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收期对瓯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2021-11-08吴宝玉徐建国郑小艳王英珍

中国南方果树 2021年5期
关键词:食率个果花后

吴宝玉,徐建国,郑小艳,王英珍

(1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浙江丽水,323000;2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台州,318020;3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4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瓯柑(Citrussuavissima)是柑桔类水果中的优良品种之一,为浙南名果,古为贡品,栽培历史至少有1 000多年[1-3],主要分布在瓯江流域。目前,全国瓯柑主要种植地为浙江省的温州市和丽水市,福建和云南也有少量种植。瓯柑果实品质优良,外观金黄鲜艳,果肉清甜多汁,略带苦味,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化痰止咳、祛热生津、清凉解毒等功效[4],与当今保健型消费观念相契,深受大众尤其是南方消费者青睐,发展势头良好。生产中,不同采收期瓯柑果实在贮藏期间的损失程度有较大差异,贮藏后同期上市销售的果实品质也有明显区别,售价差异明显,直接影响收益。然而,有关瓯柑采收期及贮藏品质的研究报道尚无,基层开展技术推广中缺乏依据。为此,笔者对不同采收期瓯柑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瓯柑果实采收、贮藏和销售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处理试验果实为普通有籽瓯柑,采摘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开潭村瓯柑园。供试果园具有生产代表性,露地栽培,2011年树龄11年,树势中等以上,日常管理良好,土壤无污染。土壤理化性质:质地为轻壤土,棕灰色, 容重 1.15 g/cm3, pH值5.83, 全氮含量 2.19 g/kg,有效磷含量63.27 mg/kg,速效钾含量128.45 mg/kg,有机质含量30.22 g/kg,阳离子交换量10.06 cmol/kg。

供试贮藏库在开潭村。贮藏库背阴,水泥砖墙,东西向,高3.5 m,门窗遮光,通风良好,地面干燥。贮藏前库房彻底打扫并消毒,果实预贮后,木条箱“品”字形堆码,常温贮藏,通风换气、温湿度等日常管理由农户进行。果实库房贮藏期11月至翌年6月,库内最低温度5 ℃,贮至五六月气温升高至21.2 ℃,相对湿度变化稍大,在65%~89%之间。品质指标测定于丽水学院重点实验室进行。

试验连续开展2年(2011—2012年),设置早、中、晚3个采收期,以花后时间为依据,分别为203、213和223 d,记为Ⅰ、Ⅱ和Ⅲ(具体采收日期,2011年分别是11月13日、11月23日和12月3日,2012年分别是11月17日、11月27日和12月7日)。试验随机选取25株瓯柑树并做好标记,每次采果时从标记植株上不同方位采成熟度一致、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果实,每次采果6箱(约140 kg),用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百可得)1 500倍液+ 45%咪鲜胺水乳剂(扑霉灵)1 500倍液+ 2,4-D 150 mg/L浸果1 min,运回贮藏库,于通风良好环境下预贮3~5 d。预贮后随机选择1 000个果实,其中450个果单独用于腐烂率测定,150个果单独用于失重率测定,400个果单独用于品质指标测定。采收当天测定相关品质指标,1次10个果,3次重复。贮藏期每隔30 d取样检测和检查腐烂情况。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单果质量:采用天平称量。可食率:用电子天平称10个果总质量、果皮质量(含白皮层)、种子质量,可食率(%)=[(总质量-果皮质量-种子质量)/总质量]×100%。果汁率:经可食率测定后的果瓣,用榨汁机榨汁,以双层纱布绞干果汁,称果渣质量(包括囊瓣壁和汁胞壁),果汁率(%)=[(总质量-果皮质量-种子质量-果渣质量)/总质量]×10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测定果汁率的混合果汁,采用手持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5]测定。还原糖含量:采用斐林试剂直接滴定法[6]测定,以亚甲蓝作指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采用斐林试剂直接滴定法[6]测定。失重率:采用称重法测定。每试验每处理均备留150个果实单独用于失重率测定,50个一组,3次重复,单果标记。以采收当天果实质量为初始果实质量,定期测定贮后果实质量,失重率(%)=[(初始果实质量-贮后果实质量)/初始果实质量]×100%。

腐烂率:每试验每处理取450个果单独用于腐烂率测定,150个一组,3次重复。定期检查果实不同时期的病害发生数量,腐烂率(%)=(腐烂果数/150)×100%。

1.3 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数据为2年的平均值。方差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收时的果实品质试验结果看出,在采收时,采收期Ⅲ的单果质量显著高于采收期Ⅱ和Ⅰ,果汁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可食率显著低于采收期Ⅰ;3个采收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采收期采收时瓯柑果实品质

2.2 贮藏期可食率和果汁率试验结果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采收期果实的可食率均呈现为平缓的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采收期I和采收期Ⅲ的果实在贮藏90 d时可食率达到最高值,分别是66.20%和65.18%,采收期Ⅱ的果实在贮藏60 d时达到最高值(65.47%)。贮藏180 d及以前,采收期Ⅰ果实的可食率均高于采收期Ⅱ和Ⅲ。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各采收期果实的果汁率均呈现为先平缓上升后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采收期Ⅰ、Ⅲ的果实在贮藏120 d时果汁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76%和41.22%),采收期Ⅱ在贮藏150 d时达到最大值(43.36%),各采收期果实的果汁率在贮藏150 d后均有一个大幅度下降的过程(见图1)。

图1 不同采收期瓯柑果实贮藏期间可食率和果汁率变化

2.3 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试验结果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采收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贮藏60 d时均达到第一个高峰,采收期Ⅰ、Ⅱ和Ⅲ分别为12.76%、13.04%和13.47%;贮藏60 d后逐步下降,至贮藏150 d后又开始升高,但此时期部分果实风味已出现异常。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个采收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呈现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采收期Ⅰ的可滴定酸含量始终高于其他两个采收期(见图2)。

图2 不同采收期瓯柑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

2.4 贮藏期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试验结果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采收期果实还原糖含量总体上均呈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均在贮藏90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4%、4.37%和4.3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采收期果实总糖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升后降,均在贮藏90 d时达到最大值(见图3)。

图3 不同采收期瓯柑果实贮藏期间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2.5 贮藏期失重率和腐烂率试验结果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采收期果实失重率呈现为变速上升的变化趋势,贮藏30 d前和贮藏120 d后失重相对较快,贮藏210 d的失重率分别为23.72%、26.38%和29.14%。贮藏90 d内各采收期果实腐烂率较低,贮藏90 d以后腐烂率明显上升;贮藏结束时,早采(Ⅰ)和中采(Ⅱ)果的腐烂率均较低(分别为12.89%和13.78%),晚采(Ⅲ)的较高(16.67%)(见图4)。

图4 不同采收期瓯柑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和腐烂率

3 讨论

采收是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开始,采收期的早晚对果实产量、品质和耐贮性有很大影响。柑桔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成熟中的变化比较缓慢,采前生理成熟度对采后果实品质有着明显的影响,生产上尤其需要适时采收。由于呼吸消耗,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将会逐渐下降[7],有机酸、糖类以及果实质量等均明显减少,糖、酸及比例的改变直接影响果实口感与风味。柑桔类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生理生化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呼吸强度增强而消耗营养物质[8];果胶甲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使果胶物质降解,果实变软,加速有氧呼吸[9];营养物质可能由果肉向果皮转移[10]。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贮藏过程中果皮的二次生长是柑桔类果实采后劣变的主要原因,导致细胞和细胞之间气体通道的形成,进而加速了组织有氧呼吸,最后导致了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8、9、11]。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果实采收时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单果质量、可食率和果汁率方面,糖、酸含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早采(Ⅰ,花后203 d采收)可以降低瓯柑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但贮藏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酸含量较高。晚采(Ⅲ,花后223 d采收)的果实在贮藏中的可溶性固形物高,酸含量低,但贮藏中的果实腐烂率高,果实容易失水干枯。因此,晚采摘适宜早销售。中采(Ⅱ,花后213 d采收)的果实在贮藏中的腐烂率较低,无干枯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酸含量较低,果实外观品质和口感好。总体评价,中采瓯柑果实的贮藏效果最佳,价值最高,与卿尚模等[12]、陈楚英[13]、王元裕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各采收期果实的果汁率在贮藏150 d后均有一个大幅度下降的过程,且部分果实风味出现异常。综上所述,花后213 d采收的瓯柑在常温贮藏中保持了较好的品质、耐贮性以及商品价值,由此认为花后213 d左右(11月下旬)为瓯江流域瓯柑的最适宜采收期[1],且采后贮藏期不宜超过150 d。需要注意的是,每年因气候差异,果实成熟期也会相应有所不同,生产中可以定期采摘果实观测生理指标,以准确地确定采摘期,保证品质和耐贮性。

猜你喜欢

食率个果花后
花前渍水锻炼调控花后小麦耐渍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增施磷肥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
品种名称:京阑
杂色山雀双亲差异性育雏策略
苹果品质要提高 花后追肥很重要
温度、盐度和体质量对钝缀锦蛤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
苹果柱头覆盖剂对坐果的影响
结果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