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拍电影永远都要妥协的
2021-11-08徐鹏远
徐鹏远
许鞍华在《第一炉香》拍摄现场。
“张爱玲的小说是不能拍的。那是一个陷阱,因为她的文字感太强。徐枫曾经找我拍《第一炉香》,我说可惜我拍不到。因为那个绕来绕去、那个幽委的感觉对我来说太难了,而且一定要讲上海话,一定是上海那个时候的氛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2007年11月,在香港浸会大学的一场讲座中,导演侯孝贤谈起对改编张爱玲小说的看法。他说自己这种乡下人只能拍朴素的东西,拍张爱玲得费很大力气,光找演员就要找死了。他还建议徐枫去找王家卫。
据说徐枫不是没考虑过王家卫,甚至连找陈冲和尊龙做主演都想过了,只是彼时版权的事情没能解决。2003年,徐枫得偿所愿地买下了《第一炉香》的电影改编权,并对媒体表示有意邀请巩俐和章子怡出演葛家姑侄。然而之后十余年,此事却没了下文。
2021年,当《第一炉香》终于登上大银幕时,徐枫和她的汤臣电影公司已与影片再无关系,最终的葛薇龙也不是陈冲或者章子怡。王家卫的名字当然同样没有写在导演的位置。
真正挑战了这道难题的人是许鞍华。继1984年的《倾城之恋》和1997年的《半生缘》,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改编张爱玲作品了,这也让她成为了改编张爱玲次数最多的导演。尽管之前,她曾信誓旦旦地说过“就算有机会也不会拍张爱玲了”。
与张爱玲的飘渺连接
最初,许鞍华确实没有准备自己来拍这个故事。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第一炉香》的立项始于2016年。公示上的备案单位一栏登记为青鸟影业(上海)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香港知名左翼影人夏梦于1979年创办的“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
1982年,青鸟电影公司投资了第一部电影《投奔怒海》,获得1500余万港元票房,刷新了本地文艺片纪录,并一举夺得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执导这部电影的正是时年35岁的许鞍华。3年前她凭借处女作《疯劫》一鸣惊人,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中一支锐气十足的力量。作为履历表上的第四部作品,大获成功的《投奔怒海》成为了她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夏梦很早就动过把《第一炉香》做成电影的念头,1990年代时,她还为此联系过列孚、卢燕等人,可惜一直没能如愿。2014年左右,青鸟影业的执行董事刘韧拿到了《第一炉香》的版权,兜兜转转总算了却了夏梦的一桩心愿,所以当他决定邀请许鞍华担任影片监制时,早已退隐的夏梦也一同出面。“我们在香港的一个艺术中心见面,没想到夏梦也来了,我很惊讶,因为那个时候夏梦已经基本上不出来了,我看见她也很高兴。”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许鞍华提起了这场久别重逢的會面。
可惜的是,夏梦2016年仙逝,没能亲眼看到张爱玲的文字变成影像。到2017年底,许鞍华便作出了自己担任《第一炉香》导演的决定,中间的变故或许原由诸多,不得而知。
许鞍华并不曾亲见过张爱玲,却总隐约与之存有一丝飘渺的连接。5岁时,她从澳门迁居香港,住在香港岛最北边的北角——因为“二战”后有大批上海移民涌入,这片区域也被称作“小上海”。张爱玲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那张身着高领凤仙上衣、右手叉腰的照片,它的拍摄地兰心照相馆就在北角。小学时,许鞍华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叫宋元琳,两个人每天都要走一段路去搭公车上学。那时,许鞍华只知道同学的妈妈是上海人,穿着旗袍举着伞,非常典雅,后来才晓得这个精致的上海女人原来就是邝文美,她与丈夫宋淇是张爱玲最好的朋友和遗产继承人。
中学毕业后,许鞍华考入了香港大学文学院,1939年,张爱玲也曾是这里的一名新生。差不多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许鞍华开始阅读张爱玲的文字。
许鞍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自己初读《第一炉香》大约是在1978年,刚从伦敦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工作不久:“当时我看见很多画面感,我看见薇龙——现在想来有点像年轻时的周迅——穿一个蓝旗袍站在一个红墙绿瓦的门前。因为大坑有一个虎豹别墅,那个感觉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很像她的描述。当时我觉得它是张爱玲颜色最丰富的一篇小说,我觉得很迷惑。”
学者许子东在《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一书中写过,他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把《第一炉香》拍成电影,他觉得这个小说具备了拍电影的很多基本条件,有故事、有男女、有深度又有知名度。许子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第一,张爱玲的主要艺术特色,在这个作品里表现得非常明显,比方说大家概括她华丽苍凉,第二,从文字上来讲也是最有张爱玲个人特点的文字,具体来说,她的象征手法是逆向的,以实写虚、以物件写风景写心情,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并且她把叙述者跟人物的视角相混淆,你分不清到底是薇龙看世界还是叙述者看世界;第三,在这个小说里,张爱玲一起步就很自觉地用了电影手法写小说,很多蒙太奇和感官。”
尽管许鞍华读出了《第一炉香》充沛的画面感,但她最先改编的却是《倾城之恋》。还在无线电视台做编导时,她就向台里提过几次建议,想把范柳原和白流苏的故事拍成电视剧,无奈并未获准。1983年,借着《投奔怒海》的东风,许鞍华签约了邵氏兄弟。但很快她便发现这是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环境。萌生退意的许鞍华,想赶快拍出一部电影走人,岂料原本准备的剧本《人间蒸发》因为与编剧不欢而散而中道崩殂。“情急之下”,她便捡起了《倾城之恋》——内容已足够熟悉,只要演员、场景到位即可开机。
为了拿到改编权,许鞍华联系了老同学的父亲宋淇,并通过他收到了张爱玲手写的中文传真,大意是很荣幸自己的小说被改编,祝愿这个戏可以有好成绩。两个月后,写完剧本的编剧蓬草想了解张爱玲对于改编的意见,又是宋淇转来回复:张爱玲没有任何意见,只有一点,篇名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