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氏肿腿蜂规模化繁育替代寄主研究

2021-11-09张玉娇付翠翠刘在哲孙小健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黄粉虫天牛幼虫

刘 云,张玉娇,付翠翠,刘在哲,孙小健

(济南市林场,山东 济南 250014)

1 引言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guaniXiao et Wu)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 是多种蛀干害虫的寄生天敌[1]。据不完全统计,管氏肿腿蜂可以寄生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3目22科50多种昆虫为寄主[2~5],现用于实际应用生产中,由于寄主获得时间及数量的限制,常用的人工繁育寄主为:青杨天牛(Saperdapopulnea)[6]、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7]、黄粉虫[8]等。随着管氏肿腿蜂应用量增加,其繁蜂寄主需求量也大幅增加,青杨天牛与松墨天牛人工采集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寄主数量不足,繁蜂成本增加,规模缩小,近年来人工繁殖大多采用黄粉虫作为管氏肿腿蜂替代寄主,黄粉虫饲养成本虽低,但寄生率即使处理也很难高于自然寄主。杨希等[9]用75%酒精浸泡黄粉虫1日龄蛹2 h后接蜂,平均出蜂率达47.37%,出蜂管子代蜂平均产量达44.56头,冷藏黄粉虫1日龄蛹3个月,平均出蜂率达48%,出蜂管子代蜂平均产量达45.92头。未经处理的黄粉虫1日龄蛹,肿腿蜂无法成功寄生。因此,目前对替代寄主做更进一步实验处理找到最优寄生条件或寻找更优替代寄主成为管氏肿腿蜂人工规模化繁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使用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幼虫及蛹、家茸天牛(Trichoferuscampestris)、桃红颈天牛(Aromiabungii)幼虫进行管氏肿腿蜂繁育研究,探索大规模繁育管氏肿腿蜂替代寄主的可能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蜂种与寄主来源

蜂种:张家口森防站使用青杨天牛幼虫繁殖的管氏肿腿蜂。

松墨天牛幼虫:荣成成山林场黑松虫源木内劈剥的松墨天牛幼虫。

双条杉天牛幼虫:济南市林场山林内侧柏饵木中批剥的双条杉天牛幼虫(3~4龄)。

双条杉天牛蛹:济南市林场侧柏饵木内剥取的完整双条杉天牛蛹。

家茸天牛幼虫:济南市林场刺槐虫源木内劈剥获取家茸天牛幼虫。

桃红颈天牛幼虫:济南市林场桃树虫源木劈取的桃红颈天牛幼虫。

2.2 方法

繁蜂所用的工具及器皿全部使用75%的酒精或者紫外灯消毒,挑选体表颜色鲜亮、成活、无伤口完整的1头活天牛幼虫或者蛹放在指形管中,接蜂比例按照0.2 g以下的幼虫接蜂3头,体型较大的天牛幼虫每增加0.1 g,增加种蜂1头,体重增加不足0.1 g的按0.1 g算。接入相应数量的活雌管氏肿腿蜂,用棉花把指形管口封住,平放入塑料筐中,放入智能人工气候箱里,温度25 ℃,相对湿度30%~60%,黑暗条件下培养。

2.3 数据分析

按照2.2中的方法接蜂,每种寄主接蜂10管后放入智能人工气候箱进行培育,出蜂后统计寄生率、平均单管出蜂量、千头重、雌雄性比等数据。

寄生率=被寄生寄主数÷供试寄主数×100%

寄生成功率=育出子代蜂的寄主数÷供试寄主数×100%

平均单管出蜂量(单管产蜂量)=统计数产蜂总数÷统计管数

平均千头重=统计数产雌蜂总重÷总雌蜂数×1000

雌雄性比=统计总雌蜂数÷统计总雄蜂数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寄主繁育繁育管氏肿腿蜂效果显著性差异分析见表1,选取寄生成功率、平均单管出蜂量、千头重、雌雄性比四项指标作为评价管氏肿腿蜂繁蜂效果指标。

表1 不同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效果显著性差异(新复极差法)

由表1可见,松墨天牛幼虫寄主重量为0.5505 g,是双条杉天牛幼虫重量的3.10倍,家茸天牛幼虫的2.96倍,双条杉天牛幼虫、双条杉天牛蛹和家茸天牛寄主平均重量无显著差异;松墨天牛幼虫作寄主的出蜂量平均为273头,与其它三种寄主平均单管出蜂量差异显著性均达到p=0.05水平,虽然松墨天牛幼虫作寄主繁蜂平均单管出蜂量高,但按照每0.1 g雌蜂量来算,松墨天牛幼虫作寄主每0.1 g平均雌蜂量44头,双条杉天牛幼虫作寄主每0.1 g平均雌蜂量为65头,双条杉天牛蛹作寄主每0.1 g平均雌蜂量为25头,家茸天牛幼虫作寄主每0.1 g平均雌蜂量39头。

双条杉天牛幼虫和家茸天牛幼虫作为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平均单管出蜂量在p=0.05水平无显著差异,双条杉天牛幼虫作寄主平均单管出蜂量稍高为131头,家茸天牛作寄主平均单管出蜂量为80头。

不同寄主的寄生成功率之间差异显著性均达到p=0.05水平;双条杉天牛幼虫作寄主寄生成功率最高为100%,家茸天牛幼虫作寄主寄生成功率为90%,均高于松墨天牛幼虫。不同寄主繁蜂子代千头重在p=0.05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雌雄性比方面在p=0.05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茸天牛作寄主繁蜂出蜂后,性比最好。

试验中桃红颈天牛幼虫体型较大,重量约是双条杉天牛幼虫的10倍,活力较强,管氏肿腿蜂接蜂后,桃红颈天牛幼虫被管氏肿腿蜂蛰刺后长时间不能被麻痹,甚至咬食管氏肿腿蜂,导致管氏肿腿蜂寄生未成功。

通过不同寄主寄生成功率和繁蜂效果综合对比,双条杉天牛幼虫和家茸天牛均可成为管氏肿腿蜂的替代寄主。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使用双条杉天牛和家茸天牛幼虫作为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替代寄主是可行的,双条杉天牛蛹也能够繁育管氏肿腿蜂,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双条杉天牛蛹表皮较薄,获取完整的双条杉天牛蛹较困难。综合天牛幼虫获取时间和天牛繁育的研究基础,目前济南市林场已摸索出双条杉天牛幼虫提前、批量繁育的条件且已被实施,并且双条杉天牛幼虫较松墨天牛幼虫更能长久的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保存10个月以上[10],是很好的替代寄主。本研究中涉及家茸天牛幼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但有研究表明家茸天牛幼虫具有耐寒冷、耐干燥、耐饥饿、食性广泛等抗逆性[11],结合家茸天牛幼虫在管氏肿腿蜂繁育结果,家茸天牛幼虫可成为管氏肿腿蜂替代寄主。

猜你喜欢

黄粉虫天牛幼虫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黄粉虫真的可以吃塑料吗
压榨法提取黄粉虫蛹油的研究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美味塑料我爱吃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天牛
黄粉虫养殖问答
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