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强县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2021-11-09丽,彭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蓄积天然林林地

刘 丽,彭 琛

(1.陕西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陕西 宁强724400;2.陕西宁强县国有苗圃,陕西 宁强 724400 )

1 引言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多种效能,在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保障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是检查林业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2]。张煜星等[3]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了1949~2018年中国森林资源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以中幼龄林为主的森林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中国的森林碳汇潜力巨大[3]。李国庆等[4]利用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研究了2007~2018年安吉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安吉县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双增加、林分质量改善、森林生态效益比重增加。张靖翊[5]、戎桂凤[6]和夏彩贵[7]等也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森林资源动脉变化研究。这表明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是分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的重要途径。

宁强县地处“汉水源头、嘉陵上水”,是陕西省25个林业重点县之一。同时宁强地处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给养地源头,属于陕西省二类生态敏感重点县[8,9]。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林业在宁强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利用陕西宁强县2007年和2017年2次森林资源数据资料,分析了2007~2017年宁强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宁强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宁强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2 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区域概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汉中市西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20′10″~106°35′22″,北纬32°37′06″~33°12′46″之间。东西长约102 km,南北宽约65 km,总面积3246.67 km2。宁强县位于秦岭南坡余脉与大巴山米仓山交会地带,由于受秦岭纬向构造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影响,区内断裂及褶皱构造发育,岩性风化破碎,形成软弱结构面和褶皱山地。东起桑树湾,西至金山寺连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片,以北属秦岭山系,以南属巴山山系。宁强县大部分地区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 ℃,1月平均气温1.4 ℃,7月平均气温23.6 ℃,极端最高气温36 ℃,极端最低气温-11 ℃。年均日照时数1620 h,无霜期247 d。降水强度较大,年降水量高达1812.2 mm。全县有潮土、淤土、水稻土、黄棕壤、沼泽土和紫色土6个土类,15个亚类,32个土属,85个土种。土壤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土壤多呈中性和微酸性[8,9]。

2.2 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宁强县200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2017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2007~2017年宁强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地资源

由表1可知,从2007~2017年,宁强县林地面积从238322.00 hm2增加到241573.7 hm2,增加3251.7 hm2,增长1.364%。其中,有林地面积增加13693.93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15.17 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5156.55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3495.99 hm2;苗圃地面积增加0.28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2439.8 hm2。森林覆盖率从58.5%提高到62.67%,增加了4.17%。

表1 宁强县各类土地面积动态变化

3.2 林木资源

由表2可知,从2007~2017年,宁强县总蓄积量从5954889m3增加到6985005 m3,增加1030116 m3,增长17.3%。其中,林分蓄积从5954589 m3增加到6984933 m3,增加1030344 m3,增长17.3%。

表2 宁强县蓄积变化

3.3 森林资源结构

3.3.1 年龄结构

由表3可知,2007~2017年,宁强县乔木林均以幼中龄林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74.50%(2007年)和75.79%(2017年)。从2007~2017年,宁强县乔木林总面积从189616.6 hm2增加到203310.93 hm2,增加13694.33 hm2,增长7.22%。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12186.22 hm2,中龄林面积增加25031.23 hm2,近熟林面积增加636.07 hm2,成熟林面积增加186.86 hm2,过熟林面积增加26.39 hm2。

表3 宁强县乔木林龄组结构面积变化 hm2

3.3.2 森林类别与林种结构

由表4可知,自2007~2017年,宁强县乔木林中生态公益林面积从156034.8 hm2增加到166941.75 hm2,增加10906.95 hm2,增长7%;商品林从33581.8 hm2增加到36531.55 hm2,增加2949.75 hm2,增加8.8%。从林种结构来看,防护林面积从146341.9 hm2增加到156140.79 hm2,增加9798.89 hm2,增长6.7%;特用林从9692.9 hm2增加到10800.96 hm2,增加1108.06 hm2,增长11.4%;用材林从30072.0 hm2增加到31802.07 hm2,增加1730.07 hm2,增加5.8%,能源林从3288.1 hm2减少到3041.15 hm2,减少246.95 hm2,减少7.5%;经济林由221.7 hm2增加到1688.33 hm2,增加1466.63 hm2,增加661.5%。

表4 宁强县乔木林林种变化统计

4 讨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表明,从2007~2017年,宁强县林地面积增加3251.7 hm2,林分蓄积增加1030344 m3。这表明,宁强县在2007~2017年实现了林地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林地面积和蓄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分析期(2007~2017年)正处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阶段,通过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造林全县林地面积增加[10]。据统计,2007~2017年,全县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约13600 hm2,这与林地面积增加结果基本一致。第二,林木蓄积量的主要是林地面积增加和林木自然生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减少了林木采伐量[11]。分析还表明,从2007~2017年,宁强县乔木林均以幼中龄林为主,龄组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近10年因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营造森林大部分处于幼龄阶段,这也说明了宁强县森林资源的增长潜力大[12,13]。此外,森林类别中公益林比例加大,林种结构从以用材林为主转变为以防护林为主,这主要与国家对林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发生改变有关,即森林的主导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森林的生态功能成为社会的主导需求[14]。

从2007~2017年,由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宁强县林地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但宁强县乔木林仍以中幼龄林为主,单位面积生产力不高(2017年乔木林单位蓄积仅34.36 m3),全县林地利用率不高(全县还有约18000 hm2宜林地)。因此,今后森林资源管理和培育的重点应放在:一是加强中幼林管理和抚育,结合天然林保护修复方案和封山禁牧加大中幼林地管护力度,以提高林分质量;二是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力度,力争将全县还存在的18000 hm2宜林地培育成有林地,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三是针对单位面积生产力不高的特点,结合国家精准林业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以提高森林质量;四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将林地保护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以实现林地总量的稳定和有序增长;五是加大林下经济发展,使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六是加快数字林业建设,加强网络监测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蓄积天然林林地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Summer Is Coming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
新开道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