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茄子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2021-11-08曹嘉琪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收集评价

曹嘉琪

摘 要 调查了佛山地区收集的80种茄子资源,通过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评价入选了22种优良品种,其中“益丰龙芽”“翡翠绿茄”“佛源秋茄”3个品种的叶面积和每667 m2产量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均出现高峰,且每667 m2产量与叶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分析分别为2A、1A、1A。

关键词 茄子资源;收集;评价;核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S64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8.029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为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品种资源丰富,对茄子品种资源的收集、鉴定、创新是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1]。广东是茄子生产和消费大省,尤其是中晚熟品种近年来享誉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受省内外食客及海外华侨的欢迎[2],然而有关品种资源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以收集的广东佛山地区80个茄子资源为材料,通过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评价作为入选优良品种标准,并对其中优良品种资源的重要特性和核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与优良品种入选

从广东省各地收集的80份茄子种质资源,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在2020年8月30日播种(催芽后播),23日分苗,30日定植,小区面积8.4 m2,行株距为(60~66) cm × (45~50) cm,双行植,管理同大田生产。生育期参照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编写的《蔬菜品种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说明》进行观察记载[3]。

1.2  三个优良品种的生长发育指标调查和相关分析

对“益丰龙芽”“翡翠绿茄”“佛源秋茄”品种生长发育指标调查,生育期在9—11月,9月为营养生长,10月以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每15 d调查1次叶面积(YMJ-C活体叶面积测定仪测得)、每667 m2产量(采用每株果数×果重×种植株数折算),相关分析采用DPS7.05软件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

1.3  三个品种核型分析

用温水(55 ℃)浸种6~8 h,然后转入放有双层纱布的培养皿中,于恒温培养箱(28 ℃)萌发。待根长1 cm左右切取根尖,置于0.1%秋水仙碱水溶液预处理3 h,转入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之比为3∶1)固定2 h,然后用1 M盐酸于37 ℃水浴解离45 min,改良苯酚品红染色2 h以上,常规压片观察并拍照,核型分析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显微照片上进行,参考李懋学方法[4],核型分类按照Stebbins的标准[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

2.1.1  果形、果皮颜色和果实品质

茄子果实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棒形、短棒形、牛角形、长圆形等。其中,牛角形30份(占茄子总数的37.5%)、长棒形25份(占茄子总数的31.25%)、长圆形15份(占18.75%)、短棒形10(占12.5%)。表明,牛角形茄子数量最多,其次为长棒形和长圆形,再次为短棒形。

茄子果颜色丰富多彩,有浅紫色、深紫色、黑紫色、白色、绿色、绿底白花纹。其中,深紫色25份(占茄子总数的31.25%),黑紫色15份(占18.75%),浅紫色7份(占8.75%),白色8份(占10%),绿色20份(占25%),绿底白花纹5份(占6.25%)。表明,茄子资源中,紫色果皮茄子品种最多,绿色次之,白色最少。

茄子可溶性糖含量在1.60~1.75 mg·g–1的有13份(占茄子总数的16.25%),在1.40~1.59 mg·g–1的有43份(占茄子总数的53.75%),在1.40~1.33 mg·g–1的有24份(占茄子总数的30%);茄子维生素C含量在8.0~8.9 mg·g–1的有16份(占茄子总数的20%),在7.0~7.9 mg·g–1的有23份(占茄子总数的28.75%),在6.0~6.9 mg·g–1的有41份(占茄子总数的51.25%)。

2.1.2  成熟期、丰产性和抗病性

以定植至始收天数为标准,55~64 d为早熟品种,65~74 d为中熟品种,75 d以上为晚熟品种。表明,茄子资源中,早熟品种28份(占茄子总数的35%),中熟品种33份(占41.25%),晚熟品种为19份(占23.75%),中熟品种最多,早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少。

每667 m2产量为5 000 kg以上的品种6份(占茄子总数的7.5%),4 001~5 000 kg的26份(占32.5%),3 001~4 000 kg的30份(占37.5%),2 001~3 000 kg的13份(占16.25%),1 001~2 000 kg的5份(占6.25%)。表明,产量4 001~5 000 kg和3 001~4 000 kg的最多。

茄子资源中,高抗枯萎病、灰霉病的23份(占茄子总数的28.75%),中抗枯萎病、灰霉病的40份(占茄子总数的50%),中感17份(占茄子总数的21.25%)。

2.2  入选优良品种

筛选出优良品种22种,详见表1。从表2中可以看出,9—11月的旬平均温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旬平均降雨量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到11月下旬为止,最低旬平均温度19.30 ℃和最少旬平均降雨量33.42 mm。翡翠绿茄,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叶面积为160~265 cm2,每667 m2产量为2 500~3 600 kg,11月上旬达到最高峰;佛源秋茄,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葉面积为200~245 cm2,每667 m2产量在2 300~3 000 kg,11月上旬达到最高峰;益丰龙芽,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叶面积为190~230 cm2,每667 m2产量在2 100~2 950 kg,11月上旬达到最高峰。

从表3可以看出,将翡翠绿茄每667 m2产量(Y1)与叶面积(X1)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2=0.96,F值=44.22,显著水平p=0.000 3,剩余标准差S=399.32,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a=0.95;将佛源秋茄每667 m2产量(Y2)与叶面积(X2)进行进行二次多项式回歸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0.98,F值=196.76,显著水平p=0.000 1,剩余标准差剩余标准差S=241.48,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a=0.97;将益丰龙芽每667 m2产量(Y3)与叶面积(X3)进行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0.97,F值=48.31,显著水平p=0.000 2,剩余标准差 S=331.84,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a=0.96。结果表明,三种核心种质的每667 m2产量与叶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从表4可以看出,“益丰龙芽”“翡翠绿茄”“佛源秋茄”3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分别为2A、1A、1A型。其中,“益丰龙芽”核型公式为2n=2x=24=18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10M1+2S;“翡翠绿茄”核型公式为2n=2x=24=18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8M1+4S;“佛源秋茄”核型公式为2n=2x=24=20m+4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M2+6M1+2S。

3  小结与讨论

1)佛山茄子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对收集到的80份材料进行形态学、农艺性状、重要特性评价,综合其性状表现筛选优良品种22份。

2)3个品种叶面积和每667 m2产量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均出现高峰,且每667 m2产量与叶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种植环境对不同品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3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分析结果分别为2A、1A、1A,说明遗传背景复杂,加大对不同来源品种的鉴定评价,对培育新品种意义重大。

对茄子品种资源的收集、评价、鉴定、创新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本试验目前仅探讨了已收集的佛山茄子资源,我国茄子资源十分丰富,尚需要加大引进力度,筛选更多优良品种为丰富菜篮子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振贤,喻景权,于贤昌.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真元,蔡绵聪,苏柱华.盐步黄皮园秋茄生产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58-59.

[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4]  李懋学.作物染色体及其研究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Stebbins G L. Chromossome evolution in higher plants[M]. London: Edward arold, 1971: 87-89.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收集评价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性管理探析
学生心中有数据,解决问题有策略
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帮助学生练功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