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外交”50年:试论新中国成立后乒乓球在体育外交中的作用

2021-11-08周昕怡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国乒乓球队乒赛乒乓球

曹 犇,周昕怡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体育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始终走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前沿,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做出重要贡献[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联系日趋密切,交往方式也愈加多元,体育作为超越文明、宗教、民族界线的世界通用语言,具有强大的世界影响力,体育外交因而更加受到各国政府和外交人员的重视[2,3]。乒乓球是我国国球,在我国体育外交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建党100周年、“乒乓外交”50周年之际,就其七十余年发挥的作用分为四个阶段,并做出梳理,旨在为国家体育外交发展提供参考。

1 组建乒乓队伍,奠定外交基础(1949-195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世界格局在二战之后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双方阵营因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冲突,而形成冷战局面。我国在此时期制定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如“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并在1953年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为在国际上扩大生存空间,争取国际上的认可和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4]。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在全国选拔之后正式成立,从此在体育外交中发挥作用。

1.1 中外交往基石

1953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20届乒乓球锦标赛。虽然此次比赛成绩一般,但却是我国首次登上世界乒坛的赛场。赛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乒联正式会员,是继1952年4月国际泳联、篮联、足联之后,我国加入的第4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3]。此次比赛让新中国在世界上展现出新面貌,为后续乒乓体育外交奠定良好基础。

1.2 体育外交门户

1954年5月,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次会议上,在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委会的情况下,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美国的布伦戴奇又将中国台湾的体育组织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列入被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名单,形成“两个中国”阴谋。1956年后,一些国际单项组织也陆续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接纳台湾体育组织。因此,1958年8月,中国宣布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同时中断了与多个国际联合会的联系[5],国际乒联在这一时期成为唯一一个中国与之保持正常关系的国际组织[6]。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国际上对中国承认度不高,周恩来总理认为应通过体育表明我国立场,树立国际形象,不让美国政治阴谋得逞。在此情况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乒联组织的各项活动,例如参加195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3届世乒赛。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不惧强敌,顽强拼搏,最终中国男女队纷纷从乙级队打到甲级队,进入世界乒坛第一阵营,回国后,时任体委主任贺龙接见中国乒乓球队[7]。随后又参加1957年在瑞典斯德哥摩尔举行的第24届世乒赛。除参加乒乓球比赛,周总理又提出“请进来”的政策,向国际乒联申请举办第26届世乒赛。通过乒乓球这一外交门户,对这一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交往,坚决维护政治立场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1.3 提高国际声望

1959年3月,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乒赛在我国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先后战胜了多个世界乒坛名将,包括1个前世界冠军、1个欧洲冠军等,获得了男子单打乒乓球世界冠军,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赛后,国家主席毛泽东和总理周恩来亲自接见,并将这一冠军与十年国庆并称“双喜”,我国第一个国产乒乓球品牌“红双喜”因而得名,乒乓球也从而成为我国国球。容国团的胜利不仅加快了乒乓球在我国发展,还起到振奋民心、提高国际声望的重要作用。

2 小球转动大球,助推乒乓外交(1960-1977年)

20世纪60年代,随着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我国与苏联矛盾逐渐升级,关系恶化。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苏联的威胁,为了摆脱困境,制定了“反霸一条线”“联美反苏”的外交战略。60年代中后期,面对美国持续的反华政策,又提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用“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以此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70年代初期,“一条线”“一大片”被提出,以求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力量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这一时期,我国国内正经历“文化大革命”浩劫,同时外交形势也十分严峻,与众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对我国发展和生存是必要的。乒乓球在这个时期对我国外交作出杰出贡献。

2.1 中美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等敌对政策,使中国处在被动的国际地位,以至于长期中美关系都是异常敏感的话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对国际形势分析之后认为应当从中美对峙中脱离而出,利用美苏矛盾对付苏联[8],同时美国内忧外患,也有联合中国牵制苏联的意愿。在此国际背景下,1971年3月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为双方创造了合适的契机。中国虽然正经历文革时期,但依然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了男子团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四个冠军。更重要的是,比赛期间美国团长与时任国家体委国际司副司长宋中主动交谈,表示友好,希望美国选手能访问中国,学习乒乓球技术。在我国领导人共同反复斟酌后,同年4月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此举震动全球朝野[9]。当天,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终结美国实行长达20年之久的对华贸易禁令。7月基辛格作为总统特使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缔结了意义非凡的《中美上海公报》,为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打下坚实基础。4月,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尼克松亲自接见,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访问美国的团体[5]。乒乓外交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十分深远,享有“小球转动大球”的美誉,此举不仅与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扭转我国不利的外交局面有密切关系,而且有利于呈现新的国际关系以及加快我国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

2.3 中日建交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世界级比赛。来自各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的243名运动员齐聚北京。期间,周总理出席欢迎来华日本乒乓球队的宴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重要铺垫[4]。随后,在1965年28届世乒赛中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获5项冠军,庄则栋连续三次蝉联男单冠军。但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运动员被严重打压,造成中日乒乓球交流一度中断。1971年,后藤钾二作为日本乒协会长和时任亚乒联主席不顾国内右翼分子阻挠,多次邀请中国参加31届名古屋世乒赛,并访华签署了《中日乒协会谈纪要》,承认周恩来总理1958年提出的“日中关系政治三原则”。在此情况下,中国队参加了比赛并获得4项冠军,赛后为推进中日友好关系,在日本继续访问。此次比赛为中日关系的改善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署,中日邦交正常化。随后,中日乒乓球队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5,10]。

2.3 团结亚非拉及其他国家

团结亚非拉国家于这一时期对抗霸权主义、反对美苏损害第三世界国家利益有重要意义。如表1所示在1965至1977年期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国家107个,人数达602人,来访我国国家48个,人数达539人,在1971年后呈现出高峰。这些国家中绝大多数是亚非拉国家,以乒乓球为形式促进国家间交流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此外,我国向亚非拉国家派出乒乓球援外教练,1964年至1970年向柬埔寨等10个国家公派19人,1971至1978年这一数字飞速增长,我国向科威特、尼日利亚等54个国家公派129人,乒乓球项目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派遣人数占比最大[11]。1971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亚非51个国家和地区乒乓球队参加比赛;1973年8月,在北京又举行了第一届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1 100多名运动员参赛,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国际赛事[12]。在这一阶段,我国与老挝(1961年4月)、喀麦隆(1971年3月)、孟加拉(1974年10月)等多个亚非拉国家建交[13]。与非洲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对我国众多外交工作意义重大,毛主席曾形象比喻,“是非洲朋友将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乒乓球作为桥梁起着促进作用。

表1 1965-1977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及被来访情况

3 彰显大国风貌,展现国球雄威(1978-2008年)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确定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不与任何大国建立战略关系,不依附任何一个大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14]。乒乓球在世界舞台上为国争光,继续在对外交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团结各国的方式

在这一时期,乒乓球援外项目达到峰值,在1979至1994年期间,我国向阿尔及利亚、阿根廷等65个国家和地区公派365个乒乓球援外教练,依旧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派遣规模最大的[11],2004年,中国乒乓球援外教练刘民忠带队在南太平洋运动会上获得瓦努阿图乒乓球史上的第一块金牌,瓦国总统亲自接见刘民忠,这对台瓦“建交”案的终止起到重要作用[11]。国家之间乒乓球访问活动持续进行,与众多国家在乒乓球上保持联系,相互交流学习,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乒乓球项目,推动其在世界的发展。我国参与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各国锦标赛、友谊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方面对展示我国大国风范和稳固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有重要意义。

3.2 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1979年11月,在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的情况下,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通过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承认“一个中国”,恢复合法席位,我国正式回归奥运大家庭。1995年国家体委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等为目标,制定了全面的奥运争光计划。乒乓球项目在此背景下逐渐展现出全球霸主地位,如表2所示,中国乒乓球队这一时期在世界乒坛三大赛事中,世乒赛取得105块金牌中的85块,世界杯取得51块金牌中的35块,奥运会(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取得24块金牌中的20块。1981年我国在世乒赛中首次实现包揽7块金牌,此后又多次夺得所有比赛项目的金牌。随着一次次在世界舞台上奏响中国国歌,对提高我国威望、振奋民族精神有极大的作用。同时,通过乒乓球赛事的平台,也将众多国家汇聚在一起,相互增进联系和友谊。

表2 1978-2008中国乒乓球队在三大赛事获得冠军情况

3.3 展现综合实力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它在举办规模、参赛人数甚至来华各国元首人数方面都是奥运史上空前的[15]。乒乓球项目在比赛中实现全部四项冠军的包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竞技实力。此时期,有以主场办赛事的特点,在乒乓球项目中也十分突出,1961至2008年在我国天津、上海、广东广州共举办三次世乒赛,在香港、广东佛山、澳门、湖北武汉等多个城市举办共计21次乒乓球世界杯比赛,这不仅充分展现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国家形象。

4 特色大国外交,促进乒乓发展(2009至今)

党的十八大中习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写入宪法,强调建立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14],为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性[16]。2019年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17]进一步要求新时代体育外交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加强与各国体育交流合作。乒乓球这一时期在体育外交中的作用有所转变,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促进世界乒乓共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国政治环境的逐步稳定,在此阶段,我国公派援外教练和外出访问的次数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间乒乓球项目联系的减少,2009年时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蔡振华提出“养狼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乒乓球运动,提高乒乓球竞技水平。主要表现为针对性地外派高水平教练和请外籍运动员来中国训练和参加比赛[18]。日本队平野美宇是“养狼计划”的典型受益者,中国退役队员王锐是其教练,通过改变训练模型等途径,极大提高了水平。平野美宇在2016年获世界杯女单冠军[19]。除日本队,德国队波尔、奥恰洛夫,韩国队朱世赫、徐孝元,新加坡冯天薇等先后被同意签约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俱乐部,增加其与世界顶级运动员比赛交流的机会。2020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国乒乓球队进一步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协会运动员,在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澳门赛结束后,田志希(韩国)、迪亚兹(波多黎各)等6名优秀运动员同中国队一同在四川成都进行为期3星期的集训[20]。秉承“中国乒乓世界共享”的理念,中国乒协首次同意,5名与中国队集训的女运动员组成ITTF世界职业联队参加2020年12月举行的乒超联赛,共同交流,备战东京奥运会[21]。同时在一些民间组织的国内大奖赛中,也频频见到外国选手身影。这些对于促进乒乓球项目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在加强国家联系的过程中弘扬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4.2 体现制度优势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整个社会陷入危机,全球体育赛事也随之中断,2020东京奥运会也被延迟至2021年。我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现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也逐渐复苏。国际乒联在进行多方考察后,认为中国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以“赛事泡泡”[22]的形式,于2020年11月先后在山东威海和河南郑州举行了乒乓球男子、女子世界杯单项比赛和2020国际乒联巡回总决赛。这也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内首次举办由国际体育组织批准、有国外选手参加的国际体育赛事[23]。乒乓球赛事在中国的率先成功重启,不仅极大地向世界彰显出我国的制度优势,而且为其他国家举办体育赛事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5 结 语

乒乓球运动自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在我国体育外交乃至外交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建国初期维护我国政治立场,提高国际影响力;在对抗霸权主义时帮助与多个国家建交并长期保持友好关系,改善国际外交环境,对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重返奥运大家庭均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后,通过承办比赛和取得优异成绩等方式树立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威望;十八大以来,在弘扬我国价值观、体现制度优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乒乓球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领导和支持,未来,乒乓球还将继续创造辉煌,服务于我国体育外交和特色大国外交。

猜你喜欢

中国乒乓球队乒赛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中国乒乓球队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靠拢的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队第三次创业的思考与分析
刘国梁卸任一说彻底翻篇 坦言要与队员一起出发
浅析国际乒联改革对中国乒乓球队的影响—以新材料40+乒乓球为例
完美闪耀世乒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