧,都拖变形了。枯瘦的身躯不足一米五,花白的胡须,微黑的脸庞,左手很随意地放在腿上,整个身体微微右倾,左腿被他掰得很歪,几乎超出了常人能够跷二郎腿的样子。他烤着火,那火似熄未熄,看不到明显的火苗,却热度十足。有火烤的他,精神头很好,偶尔还吸一支烟。

“老罗,身体怎么样?”沈亮均进门便蹲在小棚旁与罗正举谈了起来。他是省民委派驻漾濞高发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看得出来,沈亮均对于高发村就像自己家一样的熟悉。一路上来,他带着我们穿家过院,谁家有个病人、哪家牛刚生了小牛犊、或是哪家有纠纷、哪户有困难,都一一记在他的本子上,更记在他的心里。像罗正举的糟心生活,一直揪扯着他的心。他知道,这13年老罗一家过得十分不易。罗正举育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婚姻波折,在外打工的日子也是过得紧紧巴巴,老伴跟大儿子生活,平时都在村中零星做点轻便活计,十块五块也不在乎,只要能有收入就足够了,为老罗修建房屋,老人家拿出了积攒多年的血汗钱。平时老罗的饮食起居由二儿子罗六水照管着,每天天亮,罗六水便把父亲从房间里背到院中,拢一下火,父亲就在火旁待上大半天。妻子做好饭菜给父亲就盛上一份,吃好收拾完后便出门干活。这些年,一家人都外出不了,到山地里干活也要随时折回家看看父亲,帮人做工也是担心万分,生怕父亲栽倒在火旁。小女儿嫁到了外地,并在一家医院里工作,从父亲瘫倒那时起,药品、医疗等也操心了不少,这次修建新房,还专门打了款回来。

眼下,老罗虽然脱贫了,可生活负担依然沉重。

老罗生活无法自理,一家人都耗在了他身上,老罗心里着急,可也没法,每天都在熬着。听说沈队长带来的好消息,他激动了好半天。看着一车车的建材来到家,一块砖一块砖地现出屋舍的模样来,他坐在小棚里,内心充满了涟漪。小屋很快就建好了,沈队长邀约大家一起给他送轮椅和搬新家,顺便培训一下电动轮椅的使用。看到院中突然来了那么多人,老罗抑制着欢喜,嘴上不停地说你们随便坐。他仍坐在原地,大家在组装轮椅、调试仪器,他一双眼睛不时地盯着,手颤抖着,我在侧面用镜头捕捉着他的微妙变化,可以想象得到,52岁跌倒瘫痪之后,内心的那种复杂与激动表露无遗,他知道这轮椅是他今后的双腿。

随后,大家把他抱上了轮椅,他一点都不惧怕。他像个天生的驾驶员,一坐上轮椅,凭着一指之力,操控着轮椅控制杆,前进、后退、转弯、刹车……他思维清晰,表达流畅,动作娴熟,一会儿工夫就完全融入了他的“新腿”。当大家都沉浸在惊讶之中时,老罗指使新腿向新房进发,我提前退到了屋内,准备好镜头,等他进门的重要时刻。他来了,绿荫下的杨梅树叶纷纷让道,他对准门,微调着方向,缓缓而来,左调右校,轮子平稳轧过了门槛的铁皮,他也是第一次进入了这个属于他自己的新房。镜头里的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坚毅,光影打在他的身上,他毫无知觉,他心心念念的小屋、轮椅成为了现实,阳光透过了窗,打在地板上,此刻正照在他的腿上。谁都没有帮他,解开安全带,拉住手刹,他尽力用右手右脚把自己升起来,搬到了床上,在床上,他慢慢地挪动着,床头旁是马桶,他要自己坐到马桶上去。一切都很顺利,他可以的。

他思维很清晰,表达流畅。“都是我把一家人都拖累了。这下好了,谢谢党和政府,谢谢大家了。”老罗说到这些,眼眶明显湿了,他表示,过几天,等练习好轮椅,他一定要去村里走走,跟那些不常见到的村人们打个招呼,看看村里的新变化,如果有可能,一定要站起来。

我们离开了,老罗还在已逐渐热辣起来的院子里一次次前进、后退、转弯……

回到村上,我们边吃饭边聊着。沈队长是个善于表达、勤于思考、长于落实的人,2018年成为“高发人”之后,他常说的就是:我们高发。他谈到了一个与罗正举类似情况的人,我们决定饭后一起去看一看这个他一直牵挂着的罗信。

罗信家住在羊厩村民小组,当地人都不叫羊厩,而是叫“羊juan”,这是个偏远的村落。车下河谷,又往大山深处爬,这条不宽的水泥路把村委会甩在了山后。我第一眼就认出了停车处的场景,我在沈队长的微信动态里看到过前后的对比照,村民投工投劳建设村中公共区域的场景再一次映入了眼帘。顺着水泥路转了两个弯拐,便到了罗信的家。

小院落场心本来也不大,被两栏斜坡无障碍通道又占去了一部分,就显得院子更小了。所有的门上都贴着白色的对联,看对联内容才知,他母亲刚刚去世了,85岁高龄。“让老人放心,让孩子欢心,让罗信舒心,让妻子安心。”沈队长说起当时的想法,记忆犹新。3年前,罗信才40出头,在外出务工休息时,因馋嘴爬树摘野果从两米多高的树上跌落,地上有手臂粗的一个树桩,刚好顶在了第十一节、十二节胸椎之间,造成了下半身截瘫,那天,是儿子刚满周岁的第二天。

原本以为没什么大事,外伤都只是擦伤,殊不知,到医院一诊断,罗信的世界塌了。突如其来的高位截瘫彻底击碎了他的人生梦。落差太大,他没办法接受。他曾幻想有朝一日能重新站起来,可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办法,医生除了摇头就是安慰。试过很多方法后,罗信不再抱希望。上有高龄老母,下有待哺儿女,再加上自己成为残疾人,“我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成这样,以后的日子咋过?”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在罗信摔伤后,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村里帮一家5口纳入边缘户,享受第一档低保,每月能领到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帮他申请了大病救助,时不时能够享受到帮扶;民政部门除不定时会临时补助外,每月还有固定的残疾补贴;担心他长时间坐轮骑手会麻木,工作队专门带师傅到家教他编竹艺品;家里只有妻子一个劳动力,就鼓励他们发展养猪产业,现在他家还养着三四头母猪,今年刚刚卖出了八头大猪;还先后为他联系了上海东方医院的医生、州医院专业针灸医生上门为他诊治。

慢慢地,罗信走出了阴影。“作为党员,我不能给国家添太多负担!”罗信告诉自己,他不能消沉,至少孩子回来他能够辅导作业,至少他在,这个家是完整的。他加入了“病友群”,在群里与类似经历的全国朋友探讨预防褥疮、积极锻炼、走出心理阴影等问题,还购买了辅助训练器材,他祈祷着,自己能够创造奇迹。

沈亮均经常去看望罗信,时不时把洗净的衣物给他一些,罗信欣然接受。每次沈队长来,他都是推心置腹地把想法告诉他。有一次,罗信言语支吾,欲说又止,让沈队长十分不安。一番开解后,罗信道出了实情。原来,他想修一条便于从屋里到院里的通道,这样他就能扩大活动范围,还能力所能及地帮妻子做一些家务。回村后,沈亮均反复思考,与村“两委”、工作队探讨此举的可行性,大家都觉得很有必要,迅速作出决定后,大家便各自出力想办法去了。

说干就干,几天后,沈亮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带着施工人员轮番来到罗信家,运来建筑材料,先改建厨房,把厨房的灶台改造到罗信可以自如操作的高度,再把厨房和所住房间用无障碍通道连起来,对房门进行了改装,便于轮椅进出,最后在他家走廊上铺上防滑瓷砖。这次改造前后共花了3万多元,罗信知道都是镇里、村里和驻村工作队帮争取的资金。其实,罗信心里跟明镜似的,沈队长所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都是村中的乡邻们和党员们,看到他家的情况,大家义务出了144个工,短时间内,为罗信实现了梦想。

都说磨难中的人很脆弱,罗信却很坚强。“母亲是放放心心走的。”拉着沈队长的手,罗信向他“汇报”着。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加倍的,看着80多岁的母亲为自己的不幸落泪,罗信内心不断咒骂自己。后来无障碍通道建成后,看着这个瘫痪的幺儿重拾起生活的信心,积极阳光地生活,每天都在院中坚持锻炼。新年前,老母亲安详地走了。去年年底,罗信做了一桌饭,八个菜一个汤,盛情邀请了镇村干部到家吃了一顿罗信亲手做的饭菜,让大家检验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闲时,他还学习电商,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要做一支永不离村的工作队。”沈亮均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听说他们将于5月份返回原岗,沈队长满脸的不舍,这个吃住工作了三年多的高发村,以及笔记本上记录的那些困难是他最牵挂的。在“我们高发”,生活中,一家有难,一定要亲帮邻助,一个人的力量不大,但每个人都出一点力,做一点小事,汇聚起来就能干很大的事情,解决一家人最大的困难。“我们高发,一定要把这种守望相助的风气倡导下去,壮大开来。脱贫攻坚如此,乡村振兴更应该这样!”沈亮均如是说。

到现在,我脑海里依然回响着工作队之家里的那句话: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是如此的温暖有力!

6

大黑山下的雨又停了,杨老师寝室的灯还亮着……

这些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走上人生的另一段重要旅程,还送出了如我一般的一个又一个老师走上了事业更远的远方。32年的坚守,守了白天守夜晚,守了春夏又守冬秋,如今,他还在那里,还在这师生不多的独田小学里,坚守着党员的忠诚担当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挚爱。

“彝山有幸得良师,教育征途引路人。”这是2012年,他被评为全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时我在写一篇演讲稿子时给杨老师写过的一句话。

独田,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小地方。它不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家。他对于我而言,与家乡有着同样的分量。在这里,我踏进了职场。在这里,我找到了爱情。在这里,有我的家庭枝叶。在这里,有我的良师益友。在这里,还有我的不悔青春。

2010年9月,我来到独田,成为了这里的教师,与杨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党小组。

第一面的独田小学是匆匆一瞥,报到扔下行李后便折返去罗士登吃饭。再次回来时,两层的一栋教学楼、一层宿舍楼已笼罩在暮色中,影影绰绰看不清真面目,打整好行李,洗漱后就把自己扔在了大山的深沉之中,那一夜,睡得很浅,思考了很多,学生才起床,我也就跟着起来了。随着光线的增强,这个盼了又盼的工作之地,真实地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楼确实有两栋,只不过都小得很局促。十来平米的教室放得下三排课桌就到底了,宿舍也仅能放下四张高低床,其余空间就基本只够出进了。大门旁有两间老式的土木小平房,一间明显可知道是灶房,烟熏火燎下连窗格子都裹满了浓重的黑油烟,已分不清是锅烟还是油烟,黑得似漆,掉下去的几滴拖着长长的油丝,落在同样发黑的尘灰上,一不小心抹身上,很难洗净。灶房里墙上挂放着一口口的小锅小盆,清一色的黑色向外。另一间为男生宿舍,里面除了高低床外,还摆放着一些小木箱,木箱里装着米油、菜蔬等物品。如果不是上午放学,学生一窝蜂地涌进灶房生火做饭,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些孩子上学还得自己做饭吃。

这样的求学生活我都没经历过。这里的教育条件,至少比我的读书时代还晚15年左右。没想到,自己当老师后,还会遇到,并且将长期过这样的日子。怪不得这里的学生周末才刚回学校来,就是脏兮兮的一个个了。

失望至极了。我这才意识到,我来到的是一个落后、孤独之地。

锣锅饭,这是山区孩子必须会的一门生活技艺。在这方面,他们是我的老师。在这间小厨房里,我学会了锣锅饭的烹煮,能够拿捏住火候,有时候想吃锅巴了,也能做出想要的样子。不过,掌握这门技能的过程,已被这群天真的孩子多次写进作文,每每批改到时,又想到了那灶房里四起的柴烟熏得满眼通红,头发里都是扬起的火灰,纵使我们再小心,一顿饭做出来,也是满手满脸锅烟的样子,自己边改都边笑了起来。

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我们都安排孩子们上劳动课。所谓的劳动课,就是领着他们到学校旁的树林里捡柴,每人捡一小捆回来,一周的做饭柴就够了。停电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师打拼伙,一人凑一点菜,做成一锅,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这样的日子,在现在看来,依然十分怀念,它就像一种苦难的修行,在考验着我、度化着我,即使我再排斥、再埋怨、再纠结、再无奈,它就是这样霸道地成为了我的生活。

第一次去同事家,也是同事多次盛邀后方才成行。一直不愿给同事添麻烦的我,在周末都是一个人待在学校,那种旷世的孤单感让这个地名名副其实。独田,独田,孤独之境。独自待几周后,真待不住了。当时,我没有摩托车,去哪里都是麻烦他们送,第一次去到阿克达,这是一个清秀的小村落,十来户人家组成一个小的密集组,满山满地的核桃树,树下,一尺多高的玉米苗让整个村都绿油油的。到家后,同事泡茶给我,让我在客厅里看电视,电视都是无线收看的,信号时有时无。坐了一会儿,便听得后院猪叫声起,人语嘈杂。出院一看,一口猪已躺在地了。

“随便杀头猪吃吃。这里脏,你回去看电视喝茶去。”同事的话说得很简单,这让我十分不安,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随随便便就杀猪待客。总觉得在我们农村,家里来客人了,杀鸡吃鱼等是常有之事,来个人就杀一头猪的,还真像三国里曹操逃亡之时的吕伯奢的那种真诚。见我为难,忙解释说:“五荒六月的,年猪腊肉不好吃,早打算杀猪了,趁今天有时间,杀一头,吃点新鲜肉。”还跟我说,这是个喂了两年多的猪,才100多斤上下,都是老人用纯玉米面喂的,长得慢,但肉质好……

吃着这上等的肉,领着至高的情,我心里五味杂陈。山区生活,交通不便、存储不便,腊肉火腿是每年必备之物,时不时杀头猪吃点新鲜肉,也算改善生活的一种方式,加上时鲜蔬菜少,离集市又远,因此,在吃的食物上,也总是很简单,蔬菜不多,肉都是以大锅烹煮,高盐高脂,干活才有劲。

平时,我们3个老师陪着20多个孩子,三年级以上每年的考试科目都是四科,学生少,批改作业负担不重,加上所有学生都住校,便于管理和辅导,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较好的。2012年,在四个年级的12个科目考试里,有3科成绩进入全县前五,其他几科都在全乡前列,这一年,学校和老师们都得到了县上的表彰,这是独田小学的高光时刻,就在这年,我给杨老师写了先进事迹材料,发表在县报上,也是因为爱写文章,我被县上的部门看中了,逐渐开始了零星的抽调生活,最后,抽调变成了正式调动,文字改变了我的命运。

杨老师在我的人生历程中亦师亦友。生活中,有什么他都竭力帮忙解决。工作中,他是校长,也是教师,负责全校的各项工作。犹记得枯水期,课后他去找水,找到半夜才回来,那些星辰相伴的夜幕下,一个人行走在山林之中,只为蓄满一池清水供大家使用。我跟随过他好多次,那年久的输水管道早已是断断续续地吞吐着,像缀满了补丁一般。3公里的管道,哪里会有泄漏,哪段被村民犁地犁断了,哪里被青苔堵住了他都了然于胸,这幅线路图就是他一手绘制的。平时,多数是他带我下山去开展支部活动、中心校开会,甚至去一趟县城也是跟他蹭摩托,他的家去了无数次,住过好多晚,我俩还经常去村委会打球,村民有事也总是一起去帮忙。

教学之余,他频繁地往相关部门跑,千方百计地争取项目,只要是对学校有利的,他都在努力着。渐渐地,营养餐、学校食堂、图书室、多媒体教室、操场、卫生间、太阳能、广播、网络……学校的“标配”已覆盖到了这所只有20多人的学校,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水也争取到相应的项目,一年四季都有了保障。2013年起,学生们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求学生活,唯一的一所阿克达校点也完成了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实现了集中办学。

2014年,一纸突然而至的抽调通知,我便离开了独田到县上的临时办公室,开展顶岗锻炼和学习。2015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专职记者,离开了教育系统。随后的日子里,我偶尔会回到这所学校,只见教学软硬件的提升、日常活动的丰富、网络多媒体的普及以及营养改善计划的深入实行,让大山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享受到了同样的资源,去以前的村民家时,也不再是腊肉火腿,电器的普及让山区的群众吃上鱼肉、豆腐、菠菜等,家里也安装了网络,我的同事有一次深入独田,报道了一个小伙子把流动集市搬进了这里,大家每天都已能吃到想吃的菜蔬了。

通往学校的路越来越宽,现在,大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车辆,很多农户送孩子来上学也是开车而来。背柴背米、自己做饭读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杨老师还在这里坚守着,这个把一生献给独田的杨老师,这个教过祖孙三代的杨老师,还在这里。

站在独田小学的院子里,我脑海中回忆着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人情世故、这里的青春年华,这些都融进了我的血液,刻进了我的骨髓,成为了我的生命之重。顺着大路,核桃绿茵下,一幢幢别墅比赛似的,一辆辆车子出出进进,独田的日子,像那幅渴望已久的乡村生活图景,正在成为现实。

编辑手记:

既是新闻工作者又兼作家身份的江静龙,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时,用镜头用心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奋斗在基层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真正是用奋斗与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建党一百年,涌现出了无数的模范党员,他们平凡却不平凡,他们在时代变迁和国家巨变之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努力提升自己,时刻一心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心灵与共》中的这些共产党员,有的带领着自己的村庄脱贫,有的不图名利默默奉献,有的义无反顾去往基层成为真正优秀的扶贫工作队员,有的是靠自己努力脱贫过上幸福日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的是在农村坚守多年的人民教师。他们都身处基层,同样是共产党员的江静龙对他们太熟悉了,《心灵与共》有细节有切身感受,描摹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众多优秀共产党员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