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08赵彬彬邹晓峰刘振芳于君平任华
赵彬彬,邹晓峰,刘振芳,于君平,任华
(抚顺市中医院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0)
六西格玛理论是一种以改进工作质量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相关理论创立发展至今,普遍采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及控制五步法,六西格玛能有效改善项目质量流程管理,以零缺陷为追求,能明显降低治疗成本,实现项目整体质量提升。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机械通气患者在应用48 h后或拔除人工气道、停用机械通气48 h内出现肺实质性感染的一种病症,属于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家庭
经济负担[1-3]。为降低ICU 中VAP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予以患者对症治疗及科学、规范性护理干预。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 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0~71岁,平均(53.47±5.16)岁;APACHEⅡ评分16~24分,平均(22.75±4.39)分。研究组男18 例,女13 例;年龄30~71 岁,平均(53.47±5.16)岁;APACHE Ⅱ评分17~24 分,平均(22.82±4.41)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标准者;临床资料完整者;均于入院后行机械通气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自身免疫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脏器复合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冲洗口腔、监测生命体征等。研究组行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①定义:针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疾病诊疗情况制定专门护理小组,并明确工作任务,定制护理项目流程图表,结合图表对品质关键点可能影响因素分类;②测量:结合流程图表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及测量,相关因素包括口腔护理、气道冷凝水反流、纤支镜检查、是否洗手、抗生素应用等;③分析:对比分析实际采集呼吸机相关肺炎相关疾病及发病发生因素和六西格玛缺陷定义情况,判断机械通气是否存在缺陷,并确定改进重点,明确可控因素、重要因素;④改进:加强呼吸机相关肺炎规范护理重要性,对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向其介绍VAP 相关知识,提升护理人员操作水平,严格每项护理工作均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定期清洁消毒医疗设备;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定期清除,及时对口腔清洁度进行评估,全面监督并指导患者自我口腔护理等;⑤控制:制定疾病护理流程监督相关制定,并严格落实及核查,同时,及时改进相关护理措施,以保障规范性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并发症(呼吸道感染、压疮、交叉感染)、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采用SCL-90 量表[3]评价,包括情绪、社会、认知及躯体功能指标,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d)
组别对照组(n=31)研究组(n=31)t值P值机械通气时间10.24±1.23 7.64±1.17 8.527 5<0.01 ICU住院时间21.82±2.58 12.11±3.29 6.272 3<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研究组IL-6、hs-CRP、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s)
注:IL-6,白细胞介素-6;hs-CRP,高敏C反应蛋白
组别对照组(n=31)研究组(n=31)t值P值白细胞计数(×109/L)11.42±1.29 8.15±1.03 11.029 2<0.01 IL-6(ng/L)5.69±1.47 4.16±1.25 4.414 7<0.01 hs-CRP(mg/L)7.44±1.35 5.36±1.48 5.781 2<0.01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心理功能86.83±3.16 71.54±2.93 19.755 0<0.01组别研究组(n=31)对照组(n=31)t值P值躯体功能85.56±4.71 72.21±3.46 12.718 3<0.01社会功能86.23±3.51 73.13±3.21 15.334 4<0.01认知功能87.72±3.24 72.42±2.64 20.382 6<0.01
3 讨论
ICU 患者通常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使用较广泛,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过程中,由于反复吸痰处理可造成气道黏膜损伤,从而引起气道防御作用降低,导致细菌生长,最终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5-6]。此外,呼吸机应用造成患者口腔内环境改变,其分泌唾液及正常吞咽功能受到影响,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减弱,易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7-8]。六西格玛相关理论可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有研究[9-10]指出,ICU 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时,应用基于六西格玛的规范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高丽娟等[11]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住ICU 时间,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家属经济负担,提升临床满意度。六西格玛理论是指通过利用统计学相关工具,将患者及医护人员等要素资源整合为最佳服务模式,且过程中对患者行为进行监督、规范,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12-13]。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形成正确认知及护理流程规范,同时,通过分析、改进并有效控制护理流程项目,保障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加速康复[14-15]。此外,在规范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坚持无菌操作原则,在行呼吸机相关操作时进行7 步洗手法,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发生[16]。护理人员对患者体位进行护理,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可避免压疮。规范性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管路进行管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的回路管道,严格消毒灭菌操作,且定期更换呼吸机中冷凝水,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17-18]。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对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定时清除,对于排痰困难者,及时吸痰,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气道湿润,有助于患者呼吸道顺畅性增加,减轻呼吸道黏膜损伤。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意义(P<0.05),表明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受时间、样本例数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未来需行进一步探究证实。
综上所述,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规范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并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